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豫豆9号(原代号幅803)是河南省农牧厅农场管理局和商丘地区科协等单位共同协作,于1980年利用商丘7608大豆作材料,由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用“γ”射线照射处理,经过多年选育而成。豫豆9号在三年区试中,经69个点次试验,平均亩产166.55公斤,最高亩产达247.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20.3%,比参考对照增产28%,均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次分别占总点次的92%和90%。在新乡、周口、南阳、濮阳、虞城、邓县、驻马店、正阳、许昌、漯河、西华、原阳、延津、郑州、通许、睢县、长葛、宝丰等18处连续三年表现高产、稳产,比对照增产31.38%。在省品种示范中,豫豆9号1987年平均亩产127.2公斤,比对照豫豆2号增产19.9%;1988  相似文献   

2.
桂引9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1996年从墨西哥引进,经11年的种性试验研究选育而成的早熟高糖丰产甘蔗新品种。在广西蔗区区试中,产蔗茎92.30 t.hm-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2.11%,平均蔗糖分16.08%,比新台糖16号高1.24个百分点,产糖量为14.84 t.hm-2,比新台糖16号增20.76%。在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产蔗茎分别为105.83和99.80 t.hm-2,比主对照新台糖10号增产5.37%、6.98%,比副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7.14%、13.13%;平均蔗糖分15.84%、15.62%,分别比新台糖10号高1.37个百分点、0.94个百分点,比新台糖16号高0.83和0.56个百分点;产含糖量为16.71和15.59 t.hm-2,分别比新台糖10号增加15.06%、13.18%,比新台糖16号增23.57%、17.33%。  相似文献   

3.
徐州8785是本所1981年用徐州21号作母本、郑州761作父本杂文选育而成.一、产量表现1990~1991两年同时参加徐州市和江苏淮北片小麦品种区试.徐州市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47.9kg,较对照品种徐州21号增产7.3%,达显著水平.淮北片两年试验,平均亩产365.5kg,较对照济南13增产11.8%,达极显著水平.1992年淮北片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1.1kg,较对照徐州21号增产2.3%.1990~1992连续3年参加黄淮南片区试,平均亩产421.1kg,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22.6%,达极显著水平;比徐州21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3年共57点次试验有42点次比对照增产,占试点总数73.7%.  相似文献   

4.
<正> 丰育908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产优质育种室育成的小麦新品系。亲本选用了西北农大的77(2)、河南省的豫麦2号与中国农科院的8586—206,因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基础和较广泛的适应性。1988—1990年三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产量较对照豫麦2号增产10%左右。1990—1991年参加省区试,八处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367.69公斤,比对照种陕农7859增产12.4%,达显  相似文献   

5.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以鄂芝1号作母本,93106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定向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耐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1405.50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13.60%;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2年各点平均产量为1211.03kg/hm2,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8.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次83.3%;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1857.00kg/hm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6.
华杂4号     
华杂4号为甘蓝型半冬性雄性不育双低三系杂交种,不育系为“1141A”,恢复系为“恢91-5900”.1996~1997年参加湖北省正式区试,平均单产2 662.1kg/hm2,比中油821增产10.2%,1998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1997~1998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单产1 935kg/hm2,比双高对照增产6.9%,199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1997~1998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单产1 745.7kg/hm2:,比双高对照增产8.3%,2000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高蛋白花生新品种福花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春,以梧油7号为母本,与(泉花10号×ICGV91284)F7父本配组,混合系谱法选育成福花8号。2009~2010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平均荚果产量3 924.4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5.42%,增产显著;平均籽仁产量2 572.80kg.hm-2,比对照增产3.7%,增产不显著;2010年度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 796.0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9.67%,达极显著差异;平均籽仁产量2 574.75kg.hm-2,比对照增产19.95%,达极显著差异。两年平均荚果产量3 860.25kg.h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2.55%;籽仁产量2 573.85kg.hm-2,比对照增产11.83%;粗脂肪含量51.9%,蛋白质含量32.1%,O/L值1.12。该品种抗叶斑病、抗锈病,感青枯病,抗旱性较强,耐涝性强,抗倒性中上,丰产性较好,稳产性一般,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闽油认2012001)。  相似文献   

8.
福红2 号系福建农业大学以湘红1 号与粤红1 号杂交,采用混合系谱法和穿梭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新技术,于1990 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福红2 号1991~1992 年通过福建省红麻联合区试鉴定,平均比对照粤743 增产21.3% ;1994~1995、1996~1997 年分别参加浙江省和安徽省红麻联合区试鉴定,平均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15.8% 和17.9% .1988~1997 年,福红2 号在全国多年多点区域试验鉴定,平均产原麻6.563 t·hm - 2,比青皮3 号增产23.18% ,比粤743 平均增产21.3% .福红2 号表现出丰产性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95、1998 年分别被农业部和国家科技部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的优良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芝麻新品种鄂芝6号是襄樊市农科院以鄂芝1号作母本,以宜阳白作父本杂交后,经6代世代定向选出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本院芝麻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315.5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8.3%.2005年、2006年参加全国芝麻区试,两年20个点平均产量1 256.25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8.99%.全国芝麻生产试验,10个试点平均产量1377.3 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10.83%,增产点次80%,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正> 新乡市于1988年引进种植豫麦17。为鉴定该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我们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种植。现将该品种在新乡市的试验、示范情况简结如下。1988—1989年度在新乡市农科所进行区试,豫麦17平均亩产513.7公斤,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6.3%,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二位。1989~1990年度继续进行区试,豫麦17平均亩产423.9公斤,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11.3%。两年平均单产为468.8公斤,较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8.5%。据新乡市种子管理站1989—1990年度在  相似文献   

11.
<正> 鲁玉10号(8112×H_(21))是莱阳农学院在选育超黄早4自交系的基础上培育的广适、多抗、中早熟、紧凑型玉米单交种,1989年5月20日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鲁玉10号.一、产量表现1987、1988年山东省区试早熟组,两年30处试验,在4500株/亩的密度下,平均亩产492.18公斤,比对照种鲁玉3号亩增48.19公斤,增产10.85%,居首位.1988年在参加早熟组省区试的同时,提升参加了中熟组全省多点生产试验.在全省六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63.15公斤,比对照种烟单14号增产  相似文献   

12.
<正> 豫芝4号芝麻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选育的.1985年在我所、我省进行了区试、生产鉴定、示范、增产显著.几年平均亩产达到66.43公斤,明显高出中芝7号和霸王鞭.1989年在我省7个试验中单产为55.42公斤,比中芝7号增产57.7%.1990年最高单产为86.29公斤,比中芝7号增产26.41%.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1998,(10)
温麦10号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所由兴麦1号/偃大72—629//兴麦1号选育而成。经省两年区试和一年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三年平均亩产240.86公斤,比对照浙麦2号增产11.2%;比同时参加省区试的杨麦158增产8.5%。在两年省区试中不仅产量均占首位,而且产量变异系数均最小,是个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据1994~1996年三门、瓯海、永嘉、新昌等县(区)较大面积示范种植,平均亩产231.3~  相似文献   

14.
徒稻4号A×反五-2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于1979年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1980-1982年在南方稻区(苏、皖、沪、湘、鄂五省市六个点) 单季杂交粳稻区试中,连续三年亩产量居供试组合的第一位,其中1980年亩产972.5斤比对照“鄂宜105”增产12.9%;1981年亩产854.7斤比对照“南粳34”增产22.9%;1982年亩产1037.8斤,  相似文献   

15.
由太湖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双低油菜"苏油1号",我市已5年试验、示范,取得较好结果.1995~1997年度在东山镇连续三年品比和生产试验,"苏油1号"三年平均亩产达158kg,比"汇油50"增产10.6%.1998年度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据36户51亩油菜产量调查,"苏油1号"平均亩产66kg,比"汇油50"增产15%.特别是西山油菜丰产方曾三次受涝,仍获得亩产103kg.1999年度,我市示范面积442.1亩,平均亩产181.5kg,其中横泾旺山丰产方,80亩"苏油1号"平均亩产210kg,最高田块240kg.表明"苏油1号"具有高产稳产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来源豫芝三号系周口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由熊芝1号系统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周80—01”,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命名为豫芝三号。二、产量表现1984—1986年参加省区试,三年平均亩产分别为38.25、66.53和67.67公斤,分别比对照豫芝一号增产16.3%、9.1%和18.00%,其中1984、1986两年与对照豫芝一号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据1986、1987年参加全国芝麻区试江淮片试验,两年12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58.2和59.2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芝7号增产18.1%和14.86%。居所有参试品  相似文献   

17.
<正>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杂交玉米组合,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2010001),同年通过国审(国审玉2010024)。该组合商品性佳、口感甜爽脆嫩、皮薄无渣,丰产稳产,适应性强。1主要特征特性1.1丰产性2007年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929.5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23.1%,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 m2产量774.2 kg,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1.9%,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6.4%.这3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均抗锈病、青枯病,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 泰山一号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54405(碧蚂4号×早熟一号)作母本,欧柔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73-1974年参加全国北方冬麦区联合区试,15处中9处居首位,其他点也比对照增产.在我国北方麦区已推广达5000万亩,适应性广.本品种1972年引入我省,1974-1976年三年参加省中肥小麦品种联合区试,结果66处有7处比对照种减产外,57处比对照增产,幅度O.5  相似文献   

20.
"华粳1号"(原名D09)是江苏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高产、优质、多抗.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8.2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1.04%;2001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5.5kg,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6.4%,在5个品种中居第二位.同年1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摸索该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2001年度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公司组织了沿江、沿海、苏中、苏北等不同生态区类型代表农场进行了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