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电所的接地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却非常复杂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由于接地问题而造成的主设备损坏、变电所停运等事故,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该文在分析变电所接地网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泳 《农村电气化》2004,(11):18-19
接地装置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主要设备。由于自然条件和施工工艺等原因,变电所的接地装置腐蚀严重,接地电阻不合格,通过实施改造措施,消除隐患,解决接地网不合格问题。  相似文献   

3.
1问题提出 在电力系统中,二次回路对保障系统安全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力作业现场安全规程》规定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一个电气连接必须有一个可靠的接地点。同时为了保证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正确工作,要求电流回路一点接地。但是,变电所电流二次回路连接设备繁多,延伸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接地是确保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的基础,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接地系统迅速地泄入大地,将地电位降低到接触电压和人体跨步电压安全值以下,且不会对二次设备造成反击,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因此在变电站运行中接地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变电站接地网导通测试及接地电阻测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了变电站接地网日常运维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把握好运行工作中的安全关 ,而变电所作为系统的骨架 ,一旦发生故障 ,轻者影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及设备损坏 ,重则导致电力系统振荡或瓦解 ,造成大面积停电 ,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必须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切实保证变电所的安全运行 ,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操作和事故处理 ,前者很大程度取决于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 ,而后者则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及不可预见性给运行人员带来相当大的考验。正确处理变电设备事故是控制事故扩大和减少危害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变电所建设时根据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的需要 ,按设计要求敷设环形接地网 ,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设备安全。如何在鹅卵石地表层实施可靠接地 ,是电力界公认的难题。1 基本概况永嘉县 35 k V鹤盛变电所由浙西电力技校设计室设计 ,主变容量为6 30 0 k VA、10 k V出线 8回。由于考虑进出线方便和不占农田诸原因 ,变电所选址在远离居民区约 2 0 0 m远的一个由溪流冲击而成的河滩凸地上 ,东南为溪流 ,其南边最近处距变电所围墙仅 2 0 m与河面垂直高度为 5 m,西面距变电所 15 m外为一块表面土层厚为 2 0 cm人造田 ,垂直高度…  相似文献   

7.
1 前言在变电所中 ,直流电源为信号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以及断路器的远距离操作等提供工作电源。它的运行可靠性 ,对变电所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保证。而直流接地是直流系统较常见的故障 ,它是危害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事故隐患。目前 ,我所采用南自院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BJ- 1型监控系统。此套系统能对变电站的运行进行监视及控制 ,运行中的报警信息都能反映到中控室后台机上 ,使值班人员能及时掌握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但由于本站直流电源直流接地报警信号没有接入监控系统 ,当发生直流接地时 ,在中控…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对电网监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的“无人值班”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绝大多数无人值班变电所是在原有一、二次设备的基础上增装微机远方监控设备,以实现变电所运行管理的“三遥”或“四遥”的。而这里要介绍的则是可直接安装在开关柜上(省去了二次设备),集控制、测量、报警、事故记录、故障录波、分析记录等于一体的小型化无人值班变电所监控装置,目前在国内已有采用,但不多。这种模式我们运行了几年下来觉得很好:占地少,投资省,可靠性也不错。目前我县已有两座35kV变电所采用了这种模…  相似文献   

9.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土壤的腐蚀可能使接地引线和导体变细甚至断裂,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造成事故扩大,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用户对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容量也随之扩大,枢纽变电站的规模也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流经枢纽变电站的不对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可靠运行,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我们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地面电位分布问题.通常的接地网设计中,我们习惯于等间距的布置均压带,按照5 m,8 m,10 m,12 m等间距的布置网格状或条形接地网.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接地网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使接地网电位分布很不均匀,边角网孔的电位差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的电位差,使得接地网的外围边角网孔成为最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本文结合实例,运用不等距接地网计算程序,阐述了接地网不等距分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在县级供电网络中 ,变电所的建成年代一般都较早 ,其二次设备已十分陈旧 ,继电保护动作可靠性差、与远动装置配合效果也不理想 ,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 ,严重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和可靠运行。随着电力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建设具有综合自动化功能的无人值班变电所成为可能。为满足农村电网日益发展的需要 ,我局决定 ,陆续对现有常规变电所二次系统的主设备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变电所实现综合自动化 ,二次设备的选择一般有两种方案 :一种是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设备 ,通过通信信道实现“四遥”功能 ,它集保护、测量、控…  相似文献   

12.
罗宜 《农村电工》2006,14(1):27-27
以前.我国6~10kV配电网系统,绝大部分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用电负荷迅速增长.特别是开展城市电网改造后,电缆配电线路的大量出现.接地电容电流大幅度增长.由此带来一系列不安全因素:(1)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时.电弧不能自行熄灭.容易发展成相间短路,造成设备损坏和用户停电事故;  相似文献   

13.
在电网运维作业中,临时接地操作是常规操作。因电气工作安全需要,临时将线路或电气设备接地,是电力系统线路、设备由运行转检修,检修转运行必经的工序。临时接地线是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十分关键的工器具,临时接地线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恶性事故。从工作实际出发,研制出一种更安全、便捷、灵活、好用的地线棒,可大大降低临时接地线引发事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各地区电网都在建设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 ,变电所设备的微机化、自动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但是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在我国 ,现在仍存在着大量的110 k V、35 k V老式变电所 ,其一次设备老化 ,维护的工作量和费用逐年上升 ,而且效果不明显 ;所内二次设备从最古老的电磁型继电保护到早期的微机保护、晶体管保护、直到“四合一”的集控台等 ,都在同时运行。这些设备对变电所的安全、优质、高效运行构成很大威胁。如何合理的、经济的改造这些旧所使其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 ,已成为面临的…  相似文献   

15.
高涛 《农村电工》2013,(10):28-29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城市规划水平的提高,配电网采用的电缆线路越来越多,导致系统对地电容电流急剧增加,在现行10 kV配电网线路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下,电容电流的不断增加对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影响。在正常情况下,10 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允许运行2 h,运行值班人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通过试拉将故障线路隔离。但如果单相接地电容电  相似文献   

16.
马世雄 《农村电工》2003,11(4):19-19
电气设备的接地与接零,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重要措施。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国传统的低压供电方式和目前推荐的先进技术方案进行分析。1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而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例如各种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等)与接地体(接地网)可靠地连接起来,以保证工作人员等触及时的安全,在农村10kV以下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场合广泛采用。在实际生产中,如单台或为数不多的设备,也可采用接地体进行保护接地。当设…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保护设备,尤其是在变电所,其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用电.规程要求:对变电所继电保护装置每年要进行一次试验.农网终端变电所,继电保护主要以电流保护为主.在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时,首先要对其整定值进行测试,然后再进行对保护继电器一系列的冲击、波形、频率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一起误操作事故,暴露了XJ—4型接地线的先天不足,故建议不宜选用。1事故发生经过在我局盯眙变电所1#主变停役检修时,变压器三侧均安装了接地短路线。由于盱眙输油站6kV配电站电气运行值班工,擅自对检修变压器反送电,造成带接地合闸事故。2事故现场情况主变压器110kV侧、3  相似文献   

19.
庞杰 《农村电气化》1999,(12):20-20,23
变电所作为电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要确保变电所的安全运行,必须把好操作和事故处理两个关口。1 操作方面电气运行人员在改变系统运行方式或异常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因为运行人员自身责任造成电气误操作,致使发生或扩大事故。误操作的结果不但使供电中断、电量损失、设备损坏,而且对社会用户也有较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操作人的人身安全。至今误操作事故在电力事故中仍占较大比例。消灭误操作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也是电力企业的重要责任。从供电企业所发生的误操…  相似文献   

20.
35 k V综合自动化变电所就是依赖目前高速发展的微型计算机技术 ,将变电所中的控制、保护、测量、中央信号各类自动化装置以及打印报表、故障录波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微机网 ,完成调度端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这种高新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各地发展很快 ,为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推广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 ,技术应用还不成熟 ,新的运行管理模式正在摸索之中 ,因而各地在运行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据浙江省金华电网近二年来的运行情况 ,随着自动化变电所的增多变电事故明显增多 ,影响了变电所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