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经过大棚加温育苗移栽到大田后,促使生育进程提前,同时可充分利用前中期的光热资源,延长有效结铃期,切实达到“桃多、铃重、品质好、衣分高”的目的,使三桃和优质桃的比重加大,有效解决棉花迟发晚熟的问题。同时,育苗移栽又是中、重盐碱地实现棉花保全苗、促早发和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明显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棉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棉花营养钵育苗是栽培技术上的改革,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我们从1970年推广育苗移栽以来,面积逐渐扩大,1978年全社6500亩棉花,育苗移栽5500亩,占棉田面积84%,一般亩产皮棉150斤以上。河(?)大队769亩棉花,全部育苗移栽,单产皮棉200.7斤。实践证明,棉花营养钵育苗比直抪好处多。主要是:1.早种、早发、早结桃。一般3月15日抪种,比直抪棉花早一个多月,可以抓住伏前桃。据1976—1978三年调查,育苗移栽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棉花育苗移栽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并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移栽后缓苗时间长,影响了育苗移栽“早生早发,稳长多结桃,延长有效生育期”的作用。为了探讨缩短缓苗期的途径,去年我们作了育苗移栽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棉花育苗移栽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并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移栽后缓苗时间长,影响了育苗移栽“早生早发,稳长多结桃,延长有效生育期”。为了探讨缩短缓苗期的途径,去年我们作了六床试验[1],得到一些启示. 移栽棉花产生缓苗期,根本原因是移栽时断伤了根系,破坏了根的吸收活动,进而使上部光合作用也受到抑制,因此棉苗暂时  相似文献   

7.
移栽地膜棉是将营养钵(块)苗庆育苗套栽到平铺地膜棉田之中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与移栽棉相比,更充分地利用有效光热资源,促进棉花早发,增加棉花伏前桃,延长棉花有效现蕾开花结铃10 ̄15d,增产15% ̄20%,既可稳定夏粮产量,又可提高棉田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8.
棉花育苗移栽就是当早春气温较低,大地还不能开犁播种的时候,就在具有增温和保暖设备的苗床里,提前播种育苗,待棉苗长到一定高度,大地气温升高,再把棉苗由苗床移栽到大田。这样,人为地加长了棉花的生育期,可使棉花早座桃、早开絮,增加霜前花,提高棉絮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无土育苗棉花与常规育苗棉花移栽后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的比较,结果表明,无土育苗棉花移栽后缓苗期推迟,棉苗偏小,蕾铃期营养生长量亦偏小,单株果枝、果节量偏低,棉花铃重相对较低;无土育苗棉花的优质铃成铃率较高,盛铃期后成铃速率高,持续时间长,结铃多,产量高;同时,棉花无土育苗技术具有省工节本效应。2005年试验中,无土育苗棉花前期活棵慢,发苗迟,苗间差异大。9号台风以后,秋桃成铃率降为最低,表明其根系比较浅,抗御干旱和雨涝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6,(6):60-60
棉花“两无”栽培即“无土基质育苗、无钵体移栽”新技术。是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由中国棉花研究所研究发明.获得了农业部棉花高产栽培重大科研成果奖,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棉花“两无”栽培技术具有抗灾抗病能力强、节省用工、育苗成本低、丰产性好等特点,在生长、结桃率、产量上都比营养钵移栽棉花好。  相似文献   

11.
对棉花机械制钵微钵育苗移栽技术与传统大钵育苗移栽技术在生物学栽培效应上的差异(生育进程比较和主要经济性状比较)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微钵育苗且移栽时加地膜覆盖的方式与传统大钵育苗移栽相比,在棉花籽棉、皮棉、衣分、铃重等主要经济性状上没有明显差异,而且微钵育苗移栽具有省工、省地、省本的优势,植棉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稳定发展江苏沿海地区棉花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随着皮棉价格的增长,农民种棉花的积极性提高了。种植棉花,要想取得高产丰收,棉花育苗移栽可以延长棉花有效生育期,充分利用光能,易保苗全、保密度,解决了套种共生期争地矛盾,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一、育苗移栽棉花的生育特点(一)发育早,有效结铃期长育苗移栽,早种早发,延长有效生育期,促使早现蕾,多结铃,伏前  相似文献   

13.
以农杂66为材料,以营养钵育苗为对照,研究漂浮育苗移栽棉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营养钵育苗相比,漂浮育苗移栽棉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及干重、根系鲜重及干重、根体积、主根长、根长、根半径和根密度均高于对照。漂浮育苗移栽棉的主根发达、明显,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根系鲜重增加1倍。漂浮育苗移栽棉的始蕾期、始花期提早3~5 d;单株有效果枝数增加2~3个,成铃数增加8.3%,蕾铃脱落率降低3.2%,从而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丰 《农村科技》2009,(4):22-23
棉花育苗移栽能够提早和延长棉花有效生育期,充分利用光热等气候资源,增加棉花有效结铃数,提高产量。2007年我团采用育苗移栽14.3公顷,667米。单产达到533.6千克。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湖北省棉花育苗移栽的历史和增产机理,分析了棉花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几项育苗移栽技术,提出了目前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延长生育进程、提高有效结铃、增加产量的优势。为培育壮苗,缩短棉苗移栽缓苗期、促苗早发,特进行海绿素水溶肥在棉花育苗移栽上的肥效试验。  相似文献   

17.
棉花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中又一项新技术,具有早熟、丰产等优点。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棉花育苗移栽在麦盖提垦区的适应性,并探索完善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育苗移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化控对无土育苗移栽棉花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缩节胺(DPC)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无土育苗移栽棉花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喷施,研究了化控运筹对棉花产量及生产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初花、盛花及打顶后7d进行化控运筹的抗虫杂交棉"南抗9号"产量最高,达4854.6kg/hm2,比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产量提高了7.16%,差异达显著水平;化控能促进铃数和铃重的共同提高,铃数达38.8个/株,铃重达5.26g。同时合理的化控运筹能显著促进无土育苗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从而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20.
棉花育苗移栽机械化生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械化生产是作物轻简化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棉花育苗移栽如何适应机械化发展要求,已成为棉花栽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简述了棉花育苗移栽的作用,回顾了当前使用比较典型的棉花育苗技术,并综合阐述了国内外作物机械化移栽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对机械化移栽的棉苗素质和棉田以及移栽机研究和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了棉花育苗机械化移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棉花育苗移栽机械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研究重点。以期为中国棉花生产轻简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