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麦草栽培平菇试验,筛选出高产的配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麦草栽培平菇可以获得平菇高产。  相似文献   

2.
采用回归正交设计,研究麦草栽培平菇的配方组合与平菇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以麦草为主料,各组分的合适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定组合关系,可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提出了麦草栽培平菇的最优配方方案为:麸皮:玉米面:尿素:麦草:硫酸镁:过磷酸钙=15:5~7.27:0~0.3:75~85:0.0183:1.这在生产实践中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推广食用菌秸秆栽培技术,对稻麦草(秸秆)、草粉和棉籽壳所栽平菇的产量及品质进行了比较试验,并对3种原料栽培平菇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食用菌秸秆栽培技术能够降低一定的成本,缩短相关栽培周期,提升平菇的产量,同时提高了平菇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平菇是我国栽培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菇类品种。技术上多采用生料栽培,装袋过程人工手灌,费工费时效率低,栽培管理过程中常使用杀菌剂(多菌灵)、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和杀虫剂(敌敌畏、氯氰菊酯等),产品的药物残留量较大。随国内、国际对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的增多和标准的提高,采用生料栽培法生产的平菇将很难通过市场检测。为此,近年来我们借鉴香菇生产技术,将有关技术应用到平菇生产中,总结出平菇无公害熟料机灌墙式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地总结了麦草生料栽培平菇的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总结了麦草生料栽培平菇的技术、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以棉籽壳、玉米芯、锯末、麦草等为主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培养料栽培平菇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但棉籽壳培养基生物学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青海湖北岸,祁连山脚下,海拔高度在2800米以上,寒冷期长,温凉期短,具有山地气候特征。近年来平菇生产各地普遍发展,但由于平菇栽培成本低、生产原料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平菇成为各地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但因我地区农民在食用菌实际生产过程操作中,栽培技术尚未成熟,产出的平菇品质低劣,产量相对过低,因此平菇生产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对平菇栽培进行技术性探索试验,探索出一套适应高寒冷凉地区平菇栽培最佳生产方法,为今后高寒冷凉地区平菇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使之这一技术在平菇栽培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平菇属真菌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欢迎。平菇发酵料栽培具有生产原料广泛,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由其是北方冬季生产平菇,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为农民在农闲季节里增加了一条致富之路。下面将我地秋冬季玉米芯发酵法平菇生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研究平菇在不同C/N比麦草培养料中的物质转化结果表明:麦草栽培平菇后,C/N比值普遍下降。下降幅度随C/N比增加,下降趋势与干物质损失一致。干物质转化为菇体以C/N比50~60:1最高,而N素的利用率则以C/N比70:1左右最高。在平菇栽培过程中N的损失与培养料的C/N比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时  汪尚法 《新农村》2010,(9):23-23
近年来平菇栽培中退菌现象常有发生,给平菇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现将平菇退菌的有效预防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平菇是一种大众性食用菌,因其生产简单,口感好,价格适宜,在商洛市已进入专业化、周年化栽培。本文侧重对平菇四季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在生产中能为大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3.
平菇的栽培方法很多,哪种栽培方法效果好呢?科研人员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利用半地下式简易塑料棚栽培平菇最佳。2004-2006年,我们利用200平方米的半地下式简易塑料棚,每年投料10000公斤,生物学效率都在130%以上,年产值2万元左右。利用半地下式塑料棚栽培平菇的生产技术是:  相似文献   

14.
平菇肉肥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食疗价值的保鲜食品。平菇与其它食用菌相比生命力强、生长快、生产周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方法简便、栽培原料来源广泛、产量高、经济效益显,是一种在世界上栽培广泛的食用菌之一。  相似文献   

15.
平菇是城乡居民比较喜爱的一种食用菌.近年来,我省平菇生产发展很快,但栽培方法主要采用塑料袋立体生料栽培,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针对我省平菇的这一生产现状,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我们连续多年利用塑料大棚进行了生料畦床栽培平菇试验.  相似文献   

16.
平菇一般在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很少栽培,但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为此,我们进行了夏季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原料处理主料为玉米芯,要求无霉病,使用前先暴晒2~3天。辅料为麦麸、磷肥、石灰、石膏。配方有2种:①玉米芯90%,复合肥2%(N:15%  相似文献   

17.
平菇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技术简单、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平菇生产在我县发展较快,但在生产中常因管理不善而产生各种非浸染性的生理病害,造成减产,直接影响平菇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平菇生产中常发生的几种主要生理性病害症状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麦草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用麦草栽培平菇各地均有报道。但多数采用培养料高压灭菌或者堆制发酵并添加多菌灵等农药来实现,费时费工,能源消耗多,劳动强度大,且农药残留严重。也有人曾用麦草生料栽培平菇,但因添加氮源,使培养料污染严重而导致失败,或因之而不敢添加氮源结果使平菇产量不甚理想而放弃。本文通L_9(3~4)的正交试验,对麦草生料栽培平菇技术进行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验菌株 F法(原代号SOMYCEL 3032),学名 Pleurotus ostreatus来源于法国。1995年3月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农学院引入我国。1.2 试验设计 该试验是一个L_9(3~4)的正交试验,其因子及水平组合排列如下表1所示。培养料基本配方为麦草85%、玉米粉15%,培养料含水量70%,pH值8~9,每袋装培养料干重350g。于1996年10月 4日进行。  相似文献   

19.
枣木屑代料栽培三个平菇品种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河北沧州枣木屑资源的利用方式,本试验选择苏平1号、苏平32号和双耐3个常用的平菇品种,以枣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设计了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品种的平菇在4种培养料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平菇中苏平1号最适应枣木屑代料栽培,在枣木屑中添加15%的棉籽壳可以显著提高平菇产量。  相似文献   

20.
平菇:今春的食用菌生产,总体上仍将以平菇为主,约占45%以上的投料比例。平菇栽培技术难度小,生产周期较短,适应我国千家万户的家庭生产模式,且生产成本低、售价亦偏低,市场认知度高、消费群体大。因此,平菇一直作为我国食用菌生产消费的当家品种。一般棉子壳栽培生物学效率在100%,运用新技术、管理得当的可达到150%。栽培菌株以低温型2006、特抗1号等为主,占约60%。主要特性是商品性好,特耐低温,严冬不会发生瘤盖菇等。其他多为中广温型菌株,如农科12、8359等,主要特性是商品质量高,朵形紧凑,市场价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