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1,19(3):封四
主编:梁念慈 副主编:龙尧(常务)朱家勇 周克云 编委:(排名不分先后) 莫丽儿 吴志华 李永全 周磊 吕端远 刘锋 孙宏 王伯章 刘仪 王惠英 梁念慈 博志刚 凌光 周克元 陈群 汤少明 朱家勇 罗少军 唐慰萍 王宗锐 孙宁 周光纪 吴铁 陈小毅 赖琴英 龙尧 陈孝文 麦铁江 唐德燊 李应勇 林木生 郑德 张光休 韩清韵 刘维蟠 邢永前 李青南 留国勋 孙显斌 陈铭珍 夏小明 李普云 阎农 攀明 王立伟 谢华 衬垦 黄培青 王晖 李子丰 刘新光 苏好  相似文献   

2.
顾   问 梅方权主任委员 许世卫副主任委员 贾善刚(常务) 邢永华 孟宪学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列)丁超英  卫建强  王 颖  王明学  叶静华  刘清水  孙素芬朱 莉  朱永和  张 权  李 晓  杨宁生  陆文龙  周国民林聚家  郑业鲁  郑冶钢  侯汉清  俞菊生  姜玉梅  段玉仙贺纯佩  赵立桢  赵继海  敖宁建  高荣华  路文如  管伟康缪小燕  蔡 捷  潘淑春  薛喜梅  戴起伟  魏清勇编 辑 部主   编 贾善刚编辑部主任 刘 东责任编辑 王 颖《农业图书情报学…  相似文献   

3.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编委会委员及编辑室成员名单 主   任  程家安 顾   问  陈子元 李德葆 童芍素 委   员  张爱民      教 授 中国农业大学        张启发      院 士 华中农业大学        李 毅      教 授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        王道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吴常信      院 士 北京农业大学        薛勇彪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        ZENG Zhao-bang  教 授 NC State University        DENNIS N.Marple  教 授 Iowa Sta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奥田诚一     教 授 University of Utsunomiya        HEIKO C.Becker  教 授 George August University Gottingen        (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人潮 冯明光 邓君奇 朱 军 刘祖生 刘树生 许梓荣        孙锦荷 朱睦元 吴常信 吴 平 何国庆 何 勇 张国平        周雪平 陈力耕 胡 萃 郑筱祥 郑 重 凌备备 钱凯先        徐 同 唐桂礼 徐建民 黄昌勇 曹家树 程家安 曾广文        楼程富 薛庆中 主   编  程家安 副 主 编  朱 军(常务) 邓君奇 执行总编辑  唐桂礼 编辑室主任  邓君奇 编辑室成员  邓君奇 杜玲玲 边征莹  相似文献   

4.
顾   问   朱显谟     李振声     山 仑     李振岐Consultants ZHU Xian- mo LIZhen- sheng SHAN Lun LIZhen- qi        安芷生     周 尧     李佩成     张宝文AN Zhi- sheng CHOU Io LIPei- cheng ZHANG Bao- wen陈宗兴CHEN Zong- xing主任委员   孙武学Director SUN Wu- xue副主任委员   赵 忠 (常务 )   吴普特     张 涌Assistant Directors ZHAO Zhong WU Pu- te ZHANG Yong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Committee Members马锋旺    …  相似文献   

5.
《湖北农学院学报》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 任:李同明     副主任:汤厚宽(常务) 陶采成 郭敦成 许家林 周 瑞阳     委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刘百韬 汤厚宽 许家林 李同明 李煦远 李寿星 陈宇晖 陈启武 吴应荣 吴国凯 杨代勤 周瑞阳 金升藻 胡成功 费永俊 贾敬德 郭敦成 陶采成 龚信文 曾令香 雷慰慈 戴绍钧  相似文献   

6.
顾   问 :刘大钧 盖钧镒 夏德全主任委员 :郑小波副主任委员 :周光宏 曹卫星 是雅蓓委   员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为民 万建民 王根林 刘友良 刘兆普 朱伟云 曲福田 张良云张海彬杨 红杨利国 陆承平 沈其荣 陈佩度 陈溥言陈利锋邹思湘郑小波 郭旺珍周光宏 周曙东 钟甫宁洪晓月侯喜林是雅蓓 姬长英徐朗莱 曹卫星 黄为一黄 耀韩召军 董汉松潘根兴( 者为常务编委 )主   编 :郑小波副 主 编 :周光宏 曹卫星 是雅蓓 (常务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主任委员:程治山主 编:邢克智副主编:崔 晶 杨有龙编 委:(2 5人,以姓氏笔划为序)马吉飞马衍忠王晓梅刘庆山刘金福刘 源邢克智孙守钧乔秀亭李 广杨有龙杨百亮张 磊何兰英肖桂云孟庆田周则桐周锺信赵国防陶秉春高 玲阎国荣崔 晶程治山靳润昭责任编辑:张静芳 杨有龙 杨 毅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 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 入网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收录期刊英国 C…  相似文献   

8.
顾问:张子仅高亮之主任:陈万金副主任:刘秀印董振江李明瑞黄金龙王世者常务委员:(按拼音顺序排列) 陈万金董振江黄金龙李路李明瑞李庆林刘秀印 王世者王遗宝杨庆周一行周义桃朱彤宗朴毅委员:(按拼音顺序排列) 蔡奇生蔡体常曹永华陈来夫陈万金董振江董祖武· 符锡金洪川胡伯海黄金龙李德明李凤罗羽李继文- 李开涛李路李明瑞李庆林李允言刘秀印陆昌华 毛荣锋牛又奇沈先进孙友达谭克非咚立伟王怀惠_ 王乃信王世者王遗宝王玉昆吴广义吴同礼吴治礼. 杨庆于美蓉岳桂兰张国栋张贤珍赵双宁赵炳宜_ 周国良周汇周一行周义桃朱彤宗朴毅秘书长:周义桃挂…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九午个月会舜通核巍拱尹生: __一~.一舟:了毛从戈(本届理事共65名,按姓氏笔划排列)丁金城马益康王民生王自佩王贤甫主慧娟龙彭年叶永保厉葆初刘文德刘世兴刘毓湘孙学权成广仁宋之先宋玉金陈万中陈其本陈国琅陈恩平陈德寿陈德清李长森李位鑫李起秀李莎李培华苏悦华杨辉陆忠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男) (男) (另)‘(男) (女) (女) (男) (女) (男) (男)(天津市农科院情报所)(江苏省农科院情报所)(中国水产科学院情报所)(中国农科院茶叶所情报室)(中…  相似文献   

10.
顾问:刘大钧盖钧镒夏德全主任委员:郑小波副主任委员:周光宏曹卫星是雅蓓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丁为民万建民王根林刘友良刘兆普朱伟云曲福田张良云张海彬陆承平沈其荣陈佩度陈溥言陈利锋邹思湘郑小波杨红杨利国周光宏周曙东钟甫宁洪晓月侯喜林是雅蓓姬长英徐朗莱郭旺珍曹卫星黄为一黄耀韩召军董汉松潘根兴(者为常务编委)主编:郑小波副主编:周光宏曹卫星是雅蓓(常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我院土化专业设有3个教研室,1个研究室,现在职教师及科研娇、员情况如个‘.土壤教研室:岳振华(副教授),罗槐林(副教授),袁正平(副教授),蒋健容(副教授),陈均一(讲师),刘瑞堂(讲师),刘觉民(讲师),张富强(讲师少,张杨珠(讲师),胡瑞芝(讲师),李迪华(助教),王翠红(农技员),戴卓然(工人);农化教研室:苏国栋(副教授),吴新华(讲师),宾在均(农艺师),樊明宪(讲师):刘强(讲师),欧阳铎声(讲师),王良臣(讲师),罗建新(助教),黄启为(助教),荣湘明(助教),周立祥(助教),涂娥英(助农),梁剑茹(教辅);同位素科研室:陈开铁(副教授),李合松(讲师),黄见良(助教),邓…  相似文献   

12.
本刊 2000年与北京北农绿亨科技有限公司协作举办了“绿亨杯”中国农技推广知识竞赛。截至 2001年 2月 15日(以当地邮戳为准),共收到答题卡 1 827份,经编辑部组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优胜者 51名 (同等分数按寄出日期排列后分地区抽签 )。他们是: 一等奖( 1名):苏建文(甘肃省庆阳县农技推广中心) 二等奖( 10名):于启江 (黑龙江省肇源县农技推广中心 );漆琚涛 (甘肃省漳县农技推广站 );段继贤 (河南省鹿邑县农技推广中心 );施加强(江西省婺源县清华镇农技站);杨道宝(安徽省东至县瓦垄乡农技站);尚凤芝(黑龙江省肇源县农技推广中心);张连梅、李金新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农技推广中心 );张帮明(陕西省南郑县农技推广中心);田晓虎(内蒙古宁城县农技推广中心) 三等奖( 20名):张德军(黑龙江省肇源县农业局);赵晓兰(内蒙古宁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段传金、张福利 (河南省县鹿邑农业局 );段素梅 (河南省县鹿邑种子公司 );王宝林、汪欢龙(江西省浮梁县农技推广中心);张尤英(江西省乐安县农业局土肥站);周厚林(重庆市巫山县官阳区农技站);冯志瑛(甘肃省庆阳县农技推广中心);陈仁贵(江西省乐安县良种场);孟岚梅(河南省滑县农业局 );罗君英、吴利民、常丙利(河南省滑县农技中心植保站);陆松静、程大勇(江苏省新沂市农业局);丁鹏(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业局植保站);李润发(陕西省南郑县农技推广中心);黄永铭(湖北省潜江市政府多种经营办公室) 纪念奖( 20名):胡水莲(江西省乐安县农技推广中心);李兴艳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农技推广中心 );曹艳梅(黑龙江省肇源县肇源镇农技推广站);赵冬丽(河南省滑县农技中心);徐天旭(河南省鲁山县农业局);嵇惠芳(江苏省射阳县种子公司);王友成(江苏省句容市农业局);胡友发(江西省南昌县农技推广中心);张彦(山东省东阿县农业局);刘成立(辽宁省瓦房店市西杨乡农技推广站);郭秀芝(吉林省梨树县林海镇农业站);成桂珠(黑龙江省肇源县农技推广中心);景永学(甘肃省静宁县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李慧英(内蒙古宁城县农业局);高志斌(山西省孝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德民(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杨汝才(四川省合江县甘雨镇农技推广站);刘林保(福建省明溪县城关农技站);刘高(贵州省盘县农技推广中心);谯模(重庆市万州区白土镇农技站) (本刊编辑部 )  相似文献   

13.
我中心引进的美国最新培育的安哥诺和皇家宝石两个晚熟布朗黑李新品种,经过精心栽培管理,第2年见果,第3年丰产,生长结果良好。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优良晚熟品种。   1.生长结果习性 安哥诺和皇家宝石这两个品种幼树生长快,新梢当年生长量在150厘米左右,2年生树平均干围21.8厘米,树高235厘米,冠径280厘米,树姿开张,树势稳健,具有抽生副梢的特性,结合夏季修剪,当年可形成稳定的丰产树体结构,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进入结果期后树势中庸,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分别占结果枝量36.8%和48.5%,花量大,一般坐单果,高接树第2年即可结果,幼树3年结果,丰产性好,几乎每根结果枝上都挂果累累,结果无大小年变化,年年结果成堆,3年生树每667平方米(1亩)产1000公斤以上,第4年每667平方米产2000公斤以上,盛果期可达4000公斤。   2.果实经济性状 安哥诺李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05克,最大单果重183克,如喷施“云大120”,单果重可达250克;果顶平;果核极小,半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2%,总糖13.1%,可滴酸0.73%;果实成熟期为9月下旬。   皇家宝石李果实圆锥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02克,最大单果重172克,经“果大多”处理单果重可达250克;果核极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总糖13.5%,总酸0.8%;果实成熟期9月底。   它们的共同特点:早结果,果实完全成熟后为紫黑色,果面光滑而有光泽,果粉少,果点极小,外观十分漂亮,商品价值极高,果肉淡黄色,近核处果肉微红色,不溶质,清脆爽口,质地致密、细腻,汁液丰富、味甜且香味较浓,品质极上,在国际市场上属高档优质水果珍品。   3.适应性与物候期 这两个品种无论在山地还是在平原均表现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耐旱力。硬核期较长,病虫害较轻。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F0003-F0003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单月10日发行),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等。本刊具有发行面广、读者群大(农业科研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国营农场及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等)、出版周期短(3个月)、载文量大(大16开80页)等特点。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作物育种、耕作栽培、植物保护、畜牧兽医、谷物品质、新品种等栏目以及各类广告业务宣传。为进一步提高本刊的办刊质量和编辑人员工作效率,对来稿要求如下:1.文章内容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述简练,资料数据和反映的情况务求合适准确。2.字数科研论文5 000字以内(含图表、参考文献),综述类文章5 500字以内,实用技术、研究简报类文章3 000字以内,动态及简讯类文章一般在1 000字左右。时令性强的文章提前三个月寄到本刊编辑部。3.文题要简明确切,一般在20字以内。4.作者写在文章题目下面,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书写,采用姓前名后,姓氏的全部字母用大写,名字的首字母要大写,名中间加连字符,外国作者姓名遵从国际惯例。作者之间用“,”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序号标明,单位用全称,后面标明省、市名及邮政编码。5.摘要来稿请附中英文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等。摘要采用报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应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即采取“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而不必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摘要的字数控制在200-300字。6.正文各级标题均采用阿拉伯数字,采用一、二、三、四级………标题,即一级:0,1,2,3………;二级:1.1,1.2,1.3……,三级:1.1.1,1.1.2,1.1.3……….7.图表要少而精,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头栏目不宜过繁:图要求精绘,图中文字、符号、数字标清楚,并注明图号、图题。文稿中插图一律随电子邮件或磁盘附上,图要用黑白或灰度制作,由数据生成的图请将数据库一并附上。原图为照片的请直接寄照片。8.计量单位文稿中所用度量衡单位一律按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27日发布的GB3100-3102-93号标准《量和单位》中规定的外文字母书写,不再使用以下括号内的汉字写法。如长度单位分别用km(公里)、m(米)、cm(厘米)、mm(毫米)、μm(微米)表示,不再用公尺、丈、尺、寸:重量用t(吨)、kg(千克、公斤)、g(克)、mg(毫克);面积用km2(公里2)、hm2(公顷)、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667 m2(亩);体积用m3(米3)、cm3(厘米3)、mm3(毫米3);容量用L(升)、mL(毫升);时间用a(年)、d(天)、h(时)、min(分)、s(秒):表示浓度的ppm一律改用μL/L或mg/kg。组合单位中不能附加其他信息,例如光合速率(CO2)为27.5-31.3μmol/(m2·s),不能写成光合速率为27.5-31.3μmolCO2/(m2·s)。文中数据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用印刷体书写,需排斜体的应在其下划曲线。外文字母及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字母、数字和易混淆的字母必须书写清楚,或用铅笔标注。运用各种公式的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的位置高低应区分明显,所有物理量符号均排成斜体,数学公式应规范化。属、种的拉丁文名称为斜体,命名人为正体,属名在文中首  相似文献   

15.
80∶20池塘养殖是近几年来在全国普遍推广的一项养鱼新技术。它是指在投放鱼种时以一种吃食性鱼类为主养鱼,以1~2种滤食性鱼类为配养鱼的养殖模式,主养鱼和配养鱼的搭配比例大致为80∶20。同时在饲养过程中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饵料,采用驯化投饵方法。这种养殖方式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病害少,管理简单等优点。运用这一新技术养殖优良品种彭泽鲫,效益尤为显著,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600~800公斤,其中彭泽鲫占总产80%左右,每667平方米可获纯利1000~1500元。   1.池塘条件选择面积0.33~1公顷(5~15亩)、水深2~2.5米、塘底淤泥不超过30厘米的成鱼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水、排水方便;池中每6670平方米(10亩)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鱼种放养前半个月,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60公斤干法清塘,然后注水1米深。   2.鱼种放养每667平方米放养规格为20~30尾/公斤的彭泽鲫鱼种1800~2500尾,配养鱼选择规格6~10尾/公斤的鲢、鳙鱼种,每667平方米放养350~500尾(鲢、鳙比为5~7∶1),配养鱼在主养鱼投放半个月后放养。选择鱼种时需把握以下几点:①选用品种纯正的彭泽鲫一代品种;②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③尽量选择大规格鱼种,以保证当年达到理想的上市规格,获得好的效益。   3.驯化投饵饵料应选用配方合理、粒径大小适口的鲫鱼专用颗粒饵料,其粗蛋白含量27%~30%,粗脂肪为8%~10%,粗纤维为12%,粗灰分为10%,水分为12%,磷为0.9%~1%,钙为1%。粒径为2~4毫米。   彭泽鲫鱼种下塘后2天内不投饵,并用0.3克/米3敌百虫和0.7克/米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尽可能杀灭池中天然饵料,使彭泽鲫饥饿难耐,迫使其主动摄食。具体驯化方法是:在池塘向阳处选择一个投饵点,搭建一个约3米长的跳板伸向池中为投饵台,人在台上投饵。投饵训练时,首先敲击木桶、木板等,发出固定的音响信号,同时撒料,使彭泽鲫在音响信号条件下吃到饵料,逐渐形成上浮抢食的习惯。驯化期间,每天投饵3~4次,每次30~40分钟,一般10~15天即可驯食成功。日投饵量为池塘鱼体总重的5%~8%,具体要依据鱼体大小、水温、天气等灵活掌握。投喂全价颗粒饲料、采用驯化投饵方法是80∶20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   4.水质管理彭泽鲫80∶20养殖过程中不需施肥,一般水质较为稳定。但在高温季节,仍需注意调节水质,防止缺氧泛塘。一般每7~1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20~30厘米,保持池水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左右。6~9月每天中午开机增氧2~3小时,后半夜开机增氧至日出。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农业科学》2000,(6):310-312
一、总论 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经验和发展对策 赵伟明,等1(6) 加强农作物“南繁”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 张吕望,等2(61) 加入WTO对浙江省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卫新,等3(105) 近20年来浙江省晚粳稻和晚糯稻品种推广应用 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 姚海根,等4(155) 浙江省发展草莓、马铃薯等脱毒种苗业的前景 何伯伟5(211) 山区与丘陵旱地新型多熟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 顾宏辉,等6(274) 二、粮食作物 水稻旱育秧的发根力优势及对地上部植株生育特 性的影响 温怀楠,等1(1) 单季杂交稻覆膜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陈叶平,等1(9) 杂交稻协优930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戴成满,等1(12) 春玉米/秋大豆+晚稻秧苗的旱育秧技术初探 金天寿,等1(14) 早稻应用广增素802的效果试验 黄洪明,等1(17) 早籼糯越糯1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刘明放,等1(19) 不同类型粳稻在杭、琼性状表现及其相关性 沈圣泉,等2(51) 协优9516产量7.5 t/hm\+2的适宜秧龄研究 许德海,等2(54) 早稻浙9521在湖南湘乡的试种表现 汪汉林,等2(57) 早稻转bar基因效果研究初报 钟汉春,等3(111) 聚合回交法提高杂交稻农艺性状的育种效果 薛石玉,等3(114) 电子流注入水稻幼穗组织改良稻米品质的效果 叶阿宝,等3(118) 中熟晚粳浙农大402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黄伟荣,等3(120) 甬粳18在鄞县的种性表现及栽培要点 宣裕吉4(160) 水稻机械喷播的特点及技术环节 吴庆法4(165) 不同收获期对早籼稻种子质量的影响 俞法明,等5(214) 中熟晚粳甬粳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肖浩永,等5(216) 早、中熟晚粳稻不同抛栽期对产量的影响 许国平,等5(219) 晚粳稻越粳2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谢杏松,等5(222) 迟熟早籼竹菲选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朱伯衡,等5(224) 使用壮秧剂提高秧苗素质及增产效果试验 林飞荣,等5(22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系)的辐射敏感性研究 徐锡虎,等6(261) 应用浙38A配组选育连作晚稻轻型栽培组合的 探讨 李春寿,等6(264) Bt转基因水稻在回交一代的抗虫性表现 李金军,等6(267) 杂交早稻香两优68直播密肥试验 唐卫国,等6(269) 小麦苏93-56在嘉兴市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徐美玲,等3(123) 小麦新品种临麦3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叶利维,等5(229) 套播小麦优化农艺方案的探讨 程兵,等5(231) 育苗方式对春玉米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陈润兴,等3(121) 杂交玉米新品种浙单1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郭章贤,等4(162) 大棚栽培马铃薯地膜覆盖对比试验 黄冲平6(271) 三、经济作物 免耕直播油菜的密度试验 张培杰,等4(164) 甘蓝型油菜黄籽与褐籽发芽率及相关性状的比较 董遵,等6(278) 甜叶菊黑膜覆盖增产机理与栽培技术初探 许开华,等5(253) 四、土壤肥料 施用西湖淤泥对菜地土壤及蔬菜生长的影响 朱本岳,等1(21) 乐清市农田和水资源状况及改善的措施 赵丽芳,等1(25) 草莓施用植物多功能增效剂808、起土产效果试验 丁长命,等1(41) 暗管排水改造山区冷浸田的效果 陈士平,等2(59) 污泥复合肥在水稻上施用效果的研究 景金富,等2(63) 辣椒冷床育苗营养土配制试验 施彩仙2(68) 油菜施用硫肥的增产效果 赖国苓2(70) 有机菌肥的研制及在白菜上的应用 王慧中,等2(72) 爱多收对香菇的增产效果试验 石春华,等2(74) 红壤团聚体力学和酸碱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胡国成,等3(125) 基肥用量对一串红花前生长的影响 周江华,等3(142) 旱地多熟间套秸秆还地覆盖的效果 金天寿,等4(167) 单季晚粳稻3个氮肥用量下的运筹方法比较 吴岳千,等4(170) 施肥对红竹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蒋式洪,等4(172) 新造泥砂田土壤养分变化初探 徐祖祥5(243) 早稻施用磁化复合肥试验简报 章建强,等5(245) 盆花喷施全效有机复合营养液的效果 俞信英,等5(246) 底泥化肥复混肥的加工及其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朱本岳,等6(281) 不同施肥水平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祖士,等6(284) 五、植物保护 禾枯灵防治春玉米纹枯病试验 邓曹仁,等1(34) 中稻旱育秧地化学除草试验 刘福明1(35) 东南沿海棉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 韩敏晖,等1(37) 锐劲特、卡死克防治小菜蛾效果试验 吴全聪1(44) 强无螟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 彭建新,等2(76) 频振式杀虫灯对棉铃虫的诱杀效果 凌小明,等2(78) 35%毒死威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吴春赞,等3(128) 40%乙*扑可湿性粉剂防除棉田杂草药效试验 何锦豪,等3(129) 番红花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陈集双3(132) 晚稻旱育秧田化学除草试验 包焕正,等4(175) 宁波市晚稻生理性青枯病的调查研究 肖浩永4(178) 虫螨光对几种螨类害虫的生物活性 贝亚维,等4(181) 冬作改变对冬后二化螟发生的影响 诸茂龙4(184) 雪菜病毒病介体昆虫消长及防虫网覆盖试验 陈庭华,等4(186) 金叶女贞轮纹病的初步研究 王国良4(189) 50%草除灵悬浮剂防除油菜田阔叶杂草试验 陆剑飞,等4(192) 病毒类生物农药对斜纹夜蛾田间种群的控制作用 应霞玲,等5(233) 水稻纹枯病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技术的应用 郑永敏5(236) 晚稻穗期蚜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祝小祥,等5(238) 杭州市郊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及优势种调查 任永发,等5(241) 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中的回升流行原因分析 陈声祥,等6(287) 套种春玉米地化学除草试验 朱金庆,等6(290) 20%灭锈胺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朱亚红,等6(293) 六、园艺 结球白菜春栽品种与播种期选择试验 林太云1(27) 使用减花剂和疏花剂调控杨梅结果大小年的初报 宋文君1(29) 涂园春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郑金和,等1(31) 压条在葡萄品种更新应用上的研究 吴月燕,等2(81) 春萝卜CR9646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陈静福,等2(85) 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等2(87) 西瓜浙蜜4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鲍维巨,等2(89) "新红奇”辣椒在萧山市试种的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陈叶爱2(90) 欧亚种葡萄大棚栽培试验 王其松2(92) 不同砧木对西瓜嫁接的影响 胡繁荣3(135) 河姆渡双季茭白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黄伟兴3(138) 滨海涂园花椰菜品比试验 饶立兵,等3(140) 蒜瓣不同处理对大蒜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韦海忠,等4(195) 电子流注入甜椒种子对发芽和成苗的影响 董玉明,等4(197) 梅花硬枝扦插繁殖与贮藏养分的关系 吕明霞4(200) 玫瑰茄引种试种表现 梁红,等5(248) 丝瓜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初探 徐坚,等5(250) 小西瓜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徐满君,等6(294) 梨树篱壁式栽培试验简报 王其松,等6(297) 温联果蔗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文华,等6(298) 七、畜牧兽医与蚕桑 饲用酸性蛋白酶活性测定优化程序的探讨 许少春,等2(96)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试验 龚新明3(144) 家畜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常用统计方法 徐宁迎,等3(146) 支原净(泰妙菌素)对治疗断奶仔猪腹泻和增重 的效果 涂国众,等5(255) 饲料添加维生素A、D3、E及微量元素Se对母猪 繁殖性能的影响 赵江,等5(257) 高麸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仔猪血液中几种激 素水平的影响 夏枚生6(300) 5龄蚕不同饲育方式的试验 陈梅芳,等2 (94) ID对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效果及对蚕体的生理影响 骆承军,等3(150)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杨新华,等6(304) 八、其它 浙江省主要优势农产品评判与分析 毛晓红,等2(100) 具有火腿风味的干腌肉块用盐量对品质指标的影响 张春荣,等4(203)  相似文献   

17.
粉质南瓜夏季高山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高温、结果力强、耐旱性好、适合高山栽培粉质南瓜品种。经试种甘栗、锦栗、东升和桔红南瓜适宜高山栽培。 2 地块选择 粉质南瓜种子发芽适温为25~27℃,35℃以上花器不能正常发育,结果停歇。光照充足生长良好,一般海拔550~1 300 m均可种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好。为减轻病虫害发生,选择2~3年未种过瓜类的地块,以水旱轮作最为理想。 3 播期 粉质南瓜高山栽培适播期为5月上旬~7月上旬,播种至始收为50~60 d,采收期约为1~1.5个月。海拔低的地块播期适当推迟,海拔高的地块可稍早。 4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的营养土选用2~3年内未种过瓜类的菜园土,施入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在播前要精选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种子消毒:①温汤浸种。温汤水温55℃,用水量是种子体积的5~6倍。保持水温15 min。②药剂处理分药液浸种和药粉拌种。药液浸种先用水浸种2 h,沥干种子浸到一定浓度药液中,10 min后取出洗净晾干。药粉拌种将药剂和种子混合粘附在种子表面。用量为种子重的0.1%~0.5%,常用药剂有敌克松、多菌灵、克菌丹、拌种双等。催芽是将浸种后的种子搓净种皮上的粘液,于25~30℃催芽36~48 h当芽长3~4 mm,即可播种(如不经催芽直接播种亦可)。 5 整地定植 粉质南瓜主侧根发达,要求深翻土地,深沟高畦,利于排灌。粉质南瓜为蔓生,茎蔓粗壮,分枝少,结瓜部位低,适宜密植。爬地栽培,畦宽1.5 m,种一行,株距1 m;搭架栽培畦宽2.2 m,种双行,株距0.8 m。 6 田间管理 粉质南瓜施肥要注意N、P、K配合,基肥在定植前1周沟施饼肥100 kg或腐熟栏肥1.5 t,三元复合肥15 kg,过磷酸钙40 kg。生长前期要避免植株徒长,如蔓叶繁茂,无需追肥。座瓜后,应重施追肥,一般施复合肥20 kg。果实膨大前期对水分需求量大,应及时灌溉。定植活棵后,应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并结合培土,以利根系的生长发育。用稻草覆盖畦面以降低土表温度,保水,防止雨水冲刷和土壤板结。粉质南瓜以主蔓结瓜为主,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子蔓,使主蔓第1只瓜生长良好,第2只瓜座果后,可留1、2枝子蔓,以提高中后期瓜量。 南瓜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蔓枯病、疫病等。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6 000~8 000倍液、20%粉锈宁乳油1 000倍液或50%加瑞农600倍液等喷雾防治。病毒病由蚜虫、叶甲传毒,应及时防治蚜虫、叶甲。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500倍液、病毒灵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 d用1次,连续防治3次。蔓枯病一般通过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来预防。发病初期可用40%杜邦福星8 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400倍液或47%加瑞农700倍液喷洒。疫病发病初可用72%杜邦克露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9%安克锰锌1 000倍液喷洒。南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茶黄螨、瓜螟等,蚜虫和蓟马可用10%吡虫啉、1%杀虫素或20%康福多等药剂防治。 7 采收 一般座瓜后15~20 d,瓜重达750 g左右,瓜皮由淡绿色转为墨绿色即可采收。 (金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王惠娟) 穗期高温影响单季稻Ⅱ优2070结实率 杂交籼稻组合Ⅱ优2070具有穗大粒重、产量高、米质优、耐肥抗倒等特点,适宜我县大部分地区作单季稻种植,一般单产达7.6 t/hm\+2,比汕优63增产6.9%。近几年来,生产中发现Ⅱ优2070存在年度间结实率差异较大现象,正常年份为83.1%,低的年份只有65.4%。为此我们对横村、桐庐、富春江3个镇结实率低的田块进行了调查。播种期4月30日至5月3日,始穗期8月11~13日,齐穗期8月15~18日,抽穗扬花期8月中旬的旬平均温度达37.7℃,超过历年3.5℃。由此可见,穗期高温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原因。 为避开抽穗扬花期高温,Ⅱ优2070在我县可适当迟播,平原地区以5月20日左右播种较为适宜,这样8月下旬至9月上旬抽穗扬花,可避开8月上中旬的高温,而且这段时间日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籽粒的灌浆结实,同时也有利于米质的改善。山区由于小气候的原因,以5月15日播种为宜,盲目过早播种会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下降,影响产量及品质。 (桐庐县种子公司龚辉) 稻板榨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余姚市自1992年开始对棉区的榨菜在稻区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平均666.7 m2产3 000 kg以上,最大单个重0.5 kg,且瘤茎病斑少,空心率低,效益比种植油菜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用 适应性强、耐肥、迟抽薹、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如缩头种、波萝种和浙桐1号。 2 栽培季节 在宁绍平原,播种期为10月1~5日,秧龄35~40 d可移栽定植,4月上中旬抽薹5~10 cm时收获。如单季稻收割早,播种可提前2~3 d。 3 播种与育苗 (1)育苗地的选择。宜选择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好的育苗地作苗床。如前作是十字花科的芥菜地、白菜地、萝卜地等,须在前作收获后杀蚜,防止病毒病的传播。 (2)播种及管理。用种量每666.7 m2为60~80 g,选择苗床60~80 m\+2,用过磷酸钙3~4 kg撒施后整地筑畦,畦宽1.2~1.3 m,畦高25 cm,然后均匀播种并将每畦面用脚踏实,用60%丁草胺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杂草。如天气干旱要适量浇水或用遮阳网覆盖,防止苗床干旱。一般3~4 d即可出苗。出苗后用稀薄的人粪料泼浇作黄芽肥,注意及时删苗、施肥和蚜虫防治。 4 大田移栽 (1)田块选择。宜选择排水畅通,土壤疏松,交通便捷的田块。晚稻收获后用100倍液草甘膦清除田间杂草,每666.7 m\+2用40~50 kg过磷酸钙加15 kg氯化钾或三元复合肥50 kg全田撒施。开宽为1.0~1.2 m畦,2天后定植。 (2)合理密植。一般行距20~24 cm,株距10~12 cm,每666.7 m2种足1.8~2.0万株,秧苗须带肥带药下田。拔秧前3 d施好起身肥,拔秧时浇湿秧苗地,力争根系带泥移栽促早成活,种下当天浇施0.5%尿素液,加快返青早发。 (3)化学除草。稻板榨菜定植后3 d内早晨用60%丁草胺100~125 ml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在元旦前后至农历年内,每666.7 m2用60 ml高效盖草能除草。 5 田间管理 移栽定植后,一要及时查苗补缺,同时做好清沟排水。二要施冬壮肥,稻板榨菜成活后半个月内,每666.7 m2用碳酸氨铵30~40 kg加过磷酸钙15~20 kg对水2 000 kg浇施,元旦前后和农历年各施浇一次,力争冬壮春发。三要重施膨大肥。2月中下旬瘤茎膨大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期,每666.7 m2用碳酸氢铵40~50 kg加过磷酸钙30 kg对水2 500 kg浇施,隔7~10 d 666.7 m2用尿素40 kg加氯化钾15 kg,对水2 500 kg浇施。 6 病虫防治 稻板榨菜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病毒病、黑斑病、白粉病等。应重点抓好苗期蚜虫防治,播种前用5%辛硫磷1 000倍液浇苗床,呋喃丹打底防治地下害虫。密材型品种定植前后要特别注意蚜虫防治,每666.7 m2用高效大功臣20~30 g对水40 kg喷雾。小菜蛾可用5%抑太保2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25%粉锈宁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黑斑病用2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余姚市泗门镇农技站单州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