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粗梗水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粗梗水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现有粗梗水蕨的形态学、繁殖方法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从湿地恢复与保护角度提出粗梗水蕨的分布特征、伴生植物及其种间关系、栽培与利用技术、降解污染与净化水质作用等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野外补充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对地处北回归线北缘的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蕨类植物35科60属117种,其中新记录9科21属51种;广东分布新记录密鳞鳞毛蕨(Dryopteris pycnopteroides)和无盖鳞毛蕨(D.scottii)2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  相似文献   

3.
调查确定江西龙虎山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有190科603属1 28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野生脊椎动物5纲33目87科26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28种。提出一些保护管理建议,加强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4.
调查确定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有192科706属154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野生脊椎动物5纲32目86科27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28种。建议加大措施,进一步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处中国东部 ,北纬 3 4°2 2′~ 2 8°2 3′和东经 114°47′~ 12 2°43′之间 ,东临海洋 ,西接大陆 ,总面积为15 .67km2 。地形中部突起 ,为山区丘陵区 ;东部半岛大部分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 ;西部 ,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山东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  相似文献   

6.
1 沙棘分布及适生范围  沙棘 (HippophaerhamnoidesL .)属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别名酸刺、醋柳、黑刺等。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温带和寒温带地区 ,跨东经 2~ 12 3° ,北纬 2 7~ 69°之间 ,垂直分布海拔 0~ 52 0 0m。沙棘资源在中国分布东经 75°32′~ 12 1°4 5′ ,北纬2 7°4 4′~ 4 8°35′之间 ,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内蒙、宁夏、新疆等省区。俄罗斯沙棘栽培品种分布于北纬 50°以北 ,近年来辽宁、黑龙江、内蒙、甘肃等省引种栽培。沙棘以其独特的生态效益 ,…  相似文献   

7.
江淮丘陵地区麻栎薪炭林经营效益的调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麻栎 (Quercus aculissima Carr.)属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常见于次生林中,也在成片人工林和松栎混交林或散生分布,可培育用材。作为薪炭林经营,它具有生长快、经营周期短、投资少、产量高、易推广、水土保持功能强等特点,是理想的“绿色能源”。近期我们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调查,简报如下。 1调查区概况   滁州市南谯区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北亚热带边缘,东经 117° 50′~ 118° 50′、北纬 32° 05′~ 32° 35′,处于华中湿润带向华北半干旱温和带的过渡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2℃,年降水量 1041.6mm,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  相似文献   

8.
刘丽  赵春喜  孙宝刚 《林业科技》2003,28(5):33-33,57
1 自然概况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113°17′~114°18′E,22°23′~22°43′N,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2.4℃,最高为36.6℃,最低为1.4℃,春秋温暖,盛夏炎热,冬季不寒,年平均降雨量为1948.4mm,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深圳市野生动物园位于特区西北部的边缘山区,属于麒麟山南坡的坡脚地,从西北逐渐向东南伸展,高度  相似文献   

9.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桂平县北部,东邻该县楠木乡上岭村,南联西山乡上桐村和国营金田林场的六冲分场,西接金田林场的黄茅尾分场,北靠紫荆乡的木山村,地理位置约处于北纬23°32′~23°34′,东经109°56′~109°59′之间,总面积18.67Km~2,1983年2月由桂平县人民政府批准,同年6月建立保护区管理所,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植物桫椤(树蕨)、圆籽荷和珍稀动物瑶山鳄蜥及其森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研究新发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采自浙江省的5个珍稀濒危植物新记录分类群,其中杜仲科为科级分布新记录,圆柏属和杜仲属2属为属级分布新记录,圆柏,杜仲2种为种级分布新记录,报道了22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级分布新记录,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变种);同时报道了夏蜡梅等10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县内新分布点。此外,还报道了毛莨泽泻,长柄双花木分别在莲都区,开化县重新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共调查152个目的物种,实际调查到134个目的物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71种,极小种群和一般保护植物30种。分布面积累计达159068.71 hm~2,总株数达147256930株,但大部分种类的种群数量十分稀少,部分物种仍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有28种植物的全部野生种群位于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区域,面临着较严峻的生存威胁;有18种目的物种未发现野生种群。并系统总结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陇瑞自然保护区位于宁明县西北部的明江河畔,西、北面与龙州县交界,东北邻崇左县,约处北纬22°27′31″~22°29′16″,东经107°10′~107°15′,总面积20.80km~2;1982年经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管理处,主要保护对象为石灰岩季节雨林及珍稀动物白头叶猴、黑叶猴和珍稀植物金花茶。  相似文献   

13.
一、自然经济特点西双版纳州位于东经99°53′至101°50′、北纬21°08′至22°35′之间:地处热带北缘。总面积一万九千一百廿五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由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特别是西风南支急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全州年平均温度18—21℃。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池杉在洞庭湖冲积平原土壤PH值大、地下水位高、地面多积水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及其速生丰产水平,我们对国营千山红农场一九七六年冬从武汉市红山区利引种的五万株池杉苗,进引池杉丰产试验。一、试验地概况国营千山红农场地处湖北洞庭湖冲积平原大通湖垦区。北纬29°4′—29°10′,东经112°22′—112°30′,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蒙古高原东北部,地处于北纬47°45′——49°20′;东经116°50′——118°10′。保护区总面积740000公顷,核心区面积近76000公顷。该保护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片湿地,以保护珍禽、湿地、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由永久性淡水湖河,季节性湖河,草本沼泽三种湿地类型组成,具有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湿地生态系统的稀有性、脆弱性、自然性、物种多样性等特点。是众多水禽的繁殖区,也是澳洲——东亚地区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通道。保护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653种,鸟类304种,兽类35种,鱼类30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  相似文献   

16.
抚州地区于1986—1990年开展森林植物疫情调查,基本上摸清了检疫对象的发生分布与为害情况,经全省质量检查评比获一等奖。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一、基本概况本地区位于江西省的中东部,东经115°40′—117°18′;北纬26°30′—28°14′,所辖11县1市,207个乡镇,总人口301万。全区地势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  相似文献   

17.
山脊鸟令鸟是中日两国政府协定共同保护的候鸟。针对保护该鸟的重要意义,1998年~1999年的4月~9月,笔者在蟒河保护区对该鸟的生态进行了观察,为科学地保护和利用鸟类资源及环境监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 工作区自然概况及调查方法本蟒河保护区位于阳城县桑林乡境内,地处东径112°22′10″~112°31′35″,北纬35°17′50″~35°12′20″。保护区内森林茂密,灌木丛生,水源充沛,坡陡沟深,峡谷纵横,主峰指柱山海拔1572.6m。该区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180天~200天,年降水量600mm~800mm,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18.
<正> 武昌县位于北纬29°58′—30°32′,东114°02′—114°35′,属江汉平原与鄂东丘陵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温16.7°c,年降水1259,9mm,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夏季和秋季常见干旱的季风区热带湿润的大陆性气候。我县自1961年引进杉木,1972年开始大量营造人工林以来,现有面积11.3万余亩,由于立地条件不利,一般十年生左右的杉木生长势开始减弱。据调查,I类林中2—5年生林分占  相似文献   

19.
山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西祁县中部。调查表明,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有脊椎动物26目68科162属234种,有26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2种。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昌源河湿地公园的动物多样性提出保护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东西江地区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立地因子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云裳 《林业科学》1989,25(2):147-150
一、引言广东西江地区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低山丘陵区。调查区位于北纬22°35′—23°08′,东经111°49′—112°20′,属我国杉木分布的南缘。由于气温较高,干湿季节较明显,杉木生长水平一般,尖削度大,材积产量也低。为探讨本地区杉木生长与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寻找适宜杉木生长的有利环境和提出速生丰产的营林措施,1979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广东的西江、象牙山、仙菊和良洞径四个国营林场做了这方面的调查分析。本文是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南亚热带地区立地因子对杉木各器官生物量的作用强度差异,从而找出该地区杉木人工林的营林规律和产量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