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哺乳仔猪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涉及云南省陆良县5个规模化猪场的152份发生仔猪腹泻病的病料,检测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圆环病毒(PC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结果表明: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大肠杆菌和PCV,5个猪场中,有2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1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PCV和PED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PC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和PEDV.综上所述,引起云南省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可确定为PCV和大肠杆菌,同时部分猪场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PEDV的混合感染,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猪场业主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云南省蒙自市仔猪腹泻的细菌性病因,笔者对来自5个养殖场和12户散养户的111份出现腹泻症状的仔猪粪便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试验共检出86份致病性大肠杆菌,阳性率为77.47%;沙门氏菌6份,阳性率5.41%;混合感染率5.41%。检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地哺乳仔猪腹泻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为大肠杆菌,部分猪场和散养户还存在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两种细菌对抗生素均产生了耐药性。本次检测从细菌性病原的角度对仔猪腹泻综合征的病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为哺乳仔猪腹泻病的细菌性病因的控制和预防提供更合理、更切合实际情况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仔猪腹泻是哺乳期仔猪的多发病、常见病,其病原除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外,病毒、寄生虫、霉菌、毒素等也可引起仔猪腹泻,但在福州地区猪场哺乳仔猪中,致病性大肠杆菌造成的腹泻占64.7%(待发表),可见大肠杆菌是导致福州地区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诱发大量仔猪出现腹泻,导致死亡的现象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对发生腹泻的3个规模猪场哺乳仔猪进行了PEDV和2型圆环病毒(PCV2)的检测。结果发现该3个猪场的哺乳仔猪在感染PEDV的同时也存在PCV2感染。最后就PCV2在PEDV感染严重程度及发病结局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对哺乳仔猪PEDV感染的防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11月下旬,我县一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以12~15日龄整窝出现腹泻、神经症状、喘气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当时该猪场共有哺乳仔猪5窝。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确诊为仔猪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混合感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及流行情况2011年11月20日开始,该猪场哺乳仔猪首先出现腹泻症状,即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月贵州省某猪场的新生仔猪出现精神沉郁、消瘦、水样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为了解该猪场的疫病感染状况,根据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伪狂犬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笔者就本病例诊治过程做出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类似病例诊断做出一定的实践参考。1发病情况该猪场存栏猪约1 500头,2016年12月下旬3日龄左右哺乳仔猪约20%  相似文献   

7.
2014年我们对来自国内10多个省市的100多个猪场进行了送检样品的检测或现场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我们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 细菌性仔猪腹泻继续在部分猪场造成严重危害 我们对30多个以哺乳仔猪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猪场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20个猪场与感染魏氏梭菌有关,10个猪场与感染大肠杆菌有关.根据诊断结果,我们建议这些猪场对3胎以内的母猪在临产前25~30天接种大肠杆菌与魏氏梭菌二联六价苗,并在菌苗产生效果前对仔猪分别在1日龄和7日龄注射长效头孢氨苄注射液或头孢噻呋注射液,1周后病情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至今已连续4~11个月没有出现病情的反弹.而这些猪场在我们前去会诊前已分别持续3个月至1年多反复出现哺乳仔猪的腹泻,哺乳仔猪死亡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哺乳仔猪腹泻病在仔猪发病机理中所占比例非常高,它是诱发仔猪死亡的主要疾病原因之一,给养猪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哺乳仔猪爆发腹泻病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笔者通过对规模化猪场和散户的调查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仔猪腹泻的常见病因和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参考。1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哺乳仔猪生长快,并且生理代谢能力比较强,其中消化器官发育十分的快速,这样就导致了消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现象在猪场时常发生,其主要传染性因素的病原分为病毒和细菌两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病原,而大肠杆菌则是重要的细菌病原。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会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一例仔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从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药敏试验、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上防控这两种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某规模化猪场近期爆发疫情,以2~5日龄仔猪出现神经症状、7日龄左右仔猪顽固性腹泻和妊娠母猪繁殖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仔猪群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通过临床诊断、病理剖检与实验室诊断,确诊主要为伪狂犬病毒感染所引起,且存在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应引起养殖企业(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四川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以2~7日龄哺乳仔猪腹泻、脱水和高发病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75%,死亡率达50%以上,给猪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畜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积极的防制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16年4月,大庆某猪场发生一起以2~7日龄哺乳仔猪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30%,死亡率达50%以上,给猪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畜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对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盐酸头孢噻呋钠、硫酸头孢喹肟和多黏菌素B对大肠杆菌高度敏感,而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有一定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日本国内90%以上的猪场受到了腹泻型病原体的感染,使哺乳仔猪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本次调查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是数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另外,研究表明,因母猪产龄和仔猪日龄的不同,引起仔猪发生腹泻的病原体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哺乳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病因疾病,一般是由大肠杆菌、冠状病毒、密螺旋体、沙门氏菌、猪轮状病毒、缺铁和饲养管理不善等引起,有些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呈交叉混合感染,因而导致临床诊断与防治困难。因此,一定要找准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然后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从源头上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现就哺乳仔猪常发生的几种腹泻: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及其他型腹泻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5.
<正>导致仔猪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病性复杂,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仔猪腹泻导致仔猪生长受阻和仔猪高死亡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在猪场中该类病症占到仔猪发病的70%,由其导致的死亡占到仔猪死亡总数的50%左右,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一、腹泻原因(一)非传染性腹泻1.仔猪消化机能不全。仔猪胃酸分泌很少,哺乳期间胃的酸性环境主要靠乳中的乳糖发酵产生乳酸,一旦断奶,乳糖来源终止,乳酸含量下降,胃内pH值升高,乳酸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猪的腹泻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当前困扰猪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细菌性腹泻是导致出生和哺乳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1细菌性腹泻分类1.1大肠杆菌—仔猪黄白痢由致病菌大肠埃希式杆菌感染引起。幼龄常发,头胎多发;黄痢主要发生于1~7日龄仔猪。本病四季均发,在冬夏或春季温差大时更易发。该病占新生仔猪消化道疾病的50%,环境较差、营养  相似文献   

17.
张艳华 《吉林畜牧兽医》2010,31(8):22-22,24
<正>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哺乳仔猪急性腹泻疾病。在环境较差、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多发。初产和二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较高,严重者呈100%发病并死亡,给养猪业户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养猪常见疾病,各个品种、各个年龄猪群均可能被感染,尤其是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频繁爆发于各规模化的猪场,且呈现出一种新的特征,导致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疾病尤为重要。1临床症状通过对大量患猪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腹泻不止,呈水样状,先排除稀软的粪便,然后便是水样形状,呈喷射状[1]。患猪体重骤然降低,仔猪呕吐不止。仔猪排泄物颜色主要是黄绿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日本国内90%以上的猪场受到了腹泻型病原体的感染,使哺乳仔猪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本次调查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是数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1月下旬,北京某猪场暴发一起仔猪腹泻病,死亡1 000多头1周龄以内哺乳仔猪。为了查明腹泻的原因,诊断为猪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调查和病理学观察观察病猪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学变化。取其空肠和回肠用10%福尔马林固定24 h,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