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正>豇豆是耐热性蔬菜,能耐高温,不耐霜冻。汉中露地3—7月均能种植。发芽适温为25~28℃,植株生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开花结荚期间需要良好日照,若光线不足,会引起落花落荚,同时要求适当的空气和土壤湿度。豇豆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只要是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均可栽培。为了确保豇豆的无公害生产,选择种植区域应选离污染源。1选择良种春季尽量选择适应性强、抗病、丰产、商品  相似文献   

2.
盐紫豇2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豇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豇201205。近两年来,我们总结出了盐紫豇2号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整地施基肥豇豆怕涝忌连作,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2年  相似文献   

3.
1选择园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保水性能好的土壤建园,要有排水、灌溉设施。在瘠薄的土壤上建园时,建园前心时土壤进行改良。低洼、排水不良及易受晚霜危害或风口处不宜选作李园。  相似文献   

4.
以"碧玉"黄瓜和"新品春宝"豇豆为试材,探讨2种有机种植蔬菜盛果期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对大棚内的样点进行土壤呼吸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灌溉等常规田间管理的前提下,黄瓜的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高于豇豆的土壤呼吸平均值,分别为1.27μmol·m-2·s-1和0.83μmol·m-2·s-1。由于试验阶段高温导致的黄瓜土壤呼吸特征的特殊性,总体来看,黄瓜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湿度、大气温湿度和气压的关系走势,与豇豆的相应关系走势呈相反趋势。但是回归方程表明,黄瓜和豇豆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与土壤5cm温度和大气温度的变化呈显著指数相关关系(P0.01);黄瓜和豇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和大气湿度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P0.05);黄瓜土壤呼吸速率与大气压强相关性不显著(P0.05),豇豆土壤呼吸速率与大气气压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豇豆防虫网覆盖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残留、无公害、安全优质的蔬菜产品,同时改善豇豆生产条件,减轻病虫危害程度,提高豇豆产量和品质,总结出豇豆在防虫网覆盖条件下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防虫网室材料的选择和搭建,并且从土壤要求、品种选择、肥料和水分管理、采收标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了广东地区的生产经验,为豇豆的无公害栽培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春夏之际是豇豆生长的季节,也是豇豆死藤多发之季,特别是是雨水偏多的年份尤为突出,豇豆死藤一般造成减产20%左右,严重的造成毁园。为了豇豆的高产稳产,满足市场需求,有必要摸清豇豆死藤的原因,制定其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豇豆死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涝害豇豆是喜温、耐热、耐旱而极不耐水渍的蔬菜,雨水偏多,排水不畅,田间积水,导致豇豆根系窒息,造成植株枯死。防治方法:一是开好三沟(围沟、腰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后及时排水,以防田间积水。二是采用高畦栽培。2疫病症状: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豆荚亦被害。其地上茎蔓局部缢缩…  相似文献   

7.
轮作不同叶菜对连作豇豆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豇豆为主茬,分别轮作菜薹(菜心)、苋菜、蕹菜(空心菜)、芥菜、大白菜等5 种作物,探讨轮作不同叶菜对设施栽培豇豆连作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苋菜后豇豆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细菌OTU 数与Chao1 指数以及真菌OTU 数与Shannon 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各轮作处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发生了改变,轮作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其中豇豆与苋菜轮作效果最佳,可以在大棚豇豆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1建园1.1园地选择选择附近没有污染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轻壤至中壤质黏壤土建园。土壤pH值最好6.5~8.5。  相似文献   

9.
<正>1环境要求豇豆生产地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与土壤环境。为了生产无公害豇豆,要求栽培地远离化工厂及主要公路,严禁用污水灌溉与浇施。同时,豇豆栽培地应为土壤肥沃疏松、无农药污染、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10.
1建园 1.1园址选择与整地园址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山丘缓坡或排水良好的沟谷地,土层厚度在1m以上,地下水位2m以下,土壤沙性,有机质含量1%以上。要求灌溉和排水条件好。  相似文献   

11.
沙田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园地选择 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地下水位低,微酸性,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或沙质土建园。  相似文献   

12.
正胡萝卜属伞形科胡萝卜属植物,喜温凉,为半耐寒性蔬菜,系根菜类作物。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通气、排水良好、向阳、升温早的沙壤土。经过试验试种发现,胡萝卜在陕北沙壤土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值得推广。种植技术要点如下。1土壤管理根据胡萝卜的生长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耕作层在30 cm以上,含水量在60%~80%之间。而黏重土壤或排水不良,容易引起裂根烂根。土壤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莠去津土壤残留对后茬蔬菜的影响,在室内采用毒土添加法研究了莠去津不同土壤残留量对黄瓜、豇豆、辣椒和菜薹光合作用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莠去津土壤残留量为0.21、1.84、0.24、0.11 mg·kg~(-1)时,导致黄瓜、豇豆、辣椒和菜薹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10%;4种蔬菜分别在接近此有效成分剂量时(黄瓜0.2mg·kg~(-1)、豇豆2 mg·kg~(-1)、辣椒0.2 mg·kg~(-1)、菜薹0.1 mg·kg~(-1)),电子传递速率(ETRⅡ)显著下降,且单株鲜质量抑制率达到50%;4种蔬菜对莠去津土壤残留的敏感性顺序为:菜薹黄瓜辣椒豇豆;Fv/Fm可作为早期预知轮作蔬菜是否受到莠去津残留潜在药害的指标,Fv/Fm的ID_(10)为轮作蔬菜是否受药害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4.
豇豆耐高温喜光,比较耐旱不耐涝。豇豆有长蔓和短蔓两种类型。长蔓豇豆的荚嫩,肉质肥厚,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要搭支架;短蔓豇豆分枝多,侧枝短,不需要搭支架,产量中等。1整地施肥1.1轮作倒茬豇豆不宜重茬,重茬会导致土壤养分单一,同时,会使土壤酸度增加,致使根瘤生育不良,豇豆发育迟缓,根系发育不良,田间病虫害严重,导致大量减产,应该注意轮作倒茬。豇豆适宜的茬口是高粱、马铃薯等。  相似文献   

15.
核桃优质高效建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建园技术 1.1园址选择 根据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园址应选择在海拔1100m以下,年无霜期不少于170d,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1m以上)、排水良好、  相似文献   

16.
导读:高山生姜间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不仅增加1茬豇豆收益,而且能发挥豇豆天然遮荫保湿功能,还能利用两者根系分布深浅不同和豇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分层吸收土壤养分、减少氮肥使用量,一举多得,生态绿色、增收效应显著,每667 m2效益16 500元,极大地促进了山区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本文从种植前准备、栽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以连作1~7茬设施豇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研究了连作设施豇豆的生理指标、产量指标及土壤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克服设施豇豆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设施豇豆连作次数的增多,设施豇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影响不大,连作差异不显著。但是重茬3次之后,土壤养分及豇豆的株高、豆荚长度、单荚质量等产量性状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外,豇豆在苗期及营养生长阶段需要吸收氮、磷、钾及有机质等大量营养素,开花结荚期是氮和钾的需求高峰期,因此设施豇豆抗重茬栽培苗期和营养生长阶段需要增施有机肥和无机平衡肥,幼苗期还需要适当增施抗逆性功能肥料;豇豆对磷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但缺磷将严重影响豇豆产量;因此,抗重茬豇豆生殖生长阶段可以增施含磷叶面肥以克服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8.
红枣高效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园地与品种选择 一般应选择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黏壤土。品种一般选择梨枣、冬枣、壶瓶枣、赞皇大枣等。  相似文献   

19.
豇豆在长江流域一般于 3月中下旬开始至 7月播种 ,5月下旬至 1 0月收获 ,作者通过连续几年的试验研究 ,总结出一套秋豇豆延后丰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能使秋豇豆在长江流域延期到 1 2月中旬上市 ,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选择耐高温 ,抗病性和抗逆性强 ,丰产的品种之豇 2 8— 2较宜。2 整地作畦 ,重施基肥深翻土壤 ,充分晒白 ,施用石灰 ,作高畦重施基肥 ,基肥能促进根瘤菌活动 ,多形成根瘤 ,对增加花序数目 ,延长盛果期有良好的效果 ,一般 6 6 7m2 施有机肥 50 0kg以上 ,过磷酸钙 2 5~ 30kg ,钾肥 1 5~ 2 0kg。3 选…  相似文献   

20.
l藕田选择藕的产品器官是在地下泥土中形成的,因此,种植浅水藕应选择地势较低、土壤保水保肥力较强、灌溉排水比较方便的浅水域,土壤pH6-7之间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水位稳定,且人工可以控制的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