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2,4-D丁酯与多效唑混用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4-D丁酯的小区杂草株防效极显著好于没有喷施2,4-D丁酯的小区;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的生长,但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这种影响明显降低.同一多效唑水平下,随着2,4-D丁酯用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减少;同一2,4-D丁酯用量下,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增加.2,4-D丁酯显著抑制小麦旗叶面积的扩大,而且处理间差异性有扩大趋势,多效唑的存在,抑制了2,4-D丁酯作用.从产量方面来看,最佳处理组合为多效唑2.25 kg/hm2+2,4-D丁酯15 g/hm2.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夏大豆的生物学效应及增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多效唑是植物内源激素赤霉素的拮抗物,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生,使植株健壮、抗倒。为了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大豆增产新途径,于1990~1991年在夏大豆花期进行了喷施多效唑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在罗山县高店乡进行。供试大豆品种为中豆19。多效唑为15%可湿性粉剂,上海联合化工厂生产。试验地黄棕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1990年用200ppm多效唑分别在始花期(7月22日)、始花后7天、盛花期(8月5日)每亩50kg液以背负手摇式喷雾器均匀喷雾,以喷清水为对照。1991年用0、100、200、300ppm多效唑于始花后7天(7月27日)喷施。从施药当日起,小区定点10株,每隔7日测定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处理后的第10天测定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两年试验均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等行距种植,6行区,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多效唑和氮肥用量对水稻品种盛泰优0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提高籽粒产量,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小。施用多效唑,水稻籽粒产量明显增加,增产幅度最高可达3.1%,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小幅增加,但用量过大时会减少有效穗数;适量施用多效唑可提高稻米品质,稻米整精米率明显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小幅上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所有降低;株高随多效唑用量增加明显降低,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适量增施氮肥和多效唑可提高盛泰优018的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多效唑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产量的影响,以鄂马铃薯13为材料,研究了多效唑喷施时期以及用量对株高、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显著抑制该品种的株高,在盛花期喷施40 g/667 m2的多效唑时,鄂马铃薯13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水稻倒伏问题,给化控药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小区对比法,通过对烯效唑等四种化控药剂不同浓度的小区试验,研究化控药剂对水稻抗倒效果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拔节前喷施化控药剂15%多效唑WP和5%烯效唑WP能明显缩短水稻植株第二节间长度。15%多效唑WP会降低水稻结实率,造成减产,5%烯效唑WP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较稍小。总体看来,拔节前喷施5%烯效唑WP180g/ hm2对水稻株高控制效果较好且对产量影响小,可在生产实践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品种‘威苦1号'和‘黔苦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P_(333))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苦荞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浓度的外源多效唑喷施苦荞可提高产量,两苦荞品种均以多效唑处理质量浓度130 mg/L时产量达到最高;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与相关分析表明,经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苦荞农艺性状中株高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80%戊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效,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株率10%、100%时分别用药1次,每次用80%戊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25 g/hm~2兑水750 kg/hm~2均匀喷雾,末次药后14 d,对小麦赤霉病的平均防效为64.4%;增产效果显著,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藜麦易倒伏问题,提高藜麦产量,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多效唑和缩节胺)对藜麦株高、茎粗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 表明:使用15%多效唑在出苗后15d,按指导剂量1.5倍喷施对株高的抑制效果最佳;使用10%缩节胺在出苗后25 d,按指导剂量1.0倍喷施对茎粗的增...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不同多效唑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生长调控的影响,为大棚马铃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多效唑的合理施用浓度提供参考.试验设6个多效唑处理浓度,对大棚马铃薯现蕾期叶片进行喷施.喷后15 d测定株高、茎粗、分枝数,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收获后测定单株结薯数、单薯重量、块茎产量及块茎中可溶性糖、淀粉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马铃薯植株明显矮化、茎变粗,产量及品质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淀粉含量均升高,但水分含量有所降低.多效唑以200 mg/L处理浓度时,对大棚马铃薯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诸因素基质栽培对马铃薯种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L16(2×43)正交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三因素四水平和一因素两水平(即:定植密度4种、不同KH2PO4用量4水平、不同多效唑浓度4水平、不同品种2个)对秋季马铃薯原原种(小薯)生长和产量及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有显著降低株高的作用,除CK外,不同浓度对植株的矮化效果差异不显著.产量通径分析表明,基质栽培中的株高对产量、主茎粗对产量的正效应均较小;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不同KH2PO4用量存在不同水平的显著性差异;不同多效唑浓度之间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E4F3G2无论是平均产量和结薯个数来说都是较好的处理组合,平均薯重最低的为2.92 g,最高的达4.39 g,大于3 g的小薯的比例占80 %以上.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是长江流域小麦上的主要病害,对小麦产量损失较大。2016年3月底开展了40%戊唑?咪鲜胺乳油、28%烯肟?多菌灵两种药剂在小麦齐穗期一次用药、齐穗期和药后7d两次用药、扬花初期一次用药、扬花初期和药后7d两次用药预防赤霉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药次数以两次用药处理区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要明显高于一次用药,施药两次时间以扬花初期和药后7d的防效要明显高于齐穗期和药后7d的防效,施药一次时间以扬花初期用药的防效要明显高于齐穗期用药。  相似文献   

12.
吡唑醚菌酯·氟环唑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氟环唑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及对小麦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了小麦田间药剂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氟环唑对小麦赤霉病具有明显的防效,在小麦扬花初期用药1次,每667m2用吡唑醚菌酯·氟环唑50~100 mL对水30kg喷雾防治,防效可达75.9~85.2%。在小麦扬花初期和小麦扬花中后期用药2次,每667m2用吡唑醚菌酯·氟环唑50mL对水30kg喷雾防治,防效可达87.6%。该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小麦籽粒产量可增加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细胞伸长、缩短节间、促进分蘖、抑制株高、提高抗逆能力等生理作用。本试验通过比较多效唑在小麦上的不同施用方法,了解多效唑对小麦的株高、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高杆品种矮化处理的适宜多效唑浓度,对粳籼杂交水稻品种‘浦优201’本田期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粒数、茎秆节数、节间长度及茎秆干物质重与多效唑浓度呈负相关;千粒重与多效唑浓度呈正相关,穗数与多效唑浓度没有相关性;同时,多效唑浓度对生育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株高和产量构成等多重因素,在拔节前喷施900 mg/L多效唑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以甜荞82-23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荞麦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多效唑有矮化植株的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植株矮化、茎秆增粗的效应越明显。(2)多效唑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过程中SOD活性的下降。(3)200 mg/L多效唑可最大幅度地增加荞麦产量,增产58.9%,主要表现为株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浸种对盐胁迫下萝卜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多效唑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200 mg/L、400 mg/L和600 mg/L)研究了盐(0.8%NaCl)胁迫下萝卜幼苗抗逆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具有一定程度缓解作用;多效唑浸种后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单独盐处理(90.04%)呈增加趋势,600 mg/L PP333浸种含水量增长最高,为94.10%;400 mg/L PP333和200 mg/L PP333浸种含水量分别为93.45%和91.03%;此外,叶绿素总含量增加,叶片MDA含量减少,且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缓解盐害的效果变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拔节期施用多效唑对籼粳杂交稻的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通过降低日增高,减缓株高生长;施药后第2周的降高效应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多效唑浓度越大,药效期越长。各处理主要通过缩短基部节间的长度,降低植株高度。浓度越大,降高效应越大,以400-800ppm 的降高效果较好。多效唑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缩短小麦基部以上5个节间,降低株高,增强抗倒性,以喷施多效唑效果明显,但对生育期和产量有不利影响,说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切实掌握好使用时间和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以3a生黄金梨为试材,进行了多效唑(PP333)对梨树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对黄金梨平均单株产量、坐果率、果枝率、成枝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可极显著地抑制其营养生长,促进坐果,提高产量,以600mg/kg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988—1990年,在大豆始花期进行了喷洒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用多效唑不仅可调控其株型、提高抗倒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夏邑县桑堌乡李口村进行,供试品种为豫豆8号。15%多效唑粉剂由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提供。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小麦亩产325—350公斤,随机排列,3次重复,6行区,行长5米,行距0.4米,株距0.16米。收获前每小区取样10株进行室内考种,收获6.4平方米计算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