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建设体育强省为出发点,在分析湖北省竞技体育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由此提出迈向体育强省新时期的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对策:深化湖北省竞技体育举省体制改革;制定和实施新时期湖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加强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建设,重点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优化项目布局,加强优势重点项目建设;拓宽思路,认真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积极开展竞技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河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才存在的问题:河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匮乏,各地市青少年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严重不均衡;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才途径变得越来越单一;教练员在选才指标的建立方面依然存是以自身经验为主,选才方式科学性较差。并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明确了河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根据河南省青少年竞技篮球发展趋势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构建一个以公平为前提的青少年竞技篮球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社会力量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以文献资料和系统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多元化创新模式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举国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在政府主导 下,调整发展竞技体育的政策思路,逐步完成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转型。以投资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实现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是我国竞技体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具有跨行业、跨系统的特性,“生存危机”的培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坚持完善举国体制的同时,借鉴美国学校人才培养的法治管理模式,健全人才市场,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政府、市场、运动员自身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社会投资竞技运动员的影响因素及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借助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定量地揭示出各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程度及社会投资的原因度和中心度。找出了影响社会投资竞技运动员的关键因素是项目职业化状况、投入资金数量、投资回报率、市场竞争程度、情感认同、天赋潜力、政府重视程度、相关法律政策等关键因素,指出影响社会投资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中心问题在于市场。而政府的原因度最大,说明社会投资竞技运动员是由政府提倡发起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投资引导,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改变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观念。市场要发挥产权清晰、市场化运营、商业价值最大化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不同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竞技体育投资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切实减轻国家负担。  相似文献   

6.
于珊 《现代农业研究》2018,(12):108-109
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度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更多时候 运动员关注的内容是技能训练,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制也 需要经历一次改革,从单一化过渡至多元化,以体育部门为主体,多个部门共同合作。近年来国 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文件,致力于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在“举国体制”的框架下,改革和创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论证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全面统筹的、适宜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体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体育运动开始朝着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并最终走向竞技体育。由于竞技体育在我圈大学校园起步较晚,有关理论研究又较少,导致我国大学生篮球运动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笔者通过对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及大学校园篮球运动进行了大量调研,认为应有一套科学的方案,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名次评定,以此来促进我国大学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1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 2河北省体育局摔拳跆中心河北廊坊065000)1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现状近几年来,随着竞技体育项目蓬勃开展,各个省市也在通过完善运动项目机制、增加运动员数量等方式,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事业,以期提升在奥运会、全运会中的夺金点。退役是每名运动员的必经之路,运动员退役再就业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而长期存在。目前,我国运动员的安置渠道主要有政策性安置、出国就业、留队任教练、进入高校学习、自主择业等。如果把竞技体育名次或奖牌榜比喻成“金字塔”,那么无论在什么项目或领域,处在金字塔尖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SWOT理论对广东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条件与环境进行分析,从广东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具备的优势 、存在的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论述,认为广东高校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较高,并具备地缘、后 备人才、科研人才等优势,但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院校比例偏低、分布不均衡,后备人才利用率不高 ,目前尚未形成典型的培养模式,高校体育竞赛制度不健全、专项经费不充足是制约广东高校发展的因素 。面对全国各地高校竞技体育竞相发展,纷纷创造本校品牌项目的竞争态势,广东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和 省教育厅鼓励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政策,在完善本省大学生体育竞赛制度的同时,积极参加全国各类相关 赛事,加快培育本省高校体育品牌项目。  相似文献   

11.
竞技篮球运动中“篮球宝贝”的出现不仅仅是篮球比赛形式的丰富和美化,也是人们对竞技体育态 度的转变,随之而出现的“足球宝贝”、“拳击宝贝”等等形成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代表着当今竞 技体育商业化发展的种种特征:竞技体育的休闲化、娱乐化。而这个趋向是竞技体育商业化的要求,反过 来又是商业化的结果。而体育明星的自我发展中则融入了演艺明星发展的模式,这必定促使一部分运动员 先富起来,冲出“举国体制”而探索商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排自2008年奥运会以后竞技水平发展成不稳定状态,创造了一系列的最差历史成绩。研究认 为中国竞技体育体制之束缚、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之混乱、训练方法和技战术选择之矛盾、媒体导向之错位 、竞技体育意识之缺失是导致中国女排难以长期处于较高竞技水平的关键原因。面对现实,立足竞技体育 规律,加大排球联赛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其影响力,增加女排后备人才的来源与交流,减弱外界负面影响 ,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女排保持长期、稳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体工队“三级训练网”、俱乐部、院校化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路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解析各个培养路径的机制结构,分析不同培养路径的矛盾问题和解决思路,在培养主体、培养目标、人才输送三个方面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中国田径在第23-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成绩,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我国田径竞技水平整体落后的原因。我国田径具有优势项目“不确定性”、优秀运动员成才“个别性”及整体水平落后的特征,群众体育中的田径基础薄弱、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传统体育文化思想3大社会学因素是影响我国田径竞技水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竞技体育的剖析,阐述了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改革上产生的误区,认为竞技体育对传承学校体育文化具有强大的牵引力。必须重新定位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作用,重视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更好去营造学校体育氛围,用竞技体育思想来指导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群体和竞赛,使学校体育文化真正得到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在竞赛中 ,运动员竞技力的发挥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其中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竞技力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从运动心理学角度阐述竞赛中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竞技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育的人才应如何选拔一直是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直接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了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在弱势项目和新兴项目上人才储备问题,有些项目已经开始了跨界选材,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以及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原因展开分析,结合国情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近十年乒乓球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我国专家研究多集中于技术打法类型、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等方面,对心理技能训练、科学选材、教练员和裁判员研究方面还相对缺乏;对国家优秀的运动员研究成果较多,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基层科研成果较少;对我国现有培养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表面,而更深层次的研究匮乏;针对于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和“海外兵团”的研究也比较罕见。建议:在进行竞技体育研究的同时,加强乒乓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研究,同时对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育观是影响竞技体育发展走势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社会文化与竞技体育观的关系,利用比较法从儒家与基督文化、学术思想、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兵法文化、性格文化等6个方面阐释了中西方竞技体育观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讨论了中西方民族文化对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优点与不足,旨在为西方先进文化"洋为中用"和提高中国竞技体育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   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都在接受体育教育,任何一门学科都没有体育教育有这样长的时间跨度.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前苏联教学模式和我国前期体育战略的影响,长期以来竞技体育一直在学校体育中占居主导地位.同时,学校体育也一直盲目地追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并将竞技体育作为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健身方法.随着近年来体育教改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竞技体育作为健身方法存在种种不利因素.同时,由于“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的引进,越来越多的人对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提出了疑问,甚至主张取消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这种观点仅仅考虑了竞技体育作为健身方法的不适性,却忽略了竞技体育进入校园的初衷,对学校开展竞技体育存在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