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两系杂交稻两优6326在南京六合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6326是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6年开始在南京市六合区示范种植,表现品质优、抗性好、经济效益高,适宜当地推广种植。总结了改进催芽播种方式、后期重视稻曲病预防工作等配套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2016,(2):43-44
五优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育成的三系杂交稻组合,201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2014年经桂林市多点试验与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高产稳产,作早稻种植生育期偏长,作晚稻种植生育期适宜;稻瘟病抗性较强,但轻感稻粒黑粉病和稻曲病。抛秧栽培应选用大孔径秧盘,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增施穗肥,间隙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4,(6):45-49
以连作晚稻新品种甬优2640为材料,通过品比试验和播种期试验,研究其在金华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不同栽培方式下适宜的播种期。试验表明:甬优2640耐迟播,全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丰产性好,适合在金华地区作为连作晚稻种植;甬优2640机插和手插皆宜,机插甬优2640在7月5日前播种,手插稻在7月10日之前播种均能正常抽穗和灌浆,产量有保障。研究结果表明,甬优2640在金华作为连作晚稻栽培安全可行,规模种植大户可将其作为主栽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病程度及其与抽穗后0~15d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两优培九易感稻曲病。其发病率与抽穗后0~15d的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温度是影响其稻曲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相对湿度起协同作用。提出了发病率为2%和5%时的温湿度指标。根据我国南方一季稻区18个城市42a(1951—1992)8—10月的气象资料,分析了稻曲病的易发区域和适宜抽穗期,为两优培九稻曲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16,(1):37-39
杂交水稻新组合中浙优10号在福建永定丘陵山区种植,表现出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其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为:改迟播种为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改稀植为适度密植,确保基本苗;改变施肥方法,科学施肥;改变灌溉方式,科学灌水,合理调控;改变病虫防治办法,预防为主,病、虫、鼠、草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3301在福建省宁化县作烟后稻(烤烟后作稻)栽培,表现出生育期适中、高产、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稻皖稻153在辰溪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稻皖稻153在湖南辰溪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较优、耐肥抗倒、耐热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生产上可通过合理安排播期、培育适龄壮秧、合理插植、科学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来实现高产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作58是经过杂交育种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抗瘟性接种鉴定为MS-MR型反应,抗性表现较稳定,较抗稻曲病;抗旱、抗倒伏、耐盐碱;米质有六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四项指标达二级标准,栽培上要稀播育壮秧并注意肥水管理。适宜在辽宁沈阳、盘锦、辽阳、铁岭、锦州、阜新等地做一季稻;在京、津、河北等地做麦茬稻,也可旱种。  相似文献   

9.
天优3301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优3301在福建邵武市作烟后稻栽培,单产10.55 t/hm^2。总结了该组合作烟后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内优航148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内香2A与航14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 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分蘖力强、群体整齐、株型适中、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千粒重较大、后期转色好、丰产性好等优点.栽培上应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宽行稀植,科学施肥,及时烤田,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