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风经常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严重影响时常带来狂风暴雨,大风破坏力大,而暴雨常造成洪涝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201307号"苏力"台风影响,福清市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将从暴雨分布、环流形势背景,物理量以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方面对此次过程及降水预报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台风降雨,特别是台风进入江西,其后部西南季风加强造成的强降雨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童华君  程思  韩赓 《农技服务》2014,31(7):138-138
超强台风"苏力"登陆后的短暂西行是造成严重影响泉州市的直接原因,究其西行的原因,主要是西风槽影响偏北偏西,台风登陆前北部大陆副高还有所加强,中南半岛也有辐合带的牵制,造成台风没有按照预期明显北上,最终造成预报结论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应对“莫拉克”台风的农业气象服务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亚云  潘娅英 《农技服务》2009,26(9):140-141
台风灾害是浙江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莫拉克"为2009年第一个影响浙江省的台风,其路径和强度变化有2个特点:一是移速多变,在台湾海峡滞留时间长;二是云系范围较广,台风强度维持时间长。"莫拉克"台风给浙江省造成了严重的风雨影响,造成的灾情程度为较重等级。其综合影响强度历史上排在第15位,约4年一遇。针对该台风提出了农业气象服务方面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何圣米 《浙江农业科学》2012,(11):1483-1484
从台风海葵对浙江大棚蔬菜产业造成的灾害入手,分析浙江省大棚蔬菜生产在应对台风灾害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棚蔬菜避台减灾的对策和台风灾后生产恢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1年8月6—9日台风“梅花”气象服务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011年8月6—9日台风"梅花"引发的灾情及对辽宁省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了"梅花"台风的致灾因子,并介绍了相关部门对此次台风所做的预报预警、气象服务措施,以及社会对"梅花"台风的反馈。  相似文献   

6.
应用多种台风路径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常规气象资料等,对1617号"鲇鱼"台风的路径预报及影响苍南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鲇鱼"台风特大暴雨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包括受台风登陆前后螺旋云系影响的第1阶段强降水和登陆后伸展出台风倒槽影响的第2阶段强降水。通过台风相似路径条件检索,201617号、199216号、199012号台风的雨量大值中心分布相似,过程雨量201617号台风更大,这是由于第2阶段强降水造成的过程累积雨量更大。东南风急流的建立和长时间维持为本次台风水汽输送提供了动力条件;高层强辐散场为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垂直速度场演变与降水强度实况吻合;地形对台风影响的特大暴雨过程起到增雨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浙江省小流域强风暴监视预警区域的2005~2008年11月FY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红外分裂窗逐时TBB数字资料、影响台风个例资料及中尺度自动气象站1 h降水量资料,对红外分裂窗TBB时间变化、按时间归一化处理。TBB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TBB与各量级降水量的累积频率分布等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台风降水的红外分裂窗TBB定量估计指标。通过2007年影响浙江省小流域范围的超强台风"圣帕"影响实例降水的验算,取得较好效果。该指标的得出为利用FY2红外分裂窗TBB数字资料进行台风降水估计与定量分析提供一定的预报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台风预报的工具和资料也更加齐全。本文从常规气象预报的角度结合日常预报经验对台风资料的可靠性、台风定位、台风登陆点、台风影响的辨别等方面进行认知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力求在台风的预报中做到更加精确、完美。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247-248
分析台风"梅花"过程,结果表明:"梅花"台风主要是沿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后部的引导气流移动的。由于大气环流形式变化多端使得台风移动路径有很大的预报难度。由于前期吉林省降水较少,这次台风并没有在吉林省造成较大的灾害,但是台风仍然是吉林省较大范围强降水的天气系统之一,因此要重点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松平  娄伟平  吴利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07-3209,3211
2005年先后有海棠、麦莎、泰利、卡努4个强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浙江省.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和诱发的气象次生灾害,给该省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造成死亡失踪67人,直接经济损失286亿元.针对台风灾害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10号台风“达维”是1949年以后登陆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最强的台风,给江苏、山东、辽宁等省份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在此分析了“达维”台风的过程和风暴增水情况,利用ADCIRC台风风暴潮预报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台风过程最大增水对应的时间不一定就是天文高潮;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系统对1210号台风“达维”的风暴潮过程的预报情况与观测结果比较吻合,可见该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系统对此类强度较强且登陆江苏沿海的台风过程的增水过程描述准确,对江苏沿海台风风暴潮的预报预警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NCEP GFS全球预报系统的初始场数据和区域站常规观测资料,探讨了台风"玲玲"登陆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冷空气入侵变性过程。结果表明,台风的空间结构、副热带高压和中纬度系统共同决定了台风登陆后的路径;500 hPa台风水平方向风场具有非对称结构,台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使其过渡区风速最大,其他地方风速较小;台风垂直方向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配置,垂直速度场在台风眼壁区右侧上升运动明显,台风的垂直结构导致暴雨和大风落区位于台风前进方向的右前侧;台风登陆后有干冷空气入侵,破坏暖心结构,造成台风变性并触发强对流天气。由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将台风空间结构与冷空气入侵变性过程结合研究,能更准确判断台风在变性过程中产生的降水分布特征,对东北地区台风的预报业务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西北行路径的台风登陆前近岸台风浪的变化规律,依据MIKE21 SW谱波浪模型建立了浙江省近岸台风浪模型,对西北行路径台风浪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台风移动路径上及其左右两侧台风浪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台风移动路径上前眼壁处有效波高最大,后眼壁处次之;台风眼中心区域有效波高经历着无规律的衰减过程;台风移动路径两侧的有效波高与该点到台风移动路径的距离成反比,当与台风移动路径的距离最小时,有效波高达到最大值;而右侧的有效波高比左侧的有效波高大,其增幅可达29%~48%。本研究结果可为近岸台风浪预报和渔船选择回港避风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桑美台风实况、台风登陆环流背景、数值预报降水、预报情报服务等方面分析回顾了2006年8号桑美台风影响期间的预报服务情况,并以碧利斯热带风暴作为参照分析,以期为各级台站做好决策气象服务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马丽  李永果  张熙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01+11917-11901
“达维”台风的影响过程进行简述,将台风的影响分为2个阶段,分别就各阶段对山东不同地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数值模式对台风的预报进行检验,得出对于双台风互旋而导致的移动路径不确定性,定性较差,T639短时预报和地面实况可以为移动路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同时对“达维”台风预报服务情况进行思考总结,以便对日后的服务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台风达维实况、台风登陆环流背景、探空资料等方面分析回顾了2012年10号台风达维影响期间的预报,以期为各级台站做好汛期暴雨预报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太平洋台风的时段、区域、移向、移速四个因子为相似因子,并对时段和区域两个因子作了特别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统计了21年(1949—1969)的台风资料,制作了我国南海不同时段的相似台风表。实际应用时,从相似台风表中查算得历史相似台风束的平均位移,并结合被预报台风在预报前6小时的惯性因子,便可确定被预报台风未来24小时及48小时的位置。经运用1970—1972年5—9月进入我国南海(包括在南海生成)的台风资料对本法进行验证,其24小时预报位置与实况的平均绝对误差为76海里,48小时预报位置与实况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56海里。  相似文献   

18.
2018年7月24日夜间,受高空槽和1810号台风"安比"的共同影响下,科左中旗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准确及其客观的判断台风造成的影响对科左中旗地区交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农业生产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micaps气象数据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科左中旗2018年7月24日至25日降水天气过程进行预报分析,并对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进行分析总结,为日后对预报的准确分析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礼斌 《农技服务》2010,27(3):363-364
就厦门市热带气旋(台风)预报服务的有关问题(台风预防发布注意事项及主要考虑的预报因子,天气雷达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利用ECMWF、NCEP/NCAR等多家数值预报产品、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观测资料,并结合HYSPLIT轨迹模式对2011年发生在皖北的一次特大暴雨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此次暴雨预报失败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为一次台风远距离降水;台风和副热带高压的外围环流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输入;西风槽冷空气入侵也是产生这次降水的重要原因。各业务模式对此次降水预报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准确预报出台风和副热带高压环流的水汽和热量输送;同时,对西风槽位置的预报偏差也是预报失败的原因之一。结果指出,当有强台风靠近我国的时候,需要考虑台风环流与其他天气系统相互作用进而引发强降水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