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双孢蘑菇-西瓜-水稻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产早熟西瓜的现有大棚设施,以发展大棚栽培双孢蘑菇为切入点,对传统的种植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蘑菇废料就地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降低农业生产肥料投入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生产优质农产品.种植水稻实行粮经轮作、水旱轮作,构成了物质和生态可持续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棚西瓜-大棚双孢蘑菇-大棚西瓜-水稻栽培模式,每1 hm2 4茬的总收入可达249 000元.年纯收入是普通模式的2倍多.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早秋芹菜-莴苣轮作栽培模式不仅解决了农作物生产中连作障碍,达到改良土壤、提高水田利用率的作用,对稳定粮食生产和丰富人们的菜篮子起到积极作用,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实施原则,分析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应用优势,论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农业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简要总结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创设的实施要点,旨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控制效果,并将绿色防控模式的应用价值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沛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不断探索适合当地轮作制度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筛选出"设施西芹-番茄-夏白菜-菠菜"1年4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并加以示范推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是当前农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进行了大棚日本-寸豆(白花大粒蚕豆)-大棚西瓜-防虫网小青菜种植模式的探索,经过3年的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现代化,萧山区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麦(油菜)-稻为主的二熟制,逐渐向"经、经、粮"等新型农作制度转变,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不断引进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我们在蒋堂蔬菜基地研究试验探索多种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其中春萝卜-豇豆-香菜-莴笋周年生产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模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多种稻-菜轮作栽培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采取不同作物间的轮作栽培模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桂林市农业生产栽培模式越趋多样化、高效化,笔者根据多年调研,总结桂林市主要稻-菜轮作栽培模式类型,各轮作栽培模式均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番茄-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我市设施蔬菜面积逐年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结构逐步调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涌现了许多一年三茬的高效栽培模式,其中太仓市双凤镇采用的番茄-丝瓜-莴苣连作套种技术,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可观。三茬每667m^2年产量7500kg,产值达9000~9500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效益农业的深入发展,素有浙北粮仓之称的嘉善县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将调整重点放在发展大棚蔬菜瓜果上,其规模由90年代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1994年的505.53hm~2,1998年的1400hm~2,2000年猛增到2500hm~2。在种植模式上,改原有的麦(油)-稻模式为大棚蔬菜与晚稻轮作模式,并不断研究、开发、创新,逐渐形成了大棚作物单茬品种-水稻、多茬品种-水稻、间作、套作-水稻、立体栽培-水稻等四大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1.
《蔬菜》2003,(9)
一是前苏联的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型模式。政府设立专门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并提供部分基金以及大量的管理费用。二是西欧的政策优惠模式。相互竞争的互助保险社和商业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政府不直接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但给农业保险以税收等政策优惠。三是美国的国家和私营、政府和民间相互联系的双轨制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模式。农作物保险由美国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私营保险公司、农作物保险协会共同参与开办,实行强制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美国政府对农作物保险通过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免税形式给予扶持。农作…  相似文献   

12.
河南小麦—西瓜—萝卜粮菜互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1):99-100
河南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也是小麦、瓜菜消费大省,随着耕作田日渐减少,传统的粮食"一元结构"已无法满足农产品供需、市场等变化,根据茬口对不同农作物进行科学统筹安排,形成高效种植模式是河南农业科技人员近年来不断试验、研究、推广的现代农业种植方式。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小麦—西瓜—萝卜"一年内3种3收的粮瓜菜高效互作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农作物连作障碍,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增产,提高经济效益。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管理要点等方面介绍了河南粮菜一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以期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蔬菜》2010,(7):46-47
<正>临漳县发展循环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围绕农作物下脚料和畜禽粪便,探索出了5种循环农业模式。肥料化。采用机械化、堆沤和生物菌快速腐熟等方式,推广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形成"农作物资源→秸秆→还田"的循环利用。据统计,该县农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了竹荪-玉米-芥菜立体套种轮作模式的技术要点、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及对土壤影响,为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菜-甜瓜-黄瓜-芹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艳孔 《长江蔬菜》2011,(19):24-25
近年来为不断提高种植效益,通过生产实践,我们探索总结出了生菜-甜瓜-黄瓜-芹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在上海地区有较好的推广价值。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西瓜-白菜-马铃薯连作是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栽培模式,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白菜的上市,缓解了初秋季节蔬菜缺乏的矛盾,而马铃薯出土更是填补了春季无蔬菜供应的空档。通过几年的试种与推广,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有效地遏制土地抛荒,促进农业的发展,让农户增产增收,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为了更好地推广西瓜-白菜-马铃薯连作模式,主要对西瓜-白菜-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西瓜-白菜-马铃薯连作模式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粮、菜争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江苏海安县李堡镇农业技术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打破传统的小麦-水稻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开展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筛选出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现将此高效种植模式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9,(4):67-68
拱棚西瓜-辣椒-花椰菜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笔者阐述了拱棚搭建过程中的选址、选材及搭建方法,并分别从品种选用、壮苗培育、田间管理、绿色植保等方面介绍了该模式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具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光热资源丰富、大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农业生产水平高,生产的农作物种子色泽鲜艳、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病虫害少、商品性好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国内繁殖各类农作物种子的最佳区域之一.为了发展蔬菜制种产业,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解决粮食生产和蔬菜制种争地的矛盾,笔者总结了当地"春小麦-菜摹制种-玉米"套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既保证了粮食产量不受影响,又保证了菜薹制种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棚室莴苣-豇豆-青蒜高效栽培模式。200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360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