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提高养虾池经济效益,充分利用虾池水域,进行立体化养殖,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一条途径。近年来,初步探讨虾蛏混养方法,我认为,虾蛏混养,使虾蛏有机地结合,缢蛏利用虾池过肥的水,可改善水质条件,挖掘了虾池生产潜力,促进虾池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虾鹅轮养与罗氏沼虾单养对比试验,研究分析虾池种草养鹅对罗氏沼虾池塘水质、底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虾鹅轮养模武在罗氏沼虾养殖初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的化学耗氧量、氨氦、总磷等富营养因子的水平,但随着养殖的深入,水中营养因子来源转为罗氏沼虾代谢废物和剩余残饵,对水质的改善作用就不再明显.而且,虾鹅轮养模式不影响虾塘养殖水体藻类组成,可以有效降低虾池底泥中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改善罗氏沼虾的养殖的池塘底质环境.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虾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的改良效果。在养虾池中分别加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以及不同浓度的微生态制剂,待其生长繁殖后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COD值和pH值等各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最适使用浓度约为2 0×1010个/m3。  相似文献   

4.
虾池综合利用对于降低养虾成本,增加效益,维持虾池生态平衡,提高虾池利用率和饵料利用率及净化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品牌的斑节对虾饲料与养虾池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关系.选用两种品牌的对虾饲料。在4个虾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粤海脾斑节对虾饲料三个斑节虾池中,水质正常,有利斑节对虾生长的浮游生物种类占优势。浮游生物数量多、且稳定。对虾生长正常.中途没有虾瘸发生。按计划收虾。养虾产量较高,另一品牌对虾饲料.喂养斑节对虾。在养殖的中后期出现严重的虾病.产量低。  相似文献   

6.
养虾拾零     
牛粪养对虾: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进行以牛粪养万氏对虾的试验,试验表明对虾生长良好,成活率达82.6%。他们在整个试验期间(11至14周)虾池中不投喂任何商品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公斤牛粪。这种施牛粪的海水养虾池水质对对虾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炉渣养虾:台湾研究试验用钢铁厂的炉渣铺在鱼池底部,然后养虾,结果幼虾成活率达84%,并长到上市规格,而未铺炉渣的幼虾成活率仅50—60%。研究认为,由于炉渣中含有  相似文献   

7.
<正> 虾池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虾类的生长和经济效益。而夏秋季节水质调节是虾池管理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养虾也都实行“封闭式”养虾模式(一次进足水,封死进、排水闸),实行粗放管理。调节水质必须注重这4方面:  相似文献   

8.
光合细菌对虾池水质作用规律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9—1990年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从自然海区分离、培养的光合细菌NO.3菌株进行生产性的对虾养殖试验。本文从养虾池的试验结果入手来分析、研究光合细菌对虾池水质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探讨其作用原理。 一、养虾池光合细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日本沼虾(青虾)、罗氏沼虾是目前淡水养殖业的热点之一。但是水质是影响虾类生长的重要因子,池水中含氮物及硫化氢等对虾类的摄食及生长均有直接影响,甚至导致种内自相残杀,造成养殖失败。搞好虾池的水质管理是池塘养虾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实践经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之一改造老化虾池养虾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湛江地区有1万多公顷养虾池是在1986年和1987年建设的,由于当时虾池基础建设标准低,经过10多年的养殖,虾池老化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很多养殖户养虾严重亏损,甚至有一些虾池荒废,造成资源闲置。随着人们利用沿海岸带开发建设高位池养虾的发展,沿海地区适合开发养虾的地方都己开发利用,再大面积开发土地发展养虾己很有限。要使养虾业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改造老化虾池方面做文章。因此,如何改造老化虾池,使早些年利用滩涂资源建成的虾池发挥应有的生产力,实现高产高效,是每个养虾工作者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所谓浓水养虾是指虾池水中微藻密度大的养殖方式,冯柯荣的虾塘就是典型的浓水养虾,其虾塘水质的透明度只有10-15cm。  相似文献   

12.
营口咸水河及其供水虾池水环境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中 《水产科学》1998,17(3):14-18
1993年以来,营口咸水河区域养虾业受到病害侵袭,但却一直保持较高产量并盈利。本文对咸水河及其供水虾池的水质理化指标、浮游生物、细菌总数进行了测定分析,证明该区域水质良好,同时对咸水河水环境特点及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养虾池的水质是影响对虾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经验的养殖人员都讲“养虾就是养水”水对对虾的重要性,尤如空气对人,在不良水质中,对虾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水质严重恶化时,直接造成大批甚至全池对虾的窒息死亡,而导致养虾的失败。不良的水质又可助长各种寄生  相似文献   

14.
解承林 《海洋渔业》1982,(5):221-223
<正> 虾池是养虾的基础。因此,虾池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虾产量的高低。搞好虾池的建设,首先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地实施。其次要注意虾池配套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力求虾池当年发挥效益。建池场地可根据沿海地形、地势、底质、水质、潮流、风浪等状况,结合水文、气象等有关资料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水色是养殖池水在阳光下呈现出来的颜色,亦即溶存于水中的物质——悬浮物或胶状物所表现的颜色。虾池水色是检验虾池水质环境条件和对虾生长状况的直观指标,有经验的养虾者往往从水色就能判断对虾生长的好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所谓“养虾先养水”就是这个道理。1 水色形成原因 虾池水色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虾池水色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同一虾池在不同时期的水色也不同,养  相似文献   

16.
《齐鲁渔业》1994,11(6):1-4
病毒引起的暴发性虾病对世界养虾业已构成严重威胁,泰国养虾业成功的奥秘在“防”字上下功夫。在政府强有力的调控、管理下,主要措施是:对建池地进行环境评估,对虾池彻底清淤,严格水质管理,普遍配备增氧机,投喂优质配合饵料,严格处理发病虾池。  相似文献   

17.
1990~1991年,天津市对1393.73公顷养虾池实施了“降低养虾成本的综合技术示范工程”,通过抓各项措施,使公斤虾成本从原先的16.95元下降到13.26元,从每公斤虾亏损3.53元变成盈利4.83元;产量由立项前年平均亩产86.35公斤上升到105.96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了养虾业的滑坡。现把采取的几项措施介绍如下: 一、培育好基础饵料虾池消毒后,在投苗前10—15天,虾池先进水20厘米左右,每亩施发酵有机肥57—100公斤作底肥,然后根据水的肥度再逐步增加水体至40厘米左右。在培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内陆水产》2005,30(10):37-38
养虾的条件养虾池应有可靠的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水的透明度为20~35cm,溶氧丰富,精养虾池应配备增氧机。虾池以长方形为主,东西向,长宽之比为2:1~3:1。虾池的面积以2000~3335m^2为宜。池水最深处不超过1.8m。虾池四周应有浅水平台或缓坡,以便于拉网收虾和清塘干池。进、排水口分设两头,并在进、出水口设置拉网。以防虾仔外逃或野杂鱼进入。  相似文献   

19.
莫佛素 《水产科技》1993,(2):11-11,22
对虾养殖基地的进排水能否分家,直接关系到养虾池能否保持良好的水质,以致影响到养虾生产的成败。有些地方由于条件所限,进、排水共用一闸,不能实现排、灌分家,从虾池排出的水通常会残留一部分在排水渠道和大闸门以内,而在下次进水时,残留水又与新进水混合流进虾池。如此反复循环,将会导致水质恶化,增加虾病发生的机会。要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加强虾池水质管理 ,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夺取池塘青虾养殖高产的重要措施。具体应掌握以下四个环节。1按照青虾生长发育对水质的要求管好水质青虾为甲壳类水生动物 ,要求虾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 ,pH为 7~ 8,透明度在 40cm左右 ,池底的淤泥 1 0cm左右 ,有机质含量较少 ,水质清新活爽。在养殖过程中 ,我们可参照上述因子 ,通过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调控 ,使虾池水质主要因子都保持在青虾生长最适宜的状态 ,以促进青虾生长。2按照水质主要因子的变化规律管好虾池水质溶氧既是养殖水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又是青虾生存的首要条件。水中溶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