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叶面喷施沼液防止棉花早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  殷碧祥 《中国沼气》1996,14(3):36-37
叶面喷施沼液防止棉花早衰李鹏(江西省湖口县能源办公室3332500)殷碧祥(湖口县棉花办公室)沼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成份,且富含有机质,在厌氧发酵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如赤霉素类,生长素类,腐殖酸类等生理活性物质。与常规的叶面喷施肥料比较,养分...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是具有内根-赤霉素烧环系统的四环双蔽酸,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类微量、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本研究将多年的实验结果与眉山市水稻种子生产实际及理论相结合,进行探讨,以期阐明赤霉素在水稻繁殖制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4个对低温弱光耐受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为试验试材,用4种不同的温度光照组合进行低温弱光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后,所有试材的植株生长指标均有所下降;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叶片内源激素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均明显下降,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低温弱光对辣椒苗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对低温弱光耐受性不同的辣椒品种为试验试材,用4种不同的温度光照组合进行低温弱光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后,所有试材的植株生长指标均有所下降;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叶片内源激素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均明显下降,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赤霉素又名"九二零",简写为GA,是蔬菜生产中应用较广的植物生长激素。为蔬菜的增产增收起着重要作用。一、促进生长、早熟、增产许多绿叶蔬菜用赤霉素处理后能加速生长,增加产量。芹菜、雪里获用(2.0~2.5)X10-'液在收获前20天喷叶,可使叶数增多,叶柄增粗,提早15~20天收获,增产10%一40%。菠菜、养菜、南蒿、韭菜、高艺等用(1.5~2.0)X10-'液喷叶,增产效果也很显著。对于蘑菇等食用菌,在其原基形成时,用4.OX10一胶将料块浸一下可促进子实体增大。菜用大豆、矮生菜豆,用(2.0~5.0)X10-'液喷洒,可促进早熟和…  相似文献   

6.
王向阳  王红艳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2):198-203,214
对绿豆芽(Vigna radiata)进行了可逆损伤(94g)、轻微损伤(376g)、中度损伤(845g)、严重损伤(1503g)和破损损伤(3381g)的不同离心强度(加速度)的损伤,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2,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水杨酸(SA)质量浓度和木质素含量变化。包括可逆损伤在内的所有损伤,在损伤初期都会诱导抗病生理。可逆损伤的游离态SA质量浓度、H2O2质量摩尔浓度和POD活性显著上升,O-2的产生速率、总酚质量浓度、木质素含量、SOD活性、CAT活性、PAL活性和PPO活性变化不显著;轻微损伤、中等损伤、严重损伤引起更多抗病生理指标显著变化,特别是轻微和中等损伤的POD活性上升最为显著;破损损伤的游离态SA质量浓度、H2O2、总酚、木质素含量上升最大,但是O-2产生速率、CAT、PAL、PPO活性下降也最大。SOD活性对损伤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药剂处理对刺五加种子发芽率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种子胚率、淀粉含量、可溶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能使刺五加种子的发芽率提高20.24%。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阿拉伯树胶(GA)及卡拉胶(CA)为原料,经物理混合成功制备不同多糖与SPI复合物,考察不同添加量(SPI与GA/CA质量比为20、15、10、5)对蛋白-多糖复合物结构、性能变化趋势及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终探明蛋白与不同多糖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机制;运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电子显微镜解析不同复合物的结构特征,采用乳化特性、粒径、Zeta电位、表面疏水性等指标明确不同复合物的理化特性,并通过探讨不同复合物乳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表观粘度及乳析指数明晰其稳定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在酸性条件下可与SPI生成复合物,并且当SPI与CA质量比为20时,复合物的Zeta电位最高,为(20.47±0.82)mV,平均粒径最小,为(1.37±0.01)μm,分布均匀,乳化活性指数最高,为(106.46±4.75)m2/g,乳化稳定性指数为(145.33±8.53)min,此时复合乳液的稳定性较好,CA的加入显著降低SPI内源荧光强度并改变SPI的二级结构,SPI与CA结合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9.
大豆蛋白-多糖复合物结构与性能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阿拉伯树胶(GA)及卡拉胶(CA)为原料,经物理混合成功制备不同多糖与SPI复合物,考察不同添加量(SPI与GA/CA质量比为20、15、10、5)对蛋白-多糖复合物结构、性能变化趋势及其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终探明蛋白与不同多糖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机制;运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电子显微镜解析不同复合物的结构特征,采用乳化特性、粒径、Zeta-电位、表面疏水性等指标明确不同复合物的理化特性,并通过探讨不同复合物乳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表观粘度及乳析指数明晰其稳定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在酸性条件下可与SPI生成复合物,并且当SPI与CA质量比为20时,复合物的Zeta-电位最高,为(20.47±0.82) mV,平均粒径最小,为(1.37±0.01)μm,分布均匀,乳化活性指数最高,为(106.46±4.75) m2/g,乳化稳定性指数为(145.33±8.53) min,此时复合乳液的稳定性较好,CA的加入显著降低SPI内源荧光强度并改变SPI的二级结构,SPI与CA结合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以南方红豆杉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L25(53)正交试验,采用GA3、6-BA和2,4-D激素,浓度梯度为0、0.25、0.5、0.75和1.0 mgL,测定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研究激素处理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促进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有效激素浓度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组合A1B2C2的萌发率最高,为85.33%;A1B1C1的发芽指数(6.95)和活力指数(19.25)最高;A4B2C5的平均发芽时间最短,为6.04 d。综合分析,GA3 0.75 mgL+6-BA 0.25 mgL对提高萌发率、缩短发芽时间效果最好;除平均发芽时间外,其他各指标的极差值均表现为GA3>6-BA>2,4-D,平均发芽时间的极差值排序为6-BA>GA3>2,4-D。GA3、6-BA对种子的萌发率分别有极显著影响(P<0.01)和显著影响(P<0.05),主效应为GA3>6-BA>2,4-D;GA3、6-BA对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主效应为GA3>6-BA>2,4-D;平均发芽时间的主效应为6-BA>GA3>2,4-D。由此可知,GA3是影响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的关键因素,6-BA是促进南方红豆杉种子提早萌发的关键因素,2,4-D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诸多农机事故中,由驾驶(操作)人员造成的农机责任事故占绝大多数。如表1所示。从1992年-1996年在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发生的65起农机事故中,由驾驶(操作)人员造成的责任事故42起,占64.6%。对上述事故综合分析发现,驾驶(操作)人员造成责任事故的潜在因素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素质因素和法纪因素等。1生理因素生理条件差,将直接影响正常驾驶和操作,促成违章肇事。此项主要有二种:一是永久性生理条件差,如年龄老化、视力不佳、残疾等引发的农机事故占事故总数6.2%。二是暂时性生理条件差,如酗酒、…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干旱胁迫以及复水喷施亚精胺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水法模拟不同干旱环境,设置正常供水(CK)、轻度干旱(T1)、中度干旱(T2)、重度干旱(T3) 4个处理,并施加3种浓度外源亚精胺复水处理(N1、N2、N3),探究不同干旱条件下南方红豆杉的抗旱机理,对比出最佳的外源亚精胺复水浓度。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在短期内可显著提高南方红豆杉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并显著增加丙二醛(MDA)的累积(P<0.05),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不同的波动变化,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其各项数值的变化幅度更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峰值来临时间越早。复水试验中,喷施3种浓度的亚精胺相比单一复水处理(EGCK)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其中对幼苗期南方红豆杉复水+1.0mmol/L外源亚精胺的组合效果(N2)最好,且3种亚精胺浓度对南方红豆杉的干旱恢复作用表现为:N2>N3>N1。综合研究认为,适度的干旱胁迫导致生理代谢活动双向波动,将干旱胁迫锻炼和喷施亚精胺结合,可提高南方红...  相似文献   

13.
对荷叶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荷叶抗氧化活性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0min、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60%和料液比1∶20;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研究发现,在极性依次增大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4个极性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萃取组分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1);通过验证试验发现该组分抗氧化能力(OD593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14.
抽穗开花期涝渍胁迫对冬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蒸渗测坑在小麦抽穗开花期设置4种不同模式的涝渍处理,来研究不同涝渍胁迫下,小麦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等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农田水位调控对小麦生理指标有显著的影响,且不同处理下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性。在抽穗开花期内,轻微的渍水胁迫对小麦生理指标产生有利影响,使其保持在较高水平。较严重的涝渍胁迫会导致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小麦抽穗开花期内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探索制备麦粒(水量含量10%~13%)石蜡切片的基础上,对赤霉病麦粒进行石蜡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赤霉菌菌丝分布情况。观察结果显示:赤霉菌菌丝主要附着在麦粒表皮外侧和内侧,极少分布在内部胚乳层。  相似文献   

16.
猪粪发酵沼液中植物激素及喹啉酮类成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液质联用、核磁共振等技术,首次定量分析了猪粪发酵沼液中植物激素和喹啉类成分.确定沼液中存在三大类植物激素:吲哚乙酸、赤霉素( GA4,GA19,GA53)、细胞分裂素iPR,含量分别为332 μg·L-1,0.857μg·L-1,1.47μg·L-1,0.271μg·L-1,0.00194 μg·L-1;同时,分析到沼液内存在喹啉酮类化合物,分别为8-羟基-3,4-二氢喹啉-2-酮和3,4-二氢喹啉-2-酮,在沼液中的含量为737.5 μg·L-1和177.5μg·L-1.激素类成分和喹啉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分析检测,为解释沼液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抗病促生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lt;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 )、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是动物健康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物质,在动物体内主要以酶的必需组成部分(辅酶,辅基等)或激活剂参与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从而影响动物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牛常用微量元素有:铜(Cu),铁(Fe),锌(Zn),锰(Mn),硒(Se),碘(I),铬(Cr)。它们在牛体内的分布各有不同,而且牛对其需要量甚微,但它们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差速离心法研究了星豹蛛(PardosaastrigenaL.Koch)乙酰胆碱酯酶(AChE)亚细胞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星豹蛛的AChE主要存在于微粒体和线粒体中,其活性之和占到总活性的63.14%,其次才是细胞核及其碎片和胞质液;使用TritonX100处理各亚层后,AChE的活性均得到提高,且分布趋于一致;星豹蛛AchE在细胞内具有膜结合态和可溶性态两种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华北地区2种主要冠层针叶树种油松和辽东栎的功能特性对氮素条件的响应及相应的可塑性,本研究选用4年生幼苗为实验材料,设置3种遮光条件(分别为全光照的100%,18.7%和7.2%),进行了一个生长季节的观测以及光合和形态指标的测定;设置3种氮素处理(10,100,200 mmol/L),进行了一个生长季节的观测以及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后,油松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响应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辽东栎只有光合生理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