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雏鸡育成率,饲养管理技术是关键。为此,介绍一些育雏知识,供农户参考: 一、要给雏鸡创造良好的条件1、温度。育雏室的温度要适宜平稳,不可忽高忽低。养育雏鸡最好有一个单独房间,设有火炉、保温伞或其它用来保温的设备。育雏室内温度应在20—24℃,育雏器中的温度应根据雏鸡日龄达到如下要求:1—2天内35℃;1周内35—32℃;2周内32—29℃;3周内29—27℃;4周内27—21℃。  相似文献   

2.
肉种母鸡饲养最重要的管理仍是生物安全措施和肉种母鸡体重的控制。建议育雏、育成、产蛋在同一鸡舍内,育雏、育成期采用厚垫料平面饲养,产蛋期采用两高一低棚架上饲养。1育雏、育成期(0~24周)饲养管理1.1加强接鸡时开水、开食的管理长途运输的雏鸡,接鸡前两小时恒定鸡舍温度在28~30℃,湿度在70%以上,防止雏鸡这时候脱水。然后诱导饮水,先将每箱10%的雏鸡诱导饮水1~2次,其它鸡双手捧在饮水器附近,待全部放完后再诱导每只鸡饮水1~2次,等到60%以上的鸡饮上水后开始喂料。此时把鸡舍温度提到31~33…  相似文献   

3.
非密闭式鸡舍,其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由一些旧房改造成鸡舍,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鸡舍内再搭建临时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法主要适用于由雏鸡直到淘汰出笼不转舍的一贯制鸡舍的育雏保温期,尤其适宜于农村养鸡户育雏的供暖。可用于任何需供暖育雏的季节,一般冬季使用期较长,而夏秋季节使用期短一些。其原因是实行全程饲养方式,势必出现雏鸡阶段时舍内生长面积、空间过剩,而此时育雏升温,就只有将整个舍内温度都升高,才能达到雏鸡所需温…  相似文献   

4.
<正> 一、鸡舍面积及设备 (一)鸡舍面积北京市种禽公司种鸡场育雏育成舍共5栋,每栋面积为50×12=600米~2。可饲养雏鸡9000只。饲养密度为15只/米~2。总计面积为,3000米~2。总共可饲养各日龄的雏鸡4,5000只。 (二)育雏设备: 种鸡场的育雏采用网上平养,地板网距地面60公分,整个鸡舍为暖气供暖。育雏时辅以红外线图形保温伞。  相似文献   

5.
育雏起养数的决定确定一栋鸡舍的雏鸡订购数量时.有若干种计算方法.应按管理方案的类型.鸡的品种和性别等细致地计算每一个细节.管理方案是将鸡舍只用于育雏,还是将同一鸡舍既作育雏又作育成之用?或是育雏、育成、产蛋都在同一舍内?采用何种方案必定会影响一定面积地面上开始饲养的雏鸡数.应该根据在不同方案下将雏鸡养至  相似文献   

6.
石绍庆 《水禽世界》2003,(12):42-42
农户鸡舍大多是非密闭式的,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效果普遍较差,尤其是一些由旧房改为养鸡舍的,育雏期温度更难达到要求,且燃料供暖成本高。因此,一些养鸡户摸索采用了鸡舍内再搭建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育雏,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适应性本法主要适宜于农村养鸡户,从雏鸡直到淘汰或出栏不转舍的一阶段制鸡舍的育雏保温期。由于实行一阶段制饲养方式,势必出现雏鸡阶段时舍内空间过剩,而此时育雏升温,就只有将整个舍内温度都升高,才能达到雏鸡所需温度,这就造成热能大大浪费,生产成本加大。加上有时由于房舍密闭结构上的问题,而使舍内很难达到所需…  相似文献   

7.
刘青春 《中国家禽》2001,23(10):28-28
1原因分析 1.1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 农家育雏一般采用自然温度育雏,有的用纸箱、箩筐等做育雏保温设施,条件好的在育雏舍内用炉火保温或用红外灯保温,很难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常引起室温偏高或偏低。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外层的雏鸡将头钻入雏鸡堆中,俗称雏鸡“打堆”,由于相互挤压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若温度长期过低则影响雏鸡生长发育,造成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死亡率升高。 1.2鸡舍卫…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蛋鸡育雏育成舍水暖锅炉管道供暖效果及其对雏鸡体重生长发育的影响。使用水暖锅炉管道供暖系统对五层层叠式笼养蛋鸡育雏育成舍进行供暖,测定鸡舍和育雏育成笼内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雏鸡体重,分析水暖锅炉管道供暖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鸡舍内平均温度为29.17~32.25℃,育雏育成笼内平均温度为29.69~33.42℃;鸡舍内相对湿度为44.50%~55.95%,育雏育成笼内相对湿度为34.83%~58.98%。鸡舍内水平方向上育雏育成笼不同测定点和环境控制器的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存在差异;垂直方向上育雏育成笼不同笼层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也存在差异,最上层笼具内的相对湿度最低;水暖锅炉管道供暖系统热水管末端的平均温度显著低于起始端。试验期间雏鸡体重符合本品种饲养管理手册要求。提示水暖锅炉管道供暖系统能够满足蛋鸡育雏供暖需求。  相似文献   

9.
现代肉种鸡有多种育雏模式,其中温差育雏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它不仅能提高育雏成活率、均匀度,而且为以后的育成和产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生产中,温差育雏时应重视以下操作要点,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1鸡群分配1.1温差育雏用暖风机将整栋鸡舍升温至28℃左右,然后通过保温伞将围成小栏的育雏区域升温至32℃~35℃,使雏鸡适应各自不同的区域如图1。  相似文献   

10.
肇庆市食品公司羚山鸡场1983年11月21日从外地购进AA鸡苗2,500只,全群采用平地育雏,红外线灯保温,每小群为200只,3天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冻干苗1:10稀释滴眼、鼻。15天龄前雏鸡生长较正常。15天龄时,因停电且天气突然变化,冷空气入侵,气温明显下降,舍内温度仅为14℃,保温伞  相似文献   

11.
杨柏萱 《中国家禽》2003,25(2):17-19
肉种鸡饲养最重要的管理仍是生物安全措施和肉种鸡体重的控制。推荐使用育雏、育成、产蛋在同一鸡舍内,育雏、育成期采用厚垫料平面饲养,产蛋期采用两高一低棚架上饲养。1.1母鸡的管理重点1.1.1加强接鸡时的管理①长运运输的雏鸡,接鸡前两小时鸡舍温度恒定在28~30℃,湿度在70%以上,这一点很关键,防止雏鸡此时脱水,到鸡接来后3~4小时,鸡全饮上水开始喂料时,再把鸡舍温度提到31~33℃。②强制饮水,集中所有人员对每箱10%的雏鸡强制每只鸡噍嘴1~2次,把其它鸡捧到饮水器附近,再强制每只鸡噍嘴1~2次…  相似文献   

12.
在很多地方,种鸡舍内的地面蛋和棚架蛋已成一为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因此,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来说,有必要弄清楚造成地面蛋和棚架蛋的原因,并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由于目前很多公司在种鸡育成期采用遮黑式鸡舍,饲养方式从“育雏-育成-产蛋”一阶段模式转变为“育雏-育成和转群”的两阶段模式。这意味着饲养者对育雏育成以及产蛋期的管理更加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的管理更有利于种鸡的管理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1 适宜的温度 这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如果温度过低 ,雏鸡无法维持体温正常 ,就会因怕冷而互相拥挤成堆 ,造成死亡。因此 ,早晚应注意用被子、棉袄保温。若温度过高 ,也会影响雏鸡正常代谢 ,乳食减少 ,生长不良 ,增加死亡率 ,适宜的温度是雏鸡出壳后 1周龄内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2 5℃左右 ,以后每周约下降 1℃ ,脱温时的室内温度保持 18~ 2 0℃。2 正常的湿度 舍内的相对湿度是否正常 ,对雏鸡体热散发和鸡舍卫生状况有密切关系 ,鸡舍容易潮湿 ,要注意防止室内相对湿度过高 ,必须作好通风换气工作 ,使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5 0 %~ 6 0 %之间…  相似文献   

14.
1温度新孵出的雏鸡的体温大约39℃,以后每天逐渐升高,直到3周时达到恒定的“成年”体温(40.6℃~41.7℃),雏鸡3周前无法保持自己的体温。因此,育雏第1周温度很重要,建议育雏温度32℃左右,以后每周降2℃~3℃,直至21℃。夏季至少提前一天,冬季至少提前两天提高室温,使舍内温度均匀。同时应注意昼夜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引起雏鸡腹泻。应避免鸡舍出现贼风。雏鸡过度鸣叫,表明温度不正常。前10天温度过高,会造成雏鸡早期发育受阻,羽毛生长慢、蓬乱。控制温度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测量相当于鸡背高的温度或离地面6~8厘米的温度,达到32℃;二…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地方,种鸡舍内的地面蛋和棚架蛋已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因此,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来说,有必要弄清楚造成地面蛋和棚架蛋的原因以及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由于目前很多公司在种鸡育成期采用遮黑式鸡舍,饲养方式从“育雏-育成-产蛋”一阶段模式转变为“育雏-育成和转群”的两阶段模式。这意味着饲养者对育雏育成以及产蛋  相似文献   

16.
1 进雏前的准备雏鸡进入鸡舍前各种准备工作必须就绪 ,严格冲洗消毒 ,具体做法是 :将鸡舍内的饲料桶、饮水器、垫料等机械设备消毒 (垫料必须远离鸡舍 ) ,彻底清洁 ,清扫鸡舍并用高压喷射器彻底冲洗消毒 ,在地面上铺上 5cm厚的吸水强的垫料 ,垫料必须清洁干燥 ,无霉菌。依季节和室外温度的不同 ,提前 12~ 2 4小时对育雏舍进行升温预热 ,保证雏鸡进入育雏时室温能达到 32~ 34℃。雏鸡进入鸡舍让其饮用 3%~ 5%的葡萄糖水 ,饮水器应在雏鸡进入育雏舍前几小时放入舍内 ,使水温达到 2 5℃ ,雏鸡饮水 2~ 3小时后再开食。第 1周最好让雏鸡饮…  相似文献   

17.
一、要在雏鸡到来之前,将鸡舍及工作区域彻底清扫和消毒。二、要在雏鸡到来前一天,放置好干燥清洁及无霉菌的垫料。三、要在雏鸡到来前的24小时,稳定舍内及育雏器的温度。平养育雏垫料上5厘米处、笼养育雏在鸡背高度处的温度应为32~34℃,以后每周温度应降低3℃,直至21℃为止。要注意观察雏鸡的分布情况,以便掌握温度:雏鸡挤成一堆,说明温度偏低;反  相似文献   

18.
氨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有害气体,能强烈刺激鸡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当鸡舍内氨气含量在15PPm以上,也就是人进入鸡舍感觉氨气刺眼刺鼻时,就说明舍内氨气含量偏高。氨气危害常发生在寒冷季节,尤其是育雏阶段,养鸡户往往偏重于对育雏舍的温度、湿度的要求,而忽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对雏鸡的危害。特别是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标准,造成雏鸡部分死亡的情况下,养鸡户为了尽快提高舍温,采取密闭窗门,减少空气流通的措施,这样就会使舍内的氨气浓度增高而造成氨气中毒死亡,或因氨气刺激引起气管炎。1.症状鸡只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  相似文献   

19.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该工作的成败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以后成年鸡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鸡场经营效益有密切的关系。而育雏温度是培育雏鸡的首要条件,如何给雏鸡创造一个温度适宜的生长环境呢?笔者结合平养育雏方式中使用半自动电热保温伞的经验浅谈这方面的技术要点。使用半自动电热保温伞的好处有三点:⑴温度便于控制,无不良废气、废物产生,能创造一个良好的雏鸡生长环境。⑵雏鸡育成成活率高,一般可达到96%。⑶可节省劳动强度,减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1使用半自动电热保温伞的辅助设施…  相似文献   

20.
优质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提高成活率 一般情况下,优质鸡的成活率在100~120天之前均应达到97%以上才算达标。 (一)满足优质鸡的生活条件 1.温度。保温是育雏成败的关键,育雏期适宜温度为: 第1周32~35℃,以后每周下降3℃,4周以后开始脱温,此后舍内温度以保持在25℃左右为最好。保温操作时要根据鸡苗的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当(见图1),温度适宜,雏鸡则均匀地散开;如果雏鸡倦怠、气喘乃至虚脱、脚干则表示温度过高;如果雏鸡挤作一团并“吱吱”鸣叫则表示有贼风进入,此时应认真检查门窗及天花板有否漏风等。供温可采用育雏伞、地坑、烟道及火炉、煤气炉等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