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文章对兴安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兴安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兴安盟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以及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了该示范工程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对兴安盟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家把兴安盟的阿尔山市、科右前旗纳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范畴,给兴安盟地区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存在主要问题,就如何解决和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如何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和实施经济转型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兴安盟第一批重点公益林位于兴安盟境内两大河流、两大水库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蒙国境线等重要区位内,总面积307.5万亩。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在公益林管护方面要有系统、健全的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乎着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兴安盟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森林草原向农耕地区的过渡地带,是大兴安岭林海和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盟森林面积3004万亩,森林覆盖率33.3%,草原面积3400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74%;初步建立起以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0个各类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框架,林草资源、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兴安盟盟委、行署在主导全盟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进程中,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规划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把促进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问题。围绕这一精神,结合兴安盟林业工作实际,就兴安盟怎么定位、怎么落实这一规划,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兴安盟,在很多人眼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十三阿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了解兴安盟的人,几乎都会说,那个地方生态环境好,天蓝、云白、水净,健康元素丰富,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绿色净土。2014年1月末,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结束时强调:"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9.
兴安盟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早在清朝就有养蚕记载。根据盟林业局出台的《蚕业发展意见》,兴安盟柞蚕业发展出现良好势头。2008年全盟放养柞蚕200余把,平均蚕茧量1300公斤,高产户每把蚕的产量超过了1500公斤,产值3万余元。蚕业经过几年发展很有可能成为兴安盟农村特色产业之一,对于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繁荣市场经济意义很大。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良好、蚕农增收、做强产业、特色富民、和谐发展”为主题,创造全盟蚕业品牌,做到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相结合、相促进。  相似文献   

10.
(一)乌兰察布市地处祖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总辖地面积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0万人。作为欠发达地区和我国“三北”生态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不仅肩负着自身加快发展的历史重任,而且也肩负着保卫首都北京乃至华北生态安全的神圣使命,切实加强我市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无疑  相似文献   

11.
生态经济沟是以山区小流域为单元,充分利用当地土地、空间、光能等自然优势,发展以林果业为主,林农牧结合的复合经营模式。它既是治理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又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加速群众脱贫致富达小康的有效途径。现将兴安盟生态经济沟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兴安盟天然草原生态恶化的现实,文章就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开展的实施禁牧舍饲工程和加快草原生态恢复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兴安盟3088名生态护林员护绿又增收将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植绿护绿过程中进发绿色力量,托起增收希望。自2016年底开始落实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至今,兴安盟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人数达到3088人,他们每曰穿梭于林区,守护着300余万亩森林的生态安全,捧上了生态"金饭碗'走上了绿色脱贫路。  相似文献   

14.
兴安盟的柞蚕业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相对而言,兴安盟柞蚕业发展缓慢,与其丰富的柞林资源极不相称。为使柞蚕业这项具有多重效益的古老产业做大做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兴安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把内蒙古建设成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的目标,经过京津风沙源工程的综合治理,生态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原有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沙源工程区已由最初的沙源加强区变为减弱区,绿色生态屏障功能日益显现。森林覆盖率增幅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是最高的,京津风沙源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建设的难度较大,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兴安盟林业生态建设调研,了解到当前兴安盟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对全面提升森林总量和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切实保障各类生态资源安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林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绿讯     
《内蒙古林业》2008,(10):63-64
国家林业局林改办领导调研通辽林改工作;乌兰察布市森防工作会议在集宁召开;呼和浩特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建设十大生态工程;河套农民打造“绿色大银行”;兴安盟盟委出台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广西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建设资金缺口大,建设用地难落实,林种、树种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拓宽投资渠道,改变建设模式,构筑生态防线,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后续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努力保持林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区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对我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努力构建祖国北方的生态防线将是我们长期的任务。继续把生态建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兴安盟林业围绕“奋斗二十五年,林业再造兴安”的宏伟目标,努力克服连年干旱等自然灾害,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全面完成了“十五”期间各项林业生产建设任务,全盟的生态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观。一、主要成就1、造林绿化工作成绩显著“十五”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