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腐病是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种植中的重大病害,为了开发防治花椒干腐病的绿色生物农药,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和显微观察法检测壳寡糖对花椒干腐病菌Fusarium zanthoxyli的菌落生长、孢子活力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检测壳寡糖对花椒盆栽苗干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壳寡糖对干腐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最适施用质量浓度为0.4~0.6 mg/mL,菌落生长抑制率可达65%以上;0.7 mg/mL的壳寡糖溶液与孢子共培养24 h时,孢子死亡率可达100%;孢子萌发率随壳寡糖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芽管生长长度显著缩短,当使用0.5 mg/mL壳寡糖溶液处理孢子12 h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可达100%;当壳寡糖的施用质量浓度为0.5 mg/mL,对花椒盆栽苗干腐病防治效果可达65.02%。壳寡糖能显著地抑制花椒干腐病菌的菌落生长,降低病菌孢子活力和萌发能力,并能减轻花椒盆栽苗干腐病的发生,可为壳寡糖在花椒干腐病的田间防治应用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东川引种树种——鸡蛋花干腐病的抗性机理,利用病害调查法对4块样地干腐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进行调查,利用湿筛沉淀法对AMF真菌的孢子密度进行研究,利用菌根侵染率检测法对AMF真菌的菌根侵染率进行研究,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对鸡蛋花植株的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及Soluble protein含量进行测定,并用特征指数及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AMF种类越多,菌根孢子密度越大,菌根侵染率越高,病害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就越小(P0.01),相对应的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及Soluble protein含量有显著性提高(P0.05);(2)人工接种2种AMF和接种15种AMF的结果显示AMF能显著降低鸡蛋花干腐病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显著增加鸡蛋花POD活性、SOD活性及Soluble protein含量,野外调查和室内接种试验结果吻合。由此得出AMF生物制剂能提高鸡蛋花对干腐病菌抗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天水花椒干腐病发生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腐病是危害天水花椒的主要病害,通过近年来的调查和试验,掌握了天水花椒干腐病的发生现状和发病特点,筛选出了有效防治花椒干腐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4.
八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西八角主产区分离到7个八角炭疽病菌株,No.1菌株致病力最强。对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8℃;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6℃~22℃;生长发育的最适pH值为5~6;孢子萌发最佳湿度为100% 水膜;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孢子萌发,病原菌能够利用所测定的氮源和碳源。  相似文献   

5.
渭南市临渭区核桃干腐病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干腐病是临渭区核桃林的一种新病害。经过对临渭区核桃基地干腐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表明核桃干腐病在临渭区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株发病率为7.43%~25.25%,病情指数2.07~12.25。受害最重的是5~7年左右刚结实的核桃树。该病每年4月下旬始发,至10月下旬以菌丝体在病组织上越冬。发病程度与核桃园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针对核桃干腐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提出了核桃干腐病的综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6.
冬枣树皮疱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尖炫菌(桃茎点霉菌)Phoma persicae Sacc.单独侵染引起的冬枣树皮疱斑病是冬枣树皮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菌在PDA,OUA,CM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菌丝生长与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pH6时菌落生长最好,孢子萌发最适pH6~7;在光照与黑暗交替(12L∶12D)和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光照对产孢、孢子萌发无影响;不同营养液中,树皮煮汁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木棉(Bombax malabaricum)在云南的分布集中于干热河谷,本研究在主要的木棉分布和种植基地开展木棉病虫害调查,同时采集病、虫害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病害14种,害虫7种。对发生较为严重的木棉干腐病、叶斑病、炭疽病、蓝绿象甲及严重为害根部的白蚁进行调查,提出了木棉人工纯林种植可能造成的病虫害爆发风险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花椒锈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锈病是危及花椒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对西北主要产椒区的调查,其发病率均在60%以上,最高可达90~100%;病情指数一般都达到30~75。病害发生的空间动态符合逻辑斯蒂曲线。病害的发生程度与降雨、花椒品种有关,而与树龄、海拔高度关系不大。该病菌为害叶片、叶轴,引起叶子大量提前脱落,致使椒树再次萌叶。锈菌在花椒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不经休眠阶段而萌发,萌发最适温度18~25℃。  相似文献   

9.
流行于陕西及甘肃陇南地区的花椒干腐病是由风状赤霉素(Gibberella pulicarls)引来的。该菌致病力强,潜育期3—5天。高海拔地区发病较轻,大红袍品种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0.
山核桃干腐病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是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最主要的病害。近年来该病在山核桃主产区发生严重,造成山核桃大量减产,给山核桃产业带来严重威胁。对山核桃干腐病的发生特点、病原菌种类、影响因子及防治措施等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离及鉴定结果不尽相同,缺乏全面系统研究,防治难度高。建议掌握其致病机理,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促进树体健康,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山核桃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