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对比了避雨与露地栽培模式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鲁西南引种的‘阳光玫瑰’葡萄露地栽培能够正常开花结实,适应性和抗逆性好;避雨栽培植株感病率明显下降,比露地栽培病株率下降10.6%;采用LED白光灯补光措施后,避雨栽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比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增加14.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分别比露地栽培高0.22%、-0.02%、2.92,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东台市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之一,从2018年起,东台市及盐城周边地区围绕“一园一品”(农业示范园+绿色品牌)工程建设,利用草莓(本地区常年种植大棚草莓近1300 hm2)收获后的棚架资源和4~7月的温光条件,应用强化耐候地膜和“一膜两用”技术、膜下软管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抢栽一季樱桃番茄,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和土地单位面积产出,667 m2平均产值为4.5万元,增收成效明显。该模式草莓667 m2产量1500 kg、产值3.0万元、净利润2.2万元;樱桃番茄667 m2产量1200 kg、产值1.5万元、净利润0.8万元,总计667 m2年产值达到4.5万元、净利润3.0万元。现将生产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棚番茄山地避雨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有效延长了番茄的生长期和采摘期,番茄产量达7500 kg/667 m2、产值达2.26万元/667 m2,实现了山地番茄生产的优质高产,已成为当地山区农民的致富好途径。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浙江金华地区大棚番茄山地避雨越夏长季节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沾冬2号’冬枣在陕西省大荔县的引种表现进行了介绍,经多年栽培观察,该品种在当地表现为叶片大而厚、花大、果大、糖高、果实成熟早而集中等特点;第3年开始挂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900 kg,第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 500 kg,进入稳产期后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 000 kg。同时又对其生长结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陕西省大荔县冬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晋榛2号’是由‘平欧11号’实生树中选育出的适应性、抗逆性均较强的优良平欧杂种榛新品种。坚果平均重2.4 g,长圆形,果面黄褐色;出仁率44%,果仁饱满,味香甜,品质上乘,蛋白质含量18.6%,脂肪含量56.0%,碳水化合物含量8.5%。定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第5年进入盛果初期,每667m2产量150kg左右,第7年进入盛果期,每667m2产量为200kg左右。‘晋榛2号’适宜在山西省朔州市以南、海拔1500m以下、年平均气温6.5℃以上、最低气温-26℃以上、年降水量350 mm以上、土壤p H值在8.5以下的地区栽植。  相似文献   

6.
以5年生‘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Fengdan’)为材料,研究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凤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蒸腾速率均随复合肥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复合肥施用量为15kg/667m2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叶片胞间CO2浓度趋势相反,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亦在复合肥浓度为15kg/667m2水平时达到最低值。说明盛花期以15kg/667m2复合肥为‘凤丹’牡丹施肥的最佳用量,可为‘凤丹’牡丹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苏徐州牛蒡常年种植面积在3 000 hm2 (4.5 万亩)左右,当地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茬 口和选择适宜品种,牛蒡每667 m2 产量2 500 kg 左右,效益1 万~2 万元,且产品深受国外 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8.
冀西北的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夏季冷凉,光照充足,越夏彩椒种植面积2 660 hm2(4万亩)以上,每667 m2 产量6 000 kg,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及销往全国各地,产值可达1.5 万~3.1 万元。  相似文献   

9.
湘西地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多,辣椒直播、不覆膜栽培风险大,采用避雨栽培技术,设施成本低廉,可使辣椒提早25 d(天)上市,每667 m2 产量提高30%,已在泸溪县及周边县市推广近533.3 hm2(8 000 亩)。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临颍县采用小麦套种朝天椒模式,两种作物播种、采收均采用机械化,可节省人工成本500元以上,每667 m2朝天椒(干椒)产量350 kg左右,仅朝天椒收益就能达到6 000元以上。河南是全国朝天椒生产大省,常年栽培面积达18.7万hm2(280万亩)左右,年产销量约60万t。  相似文献   

11.
水旱轮作是缓解作物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芡实-小麦周年水旱轮作不仅能有效利用温光资源,还能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可持续生产。该轮作模式每667 m2产芡实干籽30~50 kg、产值4 500~6 000元,小麦每667 m2产量450~600 kg、产值1 000~1 500元,合计全年每667 m2产值5 500~7 500元,较稻麦轮作模式每667 m2可增收1 500~3 000元。该文结合生产实践,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宝应地区芡实-小麦水旱轮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临邑县现有苹果园73.5 hm2,其中树龄25年以上的老果园72 hm2,郁闭度0.95以上的苹果园超过65 hm2,2017年每666.7 m2产量不足1 500 kg,且病虫害发生较重,果面多有病斑,商品果率不足30%,市场竞争力弱。为此,从2018年起,临邑县自然资源局开始对部分苹果低效园进行改造,通过为期4年的优化栽植密度、优化品种结构、优化树形结构、优化土壤环境、优化投入品管理、优化配套措施等,低效园平均666.7 m2商品果产量由2017年的420 kg提高到2022年的1 060 kg,小果、烂果大幅度减少,平均666.7m2增收2600元。  相似文献   

13.
为通过优化施肥进一步提高黄州萝卜产量,增加种植效益,设置不施肥处理、优化施肥(每667m2施150 kg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处理和常规施肥(每667 m2施40 kg三元复合肥)3个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州萝卜植株性状、产量和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为了延长黄州萝卜保鲜期,开展了采后保鲜试验,设计2个处理,分别为3℃低温贮藏保鲜和常规贮藏对照,比较分析贮藏萝卜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的黄州萝卜长势好,667 m2产量最高,达到2 909.8 kg,667 m2综合效益最优,达到4 941.6元,较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10.1%,增收457.2元。3℃低温贮藏条件下黄州萝卜品质较好,粗纤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水分含量分别为0.9%、2.9%、91.0%,贮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在张家港地区的大棚栽培引种技术,结果表明,桂芋2号适合在张家港地区种植,667 m2产量可达2 044 kg,667 m2效益在7 000~8 000元。  相似文献   

15.
李琳  胡彬  肖帅  刘德才  王全红 《蔬菜》2021,(2):33-34
为了开展特色栽培、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上色、采收等技术要点进行详述,总结出1套开展五色韭菜生产的成功栽培技术,每年可以生产2茬五色韭菜,每年667 m2产量约400 kg,青韭可收4茬,每年667 m2产量约2400 kg;韭菜上色处理后,667 m2年收入5.2万~13.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2016—2022年河南地区设施羊肚菌与甜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提出了科学的整地施肥方式,详细阐述了羊肚菌与甜瓜栽培田间管理措施,并对该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该模式每667 m2羊肚菌产量约400 kg,甜瓜产量约2 000 kg,按照近3年市场均价,每667 m2产值达5.6万元,投入生产成本1.4万元,总效益可达4.2万元。  相似文献   

17.
土桥香莴笋是南京地方蔬菜品种,在南京江宁土桥地区有近30年种植历史,经长期人工不断选择留种,莴笋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因其香味浓郁,口感脆甜,在当地被称为香莴笋。使用塑料大棚,可从8月至翌年4月开展三茬香莴笋种植,667 m2栽种6 000~7 000株,成熟期单株香莴笋质量0.5~0.7 kg, 667 m2产量达3 000~3 500 kg。三茬批发均价约5元·kg-1,667 m2收益达4.5万元。通过生物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用,可使香莴笋产量提高10%,农药用量减少10%,投入成本减少10%以上,每667 m2香莴笋三茬净收益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袁京华  高国文  刘斌  王惠  杨斌 《蔬菜》2023,(7):10-14
为探索低山工厂辣椒苗对高山地区环境的适应性、增产能力和新增固碳减排能力,通过不同播期对比试验、17个品种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比较分析辣椒低山工厂育苗高山移栽的适应性、丰产性以及固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辣椒低山工厂育苗不仅可以完全适应宜昌市高山地区生态环境,且各项试验均实现大幅增产、增收,其中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中辣椒667 m2产量为3 280 kg,667 m2产值达15 622.6元;较农民自育苗667 m2增产967 kg,增产率达41.8%,667 m2产值增加7 273.6元,增收率达87.1%;667 m2新增固定减排CO2量为619 kg,固碳减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以千胜205结球生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底肥和叶面肥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筛选适合上海金山地区结球生菜生长的底肥和叶面肥的施用种类及用量。各底肥处理中,酵素生物有机肥处理结球生菜的叶球最大、产量和产值最高,每667 m2分别较鄂中三元复合肥(ck1)增产495.0 kg、增收1 732.6元;红四方微生物菌剂处理结球生菜的产量和产值较高,每667 m2分别较鄂中三元复合肥(ck1)增产401.6 kg、增收1 405.8元。各叶面肥处理中,沪铭有机无机复合型悬浮液体肥处理结球生菜的单球质量、产量和产值最高,每667 m2分别较红四方叶面肥(ck2)增产530.2 kg、增收1 856.0元;人元生物叶面肥处理结球生菜的产量和产值较高,每667 m2分别较红四方叶面肥(ck2)增产521.0 kg、增收1 823.5元。试验结果表明,金山区结球生菜生产可使用酵素生物有机肥和红四方微生物菌剂作底肥,建议每667 m2分别施用100 kg、60 kg;叶面肥以沪铭有机无机复合...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旱地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克服旱地垄作容易干旱的缺点,实现了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商品薯率显著提高,平均每667 m2 产量较传统平作栽培提高500~1 000 kg,增收500~1 000 元。该技术已在山西地区示范推广近133.3 hm2(2 000 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