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现介绍一套快速催蕾方法.  相似文献   

2.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还可能出现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等现象.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现介绍一套快速催蕾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还可能出现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等现象,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现介绍一套快速催蕾方法。  相似文献   

4.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菌棒持续出菇时间长达15天以上,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菇场管理,摸索出一套快速催蕾方法。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菇快速催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来 《今日农村》2004,(12):29-29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菌棒持续出菇时间长达15天以上,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菇场管理,摸索出了快速催蕾的方法。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春来 《农村新技术》2003,(10):13-13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菌棒持续出菇时间长达15天以上,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菇场管理,摸索出一套快速催蕾方法.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袋栽香菇的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菌棒持续出菇时间长达15天以上,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 我们经过多年的菇场示范模式管理,摸索出一套快速催蕾方法。现将其中易于推广的典型技术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1.菌丝的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立即放入18℃~20℃的菌丝培养室内,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内20~25厘米,一般需培养25~30天长满菌袋。2.搔菌出菇袋菌丝发满菌袋时要立即进行搔菌,搔菌是把原种菌种块和深1~2厘的培养基一起刮掉使金针菇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生长,搔菌采用负离子搔菌机自动旋转的机械化方法。搔菌后移入催蕾室。3.催菇蕾管理出菇菌袋进入催菇蕾室后,可采用超声波加湿器或自动增湿机来加湿,水要用磁化水。催菇蕾室的湿度应保持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 1、菇蕾形成的条件温度为6- 1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 90%,并有一定散射光和良好的通气条件。在这些环境条件下,温度及温差是关键因素。一股中低温型的菌株,菇蕾形成的最低温度为12℃,而最高温度为20℃,昼夜温差为8℃。 2、催蕾方法将发育成熟的菌袋,移入出菇棚,菇棚内先喷水,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5-90%。然后解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就香菇催蕾期间容易出现的白袋出菇、出菇密集、不出菇或出菇少、出菇不整齐等现象的形成原因、产生危害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对提高香菇生产水平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种过花菇的人都知种菇的艰辛,它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中,因菇蕾无力突破包裹菇段的塑料袋而生长,菇农必须见蕾割袋出菇.菇蕾太大再割袋,长肥变大后大多数是畸形菇;菇蕾太小就割袋,幼蕾抗性弱,经受不了培育花菇的低湿环境而被伤害死亡;而且在割袋时,刀口的大小、形状、力度等等都难以避免地会损伤菇蕾.  相似文献   

12.
立足三门峡地区,系统报道了春季香菇袋栽技术的创新成果,该研究成果涵盖了春季香菇袋栽的全过程,包括菌种选用与制作、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栽培袋制作、菌袋越夏、上架催蕾、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  相似文献   

13.
夏季栽培秀珍菇不但可弥补高温季节市场空缺,而且因秀珍菇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青睐,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秀珍菇是一种变温结实性的食用菌,出菇适宜温度为20~25℃,在炎热夏季栽培,要想安全出菇,确保优质稳产高产高效,必须选择优良菌种和采用科学原料配方,做好低温处理、催蕾护蕾、适时补水等袋栽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蓟县的气候特点,总结出白灵菇标准化袋栽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白灵菇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覆土出菇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15.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蕾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现介绍一种快速催蕾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袋栽香菇出菇管理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香菇的催蕾处理、温度、湿度、休闲养菌与补水管理、通风、光照等出菇因素的管理与调控,以及香菇进入夏季高温期的管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出口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袋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再生法、三区制的工厂化袋栽出口白色金针菇的工艺技术及包装保鲜方法。其工艺要点为:在18℃—20℃的培养室发菌;12℃—15℃的催蕾室诱导原基和菇蕾再生;6℃—8℃的发育室进行驯化,抑蕾和发育。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品种与配方、拌料工序、装袋工序、灭菌工序、冷却与接种工序、培养管理以及出菇管理的催蕾阶段、抑制阶段、发育阶段等方面,详细介绍一种袋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期为袋栽金针菇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金针菇的"看天"管理 根据秋、春季节气温变化进行催蕾长菇管理,在秋末春初可利用寒流快要结束时催蕾,在回暖阶段现蕾,这样出菇整齐,菇体健壮. 1.晴朗天.出菇期应加大菇房空气相对湿度,白天不通风,晚间通风.露菇、壮菇在晚间进行.  相似文献   

20.
召陵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推广香菇袋栽技术.且袋栽技术日臻完善,但要进一步提高香菇的产量,出口创汇,增加菇农经济收入,重点要做好菌筒制作、转色、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补水催蕾等关键环节,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