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90年以来在宁安市辖区内发生一种在皮肤上出现红点(出血),红斑,渗出,丘疹和皮肤增厚,形成皱褶,出现龟裂的猪皮肤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季;育成猪只多发,年龄在10月龄之内的猪只发病较高;呈散发;具有传染性,死亡率较低,但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调查结果认为由猪穿孔螨引起。  相似文献   

2.
鸡大肠植菌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大肠杆菌病在接种后48小时的病理学变化,主要是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炎症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各脏器均可见到细菌团块,组织发生充血、出血及水肿,大部分病鸡在脏器表面附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在接种后1周时,病理学变化由急性、亚急性转为慢性阶段。各脏器表面的纤维蛋白性参出物发生机化,并在肺、心及肝脏等组织内出现肉芽肿性结节。  相似文献   

3.
诸附红体病临床上以贫血、高热、呼吸困难、皮肤发红,脂肪、粘膜黄染,体腔积液为主要特征。笔者在1995年7~9月诊治8例,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1995年7~9月份子洲镇洪川村,先后诊治猪附红体病8例,均属零星发生。其中30~50kg的猪5例,50kg以上的3例。2临床症状8例病症基本相似,以贫血、高热、黄染为特征。潜伏期2~3天,初期出现高温40~42.5℃,个别的怕冷、钻窝、寒战、抽搐、不食、嗜食。神经萎顿,转圈。全身皮肤发红,指压不退色,严重的出现紫斑。有的发生肠炎,下痢,掩盖了原发症状。病程最急性1~2天死亡,慢性仔猪耐…  相似文献   

4.
广东鸡,鸭隐孢子虫种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有患轻微呼吸道症状的鸡和鸭的粪便中分离到隐孢子虫卵囊,并在其组织切片中观察到隐孢子虫。根据卵囊的形态和大小、虫体寄生部位,确定鸡、鸭均为贝氏隐孢子虫感染。用上述鸡、鸭粪便中分离的卵囊,分别经口感染2日龄鸡和鸭各15只以探索其致病性。感染鸡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将引起死亡,气管、支气管、气囊、肺和法氏囊出现大体与显微病变。感染鸭则症状和病变都较鸡轻。结果表明:鸭对贝氏隐孢子虫感染的抵抗力比鸡强。  相似文献   

5.
1998年2月,河北省承德市财经学校校办养殖场饲养的2500只伊莎褐青年鸡于120日龄出现脸部、下颌与头部肿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综合性诊断为大肠杆菌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2月中旬,场内所养的2500只青年伊莎褐蛋鸡出现脸部、下颌及头部肿胀。发病速度很快,最初发现该病时有病鸡31只,之后两日内发病鸡骤增至235只。病鸡初始精神稍迟钝,食欲正常,面部略呈青黑色,此时在鸡头部一侧或两侧眼正下方皮下出现一高粱粒大的红色肿块,肿块逐渐向眼四周蔓延,直至整个头部。由于肿胀,病鸡眼睛闭合,有的肉髯…  相似文献   

6.
张淑春 《北方牧业》2004,(19):17-17
一、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河北省三河市某养鸡户饲养800羽肉鸡,已:25日龄,鸡群长势一直良好。9月28日,有个别鸡羽毛松乱无光泽,常缩颈闭目.食欲减少,喜卧,并出现死亡,发病鸡排略带肉馅状稀便或血便,有的鸡还出现尖叫.然后瘫卧在地、振颤等神经症状,可视黏膜及眼睑苍白。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四川安岳县某村村民饲养的部分刚出生3~4d的仔猪于2002年4月出现腹泻,其粪便清稀呈黄色水样。发病1~2d后,仔猪又不同程度的咳嗽,2~3d后,部份仔猪出现痉挛性咳嗽,呼吸急促,耳朵乃至全身不同程度发紫,精神沉郁、全身震颤,食欲下降,随后陆续出现死亡,前后死亡仔猪12头。同时,两头带仔母猪常于运动、进食后或在清晨、夜间发生连续痉挛性咳嗽,咳嗽时拱背、伸颈并伴有喘气现象。2临床检查及尸体剖检仔猪发病3~4d开始拉黄痢,继而出现咳嗽、喘气症状,发病5~8d后,由耳朵至全身及可视黏膜出现不同程…  相似文献   

8.
奶牛酮病与隐性酮病发病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奶牛酮病与隐性酮病发病规律的调查分析○北京北郊农场奶牛公司(102209)李强○北京奶牛中心朱玉林奶牛酮病是发生在高产奶牛群中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高产奶牛群体的出现,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这个调查,以奶牛管理和生产人员技术水平较高、诊治记录准...  相似文献   

9.
放线菌病为牛、马、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出现放线菌肿。在福清市区内发现40多例,全部治愈。1病因病原体主要为牛放线菌,存在于谷物的芒和谷壳上,以及被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在自然条件下,病原体主要经过口腔粘膜、皮肤创伤而侵人体内。2至3岁的幼牛因皮肤组织嫩薄,特别在换牙时期,当采食粗糙带尖芒的饲料时,最易刺破口腔粘膜,经消化道感染。此外,也可以经呼吸道感染。2症状多为局限性菌肿。病变多发生于舌、颌骨、头、颈间部的皮肤,有时在大腿、乳房也会发生。舌:病初于舌粘膜下肌肉内发生三个…  相似文献   

10.
2000年6月30日,个体养兔户赵某在曾养过鸡的舍内饲养200只青紫蓝兔,由于舍内面积较小、潮湿、饲养密度过大,导致兔与兔之间相互殴斗,并于7月5日兔群出现了体温升高、口唇粘膜发绀、拉稀等症状。一周内累计发病136只,发病率68%,死亡62只,死亡率31%。经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一系列的综合措施,确诊为兔绿脓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兔突然减食、不饮,精神高度沉郁,呼吸困难,气喘,体温升高,被毛粗乱无光泽,蹲伏一处,眼半闭或全闭,口唇粘膜发绀,拉稀有时排出血样的稀便,一般在24…  相似文献   

11.
2002年3月中旬起,我县出现以拉稀、瘸腿为主要特征的鹅病。经剖解检查,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慢性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弓形体病又叫弓浆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病,根据发育阶段的不同分为5型:滋养体、包囊两型出现在中间宿主体内;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只出现在终宿主——猫的体内。各种家畜、实验动物、人类等都能感染弓形虫病。滋养体呈新月形、香蕉形或弓形,常在急性病例的腹水、有核细胞内、细胞浆内发现;包囊常在慢性病例或无症状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肝、肺、肾、视网膜等组织内;裂殖体在猫的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配子体在猫的肠内进行有性繁殖;卵囊随猫粪便排到体外至外界。  相似文献   

13.
我县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山羊痘病,自1996年该病在全县呈暴发流行以来,全县羊群平均发病率为30%;发病羊只死亡率达16%,致使全县183户的羊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经有效的防治使疫情得到控制。现将概况简介如下。1临床症状及清理变化发病羊只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鼻孔流出浆液性、粘性或脓性分泌物。1~4天后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出现痘疹,2天后形成突出于皮肤的丘疹,而后变成水疮、脓瘤。如无继发感染,几天后便干燥结痴,逐渐痊愈。…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绒山羊近十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被确立为青海省优良地方品种以后,海西州形成了山羊的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然而从1997年以来,羊的某些传染病在州境内时有发生,特别是出现以母山羊流产、死胎、公羊睾丸肿大等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的一类病最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挫伤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而且阻碍了全州畜牧业的发展进程。因  相似文献   

15.
鸡的胚胎疾病张权,张彬(湖南省南县畜牧局,413200)鸡的胚胎病是孵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它的危害性不仅是造成死胎,降低出雏率,而且孵出的雏鸡体残身弱,发育不良,存活率低,更为严重的是使病原扩散,造成疾病流行,后患无穷。一、种鸡营养造成的胚胎病种鸡日...  相似文献   

16.
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MD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禽类肿瘤病,它以外周神经、性腺、各内脏器官、虹膜、皮肤和肌肉等处组织器官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其中机体的免疫器官组织也受到影响,由于MDV以淋巴细胞为靶细胞,引起淋巴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溶解和转化,从而造成感染鸡发生免疫抑制。在MD的发病过程中,在潜伏感染期出现短暂的早期免疫抑制。在第2次溶细胞感染期则出现持久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7.
引发鸡腿病的营养因素BruceBoren周太良摘译自肉鸡开始商品化舍饲以来,鸡腿畸形已成为肉鸡业的一大问题。在过去的40年中。尽管对这问题进行过大力的研究,但肉鸡腿病的发生率仍没有降低。近几年来,又相继出现了胫骨软骨发育异常(TD)、腿扭转(内翻和外...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防治人工感染鸡法氏囊病效果及有关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攻毒前6小时始给予试验鸡中草药煎液,对人工感染IBD病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表现为延缓病症出现、减轻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促进耐过鸡的临床恢复,从而减少病鸡的死亡;以扶正、祛邪原则组成的方药其防治效果优于单纯以祛邪原则组成的方药。IBD病鸡在法氏囊遭到破坏后,脾脏等外周免疫器官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增重,中草药对这一代偿行为似有促进作用。文中还对病鸡体比、脾体比及其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南山牧场乳牛瑟氏泰勒虫病的防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山牧场乳犊牛的奇生虫病主要是蜱及蜱传梨形虫病,严重威胁着牧场养牛业的发展.历年来,我场奶犊牛因该病引起死亡达15%以上,尤其是疫区权力评中队的犊牛年平均发病率为45.2%,患病死亡率达98.6%.1993年始,我们与北京农业大学专家一道,对该病的发生和诊断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传播梨形虫病的中间宿主一蜱,主要是血蜱属的三宿主蜱—长角血蜱,它的成虫、若虫、幼虫都寄生于中体,成虫在2月份开始增多,4~7月份为高峰.若虫在2月份出现,高峰期3~6月,幼虫在4月份出现,高峰期8~10月.奶犊牛发病始于每年5月…  相似文献   

20.
对猪湿疹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徐昭清,丁兴建,曾秀芳,王远碧(四川省郫县畜牧食品局611730)以患部皮肤出现红斑、疱疹,病猪瘙痒不安,不时在墙壁、圈角、食槽和地板上擦磨,以致皮破成疮为特征的湿疹,是猪在夏秋季节的多发性疾病。因本病可引起猪食欲不振,常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