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分季放牧绵羊一年四季均可放牧。春季,经过冬季,绵羊体力较弱,牧草青黄不接,此时放牧主要任务是恢复体力,并对产春羔的母羊注意保胎;应防止跑青,早春出牧较迟,归牧较早,天暖时,改为早出晚归。  相似文献   

2.
典型草原区放牧绵羊体质量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激光  王英舜  武魁  王若静  徐践 《草业科学》2009,26(11):109-112
根据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试验牧场群体放牧绵羊1987-2007年21年监测资料,对典型草原区放牧绵羊体质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羊体质量年变化呈“余弦”曲线,最低值出现在4月末,最高值出现在10月末。暖季绵羊体质量平均增量0.086 3 kg/d,冷季绵羊体质量平均减量0.049 6 kg/d。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影响典型草原区放牧绵羊体增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排序是:温度>风速>气压>湿度>日照>降水,其中温度和风速是影响放牧绵羊体增量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秋季日均温度-2.9 ℃是当地放牧绵羊体质量下降的临界温度,春季日均温度10.7 ℃是当地放牧绵羊体质量上升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3.
<正> 观察研究绵羊的放牧习性,对于绵羊的放牧管理和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保护草地有重要意义。草食家畜放牧习性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对于反刍家畜放牧来说,情况更为复杂:生态环境因素、家畜种类植物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都与放牧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以绵羊的行为学与其对生态条件的反映为基础,来观察和研究绵羊放牧习性,目的在于观察不同气候因子对绵羊放牧的影响,为建立合理放牧制度提供依据。 为了便于观察,固定了60只成年细毛杂种母羊,固定了有经验的放牧人员,重点观察不同类型天气条件下群体的放牧采食活动。在放牧观察中,为了便于观察、记载,  相似文献   

5.
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和绵羊生产性能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是1988年在湖南省南山牧场改良草地上用绵羊进行的3种放牧强度的放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牧草产量、绵羊繁殖率和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以每亩草地计算,不同放牧强度绵羊增重差异显著(P<0.01)。高放牧强度(每羊1.5亩草地)能促进人工栽培牧草分蘖,抑制野生杂草数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放牧强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几十年来放牧强度对绵羊放牧行为、采食植物组成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得出结论:①绵羊的个体增重与放牧率之间呈线形负相关,而公顷增重与放牧率之间呈正相关。②绵羊的采食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而降低。③放牧强度对母羊繁殖性能各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④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绵羊的采食时间增加,游走、反刍卧息时间减少;每百口采食量和日采食量减少,而采食速度增加。⑤放牧绵羊的嗜食性是相对的。⑥轻牧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但是产肉量低,总的经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7.
短花针茅草原上放牧强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85~1989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哈雅教学牧场选用杂种羯羊在短花针茅草原上进行放牧强度试验,分析各处理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探讨放牧强度与绵羊生产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的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放牧的绵羊体重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P<0.01);放牧期间轻度放牧绵羊的总增重量显著高于重度放牧(P<0.01),各处理间绵羊掉源量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放牧绵羊净毛量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P<0.01),而两者之间净毛量无显著差异(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载畜率为1.07ha/只·年的中度放牧是最为经济合理的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8.
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适宜放牧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年的放牧试验研究了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地上现存量和草地净初级生产力以及藏系绵羊采食量和采食率,以期能够准确制定藏北高寒草原适宜放牧率。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初期放牧强度对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地现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试验后期对放牧强度增倍,草地地上现存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放牧样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在试验初期高于对照样地,但随着放牧强度和时间的增加,到2010年时对照样地净初级生产力明显高于放牧处理(P<0.05)。绵羊采食量与放牧强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绵羊采食率大小顺序为:重牧>轻牧>中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轻度放牧条件下,不仅草地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最大,并且绵羊采食量也为最大,因此建议在牧草生长季内藏北紫花针茅高寒草原放牧率应低于4只/1.67 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在1990~1997年定量放牧基础上,分别就绵羊生产性能对放牧率的反应、草-畜互作关系对放牧管理方式的响应、不同放牧制度对绵羊食性的影响、放牧绵羊的食量与营养需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紫花苜蓿混播草地放牧利用过程中,由于家畜行为对分区位置和放牧阶段的适应机制尚不清晰,制约了混播草地的科学利用和高效转化。本文研究了苜蓿混播草地分区位置和放牧阶段对绵羊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分区位置距离饮水点和休息区的距离每增加100 m,绵羊的活动距离增加2.42 km·d-1,活动时间增加46.74 min·d-1。不同放牧阶段草地质量差异明显,绵羊的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随着放牧阶段,即进入放牧分区后的天数增加而显著增加。绵羊通过改变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适应放牧分区位置和放牧阶段草地质量的变化,增加活动速率来适应草地质量的降低。苜蓿混播草地集约化放牧育肥时,饮水点和休息区距离放牧分区最远端的距离不宜超过198 m,每个分区放牧时间不宜超过4 d。研究结果可为苜蓿混播草地肉羊高效放牧育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放牧绵羊牧食习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采用跟群放牧全日制观察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和放牧制度下绵羊的牧食习性,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绵羊的采集时间增加,反刍卧息时间减少,放牧强度相同时,划区轮牧绵羊的采食时间较季节连牧短,反刍卧息时间和游走时间增加,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绵羊采食量下降,放牧强度相同时,划区轮牧绵羊的采食量较季节连牧高。  相似文献   

12.
绵羊生产系统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1990-1997年定量放牧基础上,分别就绵羊生产性能对放牧草的反应,草-畜互作关系对放牧管理方式的响应,不同放牧制度对绵羊食性的影响,放牧绵羊的食量与营养需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沙地恢复草场放牧绵羊体增重及瘤胃发酵参数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正在围封恢复中的沙地草场,进行毛肉兼用细毛羊暖季自由放牧和划区轮牧试验,结合放牧绵羊增重及瘤胃发酵参数动态变化指标评价恢复阶段沙地草场牧养能力。结果表明,暖季(6-10月)放牧绵羊增重明显,3个放牧区绵羊平均月增重分别为2.46,5.08,5.52和2.29kg,而不同放牧方式对绵羊增重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在7-8月放牧绵羊瘤胃发酵水平较好,空腹到采食后7h内发酵参数动态变化表现为:瘤胃pH7.01-6.38-6.47-6.77、NH3-N浓度6.02-9.26-10.75-10.82mg/100mL、总VFA浓度31.37-42.99-58.55-65.28mmol/L。因此在围封恢复5~6年的沙地退化草场上进行绵羊的暖季适度放牧,可以产生较好的增重及瘤胃发酵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典型草原放牧绵羊体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试验牧场群体放牧绵羊1987-2007年21年监测资料,对典型草原放牧绵羊体重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羊体重年变化呈"余弦"曲线,最低值出现在4月末,最高值出现在10月末.暖季绵羊体重平均增重86.3g/d,冷季绵羊体重平均下降106.8 g/d.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影响典型草原放牧绵羊体增重的主要气象因素排序是:气温>风速>气压>湿度>日照>降水,其中气温和风速是影响放牧绵羊体增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秋季日均气温-2.9℃时是当地放牧绵羊体重下降的临界气温,春季日均气温10.7℃时是当地放牧绵羊体重上升的临界气温.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组织转化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放牧试验对湖南南山牧场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叶组织转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采用连续放牧(2亩/只绵羊)、间断放牧Ⅰ(2亩/只绵羊)和间断放牧Ⅱ(1亩/只绵羊)三个放牧处理,分析三者之间的叶组织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放牧、间断放牧Ⅰ和间断放牧Ⅱ之间的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净生产率无显著差异,而白三叶叶组织的净生产率却以连续放牧处理较高,为11.44公斤/公顷/天,间断放牧Ⅰ和间断放牧Ⅱ之间无显著差异;三个放牧处理的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叶组织总净生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郑阳  徐柱  柳剑丽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2010,30(6):26-30,36
通过不同放牧率对内蒙古本地绵羊(母羊)连续2年(2008~2009)的体重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表明:(1)在试验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放牧率下的绵羊体重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间隔1个放牧率或以上的处理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2)绵羊的个体增重与放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在达到公顷最大增重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之后随着放牧率的增大减小;(3)单位家畜增重和单位面积增重的交点的生态学意义在于放牧率为1羊/hm2,公顷增重和家畜个体增重相同;单位家畜个体增重对应的畜产品最优放牧率为0.50羊/hm2,单位面积家畜最大增重对应的畜产品最优放牧率为2.38羊/hm2;(4)过高的放牧率导致绵羊出现空怀现象及产羔率下降;羔羊的初生重和个体增重均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减小,但其显著性差异仅表现在较高的放牧率与较低的放牧率之间,而在相邻放牧率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家畜生产部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称为“蠕动泵”的装置,以此提供放牧绵羊营养方面的内部资料。众所周知,放牧绵羊的采食情况和营养需要与舍饲绵羊大不相同。使用这种蠕动泵可测出放牧绵羊从牠所食  相似文献   

18.
<正> 斯诺登尼亚(Snowdonia)山区草地早已用于绵羊的放牧。通过在诸试验范围内调查表明了绵羊分布的格式及其与环境因素,特别是土壤母质和植被类型的关系。一、导言绵羊在斯诺登尼亚是占优势的放牧家畜,它们对山地生态系统日益增强的影响始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放牧绵羊采食量,采用控制放牧试验,设置5个放牧处理,比较了差额法和粪氮指数法测定放牧绵羊采食量的结果。结果表明:绵羊采食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春季休牧能显著提高绵羊的采食量(P <0.05)。其中用差额法测定的最高采食量为34.8 g·d-1·kg-1,粪氮指数法测得的最高采食量为46.4 g·d-1kg-1。2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具有相同的趋势,粪氮指数法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差额法(P <0.05)。差额法测定的采食量和粪氮指数法测定的采食量间成指数相关,方程为y=1.1577e0.0628x(R2=0.677)。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贵州省威宁县绵羊全天候放牧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绵羊全天候放牧方式使得粪便能均匀还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草地施肥管理成本;羊常年采食新鲜饲草,草地空气自然清新,有利于绵羊健康生长。弊端是降低羊毛产量及质量,不利于患病羊的康复及羔羊的健康成长,增加安全风险。并对科学放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