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我们大队属淮北旱作杂粮地区,历史上三麦单产不过百斤。近几年来,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实行科学种田,探索生产规律,使三麦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70年亩产121斤,总产17万斤;1971年亩产250斤。1972年亩产473斤;今年三麦平均亩产达到了627斤,比去年增长32.6%。总产76万斤,比1970年翻了三番半。有两个生产队单产超过了700斤。  相似文献   

2.
怀宁县叶祠公社,在以阶级斗爭为綱、以生产为中心的方针指导下,开展了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贯彻执行了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羣众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在连年稳定增产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全面丰收。1965年粮食预计总产三百三十九万斤,平均亩产一千零七十一斤,比1964年分别增长29.7%和30%;棉花总产可达三万六千斤,平均亩产皮棉九十斤,比1964年增长285.2%和69.8%;油菜籽总产九万斤,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七斤,比1964年增长51.4%;生猪饲养量一千六百四十三头,比1964年增长33.4%,基本上达到两亩地一头猪;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1965年丰收的特点是:季季丰收、项项丰收、全年丰收,粮、棉、油的产量不仅超过了历史上最高一年,而且还创造了许多高额丰产典型,有十四亩零七厘三季连作,亩产高达一千八百斤;有二百亩双季晚稻破天荒赶上或超过了早稻。其中有四亩二分五高产尖子,亩产达一千九百二十斤(内有双晚农垦五十八,亩产一千一百二十斤),有二十五亩五花籽油莱亩产达到二百四十七斤。由于1965年农业生产全面增产,对国家贡献也越来越大。三千六百八十五亩耕地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八十二万斤,比1964年增长25.6%;皮棉三万五千九百四十四斤,比1964年增长285.2%;油菜籽二万三千斤,比1964年增长15%;生猪三百九十头,比1964年增长一倍多,还提供了很多的鸡、鸭、蛋、菜等等。集体经济也不断地巩固与发展。1965年集体提留的儲备粮十五万七千斤,比1964年增长249%,提留儲备基金一万一千元,比1964年增长19.4%,提留来年的生产费用也有很大增加。一年来,我们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结果,是党的领导的结果,是实行“革命种田”“科学种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来,桃源县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79年,全县粮食总产10亿1243万斤,棉花总产11万4731担,食油总产10万5000担,牲畜饲养量77万1300头,农业总产值2亿4534万元。与1949年比较,粮食增长1.8倍,棉花增长9倍,食油增长1.5倍,牲猪饲养量增长6.2倍,农业总产值增长4.3倍。1979年向国家出售农产  相似文献   

4.
扶沟县麦棉套种面积大,促进了麦、棉产量的迅速提高,1983年与1987年比较,麦棉套种面积由3万亩扩大到55万亩,小麦总产增加1.1倍,棉花总产翻了近5番,农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多。1980—1988年,全县棉花平均亩产62.7公斤,小麦平均亩产256.4公斤,麦棉均稳定在中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们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不断提高,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夺得了粮棉生产持续双丰收.十年来,粮食总产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三点二;二百九十万亩棉田,平均单产一百零八点九斤,比学大寨前的十年平均单产增长一点三七倍.一  相似文献   

6.
总结经验 发展大好形势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入,焕起了革命人民的无限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十年来,我县的棉花生产形势是好的,在起伏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一九六四年棉花单产过《纲要》以后,十一年平均单产皮棉一百三十五斤,比过《纲要》的前十年平均单产五十七斤增长一点三七倍,比恢复时期平均单产二十三斤增长四点八七倍.“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成丰满的经济之果”,互助合作化高潮的一九  相似文献   

7.
滁县瑯琊公社瑯琊大队,过去小麦产量一直不高,正常年景亩产六、七十斤,最好年份也不超过百斤。在地委的正确领导下,这个大队通过去冬今春的社会主义教育和树立样板田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采取领导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民羣众三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地推广科学研究成果,取得了午季大丰收。全大队一千五百一十亩小麦,总产二十六万六千六百五十一斤,比1964年一千五百二十一点六亩总产十万九千八百五十六斤增加一点四倍,平均亩产一百八十三点一斤,比1964年亩产七十二点一斤增加一点五四倍。全大队二十一个生产队,其中七个队平均亩产二百斤以上,两个队平均亩产三百斤以上。现将主要丰产经验总结如下,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们大队位于苏北老沂河畔,2800亩耕地,其中1460亩沙层厚度达一米左右,庄稼扎不下根,立不住苗。通过土、肥、水综合治理,不断扩大了稳产高产田,同时实行科学种田,粮食单产逐年提高,总产逐年增加。1969年粮食总产107万斤,亩产520斤,超过了“纲要”;1970年粮食总产160万斤,亩产925斤,跨过了“长江”;1971年粮食总产180万斤,亩产1107斤,超过了“双纲”;1972年又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达205万斤,亩产达1310斤。近四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递增200斤以上,总产平均每年增加30多万斤。  相似文献   

9.
我区地处江汉平原,是个人多田少的集中产棉地区,常年种植棉花面积78万亩,实行棉麦两熟制。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认真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夺取了1976年农业生产全面大丰收。全县粮食总产达到9.3亿斤,比1975年增产近1亿斤;棉花总产突破1亿斤,亩产皮棉129  相似文献   

10.
亚热带地区一块小麦高产样板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坝子,历史上不种小麦,耕作粗放,生产水平低。合作化后发扬革命精神,破除迷信,敢于和天斗争,向地要粮,大力发展生产,1958年开始试种小麦,几年来逐步走出了一条提高小春复种的路子。去年秋天在党的三大革命运动号召下,大搞科学实验,在风屏区等相寨建立了655.16亩大面积的小麦样板田,估产平均亩产300斤以上,4月20日开镰收割21.3亩,总产7,805.6斤,平均亩产366斤,其中产量较高的1.18亩社队干部试验田,单产531斤,最低的0.68亩,折合亩产也有282斤,树立了边疆亚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郭七大队在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农业学大寨”打好农业翻身仗运动中,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以大寨为榜样,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连续两年过长江。一九七三年亩产过了千斤。为了实现高产稳产,不断革新,不断前进,我们狠批了林彪和孔老二的“天命观”,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搞耕作制度的革命,实行了玉米与小麦二比二垄畦间种,小麦纯面积一百七十三亩,实打总产十万零八千一百五十五斤,平均亩产六百二十五斤。其中第一生产队有三十三亩地亩产七百五十一斤。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我县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干群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四级农科网为阵地,广泛开展了以间作套种为中心的布局革命,促进了农业大上快上。 1976年,全县间套种面积由1975年的6万多亩扩大到30多万亩。其中9万多亩麦、棉、绿套种的三麦,平均亩产600多斤,比单种的亩产高一倍多;17万亩棉花由于亩亩套种了冬绿肥,有12万亩还插种了春绿肥,每亩只施15斤标准化肥,比往年少施20多斤,  相似文献   

13.
我县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批修整风为纲,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战胜了低温、阴雨、病虫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夺得了1972年粮棉生产的好收成。全县粮食亩产1091斤;58万亩棉花,亩产皮棉130.6斤,总产75.7万多担,比1971年增产一成。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学理论,抓路线,促大干,按八字宪法科学种田,1975年农业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粮食亩产比1974年每亩增产123斤,总产比1974年增产727万多斤,6500亩棉花,亩产皮棉82.7斤,超过了纲要。农业要大上、快上,粮、棉要大幅度增产,没有化肥,没有煤,肥源少,怎么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推动下,去年我们汪东银花组,在多灾之年,43亩棉花获得了亩产皮棉247.4斤的好收成。4亩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皮棉301.9斤,其中2.5亩亩产皮棉超过了310斤。现将亩产皮棉300斤试验田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苍梧县长洲区寺冲公社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生产以鱼业和蔬菜为主,其次是甘蔗、蚕桑和花生等作物。1963年全社种甘蔗342亩,总产39,826担,平均亩产11,645斤;1964年种甘蔗432亩,总产53,173担,平均亩产12,308斤,比1963年每亩增产663斤;亩产超过两万斤的有两个队,如上标三队种甘  相似文献   

17.
北流县平政区的广大干部和社员,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大振革命精神、大鼓革命干劲,克服了重重困难,一九六四年水稻获得空前大增产。全区稻田二万零八百七十三亩,总产二千零七十五万六千六百八十斤,比一九六三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二,平均亩产九百九十五斤,比一九六三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四,全区十六个公社中最高产的龙池公社,亩产达一千二百九十五斤,最低的六齐公  相似文献   

18.
我们华容县地处湘北平原,北倚长江,南靠洞庭湖,素称“鱼米之乡”。全县53万农业人口,58万亩水田,15万亩旱地,主产稻谷、棉花。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农业生产发展微慢。到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只有32,000万斤,平均亩产530斤。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全县各级党组织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带领广大群众,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  相似文献   

19.
苏联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据FAO生产年鉴报道,1978—1980年,苏联小麦平均总产10,304.5万吨,占世界小麦总产量的23.4%。其中冬小麦面积约2/5,而单产比春麦高1倍左右。 苏联冬小麦单产近年来有很大增长。1969年亩产252斤,1978年达378斤,9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大搞科学种田夺高产,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我队二十亩小麦试验田总产二万一千一百一十六斤,获得亩产一千零五十五点八斤的可喜成果。从一年来小麦生产和科学试验的斗争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