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以华盖木嫁接苗当年生茎段为试材提取PPO酶液,研究温度、pH值、底物邻苯二酚浓度及抑制物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盖木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0,温度和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酶活性;邻苯二酚浓度为0.14 mo.lL-1时,PPO活性最大,低于0.14 mo.lL-1时,随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增加,超过0.14 mol.L-1时,加大底物浓度酶活性降低;Na2SO4、柠檬酸、抗坏血酸(Vc)对华盖木PPO的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Vc的抑制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pH值的酸雨胁迫下香樟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丙二醛含量随着酸雨胁迫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与模拟酸雨pH值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886;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是则随酸雨胁迫等级的增强而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受到pH=4.5的酸雨胁迫时最高,在受到pH=2.5的酸雨的胁迫时最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套种模式核桃根际丛枝菌根(AM)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菌根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核桃根系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定殖状况和根际土壤中AMF的孢子密度,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核桃AMF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根系能与AMF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不同套种模式之间核桃根系中AMF定殖率以及孢子密度差异显著,套种茶树的种植园中AMF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高,套种豌豆的种植园中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低;AMF孢子密度与土壤有机质、pH值、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正相关;AMF总侵染率与pH值显著正相关;AMF总侵染率、菌丝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与全磷显著负相关;丛枝侵染率与全氮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正相关;菌丝侵染率与pH值极显著正相关;菌丝圈侵染率与全氮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正相关;泡囊侵染率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水解氮和速效钾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显著负相关。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是云南高原山区核桃菌根真菌定殖和发育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促成栽培盆栽芍药氮代谢的生理特性,提高氮肥利用率,本实验采用单因子四水平随机试验,氮肥浓度设4个水平,氮源为尿素,以液肥(霍格兰营养液)形式施用,施用浓度分别为0mg/L、150mg/L、300mg/L、450mg/L。结果表明:(1)施氮显著提高了芍药株高、地茎、冠幅、开花数量以及花径。(2)在一定氮素范围内(0-300mg/L),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以及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与供氮水平成正相关,当氮素过量时虽然能提高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但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笋竹专用复合肥(N∶P∶K=18∶5∶8)开展不同施用量(0、375、900、1500 kg·hm~(-2)分别记为CK、F_1、F_2、F_3)对毛竹根系酸性磷酸酶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06,P0.01)。2硝酸还原酶(NR)活性表现为F_2F_1F_3;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表现为F_3F_2F_1。3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养分差异显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色变化机理,以3个品种为试材,在叶色变化期测定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叶片变色期,花色苷含量随叶片着色呈上升趋势;在花色苷大量合成期,PAL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PAL不是限制花色苷合成的关键酶;CHI酶活性在品种‘贵族’中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复合曲线关系,其他2个品种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不密切;UFGT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与花色苷稳定有关,是花色苷合成的重要酶。  相似文献   

7.
4种植食性甲虫肠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和客观评价昆虫体内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及pH值下测定杨叶甲、二纹柱萤叶甲、紫榆叶甲成、幼虫及双条杉天牛幼虫消化道内3类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4种甲虫体内均有消化纤维素的完整酶系,3种叶甲成、幼虫体内各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区为40 ~ 60℃、最适pH值范围为4~6,在高温和强碱条件下均未能检测出酶活性;双条杉天牛幼虫C1酶活性在强碱pH =9和70℃条件下活性最高,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低于3种叶甲的成虫和幼虫,C1酶活性显著高于3种叶甲的成虫和幼虫.温度和pH值对昆虫体内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甲虫取食习性的不同可能导致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差异,酶活性的差异是否受到昆虫亲缘关系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养分的限制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指示作用。[方法 ]以神农架地区水杉、柳杉、落叶松和华山松4种人工林纯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和土壤化学性质。[结果 ]柳杉林、华山松林和落叶松林土壤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显著高于水杉林,落叶松林土壤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林分,不同林分间土壤磷酸单酯酶(AP)差异不显著;水杉林土壤BG:NAG和BG:AP显著低于其他3个林分,落叶松林土壤BG:NAG显著低于柳杉林和华山松林,落叶松林土壤NAG:AP显著高于其他3个林分,其中,本区域4种林分土壤NAG:AP(1.01±0.22)指示4种类型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可能受到土壤氮限制。冗余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和pH值是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林分是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土壤有机碳和pH值的影响是调控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4种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沙市城乡交错带4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下不同层次土壤的理化性质及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自上而下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明显;土壤pH、有机质及各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杉木林的土壤肥力状况最好,樟树林较差;不同林分下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的变化规律,杉木林酶活性最高,枫香林酶活性最低;各林分土壤酶活性的高低与土壤容重、含水率没有相关性,土壤磷酸酶、脱氢酶、纤维素酶活性与pH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中5种酶的活性与土壤主要养分因子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槭属2品种叶变色期花青苷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由人槭'秋天火焰'和红花槭'白兰地'为试材,研究槭属品种变色过程中(10月12日-11月19日),叶片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叶色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和25天出现峰值;PAL,DFR和UFGT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均成2次曲线关系,CHI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AL,CHI和UFGT是'秋天火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CHI和UFGT是'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1.
紫竹4种栽培类型出笋成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大径紫竹、一年紫、二年紫和三年紫等4种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栽培类型的出笋和成竹过程,比较了它们的出笋和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紫竹4种栽培类型笋期为20~30天,其中大径紫竹出笋最早;高生长曲线基本为S形,高生长量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杉木不同部位、叶龄针叶净光合效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年生杉木人工纯林进行光合作用测定,不同部位针叶单位面积同化CO2净量变化规律是上部〉中部〉下部,不同部位针叶总面积同化CO2净量变化规律是中部〉上部〉下部,不同部位针叶同化CO2能力差异显著。不同叶龄针叶单位面积同化CO2净量变化规律是当年生〉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不同叶龄针叶间同化CO2能力差异极显著。被测定株间单位面积同化CO2净量差异极显著。下部、中部、上部针叶面积分别为总面积的35.8%、40.0%、24.2%。当年生、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针叶面积分别为总面积的34.7%、33.9%、20.2%、11.2%。下部、中部、上部针叶同化CO2净量分别为总数的29.8%、38.1%、32.1%;当年生、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针叶同化CO2净量分别为总数的43.8%、32.7%、16.0%、7.5%。  相似文献   

13.
对马尾松1、2年生苗木中松醇、肌醇、可溶性糖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年生马尾松苗木针叶内松醇含量随着苗木的生长而逐渐增加,并在木质化期达到最高;2年生苗木针叶内松醇含量随着苗木生长反而下降,只在木质化期有所增加。肌醇、半乳糖和麦芽糖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均没有规律性。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比较平稳,2年生苗木在8月份时其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1年生苗木的。  相似文献   

14.
对江西省16个1年生和10个2年生油茶苗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大田嫁接苗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48.0%和76.6%;2年生苗的合格率与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的含量正相关。2年生苗推荐的施肥水平为:土壤全氮0.114%~0.413%、水解氮114.86~132.92 mg/kg、全磷0.047%~0.073%、速效磷32.13~71.59 mg/kg、全钾1.203%~1.274%、速效钾48.08~67.08 mg/kg、有机质2.627%~3.171%。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木栽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安地区种植园的1年生和泰州地区种植园的2年生‘波尼’薄壳山核桃苗为试材,研究裸根苗、土球苗、无纺布容器苗等3种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栽植后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苗木栽植后新梢和根系生长差异较为显著。两处均以无纺布容器苗成活率最高,达到100%;新梢生长量最大,1年生和2年生苗木的生长量分别为110.77 cm和53.44 cm;根系也最为发达。土球苗次之,裸根苗的新梢、根系生长量最小。分析表明,在江苏淮安和泰州这两个地区,无纺布容器苗的成活率、平均新梢生长量、分枝数、总的新梢生长量、主根长度、粗度、侧根数量等均优于土球苗和裸根苗的。此外,3种类型苗木栽植后,2年生苗木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均优于1年生苗木的。  相似文献   

16.
以川三蕊柳1年生嫩枝、1年生粗壮枝和2年生粗壮枝为试材,选取水塘、水田和旱地3种不同生境,采用直插法和斜插法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川三蕊柳扦插育苗对生境要求较高,以1年生粗壮枝在水田中用直插法进行扦插育苗,其苗木的成活率最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日照巨峰镇南茶北引实验植株为材料,利用CB-1i01型光合、蒸腾测定仪,在晴天条件下,测定植物光合、呼吸强度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茶树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基本上都是在8:00~10:00,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增强,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又开始下降;不同品种的茶树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强弱差别明显,这为检验植株的抗逆性,筛选合适的茶树品种引种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PhotoSynthe3isisaprocessofaccumulat-ingorganicmaterialsinthylakoidmembranesofgreenplantchloroplast.Whentheleavesofgreenplantaredestroyedbysomefactor,chlo-rophyllcontentwillchange,whichcanaffeetorganicmaterialsaccumulatonandharmtreegrowth.TherearesomerePortsonrelationshipbetWeentreechlorophyllcontentanddifferentstandsmictUre,differentsiteconditionanddifferentgrowthperiod,buttherePOrtsontreedisease,especiallytheeffectsofneedlesrustonchlorophyllcontCnthavenotbeenseen.lntl1isstUd3,thechlorophyl…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遮阴程度对凤丹白(牡丹)苗期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自然光照条件下,凤丹白苗期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遮阴处理;当年生苗遮阴7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2年生苗遮阴6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自然光照条件下,2年生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高于1年生苗。经过遮阴处理的F_v/F_m均显著高于全光照植株。试验结果说明:夏季大田中午强光、高温条件下,凤丹白幼苗光合作用受光抑制显著,遮阴可有效减轻光抑制,综合比较各参数可知,遮阴60%最适合凤丹白播种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The 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bulb, leaf and stalk of Allium ursinum were investigated.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peroxidas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quantities of malonyldialdehyde, superoxide and hydroxyl radicals and reduced glutathione and also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chlorophylls a and b and carotenoids were determined. The extracts from all plant organs exhibited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highest having been observed in the leaves. Furthermore, ESR signal of PBN-OH radical adducts in the presence of leaves phosphate buffer (pH 7) extract was reduced for 87.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