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9~2003年5年内发表的论文及作者作为统计对象,分别就论文选题、发文量、作者的合作度和合著率、作者的地区分布、多产单位与多产作者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1994~2000年的统计资料作了对比,旨在为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2004-2013年SCIE数据库收录的林业论文为统计对象,分析SCIE林业论文的数量及国别、语种、基金资助机构、来源期刊等特点,并与我国作者发表的林业论文相比较,为我国林业研究者发表国际高影响力研究论文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学》1995—1999年论文及作者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中国农业科学》1995-1999年5年内发表的论文及作者作为统计对象,分别就发文量、论文选题、作者的合作度和合著率、作者的系统及地区分布、多产作者与多产单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了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一些规律,试图为广大农业科学研究者提供某一角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业学科》、《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研究》是我国林业科技期刊中的重要期刊。其刊载的论文代表着我国林业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水平。本课题利用引文分析方法,对这五种期刊1998年所载论文的引文量、引文类型、语种、年代和作者进行统计,揭示了我国林业科研人员利用文献的现状、特征和规律,得出了林业学科研究的主要文献源以及林业科学研究论文核心作者,为科研人员提高文献检索效率和图书情报部门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草药》1997~2001年5年内发表的论文及作者作为统计对象,分别就发文量、论文选题、作者的合作度和合著率,作者的系统及地区分布、多产作者与多产单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我国中草药研究的一些规律。试图为广大中医中药研究者提供某一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2~2004年《林业科学》引文的数量、语种分布及引文类型、论文作者的机构分布及合作度、论文获得的基金资助数量等统计分析,来了解我国林业科研人员的科研现状。  相似文献   

7.
依据CNKI中国全文数据库,对<西北林学院学报>1984-2009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期刊刊容特征、出版时滞、作者系统及地区分布、基金论文、学科分布等.结果表明:<西北林学院学报>刊容量逐年增大,最大载文量为329篇·a-1;基金论文数量不断提高,最高达年载文量的86;作者系统以及地区分布中,高校和西北地区占发文量的90以上;论文主要报道森林基础科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林产化学、园林绿化与规划、木材学等学科的科研成果,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西北林业科学研究的一些规律.为客观评价本刊的总体学术地位,了解我国西北地区林业学科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今后的编辑工作及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作者分析看我国农业情报研究队伍的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统计了《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4~ 2 0 0 0年的作者情况 ,并与 1988~ 1993年的作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重点讨论了论文和作者的地区分布、作者发文和合著情况、作者的系统分布、多产作者及多产单位等方面 ,希望对我国图书情报研究提供某一角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作者分析看我国农业情报研究队伍的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了《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4-2000年的作者情况,并与1988-1993年的作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讨论了论文和作者的地区分布、作者发文和合著情况、作者的系统分布、多产作者及多产单位等方面,希望对我国图书情报研究提供某一角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林业机构论文SCI收录情况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联机检索获得的 1997- 2 0 0 3年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WEB版收录的 4 6 1篇中国林业机构发表论文 ,从机构分布、学科分布、作者、合作、文种及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林业机构SCI收录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林业院校是中国林业机构SCI收录论文的主要产出单位 ,森林生物学、化学与木材材性等基础研究学科是SCI收录的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烟草科学》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中国烟草科学》1997~2002年的期刊作统计源进行引文分析,结果表明:该刊的篇均引文数、附引率均较低,分别为5.89篇和67.85%;期刊、图书和特种文献的引用率分别为63.65%、30.99%和5.36%;引用语种以中文为主,中、外文文献的引用率分别为68.45%和31.55%;普赖斯指数为37.36。在此基础上,还确定了该学科的核心著者和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2.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共12期355篇论文的引文作为统计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与方法,分别对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语种、引文期刊分布、引文年代及普赖斯指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该刊吸收和利用文献信息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Web of Science收录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研究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1995~2007年Web of Science收录生物信息学数据库(bioinformatics databases)研究文献,探讨了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文献研究的年代分布、语种、期刊分布、作者、文献类型、主题分布以及发文量前10名的国家和机构,以期了解世界各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英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10):154-157,F0003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对2002-2004年《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所栽论文的作者(包括作者的系统、地区、合作类型分布),及引文(包括引文的数量、语种、类型、期刊引文年代分布及自引率)的定量分析,揭示了我国系统工程领域文献利用状况以及该领域研究队伍的构成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论文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99—2010年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研究论文的年际变化趋势、作者机构、期刊分布、学科分布、论文主题和作者合作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0年,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平均每年的研究论文都在300篇以上;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受到各级相关林业职能部门、涉林研究机构和高校的高度关注;研究的核心期刊群主要是林业及相关期刊;研究领域除了林业、农业,还涉及经济和环境等学科;研究重点和热点主要在应用方面,基础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2005年60期共1407篇论文为统计源,对《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载文的第一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并从发文作者的年龄、学历、职称,地区分布,系统分布,合著情况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计算机领域研究队伍的现状,为计算机学科研究提供某一角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4~2010年我国有关桑树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347篇,第一作者261人,确定了8位核心作者、9种核心期刊和4个第一作者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18.
刘新周  韩群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79-18280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0~2010年烟粉虱研究文献的年份、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总文献量534篇、第一作者343人中,确定了9位核心作者和8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9.
郑怀国  赵静娟  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41-20442,20445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论文的发表时间、国家/地区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被引频次等方面对1980~2008年白菜育种基础研究领域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描述了白菜育种研究论文的时间、空间分布,并初步明确了白菜育种研究的核心期刊、核心作者、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20.
贾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29-19830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草莓研究文献的年份、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总文献量753篇、第一作者343人中,确定了13位核心作者和9种核心期刊。通过分析中国草莓的研究现状,揭示了草莓的研究特点,为草莓研究及信息交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