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利用机械、人工将农作物的秸秆粉碎加工,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肥料,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秸秆还田一般指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将已经摘穗的玉米秸秆(含水量65%~75%)在田间用机械直接粉碎并均匀撒于地面,然后机械耙切耕翻。秸秆还田减少了焚烧秸秆的现象,避免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经研究部门多点测定:连续还田2年~3年,一般能增加土壤有机质0.06%~0.1%,速效磷含量提高33%~45%,速效钾含量提高25%~30%,含氮量增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有力地提高土地农作物生长力。秸杆还田后,在分解过程中进行矿质化,释放养分,同时进行腐殖质化,从而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能,大大改善了土壤结构及吸水、粘结等性状,提高土壤自身调节水、肥、热、气的能力。随着秸秆还田年数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不断提高。据农业部门试验,秸秆还田后的土壤有机质增加0.03%~0.15%,土壤容重降低0.06~0.2%孔隙度增加3%~7%,出现土壤疏松,通气性好,耕作比阻减小,贮存水分、养分能力增加;同时,秸秆还田可以…  相似文献   

3.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是将已经收获谷穗的鲜秸秆,运用还田机械直接粉碎撒于地面,然后再用机械耙切耕翻入土的一种农艺技术。这种方法较传统的秸秆还田省去了割、捆、运、铡、沤、送、撒等多道工序,较人工还田提高工效90~240倍,降低成本7.62元/亩;同时还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和环境污染,提高作业质量。 多年来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的实践证明,连续应用此技术2~3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148%~0.2%,速效磷33%~45%,速效钾25%~30%;土壤含氮量增加1.06%;土壤容重降低1.5%~3%;  相似文献   

4.
潞城市自1980年开始实施以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耕、机械镇压、机械播种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1%,共增产粮食1亿kg以上,增加收入6000余万元。1996年,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潞城市农机局进行了旱地机械化保...  相似文献   

5.
玉米机械秸秆还田是一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的技术。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能培肥地力,提高产量,还避免了环境污染,消除了火灾隐患。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一般一台拖拉机一台秸秆还田机每天可作业2.7~8公顷,是人工青贮玉米秸秆的40~120倍。一、玉米机械秸秆还田作业的流程及农艺要求工艺流程:摘穗→机械粉碎秸秆→族耕碎茬→施底肥→深翻→耙地平整以备播种。农艺要求:1.摘穗。在玉米的最佳摘穗期(黄熟期),用人工摘穗并运出。2.机械粉碎。粉碎时,切碎长度一般要求在10厘米以…  相似文献   

6.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的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不同程度的氮、磷、钾三要素。采用机械化粉碎还田,不但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还能达到改良土壤、培育地力的目的。因此,秸秆粉碎还田是中低产田向高产田转化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如果农作物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的板结.破坏土壤的生态结构。产生地力逐渐衰退的恶性循环:如果连续使用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通过调查与研究,笔者对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进行技术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秸秆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利用得好可以变废为宝,带来经济效益。现在从政府到科研机构.都在想方设法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比较可行的有秸秆种菇、秸秆饲料、秸秆燃气、秸秆板材等.而最实际的做法是把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还田.如机械粉碎还田、堆沤还田、发酵还田、过腹还田等。机械粉碎还田技术是利用秸秆还田机将果穗收获后的玉米秸秆粉碎、抛撒还田。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与人工粉碎秸秆还田相比。提高工效50-120倍。连续还田2-3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148-0.2%.增加速磷33-45%,增加速钾25-30%。增加含氮量1.06%,一般能提高单产20-30%,此外。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不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极大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能促进文明生产和社会进步。希望农民朋友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方式,利用好秸秆这一宝贵资源。莫再一烧了之。  相似文献   

9.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具有机械化作业质量好、成本低、生产率高的特点,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之一。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利用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机械将收获果穗后留在田间的作物茎秆就地直接还田的一项农机化实用技术,它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20年来,山西省在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方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小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也已日趋完善。现就2种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1.高秆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的3种主要模式及工艺(1)直接粉碎还田模式和工艺。①技术原理。采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收获后…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秸秆是一种生态有机资源,粉碎还田后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减轻化肥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发展后劲。但是,由于机械质量或农机手操作技术等原因,在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地块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后,不仅不增产,反而影响下茬农作物的耕种和生产,产生负影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为了正确认识和推广此项工作开展,成武县农机局组织人员对全区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情况  相似文献   

12.
浅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是一项由诸多单项技术组成的 ,相对独立的新型实用性技术 ,是目前国家重点推广实施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撒于地表 ,并随即耕翻入土 ,使之腐烂分解。该技术的实施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降低土壤容重 ,防止土地板结 ,而且能减少秸秆的养分和水分的自然损失 ,有利于蓄水保墒 ,减少资源的浪费 ,净化周围的环境。同时又能提高工效 ,减轻劳动强度 ,争抢农时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一般情况下 ,连续还…  相似文献   

13.
正1秸秆还田的意义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还到土壤中,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争抢农时季节,另外针对限制焚烧秸杆,减少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意义。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  相似文献   

14.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现阶段,随着农业结构的调  相似文献   

15.
张锐 《现代农机》2013,(5):26-27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资源,而部分群众则视其为沉重的"包袱",习惯于一把火烧掉。为了探索其变废为宝的新途径,提高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陕西省岐山县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推广等方式,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以下简称秸秆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一、秸秆利用呈现出新特点1.机械还田成首选通过小麦留高茬玉米免耕硬茬播种和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等技术将秸秆进行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小麦机收留高茬覆盖还田和小麦  相似文献   

16.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前景广阔。农作物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源,经有关部门检测鉴定,秸秆还田有以下效能: (一)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作物有效养分,农作物秸秆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4%左右,含氮量0.4%~0.6%,每亩还田秸秆1000kg,可增加有机质150kg,氮素3~7kg,折合标肥20~30kg,还可获得多种营养元素。据测定,干玉米秸秆含有机质75%、氮0.7%、磷0.45%、钾0.85%;每亩还田1300kg鲜玉米秆,可增加有机质330kg、氮  相似文献   

17.
秸杆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具有机械化作业质量好、成本低、生产率高的特点,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之一。推广秸杆还田技术,对提高农作物秸杆的资源利用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调查研究,现对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进行一定的技术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薇 《四川农机》2000,(5):24-25
作为成都市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项目承包的负责人和参与者,对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成都市秸秆禁烧工作中的推广应用谈点自己的体会及认识。 一、成都市推广机械化秸杆还田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90年代初期,成都市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改造低产田配套进行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探索,通过机械作业,将秸秆粉碎直接翻耕入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1992年,都江堰农机推广站科技人员研制成功 1GM系列水田埋草旋耕机。该机能够直接配套在各型拖拉机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每逢夏收秋收之后,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农民付之一炬,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秸秆中含有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成份,是一种可以综合利用的资源。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施肥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其优点,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二是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自身调节水、肥、温和气的能力,为土壤的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省工省力,可节约大量劳动力。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通过几年来的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农民认识程度的提高,给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不仅节约大量的劳动力,而且秸秆还田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测算每亩还田秸秆500—800kg,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16%,连续多年秸秆还田的耕地,可有效地提高磷肥利用率和补充土壤钾元素的不足,秸秆还田后,平均增产幅度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