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菜地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菜地生态系统氮肥投入量大、氮素循环强度高、损失量大。本文综述了菜地土壤氮素转化与循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施肥、大气沉降、自生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植物吸收、硝酸盐累积、NH3的挥发、地表径流、NO3- 淋溶等菜地土壤氮素输入、转化和输出的途径和过程及其数量特征;论述了氮素损失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发展水生蔬菜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种植水生蔬菜历史悠久,具有资源和品种优势。目前水生蔬菜已成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工程,且增加农民收入、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作用明显。就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蔬菜废弃物沤肥在油菜上应用的产量、品质及氮素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和比较了蔬菜废弃物沤肥和化肥对油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以及氮素效应的影响。试验设计了空白(CK)、不同肥料种类和施氮量梯度的处理,共1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用沤肥的处理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每盆0.859 g的时候,产量达到最高,施用化肥的处理油菜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施用沤肥的处理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安全浓度,而化肥处理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硝酸盐含量逐渐上升,并超过安全浓度;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沤肥在低施氮量时,氮素利用率和有机肥矿化率高于化肥,高施氮量时,化肥高于沤肥;施用沤肥不会引起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明显变化,而化肥则有导致土壤硝态氮含量升高的风险。因此,蔬菜废弃物沤肥能够完全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4.
添加生物炭对设施菜田土壤氮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究生物炭田添加对设施菜田土壤氮迁移的影响,在设施黑土菜田进行常规水肥(WF)、常规水肥+生物炭(WFB)、80%水80%肥+生物炭(80%WFB)处理的田间对比试验,系统研究生物炭施加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0 cm土层内,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施加生物炭(WFB、80%WFB)可明显降低不同土层铵态氮、硝态氮淋失量;施加生物炭的WFB、80%WFB处理铵态氮淋失量在0~60 cm土层比对照(WF)降低了52.87%、49.39%(P<0.05);施加生物炭的WFB处理硝态氮淋失量在0~40 cm土层比对照(WF)降低了32.22%(P<0.05)。茄子生育期内,施加生物炭的WFB、80%WFB处理可以增加苗期、初果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抑制土壤硝态氮淋失,对盛果期、拉秧期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无影响。综上,生物炭的施加能有效抑制设施菜田土壤氮的淋失迁移。  相似文献   

5.
设施菜田土壤氮素淋溶特征及阻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菜田在蔬菜作物生产中占据重要比例,土壤氮素作为设施菜田生产中需求量最高的营养元素,在保证设施菜田品质与产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设施菜田土壤一直处于高度集约、高度施肥、土地利用率高,使得土壤氮素利用率偏低,淋溶损失严重。本文基于2001—2021年来国内外对于设施菜田土壤氮素淋溶特征研究成果,从概述设施菜田土壤氮素损失途径及淋溶特性着手,分析设施菜田土壤氮素淋溶影响机制。总结出设施菜田氮素淋溶损失主要受到施肥、灌水、土壤质地及种植年限影响,采取减氮控水、调节土壤碳氮比、施用土壤抑制剂以及运用填闲作物等措施,能够在保证设施菜田作物品质条件下,降低土壤氮素淋溶损失。探讨针对设施菜田氮素淋溶损失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为设施菜田的合理管控与生态可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京郊保护地土壤氮素矿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好气淋洗培养法研究了京郊蔬菜保护地耕层土壤氮素矿化状况.结果表明:110个土壤样品2周培养期间氮矿化量分布在2.50~112.00 mg/kg,均值为17.50 mg/kg,81%的样品集中在2.50~23.99 mg/kg,变化范围较大,土壤氮素矿化量与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不相关;筛选其中45个土壤样品进行21周的长期好气培养,土壤累计氮矿化量变化范围是19.00~337.00 mg/kg,均值为102.00 mg/kg.表层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0~21 d),矿化速率较快;第二阶段(21~91 d),矿化速率趋缓;第三阶段(91 d以后),矿化速率保持稳定.21周内京郊保护地土壤平均可供氮量为214.00 mg/kg(相当于856.00 kg/hm2),超过了保护地蔬菜正常生长当季所需氮量.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蔬菜种植区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镇江、扬州、苏州、常州5市的蔬菜大棚和露地菜地种植情况,并采集了土壤样品分析测定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五市蔬菜地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与无机氮,而全氮含量则相对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与全氮均显著下降,而无机态氮则有一定的深层累积现象。蔬菜大棚要比露地积累更多的有机质及无机氮,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区主要蔬菜氮肥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解决华南地区蔬菜高效生产问题,以华南地区主要蔬菜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法对主要蔬菜的氮肥肥料利用率进行了研究。总结近年来在华南地区蔬菜生产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目前蔬菜生产条件下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生理效率以及肥料和地力对蔬菜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叶菜氮肥偏生产力为173.1 kg/kg,农学效率为38.3 kg/kg,表观利用率为18.4%,生理利用率为291.5 kg/kg,肥料贡献率为38.6%,地力贡献率为61.4%;瓜类蔬菜氮肥偏生产力为145.5 kg/kg,农学效率为55.6 kg/kg,表观利用率为19.7%,生理利用率为315.3 kg/kg,肥料贡献率为36.6%,地力贡献率为63.4%;豆角氮肥偏生产力为204.5 kg/kg,农学效率为42.4 kg/kg,表观利用率为19.6%,生理利用率为228.4 kg/kg,肥料利用率为20.6%,地力贡献率为79.5%。从肥料利用率分布频率可以看出,叶菜氮肥表观利用率小于10%的试验样本有40 个,占总数34%,处于10%~20%的样本有43个,占总数36%,处于20%~30%的试验样本有19 个,占总数16%,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16 个,占总数14%;瓜类蔬菜氮肥利用率小于10%的样本有48 个,占总数31%,处于10%~20%的样本有51 个,占总数33%,处于20%~30%的样本有32 个,占总数21%,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25 个,占总数15%;豆类蔬菜氮肥利用率小于10%的试验样本有54 个,占总数39%,处于10%~20%的样本有36 个,占总数26%,处于20%~30%的样本有23 个,占总数17%,大于30%的试验样本有26 个,占总数18%。氮肥利用率小于30%的试验样本占总样本的80%以上,表明在目前蔬菜生产条件下各类蔬菜的氮肥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蔬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对蔬菜无机氮利用率及氮去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蔬菜农田大量施用有机肥对无机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区15N示踪法,连续2季研究了增施有机肥对蔬菜无机氮肥利用率及其有机肥后效对土壤残留化学N肥(15N标记尿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学氮肥(CF)和增施有机肥(CF+M)2个处理第1季蔬菜体内分别有25%~26%和14%~18%的N来自化学N肥,化学氮肥利用率(UEN)分别为25.61%和18.16%;有机肥后效也显著影响第2季蔬菜体内来自土壤残留15N标记尿素的百分数(NDF)和第2季蔬菜对第1季残留15N标记尿素的利用率;CF和CF+M 2季累积对第1季所施15N标记尿素的利用率分别为28.76%、19.60%。与CF比较,CF+M对每季收获后0~200 cm土壤剖面15N标记尿素的回收率影响不显著,但增施有机肥促进剖面硝态氮的累积与下移;CF+M也显著提高了每季收获后15N标记尿素的损失率,第2季收获后CF和CF+M的15N标记尿素损失率分别为53.7%、61.2%。  相似文献   

10.
王和寿 《作物杂志》2022,38(6):208-125
为探究不同施N量对叶用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及为制定科学的叶用甘薯施肥技术提供数据依据,选用叶用甘薯品种台农71和福菜薯18为材料,设氮素水平0.00(CK)、87.50(T1)、175.00(T2)、262.50(T3)和350.00g/m2(T4),通过液质联用色谱仪和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检测发现,异槲皮苷含量最高,在福菜薯18中高达74.43mg/kg。2个品种均不含二氢槲皮素,其余的5种含量均较低。检测到的6种类黄酮与施N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品种间没有差异。在施N量达到262.50g/m2(T3)时,福菜薯18总黄酮量达到最大,而施N量变化对台农71总黄酮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施N后,2个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未施N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施N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在施N量达到262.50g/m2(T3)时,2个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达到最大。可溶性糖含量与施N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而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本试验发现,施N量为262.50g/m2时既能保证叶用甘薯的产量,又可以保证其保健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