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陈雁 《湖北植保》2006,(6):24-26
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关系农业生产安全.带有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种子一旦传播蔓延开来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而且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几年我省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传入的频率加快,重要因素之一是部分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未经过检疫,如已发生的萝卜细菌性黑斑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玉米霜霉病等都是种传病害,漏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番茄上两种细菌性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溃疡病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是两种可以由种子传播传染的细菌性病害,因此也是植物检疫上十分重视和关注的病害。在引种和调运种子、种苗时应该对种苗是否带菌进行检测,最好是实行产地检验,但常用的是种子检验。在种子检验中,通常采用的是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检测。有条件的单位应该采用分子检测的方法,前者是经典的方法,比较费事;后者快速,但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3.
喻法金  赵毓潮 《植物检疫》2007,21(3):165-169
由丁香假单胞菌斑点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McCul.) Young et al.引起大面积流行的十字花科黑斑病菌是在湖北长阳发现的一种新的危险性病害,经接种证实该病菌种子可以携带;该病的初次浸染源是由种子携带侵入.十字花科黑斑病在长阳高山蔬菜基地6~9月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萝卜叶片;染病萝卜的生物学产量和商品性明显降低.十字花科黑斑病在田间有明显发病中心,发病与品种、气候有关.萝卜品种"白玉春""春白玉"发病重.  相似文献   

4.
萝卜黑斑病防治萝卜黑斑病是我区萝卜广泛发生的病害,常常引起叶片提早干枯,块根未大苗先死。病菌侵染叶片,产生黑褐色小点,后发展成圆形或不正形的黑色或灰黑色斑点。病斑多时,叶片布满黑斑,有的数个黑斑合并成灰黑色的大病斑。引起叶片早衰、黄化、枯死。本病由萝...  相似文献   

5.
梁力哲 《植物保护》1985,11(2):38-38
Alternaria brassicae(白菜黑斑病)、A. brassicicola(甘兰黑斑病)和A. raphani(萝卜黑斑病)是种传率较高的三种蔬菜病害。其为害特点都表现在降低种子的质量,幼苗早期枯死,最后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与质量。 早期室内检定,可有针对性的对病种进行预防处理,从而达到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防治目的。 材料与方法 准备吸管、吸水纸、镊子,培养皿(直径10cm),无菌水或蒸馏水,普通解剖镜,显微镜各一架。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6月 ,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大面积萝卜田突发一种叶片黑斑病。病情发生迅速 ,危害严重 ,仅 6月份发生面积约 6 6 6 7hm2 ,其中毁茬约 5 3hm2 、损失 50 %以上产量的约 1 33 3hm2 ,损失 2 0 %~50 %产量的约 2 0 0hm2 。 8~ 9月该病又再次流行 ,面积成倍增加。春夏两季发病面积约2 6 6 6 7hm2 ,损失萝卜产量 3万余t。因萝卜细菌性黑斑病危害直接经济损失 2 0 0 0万元以上。针对当前蔬菜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 ,笔者对这一新的危险性病害进行了初步观察 ,并请有关专家进行病原鉴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症状病斑初…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黑斑病研究进展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黑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报道,目前对向日葵生产仍存在巨大威胁。本文综述了向日葵黑斑病的病原和寄主范围、向日葵黑斑病的症状和危害、国外种传黑斑病菌的检测、种传Alternaria helianthi对种子萌发和种苗活力的影响以及国内外有关黑斑病菌A. helianthi和A. alternata毒素的相关研究和向日葵黑斑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贵州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日益严重的问题,分别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及8月对六盘水市共12个乡镇26个代表性猕猴桃栽培园区病害进行了调查。采集了大量典型病害样本,综合生物学特性、分子鉴定及致病力测试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六盘水市猕猴桃夏季和秋冬季病害主要为细菌性溃疡病和真菌性软腐病、灰斑病、褐斑病,其次是炭疽病和黑斑病,春季部分园区有细菌性溃疡病,真菌病害相对较轻。本文研究结果为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丹阳镇是连江县蔬菜主要产区,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菜心、萝卜、花椰菜、甘蓝(包菜)等。常年因病害减产15%左右,严重的年份甚至减产一半。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炭疽病、黑斑病、软腐病、黑腐病、白斑病、菌核病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初步明确了修文县猕猴桃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其中真菌性病害6种,分别为褐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白粉病、根腐病、软腐病;细菌性病害3种,分别为花腐病、根癌病、溃疡病;病毒病1种;非侵染性病害4种。褐斑病、根腐病、花腐病、软腐病、灰霉病、黑斑病、软腐病发生普遍,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在猕猴桃苗圃发生较重,根癌病、溃疡病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11.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甜瓜等葫芦科作物上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本文从病害的发生历史、传播及流行特点等方面综述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发生现状,提出了政府部门、种子种苗生产单位和种植户应共同采取措施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控,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目前我国西瓜生产中西瓜蔓枯病、细菌性果斑病、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等重要的种传病害,阐述了其发生与危害;讨论了国内外在病原物种子传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种子健康传统检测技术与现代分子检测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总结现有的种子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尚未明确和亟须研究的问题,为西瓜种传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在湖北省长阳火烧坪高山蔬菜基地发现大面积在萝卜上流行,当年发生面积1400hm2,其中产量实际损失30%~50%的达330hm2,损失50%以上的140hm2,共有6hm2毁茬绝收。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志刚教授鉴定为萝卜细菌性黑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McCul.)Young et al.  相似文献   

14.
菜豆种子普通细菌性疫病菌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phaseoli和Xanthomonas fuscans subsp. fuscans引起的菜豆普通细菌性疫病是严重影响菜豆生产的限制因子之一,可造成严重的产量和品种损失。染菌种子是病原菌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对5个菜豆主要产区的60份菜豆种子样品进行普通细菌性疫病菌检测。在MT选择性培养基上有36份种子样品浸提液检测到目标病原菌, 种子样品带菌量为2.49×102~5.20×107 CFU/粒。选择36个分离物接种感病品种“英国红”植株,所有分离物均引起接种植株发病。特异PCR检测结果表明,有20个分离物为X. fuscans subsp. fuscans,16个分离物为X. axonopodis pv. phaseoli。试验结果表明,我国一些菜豆主产区商业种植和研究用种子多数污染普通细菌性疫病菌,建议建立无菌种子生产区和加强种子管理,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种子种苗带菌是病害长距离传播的重要来源,种子种苗的快速检测对病害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寄主的差异西瓜噬酸菌分为两个组,Ⅱ组菌株比Ⅰ组菌株具有更高的铜制剂敏感性,因此,西瓜噬酸菌的分组检测可为病害田间防治中铜制剂的精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本研究筛选了现有的西瓜噬酸菌种间特异性引物和种内分组特异引物,建立并优化了一个多重PCR体系,实现了通过一步试验,就能够准确将西瓜噬酸菌与近缘种和其他植物病原细菌区分开来,并直接鉴定到西瓜噬酸菌不同组。该多重体系可以从带菌种子浸泡液和感病植物组织研磨液中直接检测到西瓜噬酸菌的不同组,且稳定性好,具有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芒果细菌性黑斑病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芒果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本试验通过对比已报道的黄单胞属的抗铜基因copA序列的分析、比较,设计简并引物Copa-F/Copa-R,采用同源克隆法从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中扩增出约1 800 bp的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含有1个完整的copA同源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KJ890405.1),其核苷酸序列全长1 794 bp,编码597个氨基酸,其分子量约66.271 kDa,等电点(PI)为6.40。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Xanthomonas属多个不同种的抗铜基因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7.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是我国著名的热带水果, 近年来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2020年-2021年对广西百色地区的芒果病害进行调查发现, 一种细菌性坏死病与细菌性黑斑病混合发生, 一般发病率30%~60%, 严重可达90%以上。本研究先后从该地区不同芒果坏死病组织中分离得到泛菌属的21株细菌。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fusA、gyrB、leuS、pyrG、rlpB和rpoB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致病性测定等方法将21个菌株分别鉴定为Pantoea vagans、P. anthophila、P. dispersa 和P. cypripedii。其中P. anthophila、P. dispersa 和P. cypripedii引起芒果细菌性坏死病是中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由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引起的细菌性果斑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种传病害,可为害多种葫芦科作物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原菌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种子带菌是田间病害发生的最重要初侵染来源,因此,种子健康检测成为病害综合防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Bio-PCR是当前种子携带细菌检测的常用方法,而特异性引物的选择和使用是检测的关键。本研究使用已报道的7对引物对17株西瓜嗜酸菌、10株嗜酸菌属其它种的菌株和6株其它属的植物病原细菌进行了Bio-PCR检测,筛选出对西瓜嗜酸菌特异性最好的引物为SEQID4m/SEQID5。研究表明:使用该引物对西瓜嗜酸菌MH21纯菌菌悬液的检测限度为102 CFU·mL-1;在人工添加菌悬液的模拟带菌西瓜种子中,使用ASCM和EBBA两种半选择性培养基结合引物SEQID4m/SEQID5进行Bio-PCR检测,ASCM对种子中带菌量的检测限度可达到0.01 CFU·g-1,EBBA对种子中带菌量的检测限度为0.1 CFU·g-1。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山东省泰安市核桃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化学防治的用药流程,于2017—2018年采用田间调查法进行主要病虫害的调查,于2019年采用常规喷雾法对不同防治对象进行化学防治,研究不同用药时间及用药次数下3种农药对核桃的保果效果及对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确定用药流程。结果表明,2017年泰安市核桃园主要病虫害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炭疽病和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aristata为主,造成的病虫果率达83.25%。5月中旬至6月下旬,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举肢蛾单独发生为主;7月上旬至8月上旬,以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单独发生为主;8月中旬至下旬,以核桃炭疽病单独发生和核桃炭疽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共同发生为主。2018年3种病虫害造成核桃的总体落果率为79.84%,共出现2次落果高峰,即在6月下旬以核桃举肢蛾造成的落果和在8月下旬以核桃炭疽病单独发生和核桃炭疽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共同发生造成的落果。针对以上3种主要病虫害,在核桃生长期应至少喷药6次,其总体的保果效果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58%和93.70%,分别显著高于喷药4次的83.72%和70.56%,与喷药8次处理差异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自5月上旬至8月上旬,每15~20 d用药1次,至少用药6次;对核桃炭疽病自6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15~20 d用药1次,至少用药4次;对核桃举肢蛾在5月下旬和7月下旬各用药1次。  相似文献   

20.
贵阳地区樱桃常见主要病害及其为害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作为特色果树,近年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贵州省区域性优势资源果树品种,病害已成为生产优质樱桃的主要障碍之一。调查结果显示,贵阳地区樱桃生产常见病害1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0种,分别为褐斑病、炭疽病、黑斑病、白粉病、灰霉病、木腐病、膏药病、侵染性流胶病、腐烂病、褐腐病;细菌性病害2种:细菌性穿孔病、根癌病;病毒性病害1种:樱桃病毒病;生理性病害2种:裂果病、畸形果。其中,褐斑病、根癌病为绝对优势病害,为害较严重,尤其是根癌病发生普遍,植株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