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冈优725系安徽天禾水稻公司引进的用冈46A与725C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株高117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58粒,结实率高达87.6%,千粒重27克。米质中等。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左右。田间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由于该组合在区试中表现丰产稳产,适应性好,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建议在适宜地区扩大试种。该组合属大穗多粒型,在栽培技术上,除同于汕优63要求外,应注意后期不宜脱肥和断水过早,并注意适时防治病虫害。 以上品种安徽天禾水稻种业公司有售。垂询电话:(0551)2654292  相似文献   

2.
协优559系安徽天禾水稻公司引进的用协青早A与盐恢559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株高114厘米左右,分蘖较强,平均每穗146.3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7克。米质中上等。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4天左右。田间较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平均亩产500千克左右。该组合综合性状较好,穗、粒、重较为协调,栽培技术可参照协优63,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Ⅱ优7号系安徽天禾公司引进的Ⅱ-32A与泸恢1 7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1996~1997年参加四川省中籼区试和生试,平均亩产565.53~595.60千克.在我省滁州试点亩产640千克,比汕优63增产6.7%. 该组合株高116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40.2,结实率高达85%以上,千粒重27.5克.米质中等偏上.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1~2天.田间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由于该组合综合性状好,穗、粒重兼顾,适应性强,在四川、湖北、云南等省发展很快. 该组合属高产稳产型,对栽培技术要求不严,类似于傻瓜型组合汕优63,易种,栽培上注意适当密植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冈优151系安徽天禾水稻公司引进的用冈46A与江恢151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株高120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63.8粒,结实率75.3%,千粒重29克。米质中等,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3天左右。田间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该组合1999年进入南方稻区生产试验,可望报国家审定。平均亩产600千克左右。该组合属大穗大粒型,需肥水平略高,施肥技术上应掌握"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且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以提高结实率。同时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优725系安徽天禾水稻种业公司新近引进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可在我省作一季稻栽培. 该组合全生育期136天左右,比汕优63早熟3~5天.株高115厘米左右,繁茂性好,剑叶宽长,分蘖力中等偏强,穗大,平均每穗170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7克.接种鉴定,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均为3级).长粒型,米质优,1999年被评为四川省2级优质米.平均亩产559.0千克.  相似文献   

6.
协优57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92年用协青早A×2DZ057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1993年参加所内产量鉴定,小区折合亩产626千克,比汕优63增产16.7%.1995~1996年参加全国区试,平均亩产564.95千克,比汕优63增产5.76%,这是全国杂交中籼区试,近10年来首次出现的2年平均产量比汕优63增产达5%以上的三系组合.现已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组合.1996年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1 998年又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为国审稻980011.袁隆平院士对该组合给予了高度评价:"协优57是三系杂交中籼杂交稻育种上的新突破,它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在产量上超过王牌杂交稻汕优63达5%的三系新组合”.自1996年以来,已在省内外推广500余万亩.一般亩产550~600千克,高产田块783.9千克.据示范点反映:该组合具有抗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及抗旱、抗倒伏等特点. 该组合株高110.4厘米,比汕优63矮2.2厘米,主茎总叶片数17~18叶,叶色前期浓绿,灌浆后逐渐退淡,成熟时秆青籽黄.分蘖率中上等,成穗率高.平均成穗率71.06%,在亩栽2.0万穴密度下,单株有效穗8.5~9.5个,亩有效穗18.1 9万,每穗实粒数128.39粒,结实率83.57%,千粒重27.13克.其亩产700千克的产量结构是:亩有效穗17~20万,每穗总粒数155~180粒,结实率83%~87%,千粒重27克左右.  相似文献   

7.
协优92系安徽天禾水稻种业公司引进的用协青早A与恢92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1999年通过我省品种审定.该组合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平均每穗总粒数115粒左右,结实率达80%以上,千粒重27~28克,长粒型,米质忧,全生育期比汕优64长3~4天,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平均亩产450千克左右.该组合全生育期较长,作双晚应严格掌握播期在6月15日前,其他栽培措施与汕优64相同.  相似文献   

8.
Ⅱ优838系安徽天禾公司引进的Ⅱ-32A与辐恢83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组合,是四川省首次育成的比汕优63增产5%以上的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安徽等省都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该组合株高115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强,每穗总粒数145粒,结实率90.3%,千粒重29克.米质中上等.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2天左右.田间较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该组合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可参照汕优63,注意适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9.
标优2号     
一、品种来源标优2号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M52A与成恢19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二、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早熟组合,全生育期138天,比汕优63早12~13天,株高11O厘米,穗长22.8厘米,穗平着粒数171.3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2.4  相似文献   

10.
浙1500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的常规中籼新品种.1997年参加南方稻区中籼区试,平均亩产600.8千克,比汕优63增产5.3%. 该品种株高102厘米左右,平均每穗粒数138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7克,较抗白叶枯病,米质般,全生育期比汕优63短4天左右. 该品种亩用种量2.5千克左右,栽培上应注意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每穴栽插不少于2粒种子苗.其他栽培措施与汕优63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正> 协优901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协青早A与本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9019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已连续2年参加省区试,产量均居第1位;平均亩产601.5千克,比对照汕优63亩增产稻谷49千克,增产幅度达8.87%。是我所自育成协优57以来,又一连续2年比汕优63增产幅度较大的组合,也是我省杂交中籼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杂交中籼新组合的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保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35-7435,7445
为了筛选适合安徽省寿县地区种植的中籼组合,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设汕优63为对照,对引进的12个中籼组合(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对其产量、生育性状和株高、穗长、穗粒结构、有效穗、成穗率、抗病性、抗倒性和落粒性等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还对品种综合评述,筛选适合寿县地区种植、符合市场需要的新组合(品种)。9个品种比对照产量高,3个品种比对照产量低,其中辐优138、籼杂优0403、丰优18和籼杂优0501 4个品种比对照增产10%以上。所有参试组合均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抗倒性和落粒性。丰优18、籼杂优0403、籼杂优0501、两优827适宜在本生态地区种植,而隆安0402、金23A/R源5可在寿县示范种植。该研究为杂交中籼组合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浙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杂交新组合。2004年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列为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重点推广组合。该组合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做单季栽培,株高115~12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15万~16万,成穗率70%左右,穗长25~28厘米,每穗总粒数平均21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6~27克;做连晚栽培,株高110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6万~18万,成穗率75%,每穗总粒数平均18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6克。该组合做单季栽培,全生育期约为136.8天,比对照汕优63长5天。(浙水稻…  相似文献   

14.
<正> 国丰1号系国丰杂交水稻育种中心育成的优质三系籼型组合。江淮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同期播种的汕优63短5~7天。该组合植株高大,株高120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株叶形态好,剑叶较长,后期熟相佳。中肥稳产,穗粒数1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9克左右。正常年份,亩产500千克以上,高  相似文献   

15.
汕优63     
汕优S3(珍汕97A×明恢63)是一个杂交籼稻新组合,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1983年在全省杂交籼稻新组合联合鉴定试验中,产量名列前矛。我市小区试种表现突出。1984年在全市40多个乡试种,测产面积536亩,平均单产1135斤,高产田块单产1362斤。一般比汕优3号增产2~3%,比汕优6号增产7~10%。该组合亩产11OO斤左右的穗粒结  相似文献   

16.
杂交中籼稻剑叶全出期,倒三叶叶鞘的A/B值是诊断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粒重的重要指标,在重施中层肥扣分蘖肥的基础上,可根据诊断指标确定保花肥用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汕优63千粒重和结实率对产量的影响力较大。该组合在江苏丘陵地区每亩550千克左右产量的穗粒结构优化组合力:每亩穗数18.5~19.5万,每穗总粒数110~125粒,结实率87~90%,千粒重29克左右。丘陵地区熟土层浅,汕优63穗型较大,后期容易脱力早衰,因此主攻粒数更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Ⅱ优818属迟熟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穗大粒多,米质优,产量高,抗逆性较强,抗高温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8.
宜香优3003     
一、品种来源宜香优3003系宜宾市农科所水稻室用宜香1A与宜恢300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二、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组合,全生育期151.4天,比汕优63长2~3天。株高111厘米,穗长26.2厘米,穗平着粒数181.5粒,结实率91.5%,千粒重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Ⅱ优162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16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亚种间中籼迟熟杂交水稻。1999年3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该组合适宜在浙南海拔600m以下地区种植,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并已替代了汕优63成为当家品种。同时该组合制种产量高,穗发芽比汕优组合、协优组合低。我县近两年累计制种面积55hm^2,平均每667m^2单产214.3kg,最高达332.5kg,远高于我县杂交水稻汕优组合和协优组合的制种产量。现将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协优9516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籼粳交杂交水稻新组合,经1995年、1996年两年在全省试种和试验表明,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好以及熟期适中为一体的籼粳交杂交水稻新组合,是一个极有推广前途的籼粳交杂交水稻新组合。1.产量表现协优9516组合1995年首次参加浙江省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8812”计划(以下简称“8812”)联品试验,在单季参试的15个组合中,该组合名列第一,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8%,比协优413增产9.2%,达极显著水平。1996年该组合除了参加“8812”富阳、金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