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云南香蕉根际线虫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河口3块香蕉园内发现6种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它们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spp.),纽带线虫(Hoplolaimus spp.),矮化线虫9Tylenchorhynchus spp.),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sp.)和毛刺线虫(Trichodorus spp.).根结线虫,纽带线虫,矮化线  相似文献   

2.
金龟子幼虫种类研究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美花金龟(Cetonia magnifica Ballion)、疏纹星花金龟「Potosia cathaica (Bates)」、蓝边矛丽金龟(Callistethus plagiicollis Fairmaire)、茸喙丽金龟(Adoretus puberulus Motsehulsky)共4种金龟子幼虫首次进行了形态描述,并绘制了种的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3.
地下害虫是西吉农作物的主要害虫。1990年该县白城乡受地下害虫严重危害,面积达2万余亩,部分田块绝产。地下害虫的优势种为黑皱鳃金龟Trematodes tenebrioides Pallas,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a(Fald)和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其发生程度受不同田块,前茬作物和5 ̄6月份的降水的明显影响。在化学防治上应可采用50%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来自香港的4种植物线虫:甘蓝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brassicae)、厚尾矮化线虫(T.classicaudatus)、艾伦短体线虫(Pratylenchusalleni)和咖啡短体线虫(P.coffeae),它们均为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用线虫防治害虫前景广阔早在1984年,美国科学家Rauston和SamD。pair研究害虫迁移时,发现死虫身上有许多线虫,并引起了注意。Enriquecabanillas等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线虫治虫的机理、线虫的一些种有相同的特性,它们能携...  相似文献   

6.
香港地区滑刃线虫2新纪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采自香港的隶属于滑刃目(Aphelenchida)的2种线虫:燕麦真骨刃线虫(Aphilenchus avenae Bastian,1965)和双尾滑刃线虫(Aphelenhchoides bicaudatus(Imamura,1931)Fillipjev&Schurmans Stekhoven,1941)。它们均为香港地区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大棚蔬菜寄生线虫的种类和发生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1990~1992年对南京、徐州、连云港和淮阴市的大棚蔬菜寄生线虫的种类和发生进行了调查.从采集的382份上样和163份根样中共分离得到8属13种寄生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肾形肾线虫(Rotylenchulusreniformis)、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dihystera)和甘蓝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brassicae)分布较广.田间群体密度也较高.南方根结线虫在各采样区中均有发生,可侵染绝大多数现有的蔬菜栽培种类,重病田株发病率达80%~90%,是目前江苏大棚蔬菜生产上面临的最主要的病原线虫.  相似文献   

8.
异小杆线虫在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的侵染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dlis)的侵染力,结果表明:在供试剂量下,该种昆虫病原线虫对亚洲玉米螟的致死中量LD50=17.78±2.74(条线虫/玉米螟幼虫IJ/L)置信区间为23.15~2.41IJ/L越冬代玉米螟幼虫对该种线虫高度敏感,应进一步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9.
从采自福建省果树根部的环科(Criconematidae)线虫标本中鉴定出3个种:饰边盘小环线虫(Dis-cocriconemelalimitanea)、异盘中环线虫(Mesocriconemaxenoplax)和弯曲中环线虫(M.curvata).弯曲中环线虫属国内新纪录,异盘中环线虫和饰边盘小环线虫属福建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线虫与诱饵树意杨综合防治桑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在粤北调查,发现意杨「加杨Populus x canadensis Moench cv(I-214)」是一种桑天牛的诱饵树。在桑田埂栽种,其诱成虫产卵能力是桑树的10-100倍以上。在广州市郊罗岗和顺德市开展了以应用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8406为主,种植诱饵树意杨为辅的综合防治桑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且线虫防治集中在意杨上的桑天牛幼虫省工、省药  相似文献   

11.
红棕象甲是我国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具有隐蔽钻蛀的危害特点,对其进行防治具有一定 难度。在我国,对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的研究还很少报道,为对我国红棕象甲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及建议,综 述了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原细菌以及其他天敌对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的侵染能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Hassell-Varley模型和Holling功能反应模型对斯氏线虫与黄条跳甲三龄幼虫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到在48h内,每百条线虫可感染1.4头寄主,线虫间干扰作用为0.2738;每2500条线虫对寄主的瞬时发现率为0.5,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最多可感染72头寄主。线虫对不同龄期的黄曲条跳甲幼虫感染,结果表明,随寄主龄期的增加而感染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田间试验对比了两种杀虫剂对河北邯郸市临漳地区韭菜韭蛆(Bradysia odoriphage)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毒死蜱15 d后均能有效防治韭蛆,明显降低韭菜被害株率,保苗效果相同;施用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毒死蜱30 d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被害株率低于毒死蜱,二者差异显著,昆虫病原线虫在长时间内保苗效果优于毒死蜱。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防治韭蛆优于毒死蜱,可以作为防治韭蛆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昆虫病原线虫的优良品系筛选,防治对象,田间侵染力,耐药性方面的研究。我国已筛选出多个线虫品系,用于田间防治,近期发现小杆科和双胃科的线虫有生防价值。国内研究集中于小卷蛾线虫,芜菁夜蛾线虫和异上杆线虫对40多种害虫的防治,田间防效达70%以上。线虫施用技术,生活习性及搜索方式直接影响其侵染力。应用保湿剂,抗干燥剂及干燥脱水等技术为线虫的储运和防治食叶害虫提供了方便。低毒化学农药不影响线虫的存活和田间侵染力,可以混合使用。我国还应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线虫资源。  相似文献   

15.
金龟子防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国内外金龟子防治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详细阐述了应用化学药剂、病原真菌、病原线虫乳状菌、性信息素等防治金龟子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金龟子防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抗干燥能力较强的昆虫病原线虫,采用小空间控制饱和盐液法测定了10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的抗干燥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抗干燥能力不同.在25℃、相对湿度50.5%的小空间控制器中处理9 h后,Steinernema carpocapsae GA品系的存活率最高,达到75.1%,且复苏后线虫对大蜡螟致死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冰  从斌  刘亚臣  付海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93-1393,1396
对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5龄幼虫处理12 h的羧酸酯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种品系线虫中,NC34处理的大蜡螟-αNA羧酸酯酶活力最高,是CK的2.047倍;其次是Otio品系的处理,为CK的1.965倍。-βNA羧酸酯酶活性以Otio处理的酶活力最高。由此可见,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蜡螟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昆虫病原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生防资源,在农林害虫种群自然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昆虫病原真菌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害虫的侵染致病机理及主要属种在农林害虫生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昆虫病原真菌防治中的限制因素,并指出了今后昆虫病原真菌研究利用中应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 ,探讨菜田不同黄曲条跳甲幼虫基数、斯氏线虫 (A2 4 品系 )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条带等条件下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控制效果 .结果表明 ,黄曲条跳甲幼虫基数的大小和线虫施用条带是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而在这几个因素中 ,在线虫一定施用量范围内 ,线虫数量的作用并不是主要因素 .同时建立了控制效果随这些因素变化的动态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模拟 ,建立了田间不同条件下线虫的定量化应用技术 .  相似文献   

20.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田间应用效果的有关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和施用技术对昆虫病原线虫田间应用效果的影响,选择适合防治寄主昆虫的病原线虫种类或品系是获得最佳田间防治效果的前提,而在昆虫病原线虫施用之前,应充分了解寄主昆虫的生长发育状态、土壤质地、结构、温度、湿度及土壤中的昆虫病原线虫天敌的情况,从而为昆虫病原线虫创造适宜寄生的环境条件。在昆虫病原线虫施用技术上,应掌经济有效的施用剂量、次数和时期,并根据线虫的特点改进施用方法,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