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动物育种研究组织(ABRO)和伦敦大学 Wye 学院合作进行的关于猪瘦肉生长的最新研究目的是探讨测定系统类型和选择目标间的关系.选择目标根据瘦肉组织生长的生物学效率所建立的生物学模型为:瘦肉组织饲料转化率(LTFC),即饲料进食量与瘦肉重量之比;瘦肉组织生长率(LTGR),即瘦肉重量与屠宰日龄之比,其与 LTFC 的关系为;日  相似文献   

2.
断奶后期生产性能的选择: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在用于商业繁育体系的父系和母系选择目标中,为了确定瘦肉增重和效率的最适宜选择重点,必须了解瘦肉组织生长率和瘦肉组织饲料转化率性状组分(如:平均日增重,躯体结构和饲料转化率)与繁殖性能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可以根据有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参数和它们的遗传力得到商品猪生产性能选择中繁殖性能选择反应的预期值。然而,如前所述,当遗传相关是从试验猪群亲属间或者从商品猪群较小样本的协方差得到时,则这一估测的精确性水很少是能为人接受的。在对断奶后生产性能的选择试验中,繁殖性能性状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4用现场生产到胴体价值的方法评估上市活猪(适用于生产者评估活猪性能,1991和根据NPPC委员会报告修订,1997) 4.1一般注意事项 上市活猪最完整和最全面的评估不仅包括活猪的生产性能,也包括胴体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下一章列出的所有步骤——能够确定测试期间每天优质瘦肉增重数(磅)的步骤.  相似文献   

4.
猪改良方案的目标通常是为了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速度(LTGR)和瘦肉组织的饲料转化率(LTFC)。其他性状,如肉质评分或结构特性可以不作为选择标准,但要定期检验。探讨肉质和肉量关系的文献很多。  相似文献   

5.
猪的生长激素(PST)许多国家的试验表明,肉猪使用生长激素可提高日增重,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而且,还证实了用生长激素使胴体瘦肉率提高,脂肪含量降低。然而,其效果取决于使用的剂量及处理间的间隙,动物的性别和遗传性、瘦肉沉积能力、饲料的营养含量。  相似文献   

6.
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的30年间,猪育种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背膘厚,提高胴体瘦肉率,提高生长速度。现在降低背膘厚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胴体瘦肉率60%左右。遗传育种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除要求提高瘦肉生长率、饲料报酬外,更强调提高繁殖率和肌肉品质。育种手...  相似文献   

7.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畜牧学家R.Dean Boya发现,重100磅的猪若用生长激素处理,其生长速度比未处理的快15~18‰达到220~230磅上市体重的时间快7~10天。经计算,这样可使饲料效率提高30%,每头猪节省饲料100磅。但因使用生长激素的猪需要含蛋白质较多的饲粮,所以总的饲料成本只能节约24%。另外,使用生长激素的猪,其胴体脂肪量可减少55%,肌内脂肪减少44%,每个胴体总瘦肉量增加15~18%。  相似文献   

8.
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瘦肉生长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NRC( 1998)生长猪营养需要模型 ,进而建立我国生长猪营养需要模型 ,本试验在较高营养水平下研究测定了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瘦肉生长指数。全期试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下 ,公、母猪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但公猪日增重有高于母猪日增重的趋势。胴体品质上 ,公、母猪热胴体重、瘦肉重、背脂、瘦肉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通过测定热胴体重、最后肋背脂得到瘦肉生长指数为 :去势公猪 2 78g/d ,母猪 2 82g/d ,公母平均 2 81g/d。通过测定热胴体重 ,第 10肋背脂、第 10肋眼肌面积得到的瘦肉生长指数为 :去势公猪 2 56g/d ;母猪 2 72g/d ;公母平均 2 64g/d。将瘦肉生长指数、温度、饲养密度等参数输入NRC( 1998)模型得到的营养需要量估测值有一定实际意义 ,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有待进一步评估验证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梅山猪与西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梅山猪主要以生长性能差和脂肪组织高度发育为特性,梅山猪与西方猪相比,具有显著较低的日增重、采食量和瘦肉组织百分率以及较高的饲料转化率和背膘厚度,但梅山猪的肉质优于欧洲猪的.  相似文献   

10.
生长肥育猪无脂瘦肉生长率和赖氨酸需要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国选择具有典型区域、气候和猪种特点的5个地区[华北(北京)、华中(武汉)、华南(广州)、西南(重庆)、东北(哈尔滨)],5个杂交品种(长白×大白×北京黑、杜×长×大、杜×大×长、长白×荣昌、长白×哈白)生长肥育猪258头。试验均以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预混料统一配制,在日粮充分营养水平下,屠宰分析了150头生长肥育猪胴体无脂瘦肉重,得到各品种猪胴体无脂瘦肉生长率。长白×大白×北京黑、杜×长×大、杜×大×长、长白×荣白、长白×哈白猪胴体无脂瘦肉生长率分别为261、259、311、200、220 g/d。利用胴体无脂瘦肉重建立了赖氨酸需要量模型,该模型对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的预测值与生产实际相接近。  相似文献   

11.
过去20年中,猪的遗传改良是注重生长和胴体性状,饲料与瘦肉的转化率每年提高约2%。现在,优质猪宰前活重为110千克,膘情适当,并在采用新技术提高窝产仔数和重视猪肉的食用品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猪群遗传结构的变更 ,猪育种的许多方面都在发生变化 ,育种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转变为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提高综合生产效益。育种目标的确定、育种工作的组织、性能测定、选种手段都有了新发展。1 育种目标过去 ,猪的育种目标很简单 ,就是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率。后来发展为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 (主选日增重 )、提高胴体的瘦肉量和肉质、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育成率 (主选母猪年育成仔猪数 ) ,并选择乳头数、腿和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13.
梅山猪与西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梅山猪与西方猪生长性能和胴体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梅山猪主要以生长性能差和脂肪组织高度发育为特性,梅山猪与西方猪相比,具有显著较低的日增重、采食量和瘦肉组织百分率以及较高的饲料转化率和背膘厚度,但梅山猪的肉质优于欧洲猪的。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养猪企业普遍采用直线育肥法,优点是仔猪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缺点是胴体瘦肉率低。为克服其缺点,可采用前敞后限的饲养方式,即育肥猪从出生~60kg阶段,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饲喂;当达到55~60kg时,适当降低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并限制每天采食的总能量。1饲喂方法饲喂方法不同,对增重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有一定影响。一般分为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二种方法,前者增重快,沉积脂肪多,饲料转化率降低;后者饲料转化率改善,  相似文献   

15.
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是猪的重要经济性状,它的提高和改善将会明显地促进养猪经济效益的发挥。为了更好地摸清以金华猪为母本的二元杂交组合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筛选出生长快,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并能适应本地饲养条件的优秀组合,为养猪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82  相似文献   

16.
Waters(1909)就曾报道,大部分肉用畜禽都具有通过增加脂肪组织,而不是增加蛋白组织来表达增重的潜力,近年来,多数研究结果表明,肉鸡胴体脂肪含量过多是由于对增重和生长速度的选择所致.用小白鼠进行的大多研究,也支持这种结论.此外,改善大白鼠和小白鼠饲料转化率的选择会增加胴体脂肪.因此,这些研究的总的结论是:体重、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遗传改进都会导致胴体脂肪过多.但是,这种结论并不是人们所期望的,因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 ,猪肉的生产 ,特别是瘦肉的生产在中国养猪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鉴于此 ,本文拟就猪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及选择方法加以概述。猪胴体瘦肉率的概念猪的胴体瘦肉率 (leanmeatpercentageinthecar cass,CLMP)是指胴体剥离瘦肉量占胴体重的比例。对猪胴体瘦肉率 (以下简称瘦肉率 )的测定 ,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比如 ,大多数欧洲国家计算瘦肉率是指胴体完全剥离所获得的瘦肉量 (不包括头部瘦肉 )占整个胴体重的比例 ,但胴体重包括头、脚、肾和板油的重量 (扬金增 ,1 994 )。而我国…  相似文献   

18.
饲料费是鸡蛋生产的重要费用项目。美国表示饲料转化率的惯用做法是,生产一打鸡蛋需要多少磅饲料,是有关蛋用鸡经营中收益好坏的重要因素。每打蛋需3.5磅饲料就是相当好的,若达4.2磅饲料就不太好,转化率降低了。 影响饲料转化率有二个主要因素,就是鸡群消耗的饲料量和产蛋个数。其中之一是,鸡群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牛磺酸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平均体重(2.46±0.012)g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牛磺酸(0、500、1000、2000 mg/kg)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牛磺酸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0.
优良胴体具有瘦肉比例高、骨骼比例低、肥度适中的特点。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肉畜(牛、羊、猪)的肥度下降了,而成熟体重和生长速度提高了。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肉畜的生产日趋达到了高效率。据报道,就饲料能转化成瘦肉组织的效率而言,生长快瘦肉型品种的牛比生长慢肥肉型的品种为高。过去二十五年中许多研究都企图阐明机体主要组织(肌肉、骨骼、脂肪)的发育模式及其在胴体中的分布。研究表明,许多因素对生长和组织的分布有影响,这为更有效地控制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