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独蒜     
独头蒜(简称独蒜),其结构与普通大蒜中的一个蒜瓣相似,仅形状和大小不同而已.大蒜播种后到幼苗期结束,逐渐进入鳞芽、花芽分化时期,分化出的鳞芽将来发育成蒜瓣,蒜瓣是营养物质的贮藏器官,也是繁殖器官.鳞芽的分化和膨大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日照,如果日照不足,则植株只能继续分化叶片而不形成鳞茎.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蒜干物质积累与硒吸收、分配及累积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大蒜从幼苗期到鳞芽花芽分化期干物质累积量随植株生长发育呈快速增长趋势,在鳞芽花芽分化期达到高峰时干物质积累量为15 022.50kg/hm2,后期趋于平衡;大蒜不同器官硒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均表现为鳞芽花芽分化期>鳞茎膨大期>蒜薹伸长期>幼苗期,大蒜在鳞芽花芽分化期硒累积量骤增,累积量占总硒累积量的57.82%,说明这一段时期是大蒜吸收硒的关键时期;鳞茎膨大期大蒜各器官硒含量积累量大小为鳞茎>茎>叶>根。  相似文献   

3.
张敏 《吉林蔬菜》2014,(11):20-21
<正>大蒜可作为叶用蒜苗,也可作为茎用蒜薹、鳞茎用蒜头。大蒜在宁阳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以前种植的品种只是本地紫皮蒜,一般在10月份种植,翌年4月下旬至5月初采收。本项目组针对本地紫皮蒜品种严重退化、抽薹时间晚、后期暖春高温时易发生病虫害、不能作为发展产业用种等因素,在项目实施第一年对适应性强、耐寒、高产品种苍山大蒜进行示范种植,与本地紫皮蒜相比,种植可比效益大大提高。为了寻求苍山大蒜在宁阳土壤  相似文献   

4.
以甘肃成县紫皮早蒜鳞茎种子为试材,在浓度为1.5×10~(-2) mol·L~(-1) NaCl的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Zn~(2+)(1.0×10~(-6)、10~(-5)、10~(-4)、10~(-3)mol·L~(-1)),研究其对成县紫皮早蒜鳞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和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NaCl胁迫下,成县紫皮早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添加不同浓度Zn~(2+)后,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耐盐性明显增强;添加Zn~(2+)浓度为1.0×10~(-6)mol·L~(-1)时,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芽长、根长、幼苗鲜质量、苗干质量、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达到最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到最低;因此说明,外源Zn~(2+)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成县紫皮早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伤害;最适浓度为1.0×10~(-6)mol·L~(-1)。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赣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降水丰沛、土地肥沃的自然优势,以及龙南紫皮大蒜表皮淡紫、瓣肉细嫩、蒜包耐贮、香脆辛辣、营养丰富的品种优势,龙南县乘紫皮大蒜价格逐步回升、农业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的春风,大力推广紫皮大蒜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土地选择、整地施肥、蒜种的选择和处理、种植规格、播期及播种量、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并且当地从气候、水肥、病虫害防治、光照(合理密植)等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相应措施、管理,保障紫皮大蒜的最佳生长条件,实现紫皮大蒜的高效栽培,从而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大蒜品种,为大理州大蒜栽培提供品种选择指导,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11个大蒜品种的15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假茎长、假茎直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76.47%,这5个主成分包含的要素信息量可基本反映15个农艺数量性状的主要信息。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大蒜品种可划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红七星、品5、选3、糙蒜、品12,适宜作为头蒜品种种植;第Ⅱ类包括温二早,适宜作为薹蒜和头蒜两用品种种植;第Ⅲ类包括成县紫皮蒜、品14、河南紫皮蒜、高脚子,适宜作为薹蒜品种种植;第Ⅳ类包括品16,适宜作为青蒜品种种植。通过聚类分析同类群大蒜品种的性状差异,建议糙蒜作为头蒜品种储备,温二早作为薹蒜和头蒜两用品种种植,成县紫皮蒜作为薹蒜品种储备,品16作为青蒜品种种植。相关结果将为大蒜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品种选育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乐都紫皮大蒜种植规模以高店镇、雨润镇为中心,辐射12个乡镇,2006年面积达2 100hm^2,90%销售到外省,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占一席之地,并根据市场要求,种植模式由原来单一分瓣蒜发展为分瓣蒜和独头蒜.独头蒜是乐都县科技人员总结多年经验,通过播期和水的控制,抑制鳞芽分化而得之,自2001年以来发展迅速,2006年占大蒜总播种面积的25%.据试验,在同等肥水条件下,比分瓣蒜增效益20%~30%,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春季3月中、下旬大蒜退田,植株开始独立生产,鳞芽、花芽开始分化,已由幼苗期进入植株旺盛生长期。从鳞芽、花芽分化到蒜薹成熟,蒜头产量的形成几乎接近50%,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根系的生长量处于盛期,所以这段时间的肥水管理特别重要,一般需要追两次肥,分别于3月底或4月初和提蒜薹前的4月底。大蒜对氮、磷、钾在整个生长期内都有较高的要求,但不同的生育时期其需求量不同。氮,是大蒜生长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中等产量水平的蒜田,每667 m2需吸收纯氮19·5kg,除了在蒜薹伸长期吸收量略大外,在全生育期基本上是均衡吸收的。磷,需要量…  相似文献   

9.
盐城地区大蒜品种退化、品质及抗逆性降低,我们引进8个大蒜品种并进行栽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邳州紫皮的蒜薹、干蒜头产量表现突出,综合产量最高,可以作为优良品种在盐城地区种植;紫皮蒜的生育期较短,抽薹较早,可作为早熟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0.
独头蒜的产生现象及其原因,笔者的“浅谈独头蒜”(本刊77年第三期、78年第一期)中已有论述,本文论述独头蒜生成过程,提出独头蒜生成模式,并介绍其在大蒜栽培上的应用。材料材料为阿城大蒜。阿城大蒜属紫皮蒜种,抽苔型。蒜瓣由第七、第八叶腋芽及副芽发育而成,分为二室:内室1—4瓣,由第八叶叶鞘基部形成的外蒜皮包裹,外室1—  相似文献   

11.
导琪 《中国果菜》2003,(2):26-26
大蒜是我国农产品出口最主要的品种之一,年出口约30万t。其中,冷藏(保鲜)蒜占总出口量的60%左右。因此,保鲜技术是否成熟,对出口保鲜大蒜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一、大蒜的保鲜原理大蒜蒜头在鳞瓣发育成熟后,随即进入1~2个月的休眠期,休眠期内即使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份等环境条件下,也不会发芽。休眠期过后,芽鞘和芽原基便开始生长活动,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幼芽逐渐萌发。大蒜的贮藏保鲜实际上就是蒜头休眠期过后,采取必要手段造成其生长条件不适宜从而强制其继续休眠。即通过适当的低温、低氧等措施,抑制其生命活动强度,减少其物质消…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内江地区紫皮大蒜产品类型、解决田家紫皮大蒜产品单一问题,分别从四川各地引进9个紫皮大蒜新品种,并从大蒜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采收期及品质特征方面开展适应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正月早、迟蒜、二季早3个品种在蒜薹产量、品质方面表现优秀,可在内江地区形成早、中、晚蒜薹采收生产;LBS大蒜辛辣味突出,同时具有相对不错的产量表现,因此适宜发展为蒜头专用特色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用量氮肥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林  李大霞 《蔬菜》2015,(1):30-33
为寻找大蒜发生“面包蒜”的原因,在大蒜越冬期对赣榆白蒜用不同量的氮肥进行追肥试验,对大蒜鳞茎的鳞瓣数、鳞瓣的鳞片数(鳞叶数)、植株假茎长度及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到了大蒜产生“面包蒜”的直接原因。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临界光照时间延长,使鳞瓣的鳞片向上发育叶身成为普通叶而发生二次生长,向外不断分化鳞片而形成“面包蒜”。  相似文献   

14.
氮素对大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地方品种金乡白皮蒜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的影响,以及在适宜施氮量的条件下,大蒜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kg大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8.5kg、磷1.4kg、钾5.2kg。从播种到鳞芽花芽分化期(180d),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相对较低,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30.7%、36.8%和46.1%;从鳞芽花芽分化期到收获(52d),蒜薹伸长、鳞茎膨大,大蒜干物质日均积累量迅速增加,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69.3%、63.2%和53.9%,到收获前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达到高峰。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氮素用量为240kg·hm-2,大蒜对氮、磷、钾的吸收分别为0.710、0.114和0.434g·株-1,吸收比例为1∶0.16∶0.61。  相似文献   

15.
韩宇 《上海蔬菜》2022,(2):45-47
大蒜二次生长是一种生理异常现象,对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找出引发大蒜二次生长的原因,作者开展了播种期、施肥量、地膜覆盖、蒜种大小等因素对鲁西南地区大蒜二次生长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施肥量、覆盖地膜以及蒜种大小等因素均会影响大蒜的二次生长率.播种过迟会促进大蒜二次生长,蒜农应根据品种熟性适期播种;每6...  相似文献   

16.
柏林  李大霞 《蔬菜》2014,(12):34-36
为了寻找大蒜发生"面包蒜"的原因,在大蒜越冬期对赣榆白蒜采用不同栽培模式、不同量氮肥进行追肥试验,对大蒜鳞茎的鳞瓣数、鳞瓣的鳞片数(鳞叶数)、植株假茎长度及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大蒜鳞茎鳞瓣的鳞片向上发育叶身成为普通叶而发生二次生长,向外不断分化鳞片而形成"面包蒜"。地膜覆盖进一步促进大蒜产生"面包蒜"及二次生长。证明了大蒜临界光照时间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延长这一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鳞芽分化后外源GA3、ABA和乙烯利处理对播前蒜种不同处理的不同品种大蒜二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对外层型二次生长影响较小,但对内层型二次生长(SGi)有极显著效应。GA3和乙烯利处理使SGi增加,ABA处理使SGi减少,不同品种、不同蒜种处理区激素效应显著性有异。蒜头产量和商品性受激素处理影响不大,但乙烯利处理使蒜台产量极显著降低,GA3和ABA处理也对蒜台产量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冯燕 《中国果菜》2010,(8):49-49
<正>莱芜大蒜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辛辣芳香、杀菌、耐贮运等特点,除夏季供应鲜蒜、秋冬季供应干蒜外,一年四季均可生产青蒜苗、蒜黄,实现周年供应。1特征特性1.1品种特性莱芜大蒜依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个品种。莱芜紫皮蒜鳞茎外皮浅红色,株高60~70cm,叶深绿色,蒜薹粗长,蒜头大、圆锥形,高3~4cm,横径4.5~6cm,一般每头7~8瓣,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三都县种植大蒜具有悠久的历史,群众过去都是种植本地紫皮蒜,该品种抽薹晚,成薹率低,后期因春季温暖易受病虫侵害,且群众无提纯复壮观念,故而出现品种严重退化,抽薹率降低,蒜头变小.为此,2004年我县特引进四川大蒜二水早、成蒜早2号、成蒜早3号、温江蒜等品种与本地紫皮蒜进行同田对比试验,以选择适宜我县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予以更换,使农民获得更高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广泛栽培的宋城大蒜为试材,研究了常温贮藏大蒜和不同入库期大蒜在冷藏条件下内芽生长的特点,结果表明:宋城大蒜通过休眠期的时间约在8月上中旬,即收获后的70-75d;通过休眠后,在常温下大蒜内芽开始缓慢生长,8月底大蒜内芽生长速度迅速加快,9月1日内芽平均长度为1.81cm,是7月1日(0.65cm)的2.74倍,芽瓣比已达58.77%,超过瓣长的1/2,大蒜最佳冷藏入库期为7月底至8月初。按照某些大蒜进口国要求进口大蒜内芽长度不能超过瓣长1/3的标准,8月中旬以后,在河南宋城大蒜已失去为出口而进行低温冷藏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