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有色蚕茧和茧丝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比较了有色茧丝与白色茧丝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及其性能,阐述了有色蚕丝在防紫外线、抗氧化、抗菌、保湿等方面的优良性能,分析了基因工程法、添食色素法和有色菌诱导法生产有色蚕茧及茧丝的过程,综合评价了各种生产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泰国的蚕丝生产与贸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国达  张纯 《中国蚕业》2001,22(1):61-62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的中南部,国土面积514万km2,人口约5500万.泰国的蚕丝业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自70年代以来泰国蚕丝业在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的技术援助下得到较快发展,1991年生产蚕茧11284t,生产生丝1611.8t,创历史最高记录.近年来受世界丝绸市场供过于求,茧丝价格下跌的影响,蚕丝业生产规模有所缩小,1997年泰国生产蚕茧7273t,生产生丝1045.9t,是继我国、印度、乌兹别克和巴西之后的世界第5大茧丝生产国.  相似文献   

3.
《广西蚕业》1998,35(2):65-65
为稳定蚕丝生产和茧丝价格,维护正常的鲜茧收购和茧丝流通秩序,国家计委、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制定了关于1998年茧丝价格政策及收购管理的有关规定。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殖技术》2004,(1):40-40
虽然茧丝价格近期突然出现了暴涨,但专家分析认为,目前茧丝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暴涨缺乏实际供求关系支持。相反,茧丝价格的迅速上涨可能会刺激蚕农扩大生产,过度增加蚕丝产量,造成新一轮的供过于求和价格暴跌。 去年8月份以来,茧丝市场在茧丝价格连续两年下滑后出现陡然上涨,价格低谷与高峰之间差价达到了50%以上。 统计表明,虽然去年的蚕茧产量略有下降,出口增长较快,但基本属于正常的增减范围,并没有影响总体供需平衡格局。2003年上半年我国蚕茧生产总体仍较稳定,虽然产量继续减少,但没有发生类似90年代中期生产大滑坡的情况,收购价…  相似文献   

5.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7,23(4):226-229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家蚕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鳞翅目昆虫。作为饲养家蚕主要的效益产品,茧丝是蚕桑行业产量和质量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选育茧丝性状良好的家蚕品种,可以使得蚕丝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主要介绍了家蚕茧丝性状的特征,以及传统的家蚕育种中茧丝性状的研究进展和分子育种水平上茧丝性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述了蚕业研究者们利用各种分子标记以及分子技术和蛋白技术对影响茧丝量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家蚕主要经济性状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家蚕茧丝性状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江苏省茧丝生产的健康发展,提高茧丝生产经营效益,巩固江苏丝绸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保护蚕农利益,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3月1日制订颁发了《江苏省茧丝生产经营管理规定》,并于4月27—28日召开了全省茧丝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会议,贯彻落实这一规定,季允石副省长和姜永荣副省长先后在会议开始和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分析1951-2011年世界茧丝生产规模和主产国生产地位变化,发现世界茧丝生产具有鲜明的寡头垄断特征,蚕丝业具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转移的发展规律.而产业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且产业链各环节的转移速度和程度并不一致.针对中国“东桑西移”和茧丝原料基地与丝绸加工重心空间分离的现状,建议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科技创新及蚕丝业的多元化来推进蚕丝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蚕丝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拓展蚕丝业的发展空间,实现蚕丝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我国蚕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蚕学会蚕业经济与茧丝专业委员会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功能研究室于2013年11月18—19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了茧丝加工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浙江省蚕桑学会协办、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承办。会议主题是交流蚕茧生产、收烘、  相似文献   

10.
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及其产地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9,25(2):120-125
世界历年蚕茧和生丝生产量是体现世界蚕丝业的发展历程,各生产国在世界蚕丝业中的地位以及蚕丝在纤维中的地位的基本数据,是蚕丝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掌握世界主产国家蚕茧丝生产量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丝绸协会和日本蚕丝事业团对非主产国的茧丝生产量的估计,较准确地推算了战后世界历年家蚕茧丝生产量,并比较了主产国的相对地位变化,明确了产地分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广限性蚕品种 促进蚕种和茧丝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茧丝绸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也是我国唯一能主导国际市场的商品。四川产茧量在全国名列前矛,但茧丝绸出口创汇,效益很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四川的茧、丝质量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为使我省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尽快依靠新科技以恢复和提高茧丝质量,为此大力推广限性蚕品种,对于整个蚕丝行业的再度兴起均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蚕丝作为重要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而茧丝纤度是家蚕品种丝质性状之一,也是衡量茧质价值的重要标准。迄今为止,对于家蚕品种及雌雄间茧丝纤度的差异等相关研究较多,但在家蚕茧丝纤度性状基因效应及形成机制等前沿基础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大不足,有待加强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历史回顾蚕品种改良是发展蚕业生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推广优质良种,改进饲养管理技术,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特性,对提高蚕丝产量,改进茧丝品质,开辟蚕丝新用途均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蚕丝的发源地,在四、五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各地形成非常丰富的蚕品种资源。据统计,1904年我国原始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丝绸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茧丝产大于销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地区的蚕农已开始毁桑,工厂出现大面积亏损,茧、丝、绸出口困难重重,而且出口亏损。我国丝绸业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困难。 要摆脱目前这种困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现状,以促进蚕丝业的健康发展。 1、安排蚕茧生产必须根据市场需求。主产区适当减少今年秋茧发种量,严禁发放劣种、病毒种。要加强宣传,引导蚕农用提高质量来弥补少养秋茧的收益。目前,有些地区农民砍桑,减少蚕茧生产量,按供求关系看,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必须注意千万不能盲目地无计划地砍桑。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  相似文献   

15.
当前蚕桑生产存在问题原因和对策陆连华(江苏省射阳县财贸办)一、问题蚕桑生产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骨干项目,蚕茧产量约占世界总产的70%,蚕丝产量占60%,茧丝绸产品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能左右局势的主要品种,占世界茧丝贸易总量的90%。据调查,当前农民栽桑养蚕...  相似文献   

16.
1 正确认识我国蚕丝业的当前形势我国蚕丝业总的形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持续低迷。目前,我国的茧丝价格仍在低位运行,未见反弹迹象。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我国蚕丝业错误估计世界蚕丝市场形势、企业盲目乐观、应对“入世”的战略研究不够有关。许多人认为蚕丝业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受惠产业,市场配额的降低和取消将极大的促进我国蚕丝业发展。但入世几年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国际丝绸市场一直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容量有限的市场,丝绸占世界纤维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比较稳定在0 .1 8%左右。所以配额的取消对我国蚕丝业的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凉山州茧丝产业已成为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骨干产业。2007年,全州共生产蚕种80万张,蚕茧34.5万担(1担=50kg,下同),生丝900吨,蚕农收入3.93亿元。凉山水、土、光、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生产优质茧丝的优势条件和产业基础。随着国际国内茧丝产业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以及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茧丝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前景看好,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机遇难得。立足资源,抢抓机遇,实现凉山茧丝产业跨越式发展,把凉山建设成为全国最具竞争优势的国家级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已成为广大蚕业工作者的夙愿。  相似文献   

18.
<正> 丝绸以它华丽、优雅,穿着舒适而被人们称誉为“纤维皇后”。丝绸原产我国,至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公元1909年前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生产丝绸最多的国家,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战祸和日本蚕丝的竞争,更加上国内反动派的破坏,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桑园大片被毁,茧丝产量大幅度下降,但我国作为一个丝绸大国的地位,却始终未变。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蚕丝界诸多蚕业工作者、专家十分重视蚕茧质量的提高。分析了我省蚕茧质量下降的诸因素,提出了提高蚕茧质量的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改进意见。农业部门在积极推广优良蚕品种,加强技术服务体系,推广应用新的理想簇具和改进簇中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1987年春期全省推广菁松×皓月等优良新蚕品种的比例已占到总发种量的48.3%;推广纸版方格簇具180万片,是数量最多的一年。但是,由于茧丝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茧丝价格没有较好理顺,整个  相似文献   

20.
从需求和供给2个方面分析我国优质茧丝短缺的原因,从价格和品质2个方面剖析优质茧丝的优势,认为生产优质茧丝符合未来消费需求和蚕桑产业发展方向,是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蚕桑产业转变和地区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增加优质茧丝供给着重在建设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构建优质优价机制,优化产业经营模式,加强茧丝产品品牌建设,强化产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