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青海3个生态类型共计216只藏绵羊血红蛋白(HB)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绵羊和山谷型藏绵羊HB位点受HBA和HBB2个等位基因控制,出现HBAA、HBAB和HBBB3种基因型;而高原型藏绵羊HB位点受HBA、HBB和HBC3个等位基因控制,出现HBAA、HBAB、HBBB和HBAC4种基因型。3个生态类型藏绵羊HB位点均分别以HBAA和HBA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欧拉型藏绵羊、山谷型藏绵羊和高原型藏绵羊的HB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104、0.8143和0.8116,HB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990、0.9000和0.9060,且HBA等位基因频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经χ2检验,3个生态类型藏绵羊HB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2.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RARG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gamma,RARG)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RARG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特克塞尔、多赛特、萨福克)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这个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ARG基因引物1扩增片段在5个绵羊品种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AA基因型只出现在湖羊中,AB和BB基因型均出现在5个绵羊品种中;BB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AB基因型多0.41只,但差异不显著(P〉0.05)。RARG基因引物2扩增片段在5个绵羊品种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CC和CD基因型均出现在5个绵羊品种中,5个绵羊品种中都没有检测到DD基因型;CC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CD基因型多0.55只(P〈0.05)。  相似文献   

3.
秦红英 《兽医导刊》2022,(5):140-141
在绵羊养殖中,传染性疾病是制约绵羊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羊传染性疾病可影响绵羊的多个系统,根据病原的不同造成不同的器官出现不同的损伤.绵羊生殖系统传染性疾病是一类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主要对绵羊的生殖道器官造成病变作用的一类疾病,可造成公羊不育、母羊不孕、妊娠母羊流产、产死胎等,从而导致绵羊繁殖失败或繁殖障碍,给绵...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春季,我县某乡有4个养羊户应用荞麦稿秆、叶壳给绵羊补饲,补饲1个多月后,发现异常反应,特点是白天太阳光线越强,反应越重,绵羊皮肤发生皮疹,眼睑、耳等发生肿胀,严重患病羊发生死亡。据统计,4个养羊户共饲养绵羊378只,发病率100%,死亡12只,死亡率达3.17%。畜主应用一些抗菌药和抗病毒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将具体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主要症状在绵羊皮肤上发生红斑性炎症,首先在眼睑、耳、鼻及咽部出现严重水肿而且吞咽困难,体温上升,发生角膜炎和黄疸,皮肤有黄色液体渗出,后形成硬结龟裂或溃疡坏死。病羊出现痉挛,个别羊出现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5.
松花江下游绥滨县绥东镇,刚刚发生过水灾,由于天气逐渐变冷和多雨、潮湿,几个养羊户相继出现绵羊疥癣。东胜村养羊专业户李某家206只绵羊全部发病,出生后十几天的羔羊也啃咬自身,羊被毛残缺不全,放牧时绵羊被皮有渗出液,饮食减退,相互啃咬或磨擦。经诊断为绵羊...  相似文献   

6.
塞浦路斯最近从3群绵羊中首次发现绵羊肺腺瘤病(SPA)。该病是 Robertson 氏1904年在南非首次报道的,当时称为“Jaagsiekte”病。剖检了来自三个不同地方的3群11只绵羊,有7只被检羊的肺部出现大的实变区,并有多个白色、灰白色质地坚硬的病灶,肺部切面坚硬,呈大面积的坏死;有3只羊仅在肺尖叶出现类似  相似文献   

7.
绵羊催乳素受体基因PCR-SSC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在小尾寒羊、萨福克羊、多赛特羊、多赛特公羊×小尾寒羊母羊F1代杂种羊4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PRLR基因在3对引物扩增片段中均存在PCR-SS-CP多态性。对于引物1,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基因型,AB基因型只出现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中,仅在多赛特羊中检测到BB基因型。对于引物2,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和AB基因型,只有萨福克羊没有BB型。对于引物3,4个绵羊群体均检测到AA、AB和BB基因型。在4个绵羊群体中,A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绵羊群体TYRP1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了解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基因在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以及TYRP1基因突变与不同毛色表型绵羊群体的相关性。通过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技术对10个中国地方绵羊群体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利用Beagle、PLINK和POPGENE等软件对突变位点数据进行单倍型构建、连锁不平衡分析和遗传变异研究。突变位点检测结果表明,在绵羊TYRP1基因内识别了13个SNPs,其中位于TYRP1基因外显子上的10个SNPs位点,除个别位点在大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羊和岷县黑裘皮羊中没有发生突变外,其他突变位点在所有绵羊品种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异,说明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本中共有42个单倍型,优势单倍型0000000000(245/918)、0100000001(91/918)在所有绵羊群体中均存在,除单倍型0101100000(93/918)在中国美利奴羊中没有出现,单倍型0001000001(69/918)在岷县黑裘皮羊、哈萨克羊群体中没有出现外,在其他群体中均存在。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0个SNPs在所有样本中均存在2个连锁模块。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表明,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具有较高水平的群体内遗传变异,各绵羊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模式,且各品种遗传关系与其品种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YRP1基因对绵羊毛色遗传性状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接种2只绵羊,3 ̄4个月后,可观察到接毒绵羊发育迟缓和消瘦,其中1只绵羊在接毒后第8个月出现呼吸困难。未接毒对照绵羊发育正常。用CAEV琼扩抗原检测,2只接毒绵羊于接毒后第7周血清抗体阳转。病理剖检在1只接毒绵羊的多种器官中观察到比较轻微的病变,组织学检查可看到轻微的间质性肺炎、脑膜炎和滑膜炎的病变。实验结果表明,CAEV可感染绵羊,对绵羊有一定的致病性。因此用C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黄花棘豆中毒绵羊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天按体重10 g/kg饲喂黄花棘豆,同时3个试验组羊分别投服1丸、2丸、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照组不投服。结果表明:对照组绵羊在试验16~21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分别在试验33~48 d、62~66 d、50~72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所有试验羊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试验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对血液常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选择绵羊胎儿期骨骼肌中表达稳定性高的内参基因,探讨AKT基因在绵羊妊娠中后期背最长肌中的发育性表达模式。以Texel和乌珠穆沁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DHC、YWHAB、RPLPO、RPS18、B2M 5个内参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检测AKT基因mRNA丰度在其胎儿期70、85、100、120和135 d间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在品种间和不同生长阶段间的表达差异及其对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5个内参基因的定量结果经GeNorm程序统计学分析处理,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为RPS18>RPLPO>SDHC>B2M>YWHAB,确定用RPLPO、RPS18和SDHC 3个基因校正绵羊胎儿期不同生长阶段的目的基因表达量。在5个发育阶段中,两个品种绵羊胎儿AKT基因表达模式有一定差异,AKT表达量在Texel绵羊85和120 d时均有明显的增加,而在乌珠穆沁绵羊的100 d时出现1个表达峰,这与试验对两品种绵羊组织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进一步印证了Texel绵羊在85和120 d以及乌珠穆沁绵羊在100 d时存在肌发生波的推测。以上结果初步揭示绵羊妊娠中后期生长发育过程中AKT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和品种差异,为深入研究AKT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了解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基因在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以及TYRP1基因突变与不同毛色表型绵羊群体的相关性。通过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技术对10个中国地方绵羊群体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利用Beagle、PLINK和POPGENE等软件对突变位点数据进行单倍型构建、连锁不平衡分析和遗传变异研究。突变位点检测结果表明,在绵羊TYRP1基因内识别了13个SNPs,其中位于TYRP1基因外显子上的10个SNPs位点,除个别位点在大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羊和岷县黑裘皮羊中没有发生突变外,其他突变位点在所有绵羊品种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异,说明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本中共有42个单倍型,优势单倍型0000000000(245/918)、0100000001(91/918)在所有绵羊群体中均存在,除单倍型0101100000(93/918)在中国美利奴羊中没有出现,单倍型0001000001(69/918)在岷县黑裘皮羊、哈萨克羊群体中没有出现外,在其他群体中均存在。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0个SNPs在所有样本中均存在2个连锁模块。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表明,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具有较高水平的群体内遗传变异,各绵羊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模式,且各品种遗传关系与其品种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YRP1基因对绵羊毛色遗传性状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发生的原因绵羊难产具体可以分为产力性难产、产道性难产以及胎儿性难产。产力性难产是指胎儿从绵羊难产的子宫排出时所需要的产力。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产力不足,就会导致绵羊出现难产。有的绵羊相对来说是比较瘦弱的,因此会造成其子宫收缩无力,再加上胎儿排出时需要大量的力量,就很可能出现产力不足的现象。产不出胎儿就导致产力性难产。该种产力性难产在绵羊中是较为常见的,大约占绵羊难产死亡的8%~21%,而老龄绵羊的发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7,(5):126-130
旨在了解掌握乌鲁木齐地区屠宰的绵羊群戊型肝炎流行情况。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和免疫组化法分别对来自新疆6个县(市)的258份屠宰绵羊血清中HEV抗体和229份肝脏样品中HEV抗原进行了检测,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绵羊HEV感染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屠宰绵羊血清HEV抗体阳性率为14.7%(38/258),肝脏HEV抗原感染率为14.0%(32/229),不同地区之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无论检测血清样品,还是检测肝脏样品,公羊的感染率(16.7%和15.0%)均高于母羊的感染率(13.7%和13.4%);所检测的6个品种绵羊中均存在HEV感染,其中吐鲁番地区饲养的黑羊感染率最高,血清抗体感染率为17.1%,肝脏HEV感染率为17.2%;不同年龄的绵羊感染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1岁以下的绵羊与2岁以上的绵羊感染率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肝脏样品出现肝细胞变性、细胞核挤于细胞边缘、细胞核周围出现空泡、细胞核萎缩、空泡占满细胞质、细胞器减少等病理变化。研究结果说明新疆地区绵羊仍然普遍存在HEV感染。  相似文献   

15.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黏膜特异性痘疹为特征:该病毒为羊痘病毒属的代表种,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绵羊,可致全身性疱疹,肺部常出现特征性干酪样结节。各种绵羊对绵羊痘病毒的易感性不同,死亡率从5%~50%不等。山羊和小羚羊实验感染时出现局部病灶,潜伏期为6~8d。  相似文献   

16.
绵羊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下旬因嫩江洪水泛滥,二克浅镇良种场村二屯秦某等3个养羊户发现从放牧地转运回家的301只绵羊体质疲弱,其中有187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皮肤呈淡黄色,其中12只绵羊出现血尿,死亡8只。经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绵羊钩端螺旋体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由于连降暴雨,洪水泛滥,秦某等3个养羊户于1998年8月27日把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旗饲养的301只绵羊从被洪水淹没的泻洪区草场上运回。第2天发现187只绵羊精神沉郁,少食或拒食,其中12只出现血尿,到8…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5月上旬~6月,承德县多个肉羊养殖场的绵羊出现了体温增高,呼吸困难、食欲减少,发病率、死亡率偏高,特别是羔羊,体弱和月龄小的羊多见,经调查了解,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绵羊焦虫病。1发病特点绵羊焦虫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发病率高的主要在以放牧为主养羊场,绵羊被草蜱叮咬寄生后发病。同时,5月份干  相似文献   

18.
蓝舌病     
蓝舌病是一种反刍动物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其次是牛和山羊。早期本病只见于非洲,1934—1944年于塞浦路斯出现,1945—1947年土耳其报道绵羊发生本病,1950年巴勒斯坦牛和绵羊有本病发生;1948年在美国出现,传播到美国16个州,主要在西部地区;1959年在巴基斯坦发生,是年日本牛蓝舌病也严重流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材料,近几年本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8月长春市农安县某萨福克绵羊发病,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7月,长春市农安县某萨福克绵羊养殖户放牧饲养的179只萨福克绵羊部分绵羊陆续出现消瘦、腹泻等症状,并在7月末出现死亡现象,至8月初,相继死亡5只,养殖户以为是肠炎,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生的原因绵羊难产具体可以分为产力性难产、产道性难产以及胎儿性难产。产力性难产是指胎儿从绵羊难产的子宫排出时所需要的产力。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产力不足,就会导致绵羊出现难产。有的绵羊相对来说是比较瘦弱的,因此会造成其子宫收缩无力,再加上胎儿排出时需要大量的力量,就很可能出现产力不足的现象。产不出胎儿就导致产力性难产。该种产力性难产在绵羊中是较为常见的,大约占绵羊难产死亡的8%~21%,而老龄绵羊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