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磷肥用量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武汉地区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对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s生长状况、草屑积累量、氮(N)磷(P)钾(K)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N、K肥(N 15g/m2,K2O 12g/m2)基础上,P肥能明显促进草坪草分蘖并提高成坪后叶绿素含量,施P(P2O5)2.5~20.0g/m2处理的分蘖数是不施P对照的2.81~4.32倍,叶片SPAD值比对照高15.8~18.2.草屑积累量和高羊茅总干物量随P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P 10.0g/m2范围内,地下部干物质量也随施P增加而增加,继续提高P用量有下降的趋势.高羊茅舍N量因施P而明显下降,地上部P、K含量随P肥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地下部P、K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P肥用量10.0g/m2时高羊茅N积累量达到最高值(7.51g/m2),是对熙的2.71倍;随着P用量的增加P、K养分积累量持续上升,且P积累量与P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草坪生长质量及肥料利用效率,认为在试验地力条件下新植高羊茅的P肥(P2O5)用量以5~10g/m2范围为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分利用效率的高羊茅水分和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秧秧 《草业科学》1998,15(1):14-17,26
选用高羊茅不同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对其水分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其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系有较好的水分关系且抗旱,其气孔导度较低,水分利用效率高。高、低水分利用效率品系的净光合速率无差异。造成以A/E或A/GCO2表示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叶肉细胞光合活性的差别。比叶片重、以面积表示的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内CO2浓度均可作为衡量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光合类型的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pratensis cv.HoundogⅤ(C3植物)与钝叶草Stenotaphrum secundatum cv.Bitter blue(C4植物)为材料,植株盆钵表面覆盖度达95%以上开始断水,植物叶片出现永久萎蔫为干旱胁迫处理,正常供水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供试草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表观量子产额皆显著下降,而细胞间隙CO2浓度和光补偿点则明显上升,其中钝叶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光饱和点低于高羊茅,水分利用率、表观量子产额则高于高羊茅.由研究结果推论,相对于高羊茅,钝叶草更具有高光效、水分利用率,更适应于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4.
韩朝  刘洋  董慧  常智慧 《草业学报》2014,23(3):127-135
污泥中含有腐殖质和生长素等生物活性类物质,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本试验在相同氮肥条件下,研究了污泥对高羊茅抗旱性的影响。采用裂区实验设计,主处理包括充分浇水和干旱2个水平;副处理为不同的氮源:对照(75.0 mg/kg的氮素由硝酸铵提供)、半污泥(硝酸铵和污泥各提供37.5 mg/kg的氮素)、全污泥(75.0 mg/kg的氮素由污泥提供)。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高羊茅的坪观质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并降低叶片萎蔫度(P<0.05),表明污泥的施用能够改善高羊茅在干旱下地上部分的生长状况;全污泥处理还能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使高羊茅在50%田间持水量时保持较好的水分代谢(P<0.05);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能够增加2种水分状况下的根重,提高高羊茅在重度干旱下的根系活力,同时促进干旱条件下高羊茅叶片中脯氨酸的积累(P<0.05),表明污泥中的活性物质能够增强高羊茅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苜蓿Medicagosativa的产量水平、群体水平和叶片水平3个层次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得出苜蓿的草产量水平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2.65 kg/m3,籽产量水平为0.027 kg/m3;各个处理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均在开花期前较高,随后则较小;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阻抗呈二次关系曲线,而气孔阻抗随土壤含水量增大而减小。因此通过控制土壤含水量来调节气孔阻抗是提高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可行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学霞  杨璐璐  华开 《草地学报》2015,23(3):502-509
为探明CO2浓度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抗旱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及大气CO2浓度条件获得不同生境中高羊茅的生理光合参数,利用对比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高羊茅的生理特征变化,并对影响高羊茅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变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甄别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大气CO2浓度对干旱胁迫给高羊茅带来的负效应具有补偿作用,可提高高羊茅的抗旱性;在高大气CO2浓度和干旱胁迫的交互作用下,影响高羊茅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大气CO2浓度,而该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蒸腾作用的减弱;高羊茅的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主要受气孔导度等限制因素的影响。在高大气CO2浓度和干旱胁迫交互作用时,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成线性关系,且R2超过0.97;而净光合速率除受气孔导度影响外,还与叶绿素含量及胞间CO2浓度关系显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温度和水分对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室内盆栽法对不同温度和水分互作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形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定4个土壤水分梯度(80%,65%,50%和35%FWC,FWC为田间最大持水量)和3个生长温度(15,20和25 ℃)来模拟自然生长条件来探究适宜中华羊茅幼苗生长的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结果表明,中华羊茅在25 ℃、65%水分条件下的出苗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和水分处理(P<0.05),而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的幼苗株高在20 ℃条件下均显著高于15和25 ℃处理(P<0.05);3种温度下中华羊茅幼苗的茎粗在65%水分条件下均达到最大,在35%水分条件下最小,且与其他水分处理差异显著(P<0.05);在15和20 ℃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的叶宽、组织含水量、株高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胁迫指数均在65%水分条件下最大,在35%水分条件下最小,而在25 ℃条件下,其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减小,且在80%水分条件下达到最大;3种温度下中华羊茅幼苗的根冠比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其在35%水分条件下最大,且显著大于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P<0.05);20 ℃条件下,中华羊茅幼苗的根长在35%水分条件下最大,而在15和25 ℃条件下,其根长在50%水分条件下最大,且均与对照和其他水分处理差异显著(P<0.05)。因此,由结果得出20 ℃温度和65%水分条件最适于中华羊茅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以高渗透垃圾堆肥基质中生长驯化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L).为材料,以未驯化的同品种高羊茅为对照,研究了高羊茅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为草坪植物抗旱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试验对2种材料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测定了地上生物量、株高、地下根重、根长、须根数、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经堆肥基质驯化的高羊茅地上生物量及株高有显著的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1.8%(P0.05)和7.1%;根重、根长和须根数也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根干重比对照提高了41.7%。另外,驯化高羊茅POD和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驯化的高羊茅具有忍耐重度干旱胁迫的反应机制,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生活垃圾堆肥草皮基质中添加稀土和保水剂对高羊茅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浓度稀土和保水剂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从种子萌发来看,低浓度的硝酸镧和高浓度的硝酸铈作用相当.硝酸镧用量在0.2g·kg-1时效果最佳,高羊茅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9%、32.7%和34.5%.随着幼苗的生长,硝酸镧和硝酸铈各处理对高羊茅地上生物量及株高影响差异不明显.从叶绿素含量来看,硝酸铈高浓度下效果最好,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对照15.4%和14.3%.两种粒径保水剂对高羊茅萌发、地上生物量及根系生长均表现出低浓度处理优于高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温室土培试验法,研究了羊草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对不同苏打盐碱胁迫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模拟光辐射的增强,羊草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蒸汽压亏缺等表现为升高,胞间CO2浓度表现为降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一光强下,随着土壤苏打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大,羊草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所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则有所升高。以光强1 500 μmol/(m2·s)为例,pH 9.78的盐碱胁迫处理的羊草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pH 7.15)的处理降低了43.8%和51.3%。苏打盐碱胁迫下,羊草蒸腾速率的降低幅度大于光合速率降低幅度,保持了叶片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可能是羊草适应苏打盐碱逆境的重要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生军 《青海草业》2012,21(2):14-18
青藏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人工种植的草坪多数因干旱、缺水而退化严重,试验选用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紫羊茅(Festuca rubra L.)、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按一定比列混播,配合使用不同行浓度的保水剂,通过对草坪草株高、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密度、盖度、质地、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的测定,结果表明:旱露植宝Ⅱ号、旱露植宝Ⅲ号保水剂在10g/m2的情况下,草坪草的地上生物量状况表现较优,其中Ⅲ号保水剂较佳。两种保水剂在15g/m2情况下,株高、草坪草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的相对含水率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Ⅲ号保水剂。而保水剂在20g/m2的情况下,草坪草的密度有较为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羊茅是温带地区一种重要的多年生冷季型草坪草,生物技术在其品质改良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影响高羊茅愈伤组织再生体系建立的各个方面及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国外冷季型草坪草种在成都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成都对高羊茅等 2 6个国外冷季型草坪草品种进行了为期 3a的引种适应性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 :(1) 11个参试的高羊茅品种和 2个白三叶品种、2个剪股颖品种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其中高羊茅以Barfa、Vegas表现最优、剪股颖以Prominent最优、白三叶以Tahara最好 ;(2 )高羊茅冬季有叶尖发黄现象 ,部分品种夏季有褐斑病 ;(3)紫羊茅、羊茅、硬羊茅等 11个细叶类品种 ,抗热性较差 ,越夏率 <50 % ,基本不适应 ,但冬春表现好 ,是冬季暖季型草坪补播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高羊茅在不同刈割组合下生产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明  郭孝 《草业科学》2005,22(12):37-39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能够很好地适应半干旱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耐刈割能力.然而,过度和频繁的刈割会导致牧草生产水平的严重下降.研究证明:在生长期内每隔30 d刈割1次,并且留茬在10 cm时最适宜高羊茅当年的饲草生产和以后几年的可持续利用.这种利用组合,不但有利于畜牧业的生产,而且有利于天然草地的建设与改良.  相似文献   

15.
灌水和施肥是调控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两大重要技术措施,研究水氮互作对燕麦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对于优化燕麦高产高效栽培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5年连续两个生长季,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田间试验设置3个定额灌溉和3个施氮(纯N)水平,研究水氮耦合对陇燕3号农田0~150 cm土层耗水量、棵间蒸发、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3个灌溉处理的灌水量分别为270.0 mm (I1)、337.5 mm (I2)和405.0 mm (I3),3个施N水平分别为90 kg/hm2 (N1)、120 kg/hm2 (N2)和150 kg/hm2 (N3)。在全生育期内,棵间蒸发量(E)及E/ET(总蒸散量)的比例表现先降后升趋势,且相同施氮量下,拔节至灌浆期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而灌浆至成熟期则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施氮量下,燕麦耗水量与籽粒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所有处理中,N3I3产量最高(5466.0~5727.5 kg/hm2),N3I2次之(5428.5~5678.5 kg/hm2),N1I1最小(4504.5~4804.3 kg/hm2),而N3I2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12.11~12.82 kg/(mm·hm2)],N3I1次之[12.04~12.63 kg/(mm·hm2)],N1I3最小[9.79~10.58 kg/(mm·hm2)]。由此表明,水氮耦合对燕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具有显著互作效应,施氮量150 kg/hm2、灌溉定额337.5 mm是西北绿洲灌区燕麦种植较佳的节水、高产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河西绿洲灌区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增产节水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设20 cm留茬压倒(NPS20),40 cm留茬压倒(NPS40),40 cm立秆(NS40),20 cm立秆(NS20),6 750kg/hm2覆盖(NSB40),3 750 kg/hm2覆盖(NSB20)和传统耕作(CT)7个处理,在节水1 950 m3/hm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秸秆覆盖量、留茬高度和秸秆处理对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不同时期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提高了春小麦的产量,NPS20,NPS40,NS40,NS20,NSB40和NSB20较CT分别增产53.08%,46.59%,40.81%,19.93%,17.33%和4.34%;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提高了春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WUE)(NPS20,NS40,NPS40,NS20,NSB40,NSB20分别较CT提高58.02%,43.40%,47.27%,23.78%,20.69%,8.56%),但增加了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支出;不同处理在不同时期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粗放管理条件下山西中部地区适用草坪草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北方地区建植草坪常用的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匍匐剪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为供试种,采用NTEP草坪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3年的引种评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粗放管理条件下,高羊茅和白三叶适应性很强,其草坪质量保持性好;草地早熟禾次之,虽然其草坪质量下降较快、抗性较低,但草坪质量相对较好,可以与高羊茅以适当比例混播;多年生黑麦草和匍匐剪股颖适应性差,草坪质量下降速度很快,不适宜于低养护强度下在山西中部地区单播建植草坪使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盆栽试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禾草长芒草、冰草、无芒隐子草、白羊草的生长及水分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各草种耗水量明显减少;不同草种单株耗水量差异明显,表现为:白羊草>冰草>无芒隐子草>长芒草,最高日、旬、月耗水量差异明显,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下的最高耗水日比适宜水分下的提前10d左右。1d中的最大耗水高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有提前的趋势。4个草种株高生长和单叶叶面积明显受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均表现为: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土壤干旱下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受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冰草和白羊草;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干旱时间的延长,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的叶片组织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冰草和白羊草则一直能维持较高含水量,且下降幅度小,稳定性好;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efficiency,WUE)随干旱加剧而降低,两者属于低耗水、低WUE草种,冰草和白羊草在中度干旱下WUE最高,相比白羊草,冰草属于低耗水、高WUE草种,白羊草属于高耗水、高WUE草种。  相似文献   

19.
明确水磷供应对柳枝稷(Pancium virgatum L.)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S.)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种间关系的影响,可为黄土丘陵区二者混播草地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2种水分水平(充分供水和干旱处理),3个磷处理(0,0.05和0.1 g P2O5·kg-1干土)和5种组合比例[12:0(柳枝稷:达乌里胡枝子),8:4,6:6,4:8和0:12]下二者的生物量、WUE和种间关系。结果表明:二者混播相对总生物量(Relative yield total,RYT)为0.91~1.34;不论施磷与否,柳枝稷竞争攻击力系数(Aggressivity,A)和达乌里胡枝子相对竞争强度(Relative competition intensity,RCI)在干旱处理下显著低于充分供水(P<0.05);2种水分下,施磷(0.1 g·kg-1)显著降低柳枝稷A值,对达乌里胡枝子RCI无影响。干旱处理下,4:8比例(柳枝稷:达乌里胡枝子)下RYT最高且WUE较高,施磷显著提高混播总生物量和WUE,且0.05和0.1 g·kg-1间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采用4:8比例并施磷0.05 g·kg-1可提高生物量和W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