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粮食烘干机械化的推广偿试 长期以来,浙江省常山县种粮农民都采用传统的自然干燥方式进行粮食干燥,多数农民选择在公路上摊晒粮食。这样既容易造成粮食污染,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再加上早稻收获往往会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大量粮食发芽、霉变损失。加快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已成为广大种粮大户的强烈愿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2.
平阳县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夏季暖湿气流活动的影响,每年七八月份水稻收获期经常遭遇连续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长期以来,平阳县粮食干燥采用传统的晾晒干燥法,但受场地等因素限制,农民经常在庭院或公路上晒粮,这种干燥方式存在因干燥不及时而发芽、霉变而造成损失等问题。据粮食部门统计,平阳县每年因粮食霉变、翻晒抛撒等原因损失在10%左右,最高年份可达15%,加之粮食品质降低,损失更大。因此,要降低粮食收获后损失,提高粮食品质,就必须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装备与技术。为此,本文在  相似文献   

3.
粮食干燥机械化是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减少劳动力投入和促进农民增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天津市粮食干燥机械化发展现状,总结出天津市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低和市场不规范等,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谷物干燥机械推广难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双季稻产区早稻收获期在七月上、中旬,正值降水较多时期,收获后的谷物含水率往往高达24%~35%,造成大量的谷物因来不及干燥而霉变发芽,损失很大,高水分粮食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发展谷物机械化干燥,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已是粮食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郑雪宁  田宏建 《南方农机》2024,(5):74-76+99
贮藏粮食作物如果不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就有可能出现霉变及发芽变质等问题,给农业生产者造成较大损失。传统的粮食干燥手段主要是晒干,但受到天气变化以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较大规模的粮食干燥需求。基于此,研究小组就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与烘干技术理论进行了研究,以陕西三原县为例,阐述了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将常用的烘干机械分为连续式烘干机、多层流化床烘干机、筒式烘干机、箱式烘干机四种类型,并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了原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人工晾晒中存在的场地不足、易受天气影响等现实问题,只需要较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粮食脱水,大大提高了粮食的品质以及耐贮性,真正保障了粮食生产的增产增效。但与此同时,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能够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对粮食烘干技术理论的研究,并立足于农业生产实际,加强对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的宣传推广,从而促进粮食烘干技术的大规模运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规模经营的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加快发展粮食烘干机,有利于应对粮食收割季节长期阴雨影响,减少粮食损失;有利于降低粮食翻晒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对促进粮食生产、农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农民在收获后一般采取传统的自然晾晒方式,粮食不能很快得到干燥保存,发芽霉烂现象比较严重。正常年份粮食收获后的霉变损失占10%左右,灾害年甚至高达15%。粮食机械烘干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粮食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洞庭湖区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必然性1.  相似文献   

8.
0引言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规模经济的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加快发展粮食烘干机,有利于应对粮食收割季节长期阴雨影响,减少粮食损失;有利于降低粮食翻晒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对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4月27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粮食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切实减少机械化收获环节中的粮食抛洒损失,确保颗粒归仓。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联合收割机以其省时省力、节本高效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和认可。2014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4%、81%、56%以上。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当前粮食收获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收割期选择不恰当、机收操作技能不熟练、机具调试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个别地区出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逐步成熟,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已基本实现,收获后的粮食干燥问题成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新的瓶颈;随着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贯彻落实,土地流转面积越来越大,家庭农场越来越多,粮食收获后的干燥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适逢其时。为此,我们对章丘市粮食干燥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章丘市耕地面积106.534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78.8462万亩,粮食总产72.78万吨,为全国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1.
湖州市于1996年开始实施农业部“粮食干燥机试点项目”,在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和省农机局的直接领导下,对三久NEW PRO-60粮食干燥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生产性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粮食干燥机的推广应用工作。四年来,共推广各种粮食干燥机12台套,干燥机总容量为130t,累计干燥粮食2.16万t,粮食干燥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步呈现。 1.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粮食产量创造自2004年起"十一连增"的新纪录时,粮食产量已站稳了6 000亿kg的新台阶;但是干燥不及时而导致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还时有发生,每年因霉烂而损失的粮食高达数百亿kg!在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当玉米收获时已经进入严寒的冬季,不利于晾晒粮食;南方的双季稻、多季稻的收割季节是梅雨季节,连阴天气容易造成水稻发芽霉变。因此,粮食干燥机械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田间作业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我国粮食干燥的传统方式是道路及地面晾晒,增加了粮食杂质,降低了粮食品质,带来了交通隐患;而  相似文献   

13.
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是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对江汉平原粮食干燥机械的现状进行调研后,我们总结制定了如下的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规范,供参考。 一、总体要求 1.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必须根据本地粮食品种、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减少、晒谷场地不足、气候变化加剧和自然灾害增加,农民晒谷难问题日益突出。粮食丰收后,在最后的干燥环节有可能造成损失,成为粮食生产瓶颈之一。加快发展粮食烘干机械,有利于克服粮食收获季节长期阴雨天气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发展烘干机械化保证粮食丰产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在当前土地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粮食收获机械化基本实现情况下,传统的晾晒方式已无法适应机械化收获方式,粮食烘干作为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有效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对保障粮食安全、丰产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谷物机械化干燥已从原来以降低谷物水分含量、减少储存霉变损失的单一要求发展为既降低水分,又提高谷物质量,提高种子发芽率,最终提高粮食附加值的双重目的。 谷物干燥系统一般由鼓风机、加热器、风管、干燥室及排气管等部分组成(如图1)。使用加热器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粮食种植也不再选择传统的方式,而是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粮食种植,一方面可以提升粮食的产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所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有助于提升粮食的平稳增长,同时还有利于减少农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机械化种植对粮食产量增长关系做出简要的探讨,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不断加快,粮食种植大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因干燥及仓储问题造成的粮食损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测算,每年因干燥不及时、储存方式不当等因素,造成粮食损失约占总产的7%左右,数量相当惊人。大力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起步晚、应用少,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等环节管理,有效减少损失浪费"的要求,切实减少机械化收获环节中的粮食抛洒损失,确保颗粒归仓,农业部组织专家起草了《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做好宣传引导和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据统计,我国谷物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标准。其中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1]。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推广应用重要性凸现。江苏省《2016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里提出:各地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发挥农机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