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聚糖是小麦籽粒中非淀粉多糖的主要成分.戊聚糖在小麦籽粒中的含量较低,但它对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戊聚糖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小麦品种间戊聚糖含量的变异、戊聚糖的影响因素和遗传特性、戊聚糖与农艺性状关系及戊聚糖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等,旨在为中国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胚乳蛋白遗传变异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的品质可分为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其中加工品质主要由小麦胚乳贮藏蛋白决定,小麦胚乳贮藏蛋白主要由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构成。不同小麦品种的蛋白组成、数目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小麦基因具有多态性。介绍了小麦胚乳蛋白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这对改良我国小麦品种、提高小麦品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物种基因资源的发掘与保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良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影响小麦加工品质的遗传因素及肥料、水分、温度、收获期等各种栽培环境因素,阐述了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关系,从种质资源,栽培条件及植物基因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小麦加工品质的改良途径,为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培育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种性加工与小麦品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育成初期,原始群体内存在着复杂的剩余变异,包括株高、粒色、成熟期、抗病性等农艺性状的差异,也包括个体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质地、面筋的量和质等品质性状的差异,这些群体内剩余变异为种性再加工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长期以来育种目标和实验室条件制约着种性加工在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种性加工对小麦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作用效果不同,必须加强种性加工与实验室检测手段相结合,才能更好将种性加工应用于小麦品质改良.同时小麦品质改良也离不开种性加工.  相似文献   

5.
小麦营养品质现状及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其营养品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小麦营养品质的改良。综述了小麦营养品质的现状、改良途径和方法,并展望了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小麦营养品质改良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麦相关近缘种以及不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运用各类分子技术对小麦相关功能基因进行定位、克隆和应用,对于改良小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小麦抗逆性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以来,小麦品质育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相应功能基因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与小麦磨粉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淀粉品质改良相关的功能基因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为进一步进行小麦品质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 河南省小麦研究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1985年9月3—5日,在郑州召开了小麦品质改良与加工座谈会。讨论了小麦品质概念,制定了小麦品质育种目标;分析了我省小麦品质的科研现状,以及原粮生产、收购、加工和出口状况;针对目前商品生产的发展,研究了有关品质改良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强筋小麦是用来加工面包专用粉、意大利通心粉、膨松油炸制品用粉或用于配麦的专用小麦。我国小麦烘焙呈逐步改良趋势,但与国外的面包小麦相比,在品质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小麦品质包括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现有已审定推广的冬小麦品种资源中,我们开展了连续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引种试验和品质鉴评工作,广泛引进我国黄淮冬麦区各省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鉴定这些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和籽粒品质,并进行了食品加工试验。  相似文献   

9.
氮素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营养研究的现状,从氮素营养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群体质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籽粒产量及粒重的调控、氮素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氮素营养研究的进展,并概述了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素营养机理和调控措施,进而表明了氮素在小麦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为解决吃粮问题,小麦生产中只重视产量,而忽视了品质,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粮食加工制品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小麦品质已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关键。小麦的品质通常以该品种相对应的最终用途的适合性为标准,其包括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两个方面。营养品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等成份的含量;加工品质包括磨粉品质(即一次加工品质),指将小麦加工成面粉过程中加工机具、流程和经济效益对小麦的构成和物化特征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出粉率、白度、灰分含量等方面。食品加工品质(即二次加工品质)为在制作各种食品时对面粉物化物质的要求,通称为烘烤品质和蒸煮品质,这种品质因食品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1.
小麦谷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全面了解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生化特性及烘烤品质的关系,有助于小麦品质的改良和研究。本文综述国内外对小麦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多态性、基因表达、结构、分子特征及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引入优质亚基,改善小麦品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小麦籽粒硬度是小麦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小麦分类、分级、定价和加工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综述了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uroindoline基因型与籽粒硬度的关系、小麦籽粒硬度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等。同时,从分子机制、抗菌功能等几方面对该领域的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阐明其分子机制及专用小麦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麦种子储藏蛋白申缺乏赖氨酸和苏氨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很低,是影响小麦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文中就我国小麦营养品质的研究现状及小麦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小麦营养品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疆春小麦磨粉品质与面粉品质性状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关系,为新疆春小麦品种改良、新疆拉面专用品种选育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36个新疆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出粉率、灰分、色泽、粗细度等磨粉品质性状与面粉品质、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粘度特性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春小麦品种面粉色泽是磨粉品质的重要性状,与其他磨粉品质、面粉品质性状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呈显著相关。因此,在春小麦品种加工新疆拉面的品质改良中应重视磨粉品质的改良,特别是面粉色泽的改良,同时也要提高出粉率、降低灰分和破损淀粉率。新疆拉面的磨粉品质指标为出粉率≥60.77%,灰分≤0.45%,破损淀粉率≤3.77%,面粉颗粒度≤108.14%,亮度(L*值)≥90.86,红度(a*值)≥-0.82,黄度(b*值)≤9.00。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营养研究的现状.从氮素营养对小麦生理特性、群体质量与叶片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粒重的调控、小麦籽粒品质、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等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小麦氮素营养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素营养机理和调控措施.进而表明氮素在小麦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新疆春小麦磨粉品质与面粉品质性状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关系,为新疆春小麦品种改良、新疆拉面专用品种选育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36个新疆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出粉率、灰分、色泽、粗细度等磨粉品质性状与面粉品质、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粘度特性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春小麦品种面粉色泽是磨粉品质的重要性状,与其他磨粉品质、面粉品质性状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呈显著相关。因此,在春小麦品种加工新疆拉面的品质改良中应重视磨粉品质的改良,特别是面粉色泽的改良,同时也要提高出粉率、降低灰分和破损淀粉率。新疆拉面的磨粉品质指标为出粉率≥60.77%,灰分≤0.45%,破损淀粉率≤3.77%,面粉颗粒度≤108.14%,亮度(L*值)≥90.86,红度(a*值)≥-0.82黄度(b*)值≤9.00。  相似文献   

17.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约占种子贮藏蛋白的1/3,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是小麦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其基因拷贝数较多,分子量小,且在电泳图谱上与醇溶蛋白相互重叠,有关LMW-GS的研究远不及HMW-GS深入。笔者系统论述了LMW-GS的命名和结构特征、编码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及等位变异类型、Genbank注册的LMW-GS基因及其分类、LMW-GS与品质的关系等,并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对LMW-GS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标记开发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低分子量亚基用于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武晓蓓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2(2):183-187,194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LMW-GS)占总的小麦谷蛋白的40%,是小麦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就LMW-GS的分类、LMW-GS编码基因染色体位点及结构特点、LMW-GS多肽链组成、Genbank注册的基因及分子标记的开发、不同LMW-GS对加工品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为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用于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小麦淀粉与其主要加工食品的品质性状关系 ;破损淀粉与加工食品品质关系 ;淀粉性状的遗传和分子生物技术在淀粉改良中的应用。并阐述了改良小麦淀粉性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部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新疆北部不同时期的冬小麦区试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品质性状的改良效果及遗传改良潜力,旨在为新疆小麦品质育种目标及改良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北部不同时期冬小麦的区试品种(系)为试材,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性状的改良效果及遗传改良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新疆冬小麦品质经过近20年的改良,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新育品种(系)的加工品质有了很明显的提高.[结论]从研究的9个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可以看出,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沉淀值等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虽然有一定的遗传改良潜力,但提升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