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仔猪白痢病是哺乳仔猪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引起仔猪大批死亡,或在治愈后成为僵猪,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笔者自1982年开始,用中药方剂给母猪内服,治疗仔猪白痢病,治愈50余例,效果满意。方剂组成:赤芍、白芍各15—20克,地榆20—25克,金银花、白头翁各15—20克,王不留行20克。服用方法:用水煎汁,给母猪内服,每日1剂;每剂煎2汁、分2次服用,也可以把药渣混入饲料中让猪服用。轻症1—2剂,重症3剂即可治愈。让母猪内服中药方剂治疗仔猪白痢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不仅有  相似文献   

2.
防治仔猪白痢病双花200一2509研末(或煎汤)拌入母猪饲料中,每天早晚各一剂,一般一天全窝仔猪白痢病均可痊愈。防治仔猪白痢病...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仔猪拉白痢时,甩胡椒50克研成细末,分两次拌入母猪饲料中,母猪食后对仔猪白痢病有疗效,效果较好。 1987年初春,本所种猪场饲养员杨云才的大约克夏母猪产仔12头,全部拉白痢,痢水不止,严重苍白消瘦,行走不稳。用磺胺脒、痢特灵、氯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后改用给母猪服用胡椒粉50克,分两次拌食吃下,次日患病仔猪拉痢好转,第三天拉痢停止。1987年1—6月,在生产母猪群中,发生白痢病45窝仔猪248头,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仔猪白痢病又叫仔猪大肠杆菌症 ,世界各地普遍发生 ,常给养猪事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1 致病原因本病的病原体为大肠杆菌 ,当仔猪由于某种原因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消化障碍时 ,它就会起继发性的致病作用 ,常发生在 10~ 2 0d哺乳仔猪 ,引起仔猪白痢病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 :1 1 母猪方面 :母猪过肥过瘦、奶的成份过浓过稀、乳汁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高过低 ,使仔猪吃后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足均能引起本病。1 2 饲养管理方面 :母猪采食营养不全或霉烂变质的饲料 ,使乳汁的质量改变 ;仔猪的饲料调配不当 ,引起消化不良或饲料中缺乏某种矿物…  相似文献   

5.
仔猪白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以排乳白色、淡黄色或灰白色粘稠有特异腥臭的糊状粪便为特征 ,多发生于 2 0日龄以内的仔猪 ,死亡率高达 2 0 %~ 5 0 %。采用母猪服用中草药的方法防治仔猪白痢病 ,疗效可靠 ,用药成本较低。方法是 :将白头翁 30g、黄连 2 0g、秦皮 2 0g、黄柏 2 0g、白芍 30g、当归 5g、木香 1 0g、木通 1 0g、甘草 1 0g、瓜蒌 1 0g、混合研末 ,按母猪每千克体重 1g的量混入饲料中喂服 ,每日一次 ,一般连用 3~ 5天即可。用该法治疗仔猪白痢病 ,治愈率可达 95 % ;用来预防仔猪白痢病 ,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1983年我场对48窝仔猪,以敌菌净饲喂哺乳母猪防治仔猪白痢病,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先对已产的13窝得白痢病的仔猪,在直接投药不见效的情况下,改换对母猪投药,一日两次,每次5克,拌于饲料中(潮干料)喂服,第二天拉白痢的仔猪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我县农村养猪最常发生的疾病,以往饲养户单靠打针、灌药治疗,使仔猪黄白痢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工作中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来指导饲养户防治仔猪黄白痢取得满意的效果:1妊娠母猪要多喂青粗饲料,对体瘦的母猪和产前五个月的母猪应增加精料,主要是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以提高仔猪初生重。但妊娠母猪不要喂得过肥。哺乳母猪饲料营养要全面,要多喂青绿饲料,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乳的品质,使仔猪生长发育良好,增强抗病力,减少下痢。2母猪在产前15天注射1次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8.
<正>初生仔猪最容易发生的疾病就是黄白痢,其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时会增加仔猪黄白痢发病率。1发病原因(1)仔猪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病原菌引发疾病。(2)致病菌随着母猪排泄物排出,污染母猪乳头等外部环境,仔猪通过哺乳或舔啃母猪皮肤、地面、饲料等引起发病。(3)仔猪胃尚未发育齐全,对细菌的杀灭能力不强,致使食入的致病菌能够在胃肠道繁殖,造成消化道机能紊乱,引发仔猪黄白痢等  相似文献   

9.
取瞿麦或苍术500g,先用水浸泡10分钟,再煎汤去渣,将药液拌入饲料中喂带仔母猪,治疗仔猪白痢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母猪服药治仔猪白痢给仔猪打针或灌药治疗白痢病很费工费时,而给母猪服药治仔猪白痢是简便有效的方法。①取白头翁60-100克,水煎或研末拌饲料喂母猪,1日喂完,连用1—2日;②瞿麦250—500克,水煎或研末拌料喂母猪,每日1剂,连用1—2剂;③苍术20...  相似文献   

11.
正深秋是仔猪白痢的多发季节。仔猪发生白痢后,常因幼小、服药困难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死亡,带来损失。为此,可采用仔病母治方法,也就是仔猪患了白痢,给母猪服药,可以收到良好的疗效。因为母猪服药后有效成分可通过乳腺分泌到乳汁中,仔猪吸乳后很快被机体吸收。下列各方可选其中之一试用。1)土霉素或金霉素按40 mg/kg计算,供母猪内服。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病是猪病中最为常见病之一,而且发病普遍,也是饲养母猪繁育仔猪危害最大的病菌病。笔者总结多年来对仔猪黄白痢诊治积累的兽医临床经验,为从事养猪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预防试验和仔猪黄白痢的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母猪使用仔猪黄白痢基因工程多价苗的基础上,给母猪和仔猪内服微生态制剂,对仔猪黄白痢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仔猪发生黄白痢后,用微生态制剂给母猪和仔猪内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次是给仔猪注射中草药注射液和给母猪内服中草药制剂。  相似文献   

14.
仔猪白痢病是哺乳仔猪的一种常见多发的传染病之一。临床上防治该病的药物较多,但在给仔猪用药时,操作不便,有的疗效不确切。为此,笔者在临床上探索出了通过母体服药,或对哺乳母猪肌注针剂进行治疗,"治母疗仔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因仔猪白痢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有下列五种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糊状粪便为特征。景东县有28%的农户饲养母猪,仔猪白痢发病率高达68.2%,死亡率均在20%以上。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防治措施,在饲养母猪的688户中推广使用,取得较好成效,仔猪白痢发病率下降到12.6%,死亡率降到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白痢主要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感染性疾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猪场卫生条件差、环境潮湿、寒冷、母猪奶水不足或母猪带菌、更换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不良因素可诱发该病。仔猪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冬、早春发生最为严重,在季节变化时尤其容易发生该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常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因分析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哺乳期的常见传染病。发病原因与猪体自身抵抗力和外界致病因子的相互作用有关。一是大肠杆菌的感染:大肠杆菌是猪肠道内的寄生菌,随母猪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乳头、体表皮肤、地面、栏舍、饲料等,仔猪通过吸吮母猪乳头或添啃地面、饲料等而感染致病。其次是初生仔猪因胃腺发育不完善,分泌胃酸的功能很弱,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很弱,使致病菌在消化道中得以大量繁殖,而引发本病。三是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栏舍内污染不洁,饲料饮水不卫生,阴雨潮湿及应激等因素,也可诱发黄白痢病。 2 预防措施搞好环境卫生,母猪转舍后,舍内要彻底消毒,以杀灭各种病菌;保持母猪妊娠舍、分娩舍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病菌传播;母猪进入分娩舍后,可用高效低毒消毒药,如百毒杀、消毒威等清洁乳房和乳头。冬季母猪分娩后,要做好舍内保温,初生仔猪应及时放入保温板或保温灯箱内;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胎衣和污物并消毒,以防污染。加强仔猪免疫:母猪产前20天左右,可注射或饲喂黄白痢基因工程苗,使仔猪出生后通过母乳即可获得高效免疫抗体;初生仔猪要尽快吃足初乳,迅速获得母源抗体,增强免疫力。加强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饲料要新鲜,无霉变,适口性好。提倡早补料早断奶,及时给仔猪补料能促进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刺激胃酸的分泌,使仔猪胃肠道尽快得到锻炼,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 药物预防母猪分娩前后半个月内,饲料中可添加土霉素、氯霉素、氟哌酸等;仔猪初生24h内,可口服庆大霉素或肌注链霉素每头5~10IU,连用2~3天,既可预防又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白痢则为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两者常常伴随发生。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有关,如饲料搭配不全面、消化不良、乳汁质量较差、仔猪抵抗力下降、圈舍不清洁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仔猪黄痢多发于出生后1~3d的仔猪,而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或粥样并带有特异腥臭味粪便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黄白痢危害养猪产业明显,带来的经济损失较为显著。仔猪黄痢为早发性大肠杆菌,仔猪白痢为迟发性大肠杆菌。仔猪黄白痢常相伴发生,黄痢常见仔猪出生后1~3d,白痢常见仔猪出生后10~30日龄。此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以排出乳白色或淡黄色带腥臭味粪便为典型症状。1病因母源带毒。发病原因为母猪产后感染(如患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腺炎等)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乳猪。乳猪感染。乳猪自身感染了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20.
苏凤琴 《中国猪业》2022,17(4):42-44
为探究蒲公英复方中草药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选择胎次相同、初生日期和体重接近的患黄白痢病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猪,试验Ⅰ组(母猪+中药治疗组)、Ⅱ组(仔猪+中药治疗组)、Ⅲ组(仔猪+母猪+中药治疗组)、Ⅳ组(仔猪+西药治疗组),治疗周期为5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96.67%、83.33%。由数据可知,蒲公英复方中草药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效果优于西药组,且对母猪和发病仔猪同时用药的治疗效果优于母猪或仔猪单独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