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2001年实行森林分类经营以来,我区已开展了3年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了定的成效,从2004年起正式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根据几年来的试点工作经验,笔觉得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的实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工作当中应着重解决和处理好。  相似文献   

2.
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业分类经营是国家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则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前提和保障。讨论了林业分类经营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并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与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林业建设史上的重大突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森林分类经营是当前林业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家林业局已将其作为总体推进林业发展的龙头工作和全面推进林业政策的“牛鼻子”工程,但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林业观念问题、两类林的划分问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问题,本文就以上这些问题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改革,是林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工作。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保障体系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关键和基础,承德是我国北方防沙治沙,风景旅游、水源涵养林区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承德市平泉县全国林业分类经营试点过程中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保障体系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北方水源涵养林区乃至全国的林业分类经营提供  相似文献   

6.
实行生态效益补助政策 加快林区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起,国家每年拨付10亿元资金用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在全国11个省(区)的非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2004年12月10日,国家林业局召开会议宣布,正式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质性确立,在我国林业发展史上二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偿政策,是我国林业经营思想的重大突破,将极大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水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的被动局面,为持续经营管理好生态公益林,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改革,是林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工作。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保障体系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关键和基础,承德是我国北方防沙治沙、风景旅游、水源涵养林区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承德市平泉县全国林业分类经营试点过程中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保障体系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北方水源涵养林区乃至全国的林业分类经营提供借鉴,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益林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补偿是当前林业分类经营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阐述了森林资源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准则、价格构成,公益林生态效益与生态价值的关系,提出目前我国实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系生态价值补偿政策。介绍了国内外常用计量评价和补偿征收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生态状况的恶化,森林的生态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公益林建设已成为改善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林以最大发挥生态效益为目的,但公益林的营造和管护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必然涉及到补偿问题.2001年国家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安徽被列为试点省区之一,管店林业总场被列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单位,2005年改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沂源县是首批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县,2004年正式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全县有40.6万亩水土保持林被列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国家每年每亩给予5元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山东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认真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投入200多亿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机制是现阶段推进我国林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性措施。2001年,我国开始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在浙江等11个省区试点,并于2005年正式设立基金,目前已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将7亿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纳入补偿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有力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十多年来,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在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1993年开始,经历了调查研究、森林分类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袁俊平 《中国林业》2010,(22):56-56
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维护国土安全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森林和灌木林,解决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已成为当前林业分类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关系到林业分类经营实践的成败乃至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因此,必须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及管护。  相似文献   

14.
王辉 《中国林业》2009,(10):59-59
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公益林分类界定和保护补助政策相脱节、补助资金的补助标准相对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天保工程的进程。笔者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要加快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背景和现实意义,指出了玉溪林业在"生态立市"战略中处于基础地位,分析了玉溪市分类经营区划以及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数字     
西藏十年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达44亿余元自2004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以来,投入资金不断加大,截至去年底,西藏共落实国家财政补偿资金44.46亿元用于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据了解,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将西藏的425.83万公顷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和585.44万公顷地方公益林统一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已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森林经营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不仅纳入了法制化建设轨道,2001年财政部还出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目前这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不能完全市场化,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林业建设工作。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等,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初步纳入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9.
3月7日自治区召开了自治区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电视电话会议,钱智副主席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议在深入总结三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全面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做出部署。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三年来取得很好的成效。在3年的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国家正式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林业》2005,(8):46-46
6月1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城宾馆召开全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会议,提出要抓住历史机遇,做好森林生夺效益补偿工作,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建设,把我区建成祖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