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监测结果表明,海南州天然草地产草量1997年、1998年属正常年范畴。经草畜平衡分析,1998年全州草地理论载畜量为501.86万羊单位,草地现有载畜量为514.77万羊单位,草地牲畜的超载量为12.91万羊单位.超载率为2.57%.草地生产基本实现了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2.
海南州草地营养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地的营养价值是影响草地饲用价值的主要因素,它是由各种牧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素、无氮浸出物以及矿物质含量及组合关系所决定的。据海南州1996年草地牲畜调查资料,全州牲畜所需饲草总量中有914.29%来自天然草地,在天然草地以牲畜放牧为主要利用方式的情况下,从草地畜牧业经营效益出发,研究与评价各草地类型的营养价值,对指导草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草地类型的营养物质草地营养物质含量受生育期、生境、植物组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海南州各草地类型的营养物质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见表1。从海南州天然草地35个草地型混合样…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同德县草地、牲畜资源的调查,从饲草生产和牲畜饲养的角度出发,对草畜矛盾,畜群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农牧民和科技干部的文化素质,逐步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合理调整畜群畜种结构等建议,以促进同德县草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海南州农发基金项目草地围栏建设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草地围栏建设概况草地围栏建设属于海南州农发基金项目中的“畜牧生产和草地管理”子项目。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地,防止草地过度放牧进一步退化,促进草地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逐步达到草畜之间的平衡。国际农发基金会对项目区的草地围栏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在项目设计中,涉及到草地围栏的有5个子项目,即牲畜存活、牧户牛羊育肥、围栏维修、交叉围栏、草场施肥等。在两年的项目实施中,项目区的州、县、乡、村及5103产项目参与户对上述项目的草地围栏倾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完成围栏草地面积28.00万亩,累计完成投资35…  相似文献   

5.
包头地区草地生产力测定与草畜平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包头地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生产力的测定和牲畜发展规律的调查,找出本地区草畜平衡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解决草畜平衡矛盾的措施,对包头地区实现草地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草原总站、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以投标方式共同承担的海南州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草地牲畜基本情况调查任务,肾995年12月与海南州项H办签订了“海南州草地牲畜基本情况调查合问书”以来,依据调查项Iii的研究[1标、内容和方法,经过精心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任务,于1997年4月IO日在西宁召开了调查成果审定验收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省内外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的专家25名。会议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详细审查了草地资源、牲畜资源、退化草地专题报告和统计表册以及各类图件,并提出…  相似文献   

7.
由海南州引进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贷款资金进行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畜牧生产和草地改良项目是主要子项目。项目于1995年6月8日正式启动实施,包括牲畜存活、畜棚、牛羊育肥、围栏维修、交叉围栏、草地施肥、村庄周围草地植被恢复、治理沙丘以及技术支持等,总投入为11312.70万元,其中牲畜存活为5335.20万元,占总投资的47.16%;畜棚为448,20万元,占3.96%;牛羊育肥为3554.40万元,占31.42%;围栏维修为730.30万元,占6.46%;交叉围栏为173.30万元,占1.53%;草地施肥为93.90万元,占0.83%;村庄周围草地植被恢复为…  相似文献   

8.
化隆县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化隆县天然草地资源的调查,发现牲畜超载过牧,利用不合理,草地退化严重,建议通过优化天然草地生产结构,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划片轮牧,加大灭鼠力度,巩固草地使用权,天然草地改良,加强法制建设,实现草畜平衡,使天然草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草畜平衡现状海南州土地总面积为442万hm‘,其中草地面积为337.22万hm’,占全州土地面积的76.32%,可利用草地面积316.25万hm’,占草地总面积的93.78%。据海南州草场牲畜调查资料,1996年全州饲草资源于物质总量为26.30亿xg,其中天然草地为24.of亿ks,占饲草资源总量的gi.29%;人工草地为1.18亿kg,占4.49%;秸秆1.11亿kg,占4.22%。理论载畜量为371.08万羊单位。当年各类草食牲畜折合491.94万羊单位,超载120.慨万羊单位,超载率达到32.57%。其中共和县超载洲.64万羊单位,超载率28.86%;兴海县超载9万羊单位…  相似文献   

10.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环湖片重要牧区,境内有天然草地299.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50%,其中高寒草甸类和温性草原类是天然草地的主体,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而且是维护黄河、长江源头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50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海南州天然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沙化和荒漠化的趋势。资料显示,目前海南州退化草地面积89.26万公顷,其中重度、中度退化草地占退化草地的35%以上,草场沙化面积达126.7万公顷,从根本上制约了海南州经济的发展,同时给依赖于海南州草地植被而存在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安全埋下隐患。导致海南州草地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利用,要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单纯地大幅度削减家畜数量的办法难以奏效,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减少牧民的收入,而使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现阶段寻求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主要途径,应在提高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上大做文章。所以,在海南州这样一个草地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仍需大力发展草产业。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青海省季节牧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准确掌握草地季节利用状况对科学合理的指导宏观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自然因素虽然在草地的季节利用中起关键作用,但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日益明显。该研究基于双影响因子的思路,以海拔要素为基础划分季节牧场,并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提出了基于GIS的以人口分布修正季节牧场的新方法,对青海省8个地区分别建立分类模型;并对结果的精度和比例分别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划分的青海省季节牧场图总体精度为66.65%,2种季节牧场的比例也符合传统的利用比例,能够反映实际的草地季节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2.
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意义、问题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张自和 《草业科学》2001,18(6):1-5,11
概述了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在经济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阐述了目前草地家畜两退化草原环境压力进一步加深,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生产和生态效益不高,因草地使用权不落实而加剧草地退化等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特别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如:全面落实草地使用权,加强对天然草地的管理与合理利用,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抗灾保畜能力,搞好退耕还草,大力发展营养体农业和季节畜牧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有毒有害植物与鼠类危害,加强对特色草产业的开发并促进其向产业化发展,提高草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与从业者素质,以及对今后草业发展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张英俊 《草业学报》2003,12(6):10-17
国家科技部对未来15年畜牧业发展技术提出战略政策。指出要加大草原保护力度,合理开发1333.3万hm^2南方草山草坡及4000万hm^2农牧交错带。据此,农田草地系统耦合将成为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尤其是农牧交错带和我国南方地区。分析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模式,管理核心是减少农田和草地系统营养物质的外流损失。生产的关键技术有草田轮作技术,农田作物秸秆再利用技术,家畜宿营技术和全日制放牧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资产区,生态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本研究选择黄河源园区3种典型高寒草原,测定不同季节牧草的养分供给状态并计算家畜承载力,为实现黄河源园区草畜平衡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植被数量特征、牧草营养特征和承载力表现为: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草原显著高于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草原;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紫花针茅、垂穗披碱草和冷地早熟禾草原盛草期的家畜承载力分别为1.72 SHU·hm-2,1.41 SHU·hm-2和1.18 SHU·hm-2;枯草期的家畜承载力分别为0.35 SHU·hm-2,0.34 SHU·hm-2和0.10 SHU·hm-2。综上所述,紫花针茅草原可以为黄河源园区提供更多的牧草养分。结合放牧家畜对牧草的营养需求,建议根据牧草产量和营养的季节动态,优化草畜资源空间配置。  相似文献   

15.
通辽地区已垦草原现状与退耕还草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草原总面积334.67万hm2,其中已垦草原142.27万hm2,占草原总面积的42.5%.2004-2010年规划总投入993 563.2万元,对85.87万hm2的已垦草原实施围封改良、退耕还草工程,占已垦草原面积的60.36%,植被盖度增加到60%.年产风干草增加37.52亿kg,草食家畜饲养量增加514.0万个羊单位.风干草直接效益达18.01亿元,饲养草食家畜产值达15.42亿元.  相似文献   

16.
青南牧区草地载畜量对放牧家畜繁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青南牧区草地载畜量对放牧家畜繁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载畜量年动态可归属徘徊、下降、上升、升降和降升降型。载畜量属徘徊和上升型草地,放牧家畜繁活率变异系数在15%以下;载畜量属下降、升降和降升降型的草地,放牧家畜繁活率变异系数在15.01%~32%之间。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高寒牧区人工草地的建植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论述了人工草地在青海省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中的作用,提出了人工草地在利用和建植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途径,指出人工草地应在推动高寒牧区季节畜牧业、减少放牧对天然草地的压力、恢复草地植被中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牧草收获机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的实施,畜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促进了牧草收获机械的发展。本研究阐述牧草产业的发展、国内外牧草收获机械研发现状及我国牧草收获机械主要研究成果;分析发展牧草收获机械与发展牧草产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以及面临的战略机遇,提出了发展牧草收获机械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家畜养殖规模是草地载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对于引导牧户合理放牧,遏制草地退化,确保我国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根据在青海省调查获取的牧户数据,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了冻原高山草地上相关因素对牧户家畜养殖量的贡献率,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深入剖析了不同规模牧户家畜养殖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探索家畜养殖影响因素在牧户规模层面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冻原高山草地牧户家畜养殖量的主导现实因素为自然因子,其余影响因素依次是政策因子、教育因子和非牧因子;中等以下规模牧户家畜养殖量受家庭劳动力和非牧就业收入占比的显著影响;中等及以上规模牧户家畜养殖量受人均经营草地面积和草原补奖政策的显著影响,补奖政策中禁牧比草畜平衡更能达到保护草地生态的目标。建议增加牧区非牧就业机会,积极引导中等以下规模牧户参与非牧就业,同时加大冻原高山草地禁牧范围,并在补偿标准上对中等及以上规模牧户适当倾斜。本研究发现了冻原高山草地上家畜养殖影响因素在牧户规模上的异质性,为政府针对不同规模牧户区分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草畜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载畜量测算方法新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结合前人对天然草地载畜量的研究,在草畜优化条件下,归纳总结出“生态载畜量”这一新的测算方法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农牧民经济发展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草地载畜量平衡点。新的测算方法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