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树冠农药喷雾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啶虫脒乳油等5种低毒农药,采用树冠喷雾的方式开展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下,五种低毒农药在树冠喷雾中对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396啶虫脒乳油、5%吡虫啉乳油、20%乙酰甲胺磷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五种农药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最佳适宜浓度分别为1000倍、1200倍、600倍、1000倍、800倍;防治的最佳时期为6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2.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黄连木种子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造成黄连木种子的大量减产甚至绝收。由于人们的防治意识淡薄,防治方法不当,造成黄连木种子小蜂的发生猖獗。因此本文描述了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原因,以及不同防治方法,为今后的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营林措施对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木本燃料油植物黄连木的主要害虫,是影响黄连木生态能源林发展的瓶颈。通过采用营林措施试验及研究证明其对种子小蜂防治有显著影响[1]。  相似文献   

4.
针对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的传统农药久效磷禁用后,应该采用何种农药进行防治,作者选用浆蚜爆打、中天猎刀、蚜虱双决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出壳期,采用浆蚜爆打400倍液、600倍液、800倍液及蚜虱双决400倍液、6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防治,从成虫出壳初盛期开始,每隔10 d喷1次,连喷3次,防效可达84%以上,但从成本及防治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采用浆蚜爆打800倍液及蚜虱双决6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黄连木的最主要害虫。该文对各地有关黄连木种子小蜂发生与危害特点、生活史、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测报与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黄连木的主要害虫,也是黄连木种子的毁灭性害虫。在陕西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达95%以上,种子被害率也在90%以上,致使黄连木种子损失惨重。采用营林措施、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黄连木是商洛市的乡土树种,现有5万hm2,常年产种量200万kg,由于黄连木种子小蜂的危害,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通过防治实践,总结出以下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年对黄连木种子小蜂的定点观察与防控试验,系统地介绍了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防治关键时期以及分类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木了小蜂(Eurytoma plotnikovi Nikolskaya),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寄主为黄连木种子,是一种单食性昆虫。黄连木又称黄楝树、药树、药木、石连、黄林子和木了树等,其种子油可制肥皂、燃料油、润滑油和照明、治牛皮  相似文献   

10.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木种子小蜂属于膜翅目,广肩小蜂科,是我国重要的危险性害虫。近几年,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生态环境条件的日趋恶化,天敌的大量减少,致使黄连木种子小蜂在我市黄连木分布区危害猖獗,给林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太行山区现有结果的大树58万株,2002年飞播造林2000多hm^2。全市黄连木最高年份产种子250万kg,是山区农民一项重要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研究进展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危害黄连木种实的主要害虫。为给有关该害虫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从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害虫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检疫与监测预报技术、防治技术等6个方面综述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有效控制与防治其发生与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室内应用电冰箱将受害黄连木种子-14℃冷冻30、40、50、60 d后分批取出,同一批种子分别在15、18、21、24、27℃温度条件的人工气候箱里培养,寻找出适合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羽化的温度条件,在羽化高峰期观测成虫生物学规律。结果表明:黄连木种子小蜂无需低温刺激,通过人工加温措施,就可打破其休眠。室内应用人工气候箱24℃条件下培养,黄连木种子小蜂羽化率最高,约60 d后可得到成虫。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白天羽化交尾,高峰同步,出现在温度高、湿度低的中午。同一对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可多次交尾,整个交尾时长20~50 min。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通过林间和室内解剖黄连木种子,观察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成虫羽化时间、交尾时间及幼虫发育情况,并使用不同用量的40%氧化乐果乳油,在不同的时间以树干输液法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结果表明,黄连木有虫果率为92.3%,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白天羽化交尾,羽化期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呈单峰型,在林间其羽化高峰阳坡为5月中下旬,阴坡为6月上旬,此时是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幼虫在寄主果实内孵化后,初期以果实内壁为食,7月中旬钻入种胚内取食破坏。6月下旬至7月初幼虫啃食种胚前,应用树干输液方法防治幼虫的最佳时期。通过试验,确定40%氧化乐果稀释成2倍液进行树干输液,输液量为树木胸径处干周长×2.0 mL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根据竹卵圆蝽发生区采用50%甲胺磷进行竹腔注药产生的药害问题,进一步强调用此药防治卵圆蝽适宜时间为5月中旬以前,8—9月注药易产生药害。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佳防治方法,在一种防治方法难于奏效时,应采取另一方法及时补救。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黄连木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2008年,调查了河北省黄连木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河北省危害黄连木的主要害虫有黄连木种子小蜂、黄连木尺蛾、黄连木梳齿毛根蚜、缀叶丛螟、刺蛾类(黄刺蛾、褐边绿刺蛾)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苗木立枯病等,并针对这些病虫害种类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连木种子小蜂综合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生活史、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灾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连木种子小蜂在我国分布很广,是黄连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黄连木果实内取食种子,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一、生物学特性大多数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果实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  相似文献   

18.
木橑种子小蜂发生和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木橑(黄连木)种子小蜂Eurytoma Plo-tnirovi Nikolskaya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河北省磁县、武安、涉县木橑集中产区,有木橑树300万株。正常年分可产木橑500万斤左右,榨油100多万斤,最高年产量可达700万斤,榨油150万斤,是当地群众食油和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木橑种子小蜂的危害,产量逐年下降,三县木橑产量仅有几十万斤,给当地群众生活造成困难。因此,对木橑小蜂的发生和防治进行探讨,已成为开发太行山必不可少的课题。1981年以来我们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生活习性及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黄连木种子小蜂(Eurytoma plotnikovi nikolskaya)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是为害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种子的主要害虫。近年来该虫在河南省的嵩县、栾川、汝阳、卢氏、巩县、济源、辉县、修武、汲县、博爱、林县、安阳、汤阴、登封、密县等地大量发生。河北省的武安、涉县,山西省的晋城、平顺等县也有发生。虫害严重的地区,虫果率达83%,致使黄连木种(油)近于绝产。为做好防治工作,1974年以来我们对此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0.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连木种子小蜂发生区设立标准地及观察箱,经过多年进一步对黄连木种子小蜂化蛹、羽化、产卵、孵化、幼虫、成虫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在河南一般1年发生1代,少数2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果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1头雌成虫可产卵10~31粒,卵产在黄连木幼果内,一般1果1粒,卵经4天左右孵化.黄连木种子小蜂羽化的最适气温为2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