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鑫  王倩 《种子》2005,24(4):12-15
本试验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由8.4%降至5.5%~2.5%,不影响大葱种子活力,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脱氢酶、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当含水量低于2.0%时,种子活力显著下降.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含水量在5.5%~2.5%的种子,其活力保持较高水平,且显著提高种子抗老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不同含水量对柴胡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柴一号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种子为材料,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柴胡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含水量由7.79%降至5.82%~4.85%,柴胡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人工老化处理后,含水量在5.82%~4.85%之间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含水量在5.02%的柴胡种子发芽率较高,活力指数最高,浸出液最少,POD酶活性高,脱氢酶活性相对下降最少.柴胡种子含水量降低至5.82%~4.85%,能够使柴胡种子活力保持较高状态,有利于柴胡种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含水量对精包装蔬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含水量梯度的铝箔袋包装甜椒(甜杂六号)和大白菜种子(小杂55),在40℃恒浊条件下人工老化,老化时间分别为4d、10d、20d、35d。其种子活力在不同的含水量水平有明显的差别,而且有一个含水量阈值。这两种蔬菜种子在铝箔袋包装条件下贮藏的含水量阈值均为6%。含水量在6%以下时,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的变化表现为缓慢下降;含水量在6%以上时,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大幅度的下降。6%的  相似文献   

4.
含水量对黄精种子贮藏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种子含水量对黄精种子贮藏生理的影响,采用硅胶干燥法超干处理黄精种子,将种子含水量由10%分别降至7%和3%,同时采用增湿法,使黄精种子含水量达到15%,在室温条件下贮藏5个月后,对黄精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超干贮藏条件是黄精种子活力有效保持的重要因素,适度超干是保持种子较高抗氧化能力,减轻膜脂过氧化的重要途径.高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由于膜脂过氧化严重而使活力迅速下降.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72.5%.3)3%含水量的种子在贮藏期间CAT、POD和SOD活性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MDA含量及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菜豆种子在超干处理条件下抗老化能力,以菜豆品种‘将军’、‘紫冠’、‘热那亚’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并对不同程度超干处理的菜豆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对老化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讨论菜豆种子的最适含水量。结果表明,‘将军’种子含水量降至5.78%~6.95%时,种子各指标在老化后保持在较高水平;‘紫冠’种子含水量为5.35%~6.89%时,老化后各指标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且差异显著;‘热那亚’种子含水量为5.01%~6.15%时,老化后各发芽指标、热稳蛋白含量均高于自然干燥种子。说明超干保存菜豆种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种子处理对玉米幼苗抗低温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阳西荣  林彰文 《种子》2004,23(6):26-29
在10℃的冷环境中,6-BA处理的玉米种子的幼苗S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都较高,而MDA含量较低.PEG处理的玉米种子的幼苗SOD酶活性和MDA含量较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略高.人工老化2d的种子幼苗叶片中SOD酶活性较对照下降明显,但其MDA含量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且变化幅度大.种子老化降低了玉米幼苗对低温的抵抗力,而能改善种子活力的各种处理均可提高其幼苗对低温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7.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改变.本实验采用高温高湿(T=52.3℃,RH=80%)人工老化方法处理小麦种子,并以500 mg/L抗坏血酸(AsA)、20%聚乙二醇(PEG) 6000、500 mg/L赤霉素(GA3)3种溶液进行老化种子的修复,人工老化及修复后的种子经室内发芽试验,分别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种子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下降2.27%,发芽率下降2.67%,种子活力(TTC还原强度)下降7.29%,这三者虽都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下降显著,分别较未老化处理种子下降35.86%和51.51%.PEG修复处理能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指数;GA3修复处理对老化种子活力指数的修复效果最好;AsA和GA3修复处理使老化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降低,但未达到未经处理种子的MDA含量水平;PEG、GA3和AsA修复处理对POD酶活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颜  王倩 《种子》2007,26(3):27-30
大葱种子经过人工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活力指数较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明显,种子老化6天后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70%。脱氢酶、SOD、POD活性和GSH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而浸出液可溶性糖、MDA、自由基、H2O2的含量增加,GSH、H2O2、自由基、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显著相关,并且较其他指标变化更为显著。说明大葱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加剧,膜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因此,大葱种子人工老化与膜脂过氧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年限敖汉苜蓿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种用价值.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变化,选择室温贮藏0~3年的敖汉苜蓿种子,比较分析种子劣变规律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收获当年的敖汉苜蓿种子具有较高的硬实率,其抗逆性强,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而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贮藏起初2年,种子硬实率、不正常种苗数、死种子数、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POD、CAT、脯氨酸和MDA积累量增加,种子质量下降,不正常种苗数和死种子数增多,种子活力下降.综合试验结果,贮藏2年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其种子质量最佳,种子发芽能力最强,但是种子抗逆性不高;贮藏1年存在轻度休眠,应进行打破硬实处理;贮藏3年的种子活力下降,其种用价值降低,不利于在人工草地建植中使用,生产中应贮藏2年后再播种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能较好地说明苜蓿种子在贮藏期间的活力变化,为我国人工草地建设中合理使用苜蓿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系统研究了不同成熟期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的活力、可溶性寡糖含量和小分子热激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根数、根长、苗高、苗重发现,授粉后19~34d的种子生活力与活力均较高。种子成熟过程中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授粉后10~22 d,种子含水量从48.2%下降至23.9%;鲜种子棉子糖与果糖含量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水苏糖和葡萄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授粉后10~19 d,小分子热激蛋白64SHsp1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此后相对表达量下降。水分、棉子糖、水苏糖和蔗糖等物质含量,鲜种子及干种子的千粒重,以及64SHsp1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与种子发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选用黑、白芝麻为材料,通过(58±1)℃人工老化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种子浸泡液中电导率和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种芝麻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生活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芝麻的下降幅度比黑芝麻的大。电导率、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则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而上升,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下降。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在相同的老化时间下黑芝麻的活力较白芝麻要高,以浸泡液的糖含量指示油料种子芝麻老化程度不合适。  相似文献   

13.
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刘菲 《种子》2012,31(4):27-30
研究了蓝萼香茶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老化种子内保护酶(CAT、POD、SOD)活性降低;种子内贮藏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蓝萼香茶菜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降低可能是由于细胞膜系统受损和有毒物质积累所致。本研究可为蓝萼香茶菜种子的合理贮藏及生产上种子活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人工老化对老芒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与表达量的影响,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试验材料,用高温(45℃)、高湿(100% RH)的方法处理种子,对不同老化程度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并计算相应指数,并对酸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PAGE)检测醇溶蛋白的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7天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依次下降58%、56.34%、75.36%、83%,从凝胶电泳体系优化结果可以看出,最优体系为:300 V电压、上样量为10 μL、18%的聚丙烯酰氨凝胶。老化后的种子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带型的变化,即原有谱带的丢失、新谱带的出现。由此可以看出种子活力指数对老化处理最为敏感,它的下降与电导率的变化相关性较大,种子活力丧失与原有谱带的丢失、新谱带的出现在同一时间,说明它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蓝茎冰草种子劣变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蓝茎冰草(Pascopyrum smithii)种子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工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下降,活力指数的变化先于发芽率,是反映种子质量的敏感指标;蓝茎冰草种子电导率与种子生活力及活力正相关;氨基酸泄漏与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正相关,不反映种子膜的透性;蓝茎冰草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人工老化而上升。  相似文献   

16.
人工老化对小麦种子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种子活力与醇溶蛋白组成变化的关系,以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和杂交小麦(BNS/05525)为材料,高温(43±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0,4,6,9,12,15d和20 d,对老化处理种子的活力及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老化20 d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为0,种子活力丧失.在同一老化程度下,杂交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百农矮抗58、周麦18、新麦208、郑麦9023,说明杂交小麦的抗老化能力较强;电导率在种子老化的0~12 d内变化较小,种子老化到15d时电导率迅速升高;5个小麦品种种子老化20 d后,发芽率从100%下降到0,醇溶蛋白的表达均出现了带型的变化,ω区醇溶蛋白出现了谱带的丢失、新蛋白的增加及蛋白表达量的上升和下降.种子活力丧失与蛋白的丢失、新谱带的产生都是在同一时间(种子老化20 d),说明种子活力的丧失与ω区域醇溶蛋白的消失和新增加的蛋白质有关;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导致了某些存活能力差的基因型消失,消失的基因可能与种子活力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种子脱水干燥是杂交水稻制种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种子自然脱水速率慢,遇雨天还易引起成熟期推后和穗发芽等问题。利用脱水剂快速降低种子水分对种子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Y两优689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脱水剂对其制种种子脱水及种子质量的影响。11种脱水剂均能加快种子成熟后期脱水,7号和9号脱水剂喷施后5 d,种子水分分别下降4.6%和3.6%,且对种子千粒重、发芽和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种子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ABA和GA3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种子室温贮藏6个月后,与对照相比,7号、8号和9号脱水剂处理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7号和9号脱水剂处理的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α-淀粉酶活性、ABA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7号比9号的脱水效果好,可作为Y两优689的脱水剂。种子贮藏前,7号、8号和9号脱水剂处理能提高种子中OsNECD1和OsNCED2基因的表达,降低OsGA2ox1的表达;而种子贮藏6个月后,OsNECD1和OsNCED2表达量下降,OsCYP707A5和OsGA2ox1表达量上升。这表明经过6个月贮藏,脱水剂处理对种子ABA合成相关基因和GA3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减弱,同时OsCYP707A5的高表达导致种子ABA含量减少,可能是种子贮藏后萌发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子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及其生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群文  辛霞  陈晓玲  刘旭  卢新雄 《作物学报》2012,38(9):1665-1671
测定在南昌室温贮藏9年的含水量为10.6%、7.0%、6.0%、5.0%、4.0%和3.0%的水稻种子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浸出物电导率, 以及胚中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 以期了解水稻种子在室温贮藏条件下的适宜含水量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含水量为5.0%~6.0%的种子在室温贮藏9年后发芽率仍高于50%, 其他含水量种子的发芽率均显著低于50%, 可认为5.0%~6.0%是室温贮藏的适宜含水量。适宜含水量贮藏9年的种子吸胀12 h后, 胚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含水量种子, 与在-18℃贮藏9年的种子(对照)相比, 活性相当或下降幅度最小;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显著。表明在适宜含水量下保持较高的APX和CAT活性, 可能是延缓种子生活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种子浸出物电导率和胚中MDA含量等未表现出与种子生活力和含水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此外含水量3.0%水稻种子的生活力和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含水量水平的种子, 表明过度干燥会产生干燥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甲醇溶液人工老化处理对甜菜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探究甜菜种子的耐储性和老化机理,为甜菜种子的人工老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020年新收获甜菜种TX2020单粒种为实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时间的老化时间(5、10、15、20、25、30 min),用甲醇老化法处理种子,通过对甜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它们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结果显示,种子经过老化处理后各发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轴总长分别下降了8.8%~31.41%、13.96%~34.23%、2.66%~22.44%、16.63%~36.44%、7.54%~23.06%,而种子的浸出液电导率则出现上升的情况,较对照上升了34.73%~76.19%。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溶液能够抑制甜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时间的不同,甲醇溶液处理甜菜种子在发芽指标上的抑制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