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SNL系列等浅翻深松机结构特点及其安装调试 1SNL系列浅翻深松机是一种浅层由铧式犁翻耕,下部由单柱凿式带翼松土铲深松的浅翻深松机. 1.结构特点 1SNL系列浅翻深松机主要由梁架、松土铲柄、松土翼铲、松土铲、小犁体等组成.梁架可以安装松土铲柄等深松部件,进行土壤深松作业,也可以安装铧式犁犁柱等部件,进行土壤翻耕作业.松土铲柄由下自上安装有松土铲、松土翼铲和小犁体.小犁体高度方向可以上下调整,松土铲可更换,松土翼铲和小犁体可拆除.松土铲横向间隔35cm,小犁体单体作业幅宽30cm.限深轮在机架一侧,深松深度通过调节限深轮相对机架高度实现.使用中可以卸去小犁体,成为单柱凿式带翼深松铲式深松机.  相似文献   

2.
国内常见深松机械的类型 1.国内深松机械型号的含义 根据国家标准GB/T24675.2-2009《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规定,深松机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改进代号含义:原型不标注,改进型用字母A、B、C……标注,第1次改进标注A,第2次改进标注B,如此类推.如工作幅宽为150 cm的深松机,型号为1S—150型.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深松按作业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间隔深松、振动深松作业等。全方位深松采用单柱带翼或异型铲等全方位深松机,在工作幅宽内对整个耕层进行松土作业;间隔深松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采用单柱振动式或非振动凿形铲  相似文献   

4.
1SQ—340型全方位深松机结构特点及其安装调试1SQ—340型全方位深松机是一种采用梯形框架式工作部件对土壤进行深松的耕作机械。1.结构特点1SQ—340型全方位深松机主要由梁架、框架式工作部件、限深轮、支撑杆、调节拉杆等组成(见图1)。梁架用以安装深松工作部件等。深松工作部件为梯形框架式松土装置,它由水平刀,左侧刀、右侧刀分别与左连接板、右连接  相似文献   

5.
1机械深松作业技术 局部深松:采用单柱式深松机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土壤含水量在15~22%,小麦深松间隔40~80cm,深松深度23~30cm,深松时间,播种前进行,作业周期: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次数,一般2~3年深松一次,采用凿形铲式或带翼型铲深松机作业。  相似文献   

6.
1GZN—200H5型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结构特点及其安装调试1GZN—200H5型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是一种将深松和旋耕等工作部件相组合,实现深松和整地复合作业,对未耕地或已耕地进行碎土和深松的耕作机械。1.结构特点1GZN—200H5型深松旋耕联合作业机由安装于同一梁架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东东营的农田以及耕作现状,选择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进行引选试验,分析了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的主要性能特点及松碎土的机理.通过对深松机的试验考核表明:采用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松土后,改良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农作物生长条件,形成了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体构造,对降低耕层土壤的含盐量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对不同作物的生产试验,全方位深松使得耕作层土攘松碎,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产量明显提高.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适合在东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铲式深松机     
国内现有的深松机以凿式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为主要机型,这两种机型的工作阻力都较大,全方位深松机在覆盖量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堵塞。陇东地区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使用的深松机也以这两种机型为主,配套动力为铁牛—55型拖拉机,且普遍使用年限长,技术状况差。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2002年示范项目中,不得不将凿式深松机的五个深松齿改为三个深松齿,齿间隔由原来的30cm增加到50cm,深松深度勉强达到32cm,达不到消除犁底层的要求,深松作业的质量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影响群众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研制新型深松机,其关键是降低深松部件的工作阻…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土壤深松技术,一般是指超过正常犁耕深度的松土作业,土壤通过深松可形成“天然土壤水库”。深松作业时,土壤只松不翻,可保持上下土层不乱;深松对地表覆盖破坏小,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防止风蚀水蚀,利于保墒。深松作业机械有全方位深松机、凿式深松机、V型深松机、鼠道式深松机、振动式深松机等。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技术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地表状况和对深松作业的要求,对比单柱凿铲式和可调翼铲式深松机的工作性能,并在玉米和小麦地进行了7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可调翼铲式深松机在间隔深松底层土壤的同时,能够全面疏松表层土壤,而且不需使用大功率拖拉机。对于旱地小麦,利用可调翼铲式深松机深松后,可以增加播种前土壤含水量,改善播种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对于旱地玉米,深松作业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晋州市常用的深松机具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只能进行深松作业的机具:如带翼铲的深松机、振动深松机等;另一种是可以联合作业的机具:如深松旋耕机、振动深松播种机等。单一作业的深松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深松效率也高  相似文献   

12.
王慧贤 《当代农机》2014,(12):67-69
阐述了机械深松整地的作用,指出了机械深松作业的原则,介绍了深松机的类型,并对深松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七师五五农机厂在兵团科委及农七师科委的支持下,于1996年引进了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的专利产品-I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经过田间试验后对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机具的强度及可靠性。完成了两轮样机的试制及试验,产品的性能已较完善,适应我区南北疆不同土壤作业的要求。土壤深松作业可以打破25-30cm耕作层以下的坚硬。密实的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碱化程度,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肥力,为大规模中低产田的改造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推广和使用这一技术,使传统的耕作方式发生根本的变革。1全方位深松机结构特点ISQ-250型全方位深…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深松作业的好处、深松机的类型与结构、深松机的安装使用以及常见故障修理等方面阐述了深松机的使用与维修,对深松机的正确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适合山东省高产井灌区的最佳深松深度和深松周期,在具有代表性的济南市章丘区,选用山东省普遍使用的1S-250型全方位倒梯形(铲)式深松机进行25、30和35 cm深松免耕播种作业对比,分析其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小麦玉米产量、深松作业成本和单位面积新增经济效益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水量适中、壤性土质的高产井灌区,深松30 cm为最佳深松深度,2~3年深松1次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建议采用周期组合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殷志辉 《山西农机》2012,(10):49-50
1SZL—200型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结构特点及其安装调试1SZL—200型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是一种同时具有深松和整地功能,对农田进行深层翼形松土铲深松、浅层旋耕或碎土磙整地的耕作机械。1.结构特点1SZL—200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主要由梁架、深松装置、整地装置和限深调节机构等组成(见图1)。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深松机作业质量,明确气爆技术在深松作业中的工作效果,设计了气压深松机,优化了深松铲结构,并进行作业效果田间试验.深松机应用气压控制系统将周期性高压气体通过导气管传送至深松铲出气口处,从而完成气压深松作业.以土壤扰动系数、膨松度与碎土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松机作业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气压深松机深松作业后,土壤膨松...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农业机械中深松整地机作业现状,在吸收国内外深松整地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新型耙茬深松整地机。介绍该整地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分析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结构,该机性能可靠、作业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何延东  刘刚 《农机化研究》2013,(2):146-149,175
为了改善传统的耕作方式,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又符合实际情况的深松整地机具—1S-5型深松整地机,能够同时完成深松、碎土和镇压等多项作业。田间试验及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机部件结构合理,田间通过能力强,作业后地表平整。在正常土壤条件下,留茬高度不超过20cm的玉米茬地深松之后可以达到播种状态。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深松灭茬机深松灭茬作业效果差、阻力大、功耗大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五行垄上深松灭茬起垄机。设计深松铲的结构参数为:长度55mm,宽度22mm,高度600mm,圆弧部分入土竖直距离250mm,纵向距离300mm,入土角22°,切削刃角60°,楔刃高度19mm。设计灭茬刀的结构参数为:正切刃滑切角16°、弯折角112°、切削宽度41 mm、刀端点回转半径350mm、弯曲半径35mm、刀刃口厚度5mm,并安装在刀辊上。同时,设计了前端部下边长560mm、上边长390mm、后端部下边长360mm,上边长260mm、罩体长度650mm的起垄部件,与深松铲、灭茬刀辊组成深松灭茬起垄机。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行业内标准,所有工况下深松灭茬起垄机深松深度稳定性系数平均提高3.15%、灭茬深度稳定性系数平均提高3.69%、灭茬率平均提高10.58%、碎土率平均提高8.26%,其作业后犁底层土壤容重明显降低,成垄高度和宽度满足农艺要求,作业性能与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