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种动物养殖业发展很快,其范畴和种类越来越多。农民朋友们要搞好特种养殖业,目前最需要注意的是克服以下四种心态。 (一)“轻易速富”的捷径心态 目前,许多声称自己是特种动物养殖的“公司”、“养殖基地”或“原种场”的宣传广告铺天盖地。有的宣传“养一组獭兔,年获利1万元”;有的保证“养一亩田的水蛭,年收入4万元”;还有的宣称“养蜗牛好赚钱,一年10万不用愁”;更有甚者说“当年  相似文献   

2.
特种养殖过程中,应注重的就是一个“特”字。“特”是特殊性,是稀少。特种养殖在市场经济中有个“特”定位置——就是高利润、高回报、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 自从2001年发表《如何走出特种养殖业“怪圈”》一文来,收到了许多读者和专业农户的来信,询问有关蜗牛、水蛭、蜈蚣、蝎子、獭兔、海狸鼠等特种动物的引种繁殖及其饲养问题,其中不少农民诉说轻信广告宣传而盲目引种导致上当受骗的教训。虽然很难对所有问题——准确作答,但综合分析起来,农民朋友们要搞好特种养殖业,目前最需要注意的是克服以下四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正> 特种野猪是经过人工驯化改良后的一个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公母猪可长期做种繁殖而基因不变,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故取名为特种“野猪”,开发前景极为乐观。 1 经济价值 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优点,又克服了野生母野猪仅在春季发情和人工圈养下不易成活以及难以发情等缺点,使之能正常饲养  相似文献   

5.
一要克服轻易速富的心态。许多特种动物养殖的“公司”、“养殖基地”或“原种场”的宣传广告声称:“养1组獭兔,年获利1万元”,“养0.067公顷田的  相似文献   

6.
<正> 特种经济动物指以下几种:①肉用畜禽类,如肉用犬、驼鸟、孔雀(蓝、白孔雀)、山鸡、肉鸽、鹿等;②毛皮兽类,如狐狸、貂、旱獭等;(3)肉皮兼用型,主要是羊、驼;④宠物及观赏鸟类;⑤药用价值较高的昆虫。 1 制约贫困山区特种养殖业发展的因素 1.1 饲养的品种多、杂、乱。以上所列是饲养品种极少部分,还有众多品种经济效益不明显、开发较难。有些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被误作特种经济动物推广,对特种养殖造成不良影响。 1.2 养殖积极性高,但科技含量低。山区  相似文献   

7.
特种养殖业的开发“五要”和“五不要”陈华湘特种养殖是养殖珍稀名贵品种,不论畜禽饲养和植物栽培均具有产值高、收益大的特点,有的还具有丰产优越性,是当前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但在着手开发之际,必须按照如下“五要”和“五不要”十条群众经验办事,才可获到预期...  相似文献   

8.
<正> 近10年来,我国特种养殖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据报道,全国资产超过100万元的特种养殖场家已达2万家,年产值高达150亿元。可见,特种养殖业确实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一条新路。但是,在特种养殖业发展的同时,由于人为的“炒种”,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户的利益,影响和扰乱了整个特种养殖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如何走出特种养殖业炒种的怪圈,已成为整个特种行业、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其实,特种养殖业要持续发展,绝对不能寄希望于炒种倒种,而应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正> 发展特种养殖的意义俗话讲,物以稀为贵。一般而言,特种畜禽的养殖因其稀少而价昂,其风险大,一但获益则效益可观。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山珍、野味的需求正逐步成为时尚。这无疑为发展特种畜禽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因此,特种畜禽的养殖为活跃市场,丰富城乡人民菜蓝子,出口创汇振兴农村经济、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关于宣传“特种野猪”和野猪养殖的文章、广告在报刊、互联网上出现较多,有些只强调其独特的优势,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野猪和“特种野猪”到底如何?以下的介绍也许能给你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饲料博览》2007,(7):55-55
时下特种养殖在许多地区都掀起了一股热潮,翻开报刊杂志,尤其是一些小报小刊及非法广告信息,各种“特种养殖”广告铺天盖地,应有尽有,许多农民跃跃欲试。其实,这些“特种养殖”广告中许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欺诈和陷阱。  相似文献   

12.
刘奎 《农家顾问》2014,(4):31-31
翻开报刊杂志,尤其是一些小报小刊及非法广告信息,各种“特种养殖”广告铺天盖地,应有尽有。据调查了解,这些“特种养殖”广告中除极少部分是真实的外,其他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各种欺诈和陷阱。  相似文献   

13.
钱兴钢 《农技服务》2006,(12):51-51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农户从事野猪、野鸡、鹧鸪、肉食犬等特种养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不少“实惠”。但是,面对日益热闹的特种养殖业,我们也应该去冷静思考一下,是否所有特种养殖都稳赚不赚陪?  相似文献   

14.
蜜川 《农技服务》2001,(11):46-47
<正> 特种经济动、植物以其较高的养种效益对广大养殖户,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都将同样产生着强烈的诱惑力。回顾总结10多年来,我国特种养殖(种植)行业人们发财和亏本的经验教训,感到形  相似文献   

15.
<正> 山东省曹县魏湾镇王泽铺村养殖女状元刘惠敏充分利用电脑网络信息,定期上网发布本地最新山场、鹧鸪、孔雀等特种动物及系列深加工产品供求信息,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纷纷前来购买,而且,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客商也闻讯而至。近日,韩国一客商一次性订购“红烧鹧鸪”、“消蒸山鸡”等野味食品10万箱。 十余年来,刘惠敏一直从事蛇类、獭兔珍禽等特种动物的养殖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随着市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进行特种养殖时,由于人为的因素,用不正常的运作方式进行炒作,违反了市场经济法则,造成“怪圈”,最终导致特种养殖业的发展遭到损失。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这种特种养殖业的“怪圈”呢?  相似文献   

17.
《农友》2001,(5):30-30
为抢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全面展示我国特种养殖发展优势,进一步扩大与国内外的行业技贸合作与交流,加快我国特种养殖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农垦局、中国畜牧水产报、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研究决定,于2001年5月21-23日在西安“鸵鸟王大厦”举行“首届全国特种养殖信息与市场交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常强 《北京农业》2003,(11):24-25
<正> 一、注意思想观念正不正 不要认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像家禽养殖一样,只要提供栖息地方,喂给饲料,便可以生存和繁衍。 其实特种养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有许多关键的问题,解决好就可以获得成功,反之,就会导致失败。同时,更不能迷信暴富,天上掉不下来馅饼,如果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思想,很有可能成为投食者的“猎物”。发展特种养殖首先要树立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王武强 《农友》2002,(7):6-7
特种养殖和常规养殖一样,没有一定的饲养规模,就不可能产生规模效益。一些特种养殖户在这些年的特种养殖中,虽然走出了第一步,有了一定的生产规模,进一步发展有潜力与优势,但由于存在着“小富即安”、“船小好调头”的思想,使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与条件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获得的效益也有限。但并不是饲养的规模越大,效益就越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特种养殖业发展越来越快。不少人想通过特种养殖发家致富,但真正心想事成的很少,而碰得头破血流的却不少,其主要原因是特种养殖行业"陷阱"多,使不少人深受其害。总结经验教训,提醒大家在选择、引进、从事特种养殖项目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以下“十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