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充分论述广西热带南亚热带自然地理概况、森林资源特点、林木种质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区域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目标,制定出一系列在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实施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提出了保存策略及实施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广西热带南亚热带适宜的国外树种引种来源区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积余  蒋燚  龙定建 《广西林业科学》2001,30(3):113-118,133
国外树种引种是收集保存林木种质资源和丰富森林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探索与广西热带南亚热带区域相对应的国外树种引种来源区的适宜程度和潜力,本研究以林木引种驯化和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在总结广西热带南亚热带5个保存点多年来国外树种引种和种质资源保存实践的基础上,以气候因子的相似性为主要依据,结合考虑气候型、植被类型、植物区系和已引种保存树种及其种源的生长适应情况等因素,将该区域国外树种引种来源划分成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一般区3类来源区,为进一步有效地全面系统收集保存和利用国外树种种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榴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作为整个石榴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将为石榴良种选育、遗传学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石榴种质创新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本文介绍了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林木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保护林木种质资源的安全是维护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库是目前最有效的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方式。通过总结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目前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科学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种质资源库的规定与标准,在白龙江、洮河林区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数据基础上,采用B/S架构,Spring MVC设计模式,使用JSP作为开发语言,后台采用My 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出白龙江、洮河林区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白龙江、洮河林区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数字化表达和利用,为以后数据融合提供保障,也为甘肃省开启全省范围种质资源普查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以及数据共享、融合的便利。  相似文献   

6.
《广东林业科技》2011,(3):87-F0002
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始建于1964年,是国家湿地松、杂交松良种基地,国家湿地松、杂交松林木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经营总规模533公顷,其中种子园98.7公顷,育种园18公顷,基因资源林38公顷(收集基因资源1800多个),子代测定林100公顷,试验示范林204公顷,杂交松无性扦插苗圃13.3公顷,室内种子园2000平方米。建成实验楼400平方米,设立了低温种质资源保存库、松树分子标记实验室和组培室。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清云南省核桃资源数量与分布,推动区域性良种选育,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2015年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全省16个市(州)进行了核桃种质资源调查,共收集种质资源1 364份,涵盖了胡桃科3属9种,并完成了核桃种质资源初步评价、种质资源标本库、信息库及资源圃建设等工作。以期在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加强核桃种质资源研究,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油茶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油茶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利用概况,强调必须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相似文献   

9.
林木种质资源,是指林木育种采用的繁殖材料.合理的收集保存和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林木种质资源,是提高林业生产建设的基础.林木种质资源,根据种质资源的来源、特点和利用状况,又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国家林木(含竹藤花卉)种质资源平台在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正式揭牌。此次挂牌是在科技部平台中心统一要求下,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对办公场所、保存库、保存基地进行标识和挂牌的系列活动之一,是实现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规范化运行与服务的重要举措。国家林木(含竹藤花卉)种质资源平台简称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是获得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认定的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是国  相似文献   

11.
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林木种质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种质资源不断丢失。作者介绍了国外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方法,并展望了林木种质资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针阔叶树种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资源保存现状,阐述了吉林区域性林木种质资源整理、整合、数字化表达状况,提出了资源共享利用的框架,指出了吉林区域性林木种质资源整理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优良家系选育,树种内种源研究,高世代种子园研究,乡土树种栽培驯化,外来树种引种,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所采取的措施,无性繁殖技术等林木良种繁育概况;并就林木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森林种质资源保存的历史与现状的简要回顾,根据泡桐具有变异丰富且育种资源易失的特点,提出对泡桐种质资源进行有效的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长期保存包括自然保护区保存、设施保存、种源林分和植物园保存;在短期保存中讨论了种质资源保存与优树保存、种源试验林、种子园、各种测定林等目的林分相结合保存的可能性。也为其它散生阔叶树的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南亚热带树种种质资源异地保存评价与初步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初步建成的树木园的基础上结合树木园的建设与管护,除进行传统的引种驯化研究外,对南亚热带树种种质资源异地保存评价与利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南亚热带树种种资源异地保存技术。在多年观察测定的基础上,对圃内收集的主要树种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建立了资源计算机管理系统,还提出了保存群体与评价群体相结合、保存与利用相结合同步进行的异地保存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2016年启动的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特点进行初步探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注重顶层设计与技术创新,同时创造性地提出经费测算依据和标准;优化完善了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类型划分,对优树和优良单株调查登记提出新见解;野生的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范围不局限于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内,精确量化了调查线路长度,开展了二类固定样地与样线调查方法树种丰富度比较;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快速、高效、准确地开展野外数据采集和资源管理。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意义、历史和国内外现状,介绍和评价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原境保存、异境保存、设施保存三种方式,并展望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云南省腾冲市沙坝林场陡山营林区组织实施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营建项目,探索不同类型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的不同调查方法、入选标准以及种质资源保存库营建技术;建立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1个,面积28.47hm2,收集保存优良无性系5个、近缘种10个、优良单株118个、自然类型51个。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种质资源保存事关国家长远发展。通过借鉴国内外种质资源库的功能定位、保存方式和建设经验,尝试提出符合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的建设思路,为国家开展相关建设研究、项目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林木遗传改良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了大量资料,对我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在种源选择、种子园营建及多世代改良技术、无性系选育技术、森林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生物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