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主要病害,是影响黄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单纯的化学防治,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防治上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栽培与生控配套,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模式。1改善田间小气候采用膜下沟灌,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选用透光率高、无滴效果好的塑料膜。定植时合理密植,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增加田间通透性,减少病源。2生态防治适宜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为:温度16~22℃,相对湿度85%以上,植株叶面有小水滴或水膜。因此防治措施为:①控温,上午大棚温度尽快升到32~35℃,提高光合…  相似文献   

2.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常与霜霉病并发,严重影响黄瓜产量,阻碍了黄瓜生产的发展.生产上主要使用甲基托布津等传统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了寻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危害,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5%己唑醇SC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5%己唑醇SC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常与霜霉病并发,严重影响黄瓜产量,阻碍了黄瓜生产的发展。生产上主要使用甲基托布津等传统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了寻求防治黄瓜自粉病的理想药剂,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危害,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5%己唑醇SC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防治上应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品种,以确保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第一大病害,若防治不及时,5~7d就可能全田发生和病害流行.病害流行要具备三个因素:一是病原菌大量存在;二是种植的是感病品种;三是环境条件适合病害发生.黄瓜霜霉病的流行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湿度,孢子囊在温度5℃~30℃均可萌发,适温15℃~20℃,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3%才大量产生,且湿度越高孢子囊越多,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持续3h以上孢子囊萌发侵入,若低于15℃或高于28℃,相对湿度60%时,不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发展.黄瓜生产所需湿度为75%~80%,保护地日夜温差大,湿度高容易结露,加上结露时间超过2h,种植又是感病品种--密刺类.这是保护地霜霉病容易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本文介绍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与发病条件,并提出采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调控大棚内温湿度、适时适量浇水排湿、高温闷棚、化学防治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从根本上控制霜霉病发生,同时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生产无公害黄瓜。  相似文献   

7.
黄仲生 《蔬菜》1995,(6):23-23
7%防霉灵粉尘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好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保护地黄瓜霜霉病年年发生,而且为害严重。其原因主要是保护地湿度大,结露时间长的缘故。如何防治呢?首先要控制流行速率,可采用生态防治,方法是:早上放风l小时,使废气排出;上午闭棚...  相似文献   

8.
温室黄瓜霜霉病的暴发依赖于环境信息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生产上测报依赖各种经验模型,但输入因子种类较多,需要进行简化处理。笔者基于田间调查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从14组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初侵染阶段的预测因子中,筛选出了反映湿度综合信息、温度综合信息和温室管理措施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0.76%,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经验模型。该模型对黄瓜霜霉病初侵染阶段的预测效果较好(R~2=0.94),可为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的提早防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吉林蔬菜》2006,(3):22-22
采用粉尘法施药防治棚室蔬菜病害,具有省工、省时、省药,不增加棚内湿度,防治效果显著等优点。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注意选择适宜的粉尘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选用10%防霉灵或5%百菌清粉尘剂;防治黄瓜炭疽病、黑心病,选用5%百菌清或12%克炭灵粉尘剂;防治黄瓜  相似文献   

10.
刘书晓 《蔬菜》2001,1(2):23-23
近几年来,随着大棚黄瓜面积的不断扩大,某些大田条件下的次要病害,在保护地条件下则上升为主要病害,菜农往往由于误诊,延误防治而造成经济损失,如黄瓜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非常相似,生产上难以区分,常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现将两病的区别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两病的区别 二.两病的发病条件 1.黄瓜霜霉病 病菌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湿度为83%以上,这个条件也正符合黄瓜生育的条件,所以极容易发病。特别是大棚栽培,相对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引进国内外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新品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拟筛选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特效农药,为广大菜农搞好大田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试验选用了4种北农绿亨公司生产的绿亨杀菌剂,1种杜邦公司生产的72%杜邦克露杀菌剂,以清水为对照,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绿亨9号800倍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91.5%,黄瓜产量折合单产达5 043.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1.82%。  相似文献   

12.
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秋季黄瓜上开展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通过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黄瓜霜霉病田间发病程度、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及用酸性氧化电解水代替部分农药的处理防治效果均好于化学农药处理,其中以1/2用量的普力克(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酸性氧化电解水处理效果最好,平均防效为49.01%;其次为纯酸性氧化电解水处理,平均防效为43.84%;常规用量普力克处理平均防效为32.4%。因此,酸性氧化电解水可以部分替代化学农药在黄瓜霜霉病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的化学防治现状与新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对黄瓜生产构成严重危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及世界的主要黄瓜产区均有发生,经常造成农业生产的重大损失:对于防治黄瓜霜霉病,化学防治始终是防治措施中最方便和有效的手段之一,在黄瓜霜霉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甲霜灵、乙磷铝、烯酰吗啉等内吸性杀菌剂的大量和频繁使用,病原菌对高效内吸杀菌剂普遍产生了抗药性,使抗药性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例如:甲霜灵在我国使用2-3年后,黄瓜霜霉病病菌就对其产生了很高的抗性,有的菌株抗性倍数竟高达24000多倍?因此,筛选具有不同作用机制、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的新杀菌剂,研究科学有效的农药使用方法,制定严谨合理的抗性治理措施,是控制黄瓜霜霉病发生与流行的关键:近年来沈阳化工研究院已成功开发出烯肟菌脂、阿米西达等多种新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4.
《北方园艺》2011,(23):38
采用喷粉法防治大棚蔬菜病害,具有省工省药、不增加棚内湿度、防治效果显著等优点。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4点。1注意选择适宜的粉尘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选用10%的防霉灵或5%的百菌清粉尘剂;防治黄瓜炭疽病、黑心病,选用5%的百菌清或12%的克炭灵粉尘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选用10%的乙滴粉尘  相似文献   

15.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植株受害后往往早期枯死,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经选用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72.2%霜霉威水剂、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喷雾防治黄瓜霜霉病,均可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并且在黄瓜等蔬菜上施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霜霉病在黄瓜生产中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现状,基于黄瓜霜霉病的症状识别和发生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黄瓜霜霉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病源菌主要随气流传播,一定要在叶面上有水滴的情况下,孢子囊才能萌发和侵入,所以空气湿度大是导致发病的主要环境条件。保护地内由于其特殊小气候条件,往往空气湿度比较大,所以黄瓜霜霉病很容易发生。苗期发病使叶片褪绿变黄,严重时枯死。成株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暗黄绿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开黄褐色斑块,潮湿时在叶背病部长出灰黑色霜霉状物,随病情发展,病班连片,严重时全叶变黄褐色,干枯卷起,严重影响黄瓜的品质和产量。 根据国家提出的“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病发病快、易流行、危害重,是保护地黄瓜生产的首害。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狠抓生态防治,辅之药剂治疗,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危害。1选用抗病品种抗霜霉病能力较强又适宜于保护地的黄瓜品种主要有津春3号、长...  相似文献   

19.
1 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发生原因 1.1 温、湿度 黄瓜霜霉病的孢子囊在温度15~20 ℃,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3%时极易发生,且湿度越高产孢越多,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持续3 h以上孢子囊萌发和侵入.日均温15~24 ℃潜育期5 d;17~18 ℃4 d;20~25 ℃ 3 d.  相似文献   

20.
我市屠甸、高桥是加工型黄瓜的主产区,常年栽培面积近千公顷.霜霉病是黄瓜主要的叶片病害,在梅雨季节遇适宜温、湿度易暴发,瓜农一般用甲霜灵、乙磷铝等药剂防治.品润、安克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农药品种,为明确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2004年我站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