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鸡呼吸道黏膜及眼角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养殖生产中氨气主要来源于堆积的粪便、饲料残渣和垫草等含氮有机物的发酵分解。随着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及其废弃物产生的氨气日趋增多,这不仅对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影响,而且还严重危害到畜禽健康,降低了畜禽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畜禽舍氨气排放规律及对畜禽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加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快速发展,大量畜禽粪尿集中排放。挥发的氨气(NH3)不仅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同时也严重影响畜禽的健康,诱发各种疾病,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因此,分析畜禽的氨气排放规律及其对畜禽生产和健康的影响,对控制畜禽舍氨气浓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畜禽舍氨气排放影响因素,以及氨气排放规律;分析了氨气对畜禽健康的影响及其对机体的损伤机理,为规模化畜禽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除臭剂调控鸡粪臭气和氮磷排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畜禽养殖业中,鸡粪产生的臭气会增加空气的甲烷、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成分。轻则降低空气质量,影响人畜正常生活,重则引起头晕、恶心和慢性中毒,氨气含量过高可致人双目失明;当氨气达25mg/L浓度时,对鸡体产生不良影响,50mg/L时,可降低鸡生产性能10%以上,鸡的呼吸道支原体、病毒、细菌继发性感染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畜禽舍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畜禽生长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容易诱发畜禽呼吸道疾病。1、尘埃畜禽饲料许多都为粉料,在添加饲料、畜禽采食、人员走动时都可产生大量的尘埃,一些病原微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的发展,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愈发突出。高密度、集约化饲养导致舍内微生物、粉尘、有害气体等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长期生长在低质量空气环境中,导致肉鸡气管炎、肉鸡呼吸道综合征等呼吸道疾病多发,间接降低机体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加强研究舍内空气污染物对畜禽健康的危害,并探索改善畜禽舍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综述舍内微生物、粉尘、氨气等污染物及其危害和应对措施,为深入研究空气污染物对肉鸡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合理调控舍内空气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的发展,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愈发突出。高密度、集约化饲养导致舍内微生物、粉尘、有害气体等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长期生长在低质量空气环境中,导致肉鸡气管炎、肉鸡呼吸道综合征等呼吸道疾病多发,间接降低机体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加强研究舍内空气污染物对畜禽健康的危害,并探索改善畜禽舍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综述舍内微生物、粉尘、氨气等污染物及其危害和应对措施,为深入研究空气污染物对肉鸡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合理调控舍内空气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氨气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肉鸡呼吸道黏膜及眼角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在家禽舍内的多种有害气体中,氨气的危害最大,氨气刺激不仅会引发家禽多种呼吸道疾病,还能导致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生及其发病率的提高,严重降低家禽的生产性能,高浓度氨气还会引起机体中毒,甚至引起死亡。文章从氨气的产生,氨气对肉鸡的健康、行为、生产性能、血液生化、免疫机能、内分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1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来源畜禽舍内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一是畜禽机体代谢产生,畜禽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畜禽舍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二是大量未消化吸收的蛋白质经过胃肠道排出体外,经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三是肉鸡代谢产生的尿酸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尿囊素,尿囊素进一步分解为乙醛酸盐和尿素,尿素在尿素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气和二氧化碳;四是畜禽生产过程中散落的饲料残渣  相似文献   

9.
禽舍是舍饲禽赖以生存的场所与生长和生产的环境,禽舍内的空气是畜禽生存、生长与生产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之一,而空气质量的优劣对畜禽的生存状态、生长过程与生产性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恶劣的空气必然成为鸡病的病原谱,如氨气过高会引起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甚至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及中枢神经麻痹等;过量硫化氢可诱发眼炎、鼻炎、气管炎、肺水肿等.因此,如何控制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及清除,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及其废弃物所产生的氨气日趋增多,不但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危害畜禽的健康,刚氏生严性能。现今,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畜牧生产中的氨气;亏染问题,有些国家甚至还对舍内氨气的含量进行法律规定。在中国大力提倡建设“两型社会”的今天,如何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对畜禽舍氨气快速检测采样点的设置、氨气的采集、检测与结果判读做了规定,从而减小了检测误差。通过检测,客观的反映畜禽舍的氨气浓度,根据氨气的浓度变化,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进而更好的指导畜禽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2.
鸡舍内氨气的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浓度的氨气对鸡群危害很大,主要是诱发呼吸道和眼部疾病,以及降低鸡群的生产水平。现从氨气的致病机理和控制措施2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1畜禽养殖产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1.1氨氮畜禽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氨气,氨气沉降在水体引起水体酸化,进入土壤则造成土壤富营养化,进而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欧洲国家中养殖密度较高的地区如荷兰、比利时、德国的北部,法国和意大利中北部,是氨气排放比较高的区域,畜禽产生的氨气每公顷超过20kg。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畜禽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环境对畜禽的生长非常重要。畜禽对空气质量非常敏感,因此空气质量好坏与畜禽发病率直接相关。氨气(NH3)是畜禽舍气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对畜禽的生产和生殖性能均有负面影响。动物长期暴露于氨气中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神经功能障碍,降低生殖能力和生长能力。牡丹鲜花酶渣滓含有牡丹鲜花中多酚、儿牡丹素、咖啡因、脂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性、与细菌结合抑制其活性、解毒、除臭、调节脂肪代谢等特性,可以增强肉鸡对蛋白质吸收能力,分解粪尿中的含氮物质。  相似文献   

15.
控制猪氨气排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殖场排放的各种气体中,氨气对畜禽危害最大,不仅降低畜禽生产性能,还容易引起各种疾病.论文综述了氨气的产生、危害及影响因素,并概述了减少氨气排放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禽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环境趋于恶化。畜禽对空气质量敏感,空气质量与发病率直接相关。氨气(NH3)是影响动物健康及生产最主要的环境有害气体之一。动物长期暴露于氨气中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神经功能障碍,降低生殖能力和生长能力。本文总结了氨气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畜禽养殖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影响畜禽生长繁殖的因素被逐步发现,氨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高浓度的氨对畜禽业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还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减少氨气的产生和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综述了畜禽养殖中氨气的来源及危害,总结分析了氨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畜禽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平养鸡舍粉尘与微生物的电净化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滨疆 《中国家禽》2004,26(2):32-32
1平养鸡舍的环境问题由于平养鸡舍采用垫料方式饲养肉鸡,空气中粉尘、微生物、氨气含量远比网上养殖和笼养鸡舍高,其中,空气中微生物含量过高总是相伴高粉尘含量而生。空气中粉尘、微生物、氨气三者的相互作用不仅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对毛色、鸡体的整体健康程度、肉质产生不良影响,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的持续减少也可间接控制地面微生物产生的数量,进而减少氨气的产生量。2鸡舍空气的电净化技术该技术依靠的是空间电场防病防疫技术理论。该理论指出的空间电场能够净化畜禽舍空气和预防畜禽疾病的依据是:①具有直流电晕放…  相似文献   

19.
畜禽饲养环境内的污染物在畜禽传染病因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鸡粪内有机质丰富,氨气排放量很大。氨气作为一种有害的气体,在鸡舍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对饲养员和家禽产生伤害。氨气的溶解度极高,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氨气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肉鸡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人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相似文献   

20.
畜禽舍内氨的减排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畜禽舍内,氨主要是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料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家畜的密度、畜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1].舍内温度、垫料的湿度和pH值与畜禽舍内氨气浓度密切相关.集约化养殖场中特别是地面平养鸡舍常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尤其在冬季,在偏重于对温度和湿度的追求而忽视通风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鸡舍内氨气大量聚积.氨气是畜舍内最有害的气体之一,能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引起畜禽角膜炎、结膜炎和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疾病;氨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氨被吸入肺部,可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进入呼吸系统的氨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