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给红火蚁的化学药物防控提供参考,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以红火蚁工蚁为试验对象,采用糖水试管喂食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氟啶虫胺腈对其毒杀活性及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溶液浓度为4mg/L、8mg/L和12mg/L喂食10天时,红火蚁工蚁的死亡率分别为46.67%、80.00%和93.33%,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2.
<正>为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小型红火蚁的毒杀活性及行走能力、爬杆能力、抓附能力等行为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人员以水试管喂毒法对红火蚁进行防冶试验。结果表明,8mg/L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0小时后,小型红火蚁校正死亡率为96.55%,16mg/L氯虫苯甲酰胺处理60小时后,中型红火蚁校正死亡率为100.00%。8mg/L氯虫苯甲酰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解2种植物源药剂鱼藤酮和藜芦碱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长江大学农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水试管喂毒法,探究了鱼藤酮和藜芦碱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及抓附率、聚集率、攀爬率、行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04、0.07、0.35、0.70、0.88mg/L的鱼藤酮溶液作用11天后,红火蚁工蚁的死亡率分别为55.00%、70.00%、80.00%、95.00%、100.00%,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四唑虫酰胺防治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可行性和合适剂量,分别采用浸卵法和浸叶法测定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卵和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开展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结果显示,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卵、2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87.423、0.023 mg/L,表明其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毒力较差,但对2龄幼虫的毒力较高,远高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年田间试验中,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5~45 g/hm2处理在药后1天的防效为43.26%~59.37%,药后7天的防效高达80.28%~91.94%,45 g/hm2处理药后10天的防效仍维持在80%以上。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具有较好的室内毒力,且其田间防效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相当,可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潜在药剂。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冬季施用药剂防治海南红火蚁能否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对比了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与0.08%茚虫威饵剂2种药剂在冬、夏季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药后时间、季节差异、药剂种类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均影响明显,冬季于药后7~30 d范围,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0.08%茚虫威饵剂,夏季于药后15~45 d范围,0.08%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蚁巢防治效果高于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0.08%茚虫威饵剂冬季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随药后时间增加而上升,药后45 d最高(82.03%),夏季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15 d达92.49%,与30、45 d无显著差异;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治效果随药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冬季的下降速度慢于夏季。2种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防治效果随药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0.08%茚虫威饵剂对工蚁的防治效果除药后7 d外,冬季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夏季;0.6%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工蚁的防治效果7~30 d内无明显差异,但在45 d时冬季(97.86%)明显高于夏季(80.57%)。综上,海南冬季天气晴好,且气温在13~21℃时,...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20%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剂及2种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戊菌唑水乳剂)对菊花白粉病发病初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剂114.70 mg/L防治效果最好,为87.8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剂100.35 mg/L防效次之,但也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0%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剂86.00 mg/L防效最差,仅为73.65%。因此,生产上可以采用20%吡唑醚菌酯·戊菌唑悬浮剂114.70 mg/L来防治菊花白粉病。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探索试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广东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2日上午在福州市晋安区创新村茶树地,通过进行不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12%甲维·唑虫胺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天,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30g/667m2处理防效86.98%、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40g/667m~2处理防效90.08%,防效优于对照药剂30%唑虫酰胺悬浮剂20g/667m~2处理防效83.23%、1%甲氨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近期通过叶片浸渍法研究了氟啶虫胺腈对棉蚜的室内活性,同时分析了其对棉花的安全性。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处理棉蚜24小时的LC50和LC90为1.98mg/L和26.02mg/L,显著低于吡虫啉的8.69mg/L和132.68mg/L,毒效比达4.39;处理48小时后,氟啶虫胺腈对棉蚜仍表现出很高的杀虫活性,且显著高于吡虫啉。棉花安全性试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新型杀虫剂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室内活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的毒力LC50值为0.145mg/L,与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相当,高于高效氯氰菊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10天,在45~60g a.i./hm2时,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对棉铃虫的杀虫、保蕾和保顶防效均可达90%以上,与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相当,高于高效氯氰菊酯。由此可以看出,氯氟氰虫酰胺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可应用于防治棉铃虫。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沙田柚经常出现花少、坐果率低等问题,试验总结了增加花量、提高坐果率的有效方法。本试验以自花结果沙田柚新品种‘桂柚1号’为试材,设6个处理和1个对照进行促花试验,处理1为9月下旬、处理2为10月上旬分别喷2次25%多效唑悬浮剂500倍液、处理3为9月下旬环割、处理4为9月下旬兑水25 kg淋25%多效唑悬浮剂溶液10 g/株、处理5为9月下旬喷25%多效唑悬浮剂500倍液+环割、处理6为9月下旬环扎、CK为清水对照;在第1次生理落果期间,分别用80% 2,4-D可湿性粉剂10 mg/L溶液喷全树或喷果实、用80% 2,4-D可湿性粉剂12 mg/L溶液喷果和清水对照4个处理进行保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促花处理的结果母枝和花的数量均极显著增加,其中处理1的结果母枝111.00~168.67条、花量866.33~1877.00朵,处理4的结果母枝98.67~137.0条,花量723.00~1269.00朵,这2个处理的效果显著且稳定;在天气正常时,各促花处理与对照的坐果率差异不显著,但在持续阴雨天气时,出现坐果率降低且花量越大坐果率越低的趋势。在第1次生理落果期间,全树或果实喷80% 2,4-D可湿性粉剂10 mg/L溶液,保果率分别为16.58%~17.09%、14.70%~16.06%,全树喷施80% 2,4-D可湿性粉剂12 mg/L溶液的保果率13.89%~14.36%,对照保果率仅7.10%~8.40%。在9月下旬开始喷或淋多效唑、环割主枝、喷多效唑+环割主枝、环扎主枝可极显著提高‘桂柚1号’结果母枝数和成花量;在第1次生理落果期间,全树或果实喷80% 2,4-D可湿性粉剂10 mg/L溶液或果实喷80% 2,4-D可湿性粉剂12 mg/L溶液均可极显著提高‘桂柚1号’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在前期测定14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杀卵活性的基础上(在100mg/L浓度下,苯氧威、灭多威和吡丙醚的杀卵活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余药剂,且能够完全抑制卵的孵化。甲维盐、氟虫脲、硫双威、氟铃脲、除虫脲和溴氰虫酰胺的杀卵效果无显著差异,杀卵活性在71.67%~90.00%之间。在10mg/L浓度下,苯氧威和吡丙醚杀卵活性最高,可完全抑制卵的孵化。甲维盐、除虫脲和溴氰虫酰胺也表现出较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筛选防治西瓜瓜蚜的有效药剂,北京市植保科技人员用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对瓜蚜的毒力最高,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毒力最低,48小时LC_(50)分别为0.38mg/L和2225.63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乙基多杀  相似文献   

13.
红火蚁幼虫的杀虫剂敏感性及代谢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红火蚁幼蚁的杀虫剂敏感性,笔者利用点滴法测定了17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红火蚁4龄幼蚁的毒力。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红火蚁4龄幼蚁的毒力均相当低,其LC50在639.28~1028.03 μg/mL范围内,其中88.24%的药剂的LC50大于1000 μg/mL,显示红火蚁幼蚁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低。通过比较测定红火蚁4龄幼蚁和工蚁体内的羧酸酯酶(CarE)、磷酸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活性,发现幼蚁的代谢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工蚁,特别是磷酸酯酶的比活力是工蚁的100倍以上。因此,认为幼蚁体内代谢酶活性高是其杀虫剂敏感性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番石榴叶精油(EO)对红火蚁的熏蒸活性,采用熏蒸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技术测定精油对红火蚁的生物活性。EO含有31种化合物,caryophyllene(37.86%)为主要化合物。生测结果表明,20 µL/管的EO熏蒸红火蚁48 h,死亡率达90%以上;熏蒸红火蚁9 h,聚集率下降了78%,攀爬率下降了45%,抓附率下降了34%,行走率下降了30%。10 µL/管的EO熏蒸红火蚁48 h,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和羧酸酯酶(CarE)酶活力分别降低了56.62%和58.57%,红火蚁毒腺分泌哌啶化合物的组分降低了50%。番石榴叶精油对红火蚁具备良好的熏蒸活性,并抑制其行为能力、体内酶活力及生物碱的分泌。本研究可为番石榴的深度开发及红火蚁的生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探索河南省信阳市茶园灰茶尺蠖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信阳农林学院研究人员以灰茶尺蠖为研究对象,选择10种药剂进行室内药剂筛选,进而将筛选出的药剂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240g/L虫螨腈悬浮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g/L溴氰菊酯乳油、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灰茶尺蠖的防效较高,均在90%以上,筛选出来进行毒力测定;灰茶尺蠖对室内筛选出5种药剂的抗药性大小为30%唑虫酰胺悬浮剂(2.8129)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浸种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多  陆远柱  杨九英 《种子》2007,26(8):42-44
研究了水扬酸(SA)浸种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40 mg/L的SA浸种,发芽势、发芽率显著提高;40 mg/L的处理,增幅分别为对照的12%和10%;鲜重和干重分别达到对照的120%和132%;20 mg/L的处理,萌动豌豆种子的呼吸速率和幼苗的根系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当处理浓度超过60 mg/L时,电导率为对照的128%,相关生理指标下降,幼苗生长受到一定抑制。试验证明,40 mg/L的水杨酸处理,能改善豌豆幼苗对N和K的吸收,但SA不利于幼苗对P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龚连成  靳康康  崔晓东 《种子世界》2021,(11):0153-0155
本试验通过对市场上 6 种药剂对纹枯病防治效果的观察发现:小麦返青拔节期施用 250 g/L 丙环唑乳油、75%肟菌·戊唑醇 悬浮剂、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 SC、2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四种药剂 24d 均能降低小麦纹枯病茎率,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药剂施用 49d 时,2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75%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噻呋酰胺·氟环唑能够降低纹枯病病情指数;三种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病均低于 21%且病指防效在 5%以上。药剂施用 78d 时,各处理的病茎率均 96%以上,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与对照病情指数均在 30%左右,仅有噻呋酰胺·氟环唑处理的病指防效相对较好为 3.32%。各处理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培营养液施药的方法,评价氟啶虫酰胺在玉米植株内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对玉米蚜虫的活性效果。结果表明,根部吸收氟啶虫酰胺后,玉米地上部氟啶虫酰胺积累量于药后4~8d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减少;根部氟啶虫酰胺持留量在药后1~2d逐渐增加,2~32d相对稳定;从对玉米蚜虫的活性效果来看,氟啶虫酰胺各浓度药后1d即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在23.33%~38.22%,蚜虫蜜露分泌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氟啶虫酰胺对蚜虫防治效果逐渐增高,处理后16d,氟啶虫酰胺31.25和125.00mg/L处理的防效分别达88.60%和99.49%,蜜露抑制率分别达96.70%和99.95%,蚜虫蜜露分泌数随着药液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蚜虫蜜露抑制率高于相同时间和相同浓度下的虫口防治效果。因此,氟啶虫酰胺可通过玉米地下部处理防治蚜虫。  相似文献   

19.
香蕉幼苗对PEG模拟水分胁迫下氮钾营养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香蕉作物抗旱生理对适宜的水、氮、钾组合互作效应的响应特征,水培试验中利用PEG模拟水分胁迫,研究香蕉幼苗在不同浓度的氮钾肥交互效应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酶含量、过氧化物活性的变化,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最佳抗旱效果的氮钾浓度组合。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香蕉幼苗叶片POD酶活性和Pro含量的影响来说,均表现为PEG 30%>PEG 20%>PEG 10%>CK (0%)。对试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表明:(1)叶片含水量的大小顺序:PEG 5%与N 50 mg/L>PEG 15%与N 150 mg/L≈PEG 10%与N 100 mg/L;K 150 mg/L>K 200 mg/L>K 100 mg/L,且相互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2)香蕉幼苗根系活力大小顺序为:处理6(PEG 10%、N 150 mg/L、K 150 mg/L)>处理5(PEG 10%、N 100 mg/L、K 100 mg/L)>处理7(PEG 15%、N 50 mg/L、K150 mg/L),此3个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根系活力,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香蕉幼苗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处理9(PEG 15%、N 150 mg/L、K 100 mg/L)比处理1(PEG 5%、N 50 mg/L、K 100 mg/L)的脯氨酸含量高出2.16倍。处理9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脯氨酸含量;(4)香蕉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处理9(PEG 15%、N 150 mg/L、K 100 mg/L)比处理1(PEG 5%、N 50 mg/L、K 100 mg/L)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出1.46倍。处理9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适当的氮、钾浓度可提高香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减轻水分胁迫的不利影响。本试验中处理6(PEG 10%、N 150 mg/L、K 150 mg/L)为最佳的水、氮、钾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钩吻总碱及粗提物的杀螺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实验用钩吻的甲醇、氯仿粗提物以及钩吻总碱进行了杀螺研究,室内生测结果表明:钩吻的甲醇粗提物和钩吻总碱对幼螺具有极高的毒杀作用,特别是钩吻粗提物,60mg/L处理药后24h死亡率为84.47%,48h死亡率为100%,20mg/L处理药后72h死亡率为100%,5mg/L处理药后72h死亡率达60%,其24hLC50为13.17mg/L,72h的LC50为4.80mg/L,和对照药剂45%百螺敌可湿性粉剂的相应毒力(分别为6.91mg/L和2.18mg/L)相差不远,钩吻的氯仿粗提物对幼螺的浸杀效果较差,400mg/L处理72h后平均死亡率仅为24%。对成螺的浸杀效果也表明,钩吻甲醇粗提物、钩吻总碱也有极好的效果。钩吻甲醇粗提物24h和72h的LC50分别为221.63mg/L、82.28mg/L;钩吻总碱24h和72h的LC50分别为81.74mg/L、41.99mg/L。但毒力低于对照药剂(分别为41.58mg/L和 8.36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