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苜蓿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富含苜蓿多糖、皂甙、黄酮类、香豆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活性物质会对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及其产品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苜蓿活性成分及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全力打造以红枣、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总面积达49.21万亩。其中,不适合套种其他农作物、树龄在4年以上的果树达10万亩。为充分发挥果园的综合效益,阿克苏市引导果农在果树下种上了苜蓿等草类,并放养起了果园鸡,使果园养鸡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抗旱性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宋淑明 《草业学报》1998,7(2):74-80
对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的21个抗旱性指标进行了测定,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4个苜蓿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判。根据综合评判值的大小,确定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民勤苜蓿、环县苜蓿、会宁苜蓿、榆中苜蓿、甘谷苜蓿、定西苜蓿、通渭苜蓿、镇原苜蓿、秦安苜蓿、临洮苜蓿、庆阳苜蓿、宁县苜蓿、礼县苜蓿、天水苜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全力打造以红枣、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总面积达49.21万亩.其中,不适合套种其他农作物、树龄在4年以上的果树达10万亩.为充分发挥果园的综合效益,阿克苏市引导果农在果树下种上了苜蓿等草类,并放养起了果园鸡,使果园养鸡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特色.不仅优化资源,延伸林果产业链,而且拓宽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和来源,实现了林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孙启忠  柳茜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4):168-191
记载我国清代苜蓿的史料资源丰富。本研究采用植物考据学原理与方法,以记载清代苜蓿的相关典籍为基础,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考查清代苜蓿的栽培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苜蓿是清代重要的作物或饲草,在华东、华北、东北和西北乃至陕川鄂毗邻地区均有苜蓿种植,据不完全考证,清代有21个省的176个县(州、府、地区等)种植苜蓿。苜蓿的考证亦受到清代学者的重视,雍正《畿辅通志》曰:"藤蔓菀,叶丛生,紫花,荚实。"徐松曰:苜蓿"今中国有之,惟西域紫花为异"。在清代亦有学者对苜蓿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清代苜蓿的植物学与生长特性研究也比较突出,程瑶田和吴其濬开展了苜蓿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同时程瑶田还对苜蓿生长特性、物候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苜蓿的治碱改土和固氮肥田等生态特性在清代被广泛利用,并将苜蓿纳入了轮作制中,苜蓿的饲蔬两用性和本草性得到广泛利用,特别是在灾荒年里,苜蓿的食用性得到很好的体现;罗振玉提倡在僻远地区种苜蓿等绿肥作物以肥田,并建议引进国外苜蓿良种;为了保护苜蓿,陕西有些县村都制定了苜蓿保护条例;在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方面有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苜蓿适宜土壤的选择,利用苜蓿耐瘠薄、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将苜蓿种植在了碱地、沙地、石地、淤地、虫地、草地和阴地等上;认识到了苜蓿种子的硬实性,并在播种前进行处理,掌握了苜蓿的适宜播种时间,并制定了苜蓿刈割制度,规范了苜蓿干草调制方法,强调苜蓿地的冬春季管理,在清代有了比较清晰系统的苜蓿农事月龄。  相似文献   

6.
微波处理对甘肃省4个苜蓿地方品种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芳 《草业科学》2004,21(11):41-43
试验对4个甘肃省地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进行了不同强度的微波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各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强度微波处理苜蓿种子,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芽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这3个指标衡量苜蓿品种抗旱性时,定西苜蓿的抗旱性最强,酒泉苜蓿次之,天水和庆阳苜蓿最差.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抗旱等级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对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的21个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了实验测定,根据这些指标值,应用系统聚类的方法进行分级聚类,使其归属于5个抗旱等级。不同抗旱等级分类的结果为:强抗旱性:民勤苜蓿、环县苜蓿、会宁苜蓿、榆中苜蓿、甘谷苜蓿;抗旱性:定西苜蓿;中抗旱性:通渭苜蓿、镇原苜蓿、秦安苜蓿、临洮苜蓿、庆阳苜蓿,宁县苜蓿;弱抗旱性:礼县苜蓿;最弱抗旱性:天水苜蓿。  相似文献   

8.
苜蓿抗旱性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苜蓿产业的迅速发展,培育适应不同地区的苜蓿品种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苜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外苜蓿抗旱育种研究进展,尤其是从生理、生化角度分析苜蓿抗旱机理,着重分析了植物激素ABA对受到干旱胁迫苜蓿的调节作用,及转SOD基因的苜蓿植株对干旱的忍耐性。阐述了RFLP、RAPD与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手段在苜蓿抗旱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天津地区某牛场自收"中苜1号"苜蓿干草、本实验室晒制"中苜1号"苜蓿干草、该牛场种植的"中苜1号"鲜苜蓿、进口苜蓿干草和国产苜蓿干草进行了营养价值评定。通过对比,研究了加工过程等因素对苜蓿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株鲜苜蓿营养价值高于进口和国产苜蓿干草,牛场自制苜蓿干草营养价值最差,水泥地晒制苜蓿干草营养成分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苜蓿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简要综述了紫花苜蓿转基因研究的现状,介绍了外源基因转化苜蓿和构建转基因苜蓿植株的手段以及转基因苜蓿研究中的常见问题,展望了转基因苜蓿应用的前景,讨论了苜蓿转基因育种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田新会 《草业科学》2004,21(9):18-21
用不同浓度黄腐酸对甘肃省4个地方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天水苜蓿、定西苜蓿、庆阳苜蓿、酒泉苜蓿)种子进行处理,测定了发芽率、根长、根粗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用黄腐酸处理各苜蓿品种种子2 h,可增强抗旱性;对酒泉苜蓿和天水苜蓿抗旱性增强的效果优于定西苜蓿和庆阳苜蓿.  相似文献   

12.
苜蓿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苜蓿遗传图谱构建是解析重要农艺性状(QTL)遗传特性和基因连锁分析的前提条件。由于复杂的四体遗传特性,目前已构建成功的苜蓿遗传图谱大多数是二倍体苜蓿,四倍体栽培苜蓿遗传图谱较少。本研究就苜蓿遗传图谱构建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图谱绘制过程中的限制因素、解决策略和已有图谱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和讨论;对苜蓿遗传图谱研究,特别是构建四倍体苜蓿遗传图谱,在揭示苜蓿遗传特性和定位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位点(QTL)方面的应用现状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就苜蓿遗传图谱在苜蓿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我国苜蓿育种现状和开展苜蓿遗传图谱构建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苜蓿青贮作为解决苜蓿雨季收贮问题的重要手段,笔者分析了苜蓿青贮的优势,从可发酵性和附生微生物菌群两个方面探讨了苜蓿青贮的难点,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以及引导苜蓿青贮准确发酵的方法,提供了苜蓿青贮添加剂的筛选方法,同时分析了窖贮与裹包青贮的利弊并指出了苜蓿青贮各环节关键点的把控,为苜蓿种植及奶牛养殖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苜蓿是奶牛生产中最重要的优质饲草。发展苜蓿草产业的核心是苜蓿良种。人工繁育放养苜蓿切叶蜂是大幅度增加制种产量、提高苜蓿制种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苜蓿切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苜蓿授粉情况,对苜蓿切叶蜂在国内的授粉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紫花芷蓿地方类型抗旱等级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玲 《草业科学》1998,15(6):7-10
对甘肃省紫花苜蓿地方类型的21个抗旱性鉴定指标进行了实验测定,根据这些指标值,应用系统聚类的方法进行分级聚类,使其归属于5个抗旱等级,不同抗旱等级分类的结果为:强抗旱性:民勤苜蓿,环县苜蓿,会宁苜蓿、榆中苜蓿、甘谷苜蓿、抗旱性:定西苜蓿、中抗旱性,通渭苜蓿,镇原苜蓿、秦安苜蓿,临洮苜蓿、庆阳苜蓿,宁县苜蓿,弱抗旱性;礼县苜蓿;最弱抗旱性:天水苜蓿。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具有发展苜蓿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条件,如今苜蓿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甘肃省苜蓿产业的发展对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重要办法和有效途径.但目前甘肃省苜蓿产业还存在苜蓿种植整体规模化程度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种植管理水平不高、收获和加工机械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鉴于种植苜蓿的成本收益从根本上决定了甘肃省的苜蓿供给,通过收集甘肃省农户种植苜蓿、小麦和玉米的投入产出数据,对3种作物的成本收益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苜蓿纯收益和收益率最高且不断增长,因此甘肃苜蓿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最后针对甘肃省苜蓿生产实际提出了推进甘肃省苜蓿规模化种植、加大苜蓿种植补贴力度和加强苜蓿品种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论述了世界上主要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大国的苜蓿生产特点及其在品种繁育和草田管理方面的先进性,分析了我国苜蓿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苜蓿产业的国内外市场及苜蓿产业发展的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孙启忠  柳茜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5):143-150
华北及毗邻地区是我国近代农业变革的重要区域,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农业技术有明显的进步。苜蓿作为华北及毗邻地区(河北、察哈尔、北平、天津、河南、山西、绥远、山东及苏北地区)的重要作物或饲草,在变革的农业发展中,苜蓿亦得到发展。采用植物考据学方法与原理,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对华北及毗邻地区近代苜蓿的栽培利用状况进行了初步考证。结果表明,齐如山考释了华北地区苜蓿的方言,发现该地区常将苜蓿读为木须。据不完全考查,该区域近代大约有73个县(厅、地区)有苜蓿种植,其中以山东最多,达27个县,河北次之,达19个县,山西第三,达11个县,3个省占总数的78.0%。由于华北及毗邻地区近代苜蓿的种植,都形成了地方苜蓿品种,如晋南苜蓿、蔚县苜蓿、无棣苜蓿及淮阴苜蓿等。在华北地区为了发展苜蓿,政府也出台了若干项鼓励种植苜蓿的政策。苜蓿是华北及毗邻地区极好的饲草,常以花草的形式饲喂家畜,在苜蓿幼嫩时亦是很好的蔬菜。在近代盐碱地改良中,苜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山东和苏北盐垦区都有苜蓿种植。苜蓿是其主要播种形式,并注意到了播种床的精耕细作,本地区苜蓿一年刈割3次,用钐镰刈割。苜蓿种一次可使用10余年,但苜蓿怕积水。  相似文献   

19.
1苜蓿病虫害发生、分布规律 苜蓿病害主要有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苜蓿锈病、苜蓿匍柄梅叶病、苜蓿花叶病、苜蓿春季黑茎病、苜蓿黄萎病、苜蓿炭疽病、苜蓿菌核病和苜蓿根腐病等30余种,大范围发生并引起灾害性损失的主要有苜蓿褐斑病、苜蓿霜霉病、苜蓿白粉病和苜蓿根腐病。  相似文献   

20.
我国苜蓿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苜蓿种子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1] 。气候温暖 ,光照充足 ,降雨稀少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种子[2 ] 。在分析了国内外苜蓿种子生产的历史及现状 ,总结我国苜蓿种子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如何规范我国苜蓿种子生产 ,从苜蓿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建立优良苜蓿品种更新换代与良种繁育体系、加强优质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苜蓿种子质量标准化几个方面 ,阐述了规范我国苜蓿种子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