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成品平均水分超标 饲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自身水分过高、烘干或冷却系统的故障造成成品平均水分超标,从而引发饲料早期霉变的现象一般比较少,因为成品的平均水分通过检测后如果超标会作处理,不会流入市场。但是在小批量生产过程中,由于制粒调质温度还没有调整到正常就已制粒完毕,颗粒离开环模时温度低,冷却器内的温度也低,饲料中水分子的活性弱,不容易散发。  相似文献   

2.
杨平 《江西饲料》2000,(2):13-14
随着颗粒饲料生产的迅速发展 ,其良好的饲喂效果也普遍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所接受 ,因此成品颗粒料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所以颗粒料的生产品质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饲料加工工艺中 ,颗粒饲料含水分这一质量指标 ,是确保颗粒料安全贮存的关键。为保证颗粒料品质达到质量指标 ,除选好适用的冷却器以外 ,还有其它诸多因素会影响颗粒饲料的水分。其中主要因素是原料的水分控制与制粒过程中的蒸汽质量的控制。笔者通过多年观察生产实践 ,就此浅谈以下几点意见 ,仅供颗粒饲料生产厂家参考。1原料水分的控制目前 ,在颗粒饲料加工工艺中 ,成品颗粒料…  相似文献   

3.
现在国内大多数饲料生产厂家在乳猪饲料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成品水分较低的问题,众所周知问题的原因在于配方原料。国家标准要求产品的安全水分是13%,很多厂家采用在混合机里加水的方式予以补偿,这样最终检测出的产品水分实际由两种组成,成品颗粒所含的结合水和非结合水。  相似文献   

4.
1 影响颗粒饲料水分含量的因素颗粒饲料在生产过程中,成品料水分受到粉碎、调质、水及蒸汽等液体添加物、制粒和冷却等因素的影响,是比较复杂、不断变化、不易控制的检测指标.1.1 粉碎过程的影响因素 粉碎工艺是饲料产品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水分在粉碎过程中会有损失.通过对不同孔径的粉碎机筛片,粉碎前后物料水分含量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发现,随着物料粉碎粒度的减小,水分损耗明显增加.同样对不同梯度水分含量的物料,粉碎前后物料水分含量对比检测分析发现,随着物料水分含量的增加,粉碎后粉料的水分损耗增加,水分的最大损耗接近1%,粉碎效率显著降低,能耗明显增加.分类号:S816.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474(2013)05-0026-02  相似文献   

5.
如果饲料制粒过程中,没有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原材料水分变化做调整,一年四季都一成不变地按照相同的参数指标进行生产,在夏秋季节,乳猪颗粒料的水分就会明显偏低,一般在9%~11%,甚至有些水分低至8%左右。饲料水分太低,一方面颗粒硬度大,适口性下降;另一方面,成品损耗增加、制粒能耗增加,制粒环模磨损严重,生产效率低,直接影响饲料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如何在不降低饲料品质的前提下科学地调整水分,从而降低生产能耗、机械磨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适口性,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制粒作业水分控制指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制粒作业水分控制的目的11优化蒸汽湿热处理条件,以提高颗粒饲料质量,降低加工成本,并减少环模/滚轮损耗。在蒸汽湿热处理前混合物料水分较低时,给粉料添加少量水分有利于蒸汽处理中的热传导而提高处理后物料的温度,从而降低电力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并改进颗粒饲料质量。12现场监控进厂原料水分、搅拌机粉料水分和最终产品水分,可以给用户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并可在科学基础上确定饲料厂的重量损耗。2水分控制基本模型图1为所推荐的水分控制方案的基本模型。以下所述是这个方案的指南,可用于大多数制粒饲料(高尿素饲料除外)。21…  相似文献   

7.
高压调质环隙膨胀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调质技术的发展 由于低成本配方需求的增长,饲料生产者经常被迫使用低质量的制粒原料。因此在生产高质量的颗粒料要求下,在制粒之前的饲料混合的调质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步骤。90年代,制粒技术的发展已到达如下的阶段: 带有短时调质器处理的制粒,最高生产温度达到80℃左右,调质时间5~20s; 带有较长时间调质器处理的制粒,最高生产温度相似,凋质时间5~30min; 带有高温长时间调质作用的制粒,最高生产温度达到90℃,调质时间约为20min; 对于连续不断的揉捻效果来说,双重制粒最高生产温度达到90℃左右。 用于需较长时间的调质器,在制粒以前加入液体如12%的脂肪或12%的糖蜜,可以改善制粒质量。但由于空间的限制,制粒机如安装长时间调质器一般不大可能,现代发展的新的调质技术,可与任何现存的制粒机“兼容”,新的调质技术采用环隙膨胀机,有以下优点:改进了制粒质量并有较高的产出率;可加入高百分比的液体;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杀菌;较少的故障时间;更低的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饲料原料、产品加工工艺的全过程及成品中水分含量的研究,分析了各过程中水分控制对饲料质量安全的影响,为控制饲料产品水分、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饲料的热处理是通过向物料中添加一定压力的蒸汽或通过机械的方法,使物料在短时间内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和热量而产生较大的温升,从而使物料在压力、温度、湿度的作用下,其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热处理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工艺分主要有:饲料热处理 制粒前 调制 双制粒(指第一次制粒)膨胀 制粒后 稳定干燥其设备主要有调质器、制粒机、膨胀器及稳定器.  相似文献   

10.
制粒前调度温度和水分的设计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质过程一般从混合机开始至制粒机内结束,分两步完成:①向混合机内水分过低的配合粉料中均匀添加适量水分,添加油脂,完成初步润料过程;②根据需要在给料器和调质器内添加糖蜜和蒸汽,使被调质的粉状料达到: a、进入制粒前水分适合约 16%~ 20%; b、加热使其达到预期的温度或有利于淀粉糊化而又不粘模的温度。这两个步骤是相互关联的,只有确定了第二步的各项数据,才能计算出第一步应添加多少水分,第二步的各项数据比较多,由最终的 a、 b值确定蒸汽的压力、蒸汽量,确定以上数值时需考虑环境温度即料初始温度、粉料水分、蒸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